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551章 这才是真正的天启犁廷

第551章 这才是真正的天启犁廷


第551章  这才是真正的天启犁廷

“???”

“陛,陛下的小舅子?!”

听到徐弘基的话,汤国祚三人面色顿时就是一变,看向了徐允祯。

“魏大珰。”

没有理会集中到自己身上的目光,徐允祯回过头,看了眼魏忠贤。

“抚宁侯府行事悖逆,图谋不轨,有魏国公徐弘基为证,来人,都给杂家拿下,抄没抚宁侯府!”

“是!”

听到魏忠贤的话,东厂的掌班当即上前,一挥手就指挥着缇骑冲入抚宁侯府。

同时,还有人将抚宁侯朱国弼,灵璧侯汤国祚,定远侯邓文明三人都给围了起来!

“你敢!”

见到有人已经闯入了自己府门,朱国弼脸色一变,大吼道。

“我抚宁侯上下,从景泰年间受封,就是累世忠烈,成化年间更是追赠保国公,别说你一个阉贼,就算是陛下来了,也不能对我抚宁侯府下手!”

听到朱国弼的话,魏忠贤心中冷哼,脸上露出了一个生冷的笑容,看向身侧的书吏。

“记录在案。”

“是!”

那书吏闻言,一躬身道。

“抚宁侯府前,魏国公徐弘基,工部尚书徐光启身前,朱国弼言曰:有累世功,上莫奈何。其人谋逆不轨之意,昭然若揭。”

听到那书吏的话,朱国弼双眼就是一黑,大吼道。

“狗阉!你敢陷害我!”

“侯爷,您久在南京,看不清这世道变化,您这一套,皇爷可不吃!”

病情阴鸷的看着朱国弼,魏忠贤开口冷笑道。

“北京城的勋贵犯法,皇爷可不只杀了三个。”

“更何况,今年白莲教造反,皇爷更是废了鲁藩一系,你是个什么东西!”

“世道再变,我等也是世代公爵,与大明同休!要抓要杀,也要有陛下圣旨!何需你一个够阉来抓!”

“是吗?”

闻言,骑在马上的魏忠贤扭动了一下屁股,转头对身边人道。

“全都抓了,抚宁侯,定远侯,灵璧侯三位,图谋不轨,家产抄没,械送凤阳!”

对于今天要做什么,一众缇骑自然早是知道,当即不再理会三人的叫嚣,拿出铁链拷锁就往三人身上套。

“放肆,放肆!”

挣扎着不想被锁上,朱国弼大吼大叫,看向徐弘基道。

“魏国公,我要见陛下!我不信朝廷敢这么对我们!”

定远侯邓文明也开始大声叫喊。

“东厂造反了!魏忠贤造反了!魏国公,你难道眼睁睁的看着我们被抓吗?”

相比于其他两人,灵璧侯汤国祚直接打算拖徐弘基下水。

“魏国公,狡兔死,走狗烹,你今天不说话,明天我们就是你的下场!”

“。。。三个蠢货。”

冷着眼睛看着被用自己袜子堵上自己嘴的三人,徐弘基心中暗骂。

这三人,自己被抓了不算,还想拖他下水。

他们不知道,只有大明皇帝承认,他们家的爵位才会被人承认吗?

那抚宁侯是景泰年间所封的爵位不明白其中轻重,你定远侯、灵璧侯两家,可是在洪武大案时期,被废了爵位,得亏嘉靖为了拉拢人心给你们翻出来后才有的富贵,这俩蠢货居然敢和皇帝对着干。

“魏大珰,南京城中。。。”

转头看向魏忠贤,徐弘基开口到。

“公爷放心,挑头的都查的差不多了,很快就能平定下去。”

闻言,徐弘基心中一松,随即心中就明白。

从南直隶闹腾了有三个月了,恐怕东厂锦衣卫早就将该摸清的,都摸的差不多了。

抚宁侯三人的被抓,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这边一动手,早有准备的丁修等人,带着缇骑满南京城乱窜,闹事的、游街的、罢工的悉数被抓。

