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487章 兴旺银号的意义

第487章 兴旺银号的意义


ps:上章人名搞错了,是阳武侯薛濂

“那,还够你们府上花销吗?”

转头上下打量了几眼朱纯臣后,薛濂开口问道。

虽然名字中带了濂个字,勉强和廉沾边,但薛濂的为人,却和廉洁一点儿都不沾边。

要多贪有多贪。

“吃穿用度都不缺少,一些个奇珍异物,也很好弄。”

闻言,朱纯臣点了点头,看着薛濂开口解释到。

“你不知道,现在宫里的那个杨金水,在搞什么联合经营。”

“宫里的各殿、定国公、英国公,还有我成国公府上,基本的吃穿用度,都是由内务府负责种植采买,我们只需要出钱就行了,价格也比以往要低了很多。”

“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宫里。。。那还有个什么意思。”

听到了朱纯臣的话,薛濂有些不满的撇了撇嘴。

什么事情都跟宫里掺和在一起,那他们的一些个享受,可就不方便了。

“你懂个什么。”

闻言,朱纯臣不屑的瞥了眼薛濂。

“只要大明还在,将东西都交给皇帝才是好事儿。”

皇帝是个什么性子,他们三国公基本上已经摸透了。

只要你别苛待小民,别把事情弄的太大。

皇帝看在你老祖宗面子上是不会弄的太难看。

而只要你肯放弃手中权力,老老实实的享受人生被当猪养,皇帝包你全家后半辈子吃喝无忧。

而对于各家族中有心振奋之人,皇帝也多给了机会。

现在皇帝重振武风,开了武略院,给了他们武勋集团很大的支持,家中小辈,只要年龄合适,就能入武略院读书,不用去各卫所卫学硬卷,或者去考武举。

这都是皇帝开出来的交换条件。

作为万历的女婿,朱纯臣心中非常的明白如何做一个幸臣。

通俗的说,就是软骨头。

所以,在监督盐丁编练一事上,朱纯臣是真心实意的在做,没有干偷奸耍滑,贪污受贿的勾当。

“你愿意放弃那么多东西,我可不愿。”

对于朱纯臣在想什么,薛濂是不知道的。

但薛濂心中始终相信着一句话,那就是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看出了薛濂的想法,朱纯臣不再多言,只是沉默的看着正在领取钱粮的百姓。

打扫个大街,也给不了多少钱粮,一日也只给百文,一月三块银元,勉强够在京城过活。

在天津府各家盐场待了半年,朱纯臣才有机会伏下身来,看这些往日里,在他眼里贱如草芥的百姓。

老实说,在天津府见识了宫里的太监搞出来的那些盐场后,朱纯臣怕了。

他见识到了当底层的贫民百姓们,被人集结到一起后的力量,是有多么的可怕。

那是能够让官府都颤抖的存在。

如今的天津府,最为强大的力量不是朝廷的卫所军,而是各家盐场的七八万盐丁!

“爹。”

就当朱纯臣装深沉之时,一声呼唤将他的神思唤了回来。

转过头去,只见到他大儿子朱允贞正在呼唤他。

“爹,今天皇帝去了城南驿。”

靠在自己老爹的耳边,朱允贞小声的到。

“然后,就有太监将什么东西送到了兵部去,我猜测是和驿站有关的。”

“知道了。”

闻言,朱纯臣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你可别告诉其他人。”

“嗯。”

闻言,胖嘟嘟的朱允贞肯定的点了点头。

他娘是公主,爹是国公,堪称是京内数一数二的权N代。

虽然是个纨绔子弟,但朱允贞却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有关皇帝的消息,可以告诉自己老爹,但千万不能告诉外人,尤其是文官们。

思索着儿子带来的消息,朱纯臣眯起了胖乎乎的双眼,看起来活脱脱的一个胖狐狸。

“驿站,要不安宁了。”

想到现在已经组建起来的辽东转运司和蓟镇转运司,朱纯臣嘴巴喃喃了几下,心中猜测道。

恐怕,皇帝早就开始图谋着整顿驿站了。

斜着眼睛看了眼身边还在眼巴巴的看着那些泥腿子手中大钱的薛濂,朱纯臣摇了摇头。

他身边的这位,家中经营着不少需要依靠朝廷水马驿站转运货物的商队。

恐怕接下来,这位要是再不改改作风,脑袋就要不保了。

不过,朱纯臣却是丝毫没有提醒的打算。

勋贵,也不全都是一条心的。

就当朱纯臣坑人之时,京城东侧的通州城内,兴于世等一群商人正聚在一起。

“东西都是什么价格,你们可都别给我虚报。”

