瓢虫文学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586章 徐光启:高兴啊,大宁卫回来了!

第586章 徐光启:高兴啊,大宁卫回来了!


“刘爱塔,谁啊。”

看着从山里面跑出来投降的一群猪尾巴,秦邦屏的眉头深深的皱着。

“不知道。”

闻言,秦民屏脸色难看的摇了摇头,手忍不住搭在了腰间的刀上。

“看几人的脑袋,不像是汉人啊。”

“我们真的是汉人,是被掳掠去的汉人,我哥哥还是李成梁李将军的内应,求你们了,送我们去见毛文龙毛将军。”

看到秦邦屏的动作,刘兴祚的弟弟刘兴基当即就噗通一声跪了下来,祈求道。

“建奴的大贝勒代善就在此地北方十五里处。”

“我们是真心实意想要回到大明啊。”

“代善?”

听到刘兴基的话,秦邦屏的脸色就是一变,对身后挥了挥手道。

“将这几个人绑起来带回去。”

“撤!”

“哥,这是?”

对于秦邦屏的反应,秦民屏明显是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脸上满是不解的表情。

“此事回到抚顺再说。”

没有多作解释的意思,秦邦屏从身边的士卒手中接过马缰,翻身上马后就一溜烟儿的向着来的方向而去。

脑袋上顶着十几个问号,一直回到抚顺城中的将军府,秦民屏都没明白秦邦屏此般动作的意思。

待二人领着五百兵丁撤回到抚顺时,就在将军府门处见到了等候在此的杨镐。

“末将秦邦屏,见过杨使君。”

看到杨镐亲自在大门处相迎,秦邦屏不敢做大,连忙上前行礼道。

“不必如此多礼,且和我说说情况如何?”

常年和将领打交道,又进诏狱进修了一次,杨镐清楚的知道如何与武人相处。

上前拉着秦邦屏的胳膊,杨镐就将对方带入了里面。

“建奴主力的事情,恐怕有诈。”

对着身边的秦民屏挥了挥手,示意对方将人带进来,秦邦屏脸色凝重的看着杨镐道。

“七日之前,我按照您告诉我的方法,在山林中留下了记号,昨日终于有人联络我,说是知道附近的建奴主力在何处。”

“在我今日带人搜山之时,没有见到那人发出的信号,反而是救下了几个被建奴追杀的逃奴。”

“据他们所说,他们就是您说的那个内应,刘兴祚的弟弟。”

“他们告诉末将,附近的建奴主力,领兵之人是代善。”

“代善?这不可能!”

听到秦邦屏的话,杨镐下意识的就出声打断道。

但随即,杨镐就皱着眉头沉思了起来。

他不觉得秦邦屏能发现代善的原因很简单。

自努尔哈赤在叶赫让孙传庭按着头一顿锤,病死之后,建奴的四大贝勒死了两个,投了一个,就剩下一个年级最大的代善。

这个时候,代善躲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会亲自领兵让大明给撞上。

他要是死了,建奴内部立马就得分崩离析。

靠努尔哈赤其他的几个只长肌肉不长脑子的蠢儿子,还有刚刚十一岁的多尔衮那些人,不可能有能力将女真人粘合在一起。

女真,是一个野蛮,看重实力的民族。

实际上,在叶赫遭到重创,爱新觉罗家族就已经无法将建奴各旗再像曾经那般统合一心,他们屠杀汉奴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在想方设法的团结自己内部。

这种情况下,代善怎么可能会如此轻易的冒头。

“你之所以撤回来,就是我一样的想法?”

抬头看向秦邦屏,杨镐语气生冷的问到。

“是。”

见状,秦邦屏当即点了点头。

“末将觉得,这些人出现的太蹊跷了。”

“不愧是老辣的猎人,谨慎些好啊。”

伸手在秦邦屏的肩膀上拍了拍,杨镐赞赏道。

“如今熊都督带兵去了广宁,辽东这边都挑在我的肩上,谨慎些好啊。”

“营中已经备好酒肉,让将士们赶快歇息。”

说着,杨镐对跟在秦邦屏身后的将官挥了挥手,一把拉着秦邦屏就往大堂上奏。

“走,回去喝酒。”

“将军,那些个逃回来的汉奴要如何处理?”