中午抓的人,下午时分,一辆辆囚车就向着北方而去,渡过长江,跟随南京六部官员,一起前往凤阳。

几乎就是他们前脚走,后脚锦衣卫和虎骧卫士卒就动手,封存了南京六部的官衙、府库。

而在当天,废南京六部的圣旨,正式宣布。

凤阳紫禁城,文华殿。

毕自严坐在主位上,看着被带进来的抚宁侯朱国弼等人。

在毕自严的两侧,还坐着原南京六部官员,以及一些他南下途中,从河北道与山东道抽调的一批大小官吏。

凤阳紫禁城倒不是没有奉天殿,但他毕自严即便是代帝南巡,在奉天殿主审也显的僭越了,为此选择了文华殿。

一身泛黄的白囚服穿在身上,当朱国弼走进大殿时,身上没有丝毫的伤痕,但眼神却是恍惚,嘴角也在哆嗦,双腿颤巍巍。

而邓文明,汤国祚等一批被他们牵连进去的勋贵,也是一般,浑身颤抖个不停,神色间满是恐惧。

“我就没见过骨头软成这样的。”

站在大殿门外,看着被送进去的三个人,丁修双手抱在胸前,啐了一口。

就带着这些人参观了一下点人灯,就一个比一个怂,将自己联络的人都给交代了出来。

“朱国弼,汤国祚,邓文郁,你们三人可知罪?”

待三人被带到殿中站定,毕自严一拍桌上惊堂木,开口喝到。

“回,回毕阁老,小,小侯只是对朝廷新政,对宫内接手南直隶产业不满,这才煽动士子游街,商人罢市,并没有图谋不轨,不尊天子。”

虽然被丁修的一番恐吓,朱国弼将该交代的,不该交代的都交代了,但此时过堂却没有失去理智,咬着牙对毕自严开口到。

“是是,毕阁老,我等只是为了泄私愤,并没有不敬陛下,还请阁老明察。”

有了朱国弼带头,剩下的两人也连连开口道。

见状,毕自严与中军都督府右副都督曹文诏对视了一眼,同时摇了摇头。

这三人,还真的是给他家祖上丢面子。

都敢明着暗着组织皇帝让人南下接管产业了,居然还说没有不尊皇帝。

不过这三人倒还没有失去理智,知道什么罪能认,什么罪不能认。

见到朱国弼就这么直接的认罪了,大殿中旁听的一众官员纷纷议论了起来。

在场人中,超过七成都是南直隶官员,对于南直隶的乱像,或多或少都是知道的。

这些人,有人窃喜,有人暗恨,有人袖手旁观。

就比如,丢了个大人到北京朝堂上的苏州知府庞元景,对这三人是恨的牙痒痒,他到现在都没弄清楚,苏州的那群“乱民”到底是被谁鼓动起来的。

就这么认罪了,大堂里顿时都嗡翁响起了议论声。他们都是原南/京的官员,本来就猜测是勋贵们不甘心在后面闹事,却万万没想到居然会是保国公朱国弼。

“啪!”

手中的惊堂木又是一拍,毕自严冷喝一声。

“肃静!”

见状,殿上的众人当即安静下来,看向了毕自严。

从桌上拿起一张写满名字的状纸,地给身侧的文书,毕自严看向在场三人,开口到。

“这是锦衣卫送来的查补案底,你们看看这些名字是否都是属实,是否都是你们串联的,有没有构陷或者遗漏?”

从文书的手中接过状纸,朱国弼刚看了几眼,心头就闪上一股惊惧。

这上面的很多人名,他串联之时都做的很是隐蔽,怎么会被人给翻出来的!

认真看了一会儿,朱国弼眼神闪烁的抬头看向毕自言道。

“回,回阁老,都属实,但是,但是还有十几个遗漏。”

“嗯?”

听到朱国弼还有其他两人的话,毕自严的神色更冷。

锦衣卫报上来的人名已经破三百了。

听这厮的意思,还有大鱼?

朱国弼的话音一落,邓文明和汤国祚争先恐后的也连忙开口道。

“阁老,我,我也有,我也有,我也愿戴罪立功。”

“阁老,我知道还有人要搞事,我要举告!”

朱国弼与汤国祚,邓文明三人的话,让一干大殿上的人心中就是一跳。

“拿纸笔来!”