看着眼前的这群商人,杨嗣昌开口道。

“杨使放心,我们都是合作过多少次的人了,省得轻重,保证物美价廉。”

闻言,兴于世等人当即对杨嗣昌拍着胸口保证道。

“下月交给辽东转运司的物资,绝对满足您的要求。”

“那就好。”

闻言,杨嗣昌满意的点了点头后,从椅子上站起,跟着旁边的太监冯祝,一起走进了偏堂。

看到杨嗣昌的动作,在场的一群商人也不意外,各自也都拿出帐本,开始了交流。

“能将这么多商人都集中到一起,公公是个有本事的人啊。”

来到偏堂坐下,接过了小太监递来的茶杯喝了一口,杨嗣昌看着冯祝感叹道。

“杨使这话说的就见外了。”

闻言,冯祝脸上虽然笑的开心,但嘴上还是谦虚道。

“都是皇爷高瞻远瞩,让我组织了兴旺银号,我这才有能力,也有人脉,将这些人集中到一起。”

“呵呵。”

虽然文人们骂太监骂的那叫一个鲜血淋漓,但若是给他们机会,和太监交往他们是一个比一个积极。

要知道,就算是海瑞,落难之后都有黄锦在嘉靖身边给说好话。

而一向站在道德“高地”上的东林,更是和大太监王安一起,在天启之初,把皇宫渗透的跟个筛子一样。

看到了冯祝的表情,杨嗣昌当即笑着捧场道。

“陛下高瞻远瞩,但公公负责执行,也是功不可没。”

“何功之有,何功之有。”

闻言,冯祝脸笑的跟菊花一般,但还是下意识的摆手道。

也不由得他自豪。

现在的冯祝完全可以说,只要他打个喷嚏,京城的物价都得抖三抖。

当然,他没彪到那种程度。

若是发生那种事情,恐怕皇帝就会先把他提出来给弄死。

“现在各家商行、商会都和我们兴旺银号有合作。”

正色看向杨嗣昌,冯祝开口到。

“吃穿住行,只要辽东需要,杨使开口,杂家一定保证满足供应。”

“多谢公公。”

闻言,杨嗣昌当即举起茶杯,对冯祝敬了一下。

借着喝茶的机会低下头,杨嗣昌的眼神闪烁。

没做过不知道,做过吓一跳。

兴旺银号在京城,在大明之内,渐渐的变成了一个权力庞大的巨物。

首先是拥有着巨量的白银库存。

有皇帝在背后撑腰,借助兑换银币,兴旺银号拉拢了一大批商人往里面存银。

而这些银子,让宝源局的铸银炉大过年的都没有熄火。

铸币的一成正耗,看似不多,但若是数量上去了,就是一个令人惊恐的数字了。

存银加上火耗多出来的银币,让兴旺银号成为了一个血牛。

而紧随其后的,就是高。。。不对。

是金融行业。

商人赚钱,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信息差,是渠道,是资本。

别说什么高附加值产品之类的话。

卖不出去,附加值再高也没用。

而作为宫里伸出宫外的一只手,信息差、渠道、资本,兴旺银号都有。

故此,借着放“九出十一归”,这种仁义的贷款,兴旺银号很容易的就在京内拉拢了一大批的商人,组成了一个“市场”。

这个“市场”包揽了买与卖。

杨嗣昌从辽东运回山货后,可以将之以较为合理的价格在这里出售掉。

而后,又能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从市场收购到辽东所需要的物资。

通过一买一卖,形成了一个可以内部循环的小市场。

这个“市场”的存在,让杨嗣昌这个转运使的工作量,大幅度的下降。

权力是什么?