被杨镐拉着,秦邦屏小声的开口问道。

“你放心,你们的功劳是一分都不会少的。”

闻言,杨镐露出一抹冷笑,摆了摆手道。

“至于那些个汉奴,既然他们是刘兴祚的家人,而刘兴祚又是李成梁埋下的暗子。”

“那这事儿就不是我能处理的了。”

“送进京城,让锦衣卫先核查一下那刘兴祚的身份吧。”

对于刘兴祚,毛文龙那厮可能是会相信的。

但是他杨镐,从来都没有相信过。

萨尔浒之战的前后,他可是让人仔细的收集过努尔哈赤的资料,对于那个男人是怎么起家的,杨镐心知肚明。

是当年的李成梁在养寇自重。

而现在,他就要借刘兴祚的事情,让锦衣卫掀开李成梁的底子。

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借朝廷的手,震慑辽东上下,尤其是那些个李成梁的旧部。

他可没有熊廷弼那般的底气,对辽东军将喊打喊杀。

“。。。”

听到杨镐的话,秦邦屏的嘴角不由的抽动了一下。

杨镐这行为,还真的让人说不出话来。

“那支明军撤出山口了?”

时间往前推一推,就当秦邦屏在撤军的路上时,古勒寨北方的茫茫山林之中。

听着身后斥候的回报,在夜色的笼罩下,没人能看到代善的脸色。

“是,他们在遇到哪些逃跑的人后,天上就炸开了一枚烟花,然后周边山中的明军就都离开了。”

“好是奸诈的明人。”

伸手一锤身边的树干,代善怒骂一声。

他都在山林之间埋伏好了人手,就等明军中那支擅于山林作战的军队进来了。

结果,这些人却是拔腿就跑了。

不过所幸,他在那些人中还布置有另外的手段。

深吸一口气,代善对身边的几个将领吩咐一声后,就回到山洞之中继续睡觉。

“刘兴祚,李成梁留下的内线?”

几日之后,翻看着杨镐给他递送的公文,熊廷弼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了一抹不屑的笑容。

对于李成梁,在出了萨尔浒之败后,大明上下基本上没几个人能看的上,风评大大滴坏了。

“侯爷,这事。”

站在熊廷弼的案前,同样看过了行文的柴国栋看着熊廷弼,表情疑惑的问道。

“这刘兴祚不管是不是李成梁的内线,他的家人都带来了建奴主力的消息。”

“杨镐此时却压着兵马不动,错失良机,您就不生气?”

以熊蛮子的脾气,看到杨镐怯战居然不动怒。

“又不是万历四十六年,朝廷催促出兵,急什么,以稳为主。”

对柴国栋的疑惑,熊廷弼摇了摇头,示意对方离开后,重新将目光放回到了身前的舆图上。

“四战之地,建奴要是没点儿动作,我这心啊,就一直在空中悬着。”

“现在你这冒出来,我就有了对策。”

手指在舆图上广宁的周遭划动,熊廷弼心中思量着接下来的布局。

虽然安插在蒙古诸部中的探子没有回报,但他能想到,这辽东辽西大地上的各方势力之间,恐怕早就相互串连了起来。

随着大明有所动作,恐怕有人就会坐不住了。

别的不说,林丹汗和建奴,这一个有着什么“七大恨”,一个天天将重现蒙古荣光的挂在嘴上的两个玩意儿,此刻肯定是已经联合在了一起。

这也是去岁孙传庭提兵进驻广宁后,他依旧按照计划对建奴进行进剿的原因。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只有主动进攻,才能避免陷入两线防御,处处担心的窘迫境地。

而如今,大明在大宁卫的推进相当迅速,喀喇沁向林丹汗的求援,想来也早就摆在了林丹的案头。

建奴现在已经坐不住了,接下来就看林丹汗会做出什么动作了。

手中拿着一枚调兵虎符,熊廷弼思索着接下来要面对的试探。

铁岭已复,叶赫那边现在是阿敏在守。

若是建奴想要策应林丹汗,给大明找不痛快,或者更进一步说想要进援,就要从叶赫的地头上过。

而林丹汗想要援助喀喇沁。。。

目光移动到舆图上大宁卫的位置,熊廷弼的目光就是一凝。

敖汉部。

手中一转,将虎符收入袖中,熊廷弼从椅子上站起,向着外面走去。

他要去见见那几个和夜不收跑到大明地界上的敖汉部与奈曼部头人。

“报!戚金捷报!”