一拍惊堂木,毕自严冷声喝道。

看着被送到眼前的纸笔,朱国弼的脸色就是一滞,他也没料到汤国祚和邓文明这俩货的骨头这么软,也要跟着写。

不过,这话已经说了,朱国弼也不敢怠慢,这文华殿上是没给他们三人的桌子的,只能趴在地上,撅着屁股写了起来。

而他的身侧,邓文明、汤国祚两人也是有样学样,匆匆的写着人名。

文华殿上,主审官、监审、陪审、旁听官员超过两百人,看着眼前这滑稽的一幕,都是心中暗自摇头。

尤其是毕自严从山东道向袁可立要来的一批经年老吏,这些人多是些举人,甚至有的还只是秀才,若不是恰好撞上了现在的天启大变,他们一辈子可能都进不了这文华大殿。

但此刻大殿上发生的事情,却是让他们心中失望。

这些个让他们往日羡慕的勋贵,也太丢人了。

很快,三人就写好了名单,递给身边的文书,交道了毕自严的桌上。

接过名单看了一眼后,毕自严的神色就是一变。

这名单上好几个人,都是他到达凤阳后,查验往年功绩,打算超升拔擢的人,甚至于现在就坐在下方的“陪审席”上!

面不改色的将名单揣入怀中,毕自严就令人将这三人在状纸上签字画押,当即就给三人判了个斩立决,全家流放琼州!

当听到毕自严的判决后,朱国弼三人的眼睛刹那间就瞪了个圆。

他们没想到,将自己的同伙都给供出来了,毕自严还是给他们判了个死罪!

“请龙头铡刀!”

凤阳紫禁城的洪武门前,双手拱起,对着北方拱了拱,毕自严高声喊道。

“请龙头铡刀!”

毕自严一出声,跟在毕自严身边南下的锦衣卫士卒也高声呼喊了出来。

随着十六个锦衣卫缇骑扛着一座金光四射的鎏金龙头铡刀出来,朱国弼三人直接就瘫软在了地上。

皇帝的三口铡刀,狗头,虎头,龙头,他们都是听说过的。

往日里,他们都以为是皇帝听包青天听多了,让人铸造出来玩的,那里想到过,这玩意儿居然会有实效!

毕自严南下之时,是“代帝南巡”外带龙头铡刀!

“正大明纲纪,惩南京不法,斩!”

高台之上,毕自严将一枚皇帝赐予他的金质令箭扔下高台。

随着锦衣卫狠狠的将铡刀拉下,朱国弼的脑袋就滚落了下来。

“杀的好!”

凤阳府的围观百姓人群中,不知是谁喊出了第一声,一阵阵的叫好声,就在人群间传了开来。

以抚宁侯朱国弼的被杀为开始,东厂、锦衣卫带领着已经聚集在了南直隶的虎骧、豹韬、虎贲三士卒,开始对整个南直隶的胆敢闹事之人开始进行抓捕。

士绅大户,游街士子,罢市商贩,但凡是在这次南直隶动乱之中表现不正常的人,都上了抓捕名单。

在【宁抓错,勿放过】的惩处原则下,沸腾的南直隶,被狠狠的泼了一盆冷水。

威胁朝廷,你够资格吗?

大明其他地方都有以乱威胁朝廷的资本。

福建两广四川云南要防备边夷,九边诸省要防备蒙古,山东河南在给北直隶供粮。

唯独南直隶,根本没有威胁朝廷的资本。

因为南直隶看似给朝廷上缴的赋税最多,但实质上却是对目前的大明,最没用的一个地方,甚至于还是大明的一个负担,因为南直隶贡献的是白银,是货币原料。

但听皇帝讲过课,又是度支司卿的毕自严心中清楚的明白,货币代表的是民力。

但在朝廷一边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一边开历史倒车,重新在江北之地开始征收实物税的情况下,白银却无法代表民力,是现在朝廷最不缺少的东西!

没有物质基础支撑的白银,连废纸都不如!

淤积了大量白银的南直隶,不但无法将白银四散到其他诸省,还在不断的从其他诸省往出来抽白银,是大明国力衰弱的根本!

南直隶,必须被彻底的犁上一遍,大明才有中兴的可能。

该抓的抓,该流的流,随着毕自严令人开始以强硬手段镇暴,又组织商人开始重新恢复营业,同时还调动漕粮稳民心,新设的江苏道且不提,但中都道却是已经开始了恢复。

而内务府也有两群人,开始在南直隶进行大规模的招工。

一个是在扬州府新设的织造司。

另外一群人,则是进驻了徐州府彭城县,将当地的士绅大户都给送去了辽东。

这个地方,在宋代,叫做徐州利国监。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800/118614842.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