权力就是物资调配。

正因为有这个“市场”的存在,熊廷弼、孙承宗、孙传庭等人才能安稳的控制住辽东。

若是换成历史上同期的辽东官吏们只管要钱的方法,恐怕这会儿朱由校这个皇帝的内帑,让人掏空了都无法实现如今辽东的局面。

在偏堂中喝了足足小半个时辰的茶水,当杨嗣昌再次来到大堂之时,就有人将一份写好的物资清单递给他。

“杨使,今后我们的生意,还多需要您照料一二啊。”

察觉到了手中账册下,银票所独有的光滑感,杨嗣昌脸上带笑道。

“好说,好说。”

接着翻账册的机会,杨嗣昌打量了一眼,发现却是一张百块银元的银票。

眼神中笑意一闪而过,杨嗣昌将册子翻开,仔细的看了起来。

吃点儿回扣,问题不大。

等到杨嗣昌确定了物资数量,交割时间、地点,又用了印,做好堪合后,一群商人将之送出了大堂。

“哎呀,跟着宫里做生意,赚钱就是容易啊。”

送走了杨嗣昌,回来的路上,兴于世和身边的几个商人感叹道。

“就是就是。”

闻言,赵爽赞同的点了点头。

“虽然卖不上价格,但光是走量,赚的也比往日里多的多了。”

“你们也不想想,这是谁提出的办法。”

就当几个商人议论之时,冯祝从屋内走了出来。

“皇爷有言,一个合格的商人,只会赚取有限的利润,这样以后才能有的赚。”

“杀鸡取卵这种一竿子买卖做的多了,以后就没生意做了。”

“皇爷说的对。”

听到了冯祝的话,在场的商人,不管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跟着拍起了马屁。

“皇爷爷那可是天上星宿下凡,能带我们做生意,那都是我们的福气。”

这位爷可是宫里派来联络他们的,是他们的贵人。

有这位在,他们这些人,才会坐在一起议事。

否则的话,不打起来都是有涵养的。

毕竟,同行是冤家啊。

不过如今,当他们坐在一起后,有兴旺银号从中联络,他们做生意的效率,比以往高的多了。

坐在一起的这些人,实现了消息共享,减轻了资金压力,拓展了售货渠道。

他们通过兴旺银号聚集在一起,通过辽东转运司提供的物资转运,与辽东黜置使衙门联系紧密,是典型的前店后厂模式,相比于其他的商人,他们沟通方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公公,南方那边。”

来到冯祝的身边,兴于世小声的道。

“不知什么时候能有个消息?”

如果兴旺银号的这套商业模式,能够向南推行,拿下南直隶,这个大明最大的物资货源地,他们能赚的就更多了。

“南边啊。”

闻言,冯祝没有先回答问题,而是看向赵爽道。

“赵爽啊,你们不是前些日子才见过杨金水么,他就没给你们个确切的消息?”

“回公公。”

听到冯祝的话,赵爽的眼皮子跳动了两下,当即开口道。

“杨公公说,南直隶那边的事情有些麻烦,他们从哪些被查抄的人家中,搜出来的契约有些问题,不好接手,还需要段时间。”

“不好接手。”

听到这话,冯祝低垂下了眼皮子。

“魏忠贤魏大珰都在南直隶没有回京陪皇爷过年,他这个时候说不好接手,恐怕有些说不过去。”

“我听说,魏公公也遇到了难处。”

闻言,赵爽凑到冯祝耳边,小声的到。

“冯公公没去过南边不知道,但小的去过南边,南直隶的那些商人可不好惹,他们若是被逼急了,恐怕南边儿又会闹腾起来倭乱,想来魏大珰也是担心这个,所以才会束手束脚。”

“倭乱。。。这的确是个问题啊。”

听到赵爽的话,冯祝微微一怔,而后点了点头。

“可惜啊。”

看着南边,冯祝叹息一声道。

“若是能把南边儿也联络起来,我们的生意还能做的更大,皇爷的打算,也就能推行了。”

听到冯祝的叹息,在场众人都是一惊。

他们想着赚钱,但听这冯祝的话,背后的皇帝还有更大的打算。

“敢问,皇爷到底有什么打算?”

几个人相互打量了一眼后,赵爽凑上前去,小心翼翼的问到。

“呵呵。”

闻言,冯祝转头看了眼众人,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皇帝有什么打算。

他也不知道。

但他知道,兴旺银号是皇帝尝试如何最大程度的调动民力的一个试验。

如果兴旺银号的试验成功了,那他在皇帝那里的地位,也能更上一层。(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800/118614907.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