随着传令兵的一阵高呼,一封塘报被送入了南苑。

“好好好。”

看完了戚金的报捷塘报,朱由校的脸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

正在议事的众官员看到皇帝的表情,当即就知道,戚金又给皇帝带来了一场胜利。

“五月十九日,满桂率军两千,兵出大宁城,一路北上,连战连胜,大破喀喇沁三处敌寨,斩首八百余级,俘获两千之众。”

“臣等为陛下贺。”

听到皇帝的话,在场众多官员纷纷从椅子上站起,对皇帝拱手贺道。

“同喜,同喜啊。”

将塘报递给刘时敏,示意他拿给众人传阅,朱由校从椅子上站起,来到沙盘前,拿起一面面小旗帜,在沙盘上一阵寻找后插了上去。

随着满桂从大宁城北上,收复那林,如今大宁卫、营州前后右中四屯卫、富峪卫、会州卫、兴州卫等曾经由北平行都司统辖的诸卫,又能重新出现在大明的舆图上了。

传阅完了戚金的捷报,在场廷臣的脸上顿时都洋溢出了喜色。

天子守国门,说出来是慷慨激昂,但谁真心想要受这个罪。

尤其是嘉靖年间的庚戌之变,让俺答汗从古北口冲进京畿周遭,大肆的劫掠之后。

若是那时大宁卫在手,俺答汗他拿头打到京城之下。

真没人喜欢将脖子枕在别人的刀把子下面睡觉。

“攻守之势,易也。”

将捷报还给黄克瓒,被从南直隶叫回来的徐光启满脸感慨的站在了沙盘前。

“大宁卫收复之后,我大明东北方向的边患,就能从长城沿线,转移到大宁都司的山区之间。”

“过去的上百年间,鞑靼的土蛮汗、俺答汗,都可以从燕山以北长城段的潮河关、北古口、喜峰口等多处关隘,攻入关中,劫掠京畿。”

“但是现在,就算是庚戍之变的俺答汗复生想要入寇,他们就要先在大宁卫死磕上一场。”

作为历史上明末少有的清醒人,徐光启清楚的知道大宁卫的战略意义。

“克复大宁之后,无论是攻是守,我大明都可以占据主动。”

“攻,则兵出关隘,清缴草原诸部。”

抬头看了眼皇帝后,从对方的手中接过一根木杆在地图上指了指,徐光启转头看向在场的其他人讲解起来。

“诸位且看,大宁卫以北就是全宁卫,而全宁卫全境草原,地形平坦,非常适合骑兵出击。”

“不管是那个察哈尔狂悖的虎墩兔憨,还是内喀尔喀、科尔沁对我大明不忠,劫掠辽东。朝廷都可以从大宁卫出击,威逼其部落所在,到时候他们不退也得退。”

“守,则堵塞关隘,四方进援。”

杆子又在沙盘上那根据舆图所堆积出来的沙坨坨上点了点,徐光启继续道。

“鞑靼人不善攻城,只要我大明在茫茫燕山之中修砌关隘,蒙古人的骑兵来多少都得被挡在山外。”

说着,徐光启将手中的木头杆子放在沙盘上,情绪依旧难以平静。

“只恨不能同行,未能亲眼见到克复大宁啊。”

身为一个非常想要收复大宁的人,徐光启对于他回京晚了,没能请命跟着一起去看看感觉到遗憾。

“王在晋麾下的蓟镇部分兵马已经移驻兴州,密云卫也派遣了斥候向西探查,打算收复满套儿,打通从密云到独石堡的道路。”

这时,兵部尚书黄克瓒开口接上话茬。

“这条路要是能够打通,朝廷与宣府的联系就可更加的紧密。”

“同时,王在晋亲率蓟州兵马移驻富峪卫,待当地稳定后就会前往大宁城。”

“此外,后军都督府右都督熊廷弼又派遣了宁远的两个千户所兵马进驻营州前屯卫(现朝阳市)。”

说着,黄克瓒看向皇帝请示道。

“永平卫的卫所兵是不是也要动一动,让他们进驻营州中屯卫。”

“给富峪卫改个名字,叫承德。”

对于黄克瓒的提议,朱由校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下来,而是好整以暇的先将后世的一个地名安在了地图上。

“至于说营州中屯卫,怎么,山海关不要人守了?”

“这。。。”

听到朱由校的话,黄克瓒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过来他刚才说了个什么蠢话。

“臣欢喜之下一时失言,请陛下赎罪。”

“免了吧。”

见状,朱由校摆了摆手,开口道。

“兵部尽快对军功进行堪合,稍后给朕上奏本来。”(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800/118614806.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