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解决百姓生计的方式:动兵
推荐阅读:踹掉渣爹,豪门千金拿稳逆袭剧本 都星际时代了谁还谈恋爱啊 我在综武开酒馆的日子 起猛了,相亲看见前女友坐对面了 遮天之太上仙体 你这知识太禁忌了 仙侣情缘之蝶晓月 大胖狸子很担心你,出手帮你变强 长生修仙:从三代同堂开始 我在千叶的修仙除灵日常
“臣。。。无能。”
听到皇帝的问题,毕自严沉默了许久之后,只能叹了口气道。
“无业之百姓,臣没有能力让他们寻到赖以生存的方式。”
痛苦,非常的痛苦。
现实的残酷,从来都不是从在公堂之中能够解决的。
毕自严清楚的知道,当皇帝和他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件事情已经到了必须要重视的程度。
但是,毕自严更清楚的知道,皇帝一直都在做这件事情。
京城周边,早在万历四十八年开始,就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的工坊。
早在天启元年,皇帝组织各类商行开始。
从龙通船行,到兴旺银号,一个个属于皇帝的产业,都在大量的招募着壮丁、工人,但却一直都处于一个工人太多,根本就用不完的地步。
哪怕是左光斗在北直隶三府大搞屯田,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
“收复大宁吧。”
看着皇帝,毕自严憋了许久之后,才算是憋出了一个主意。
“令下方各州府,召集无业、破产之民,运送物资,重新营建卫所。”
走在出宫的路上,朱由校的脚步一顿,转头看向身后的一众人高官们。
“你们觉得呢?”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看着皇帝的目光,吏部尚书吴亮嗣开口道。
“现在朝廷缺乏精干官吏,在一场大仗中,总有表现出自己能力的人。”
失去了考功司的吏部,职能大减,他这个吏部尚书的地位自然也是大降。
也就只有发生这种大事时,有能力出来表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了。
至于说平时的官员调动?
谢邀,现在吏部能钻空子的机会已经很少了。
“臣这就行文北直隶、河北、山东、山西诸省道州府官员,令他们招募民夫。”
看着皇帝,汪应蛟开口道。
“朝廷出银,按户征召,男女老幼,皆在其列。”
“按户?”
听到汪应蛟的话,在场众官员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对方。
“招揽民夫是为了给朝廷运送物资,可若是征召一群老弱妇孺,恐怕会误了事情。”
几个人对视了一眼后,监察寺卿周应秋开口道。
“打大宁是为了解决百姓生计,早些准备,总是好的。”
对着周应秋摇了摇头,汪应蛟开口道。
“而且预定是在七月份动兵,现在准备,有足够的时间。”
“嗯。”
看了眼在场众人,朱由校点了点头。
用对外扩张解决内部矛盾,对于现在的大明,是惟一的手段。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控制好节奏。
以及,不要打败仗。
“戚金什么时候回京?有的事情,还是要他这个前方主帅来和朕说说。”
看了一眼兵部尚书黄克瓒,朱由校开口问道。
听到朱由校的话,黄克瓒思索了一下后,才开口道。
“回陛下,戚将军上次回文,预计三月十五回京述职后,押送最后一批火炮前往遵化。”
“臣,是不是安排一下?”
听到黄克瓒,朱由校的眉头就是一皱,问道。
“地形都探查清楚了?他将作战方略改好交上来了?”
“得亏有了山西那些商人家中查抄出的水文之书,又有无当卫在边外勘察,大军在关外可谓如鱼得水。”
闻言,黄克瓒笑着说道。
“年后之时,臣在京中有些闲不住,还带着人到关外巡查了一番,地图做的极好。”
“欲算胜,先算败。”
听到黄克瓒的话,朱由校点了点了点头,开口道。
“戚金先前的那份作战方略,还是有点冒险,他居然想一战打通从遵化到广宁的道路。”
“这件事情可以不急,另外熊廷弼那边也要安排,让熊廷弼一起出兵,从旁牵制。”
“臣明白。”
闻言,黄克瓒当即开口道。
“戚将军上奏出兵方略之时,也向江夏侯那边行文一封,询问是否可以出兵配合。”
“熊蛮子怎么回的戚金?”
听到熊廷弼的名字,朱由校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对这个自己封出去的第一个武勋,他是寄望颇多。
“熊。。。江夏侯行文兵部。”
让皇帝带偏,黄克瓒差点儿就跟着称呼熊蛮子,但随即就改了过来。
“出兵收复大宁,后军都督府可以出兵相助,但兵马不可久留。”
“他在做好兵马调动的筹划之后,就会将奏章呈送通政司。”
“辽东境内都安稳下来了?”
听到黄克瓒的话,朱由校没有第一时间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
“兵部派去辽东的堪合武功的官员回报,历经一个冬季的清缴,光是老弱妇孺就捉回来了四五万人。”
闻言,黄克瓒当即开口解释道。
“按照熊廷弼和孙承宗的安排,这些被捉回来的老弱妇孺,都被鞍山的赵吏接手。”
“而且,他还挑选了一批俘获的孩童阉割,等到五月份伤养好后,就会送进京中。”
在场众人听着黄克瓒的话,眼神都不由的往天上飘。
他们都知道,黄克瓒说的两件事情,都是皇帝令人干下的两件损事儿。
阉割俘虏,这个是大明的惯例了。
这倒不是官员们接受不了,而是自从平播之战后,大明多少年没干过胜仗了。
而且现在的宫中,那缺的是太监吗?
民间不少的穷苦人家,不止是孩子,连大人都穷的有自阉入宫当太监的。
而将人送到鞍山让赵吏接手。。。
嗯,皇帝一如既往的人尽其用,物尽其材。
“陛下。”
听黄克瓒说到这里,刑部尚书李征仪心有戚戚的上前开口道。
“臣有一问,今斗胆提出。”
“朝廷流放辽东的人犯,不是和那些人一般的处置吧?”
“啊?”
听到李征仪的话,朱由校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有些疑惑的看向了对方。
这问的是什么事儿?他怎么明白。
“李尚书且宽心,都是识书认字的文人,不会让去干那般粗俗之活。”
这时,兵部尚书黄克瓒明白了李征仪问的是什么,开口解释到。
“只要不为非作歹,其实日子和内地没什么区别。”
“让砍大树也不是粗俗之活吗?”
这时,汪应蛟笑着开口问道。
“我可是听说,有不少的人被送去砍大树,把腰都给闪了。”(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800/118614815.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