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系统:我让你生子,没让你争霸 > 第179章 大军归

第179章 大军归


孟获打了个冷战:“多谢你的提醒。我险些犯下大错。”

        喜拍拍孟获的肩膀:“弟妹平安生下个大胖小子,你不回家看看?”

        孟获连连告辞,带着大批稀罕物回涧西部。

        许多鱼见孟获心急如焚的模样,没叫住他,因为大军快到府城了!

        当初,自己心神不宁,仅带两个护卫就先行一步,巴亚等一千巴人呈第二梯队紧随其后,王翦带着大部队在最后。

        如今,他们终于要回来了!

        胡非子撑着病体和韩非一起,协助许多鱼安排大军。

        巴人士兵们获得封赏后,各自归去。

        剩下的秦卒则进入郡尉大营,原本的戍边卫队该换防的换防,该淘汰的淘汰。

        即便如此,许多鱼手底下还是有2万五的卫队,是原本卫队数量的两倍!

        “一路辛苦,放假三日,让众将士适应巴蜀环境,三日后,照例练兵!”许多鱼同王翦说道。

        “喏!”

        秦卒们害怕被野蛮的巴人敲闷棍,不敢独自行动,选择三三两两地结伴同行。

        府城的城墙略微破旧,比不得军事要塞的高大坚固,黄色的城墙上稀稀疏疏长着几根杂草。

        府城内的房屋,从窝棚到高大的砖瓦房,杂乱地分布着。

        但街道却和咸阳一样干净,路上的行人有光膀子的,也有穿着巴人服饰的,巡查的里监门等并不管他们。

        整个府城的氛围,破旧中带着喧闹,干净中带着放松,与大秦版图中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一样,有自己独特的气息。

        “他们在作甚?为何在房子前排队?”秦卒们很快就发现,府城中每隔1000米就有一个小房子,不少人夹着双腿,面色憋得通红,还在那排队。

        有胆子大的秦卒凑上前去询问:“你们这是在作甚?你若是三急,去找个草丛解决便是。”

        那人暴躁地回过头,见询问者身穿秦甲,缓和神色道:“刚来的?郡尉有令,不可随地便溺。”

        嘶嘶!

        “原本以为许将军只在军中要求严格,没想到在郡内也是如此!”

        “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还以为许将军是故意折腾我们,原来是惯例啊!”

        秦卒们目露同情,在答话之人就要羞恼前,赶紧开溜。

        “我问过了,府城内有市集,山里也有一个。咱们先去哪个?”秦卒们几乎没带什么东西,继续补充物资。

        “我可不敢去山里,我就在城里逛逛。”

        “同去!”

        府城的集市就在城西,是一片宽阔的空地,仿照山里的市集,被分成九宫格样式,一切井然有序。

        因为位于府城内,市集只派驻五名士卒维护治安。

        “快来,这么多山珍!新鲜的!”秦卒指着一堆蘑菇大呼小叫。

        他是咸阳本地人,咸阳周边开发程度很高,极少能找到野生的新鲜的山珍。

        “便宜卖了,这些蘑菇只需加上一点点的盐,味道鲜美极了!”小摊贩热情地介绍着。

        就在秦卒快要掏钱的时候,却被同伴拉走:“先去看看其他的,你莫要如此心急。不打探清楚,万一坑你,你上哪诉苦去?”

        秦卒恋恋不舍地望着那一堆菌子。

        “快看!盐!”同伴找到一家贩盐商。

        “涧西部的井盐啦!质量最好,有祖宗护佑!”

        秦卒一问价格,竟连官价的一半都不到!

        <div  class="contentadv">        “你这莫不是私盐?”

        贩盐商不乐意了:“我可是有官衙发的盐引!你才贩私盐呢!”

        “那为何……”

        “你到底买不买?不买就不要问那么多!”贩盐商想挥手赶人。

        “买!当然要买!”秦卒们双眼放光,一小坛一小坛地买,好像这是个大便宜一般。

        贩盐商拧着眉头:“你们买这么多做甚?存放不好,盐易潮湿结块!巴蜀不似中原,潮热得很。”

        秦卒的手一顿,能从战场上存活下来的人,都听劝,尤其是听当地人的劝。

        “善,多谢老丈!”

        秦卒们将装盐的陶罐束于胸前,不再逛集市,简单买一兜子蘑菇,便回军营了。

        此事,军营内拥挤不堪,极其热闹。

        “你们在做甚?”小个头秦卒挤进人群里,只见一个长长的胡桌前,坐着四五个拿着毛笔的小吏,同袍们挨个跟他们说着什么。

        “阿翁,我手里缺钱,快寄点钱过来吧,家里的的地怎么样了?我的妻快生了吧?您就给娃娃娶个名字吧。”

        小吏无奈地看着面前絮絮叨叨的兵卒,等他说完,才开口道:“寄家书的人多,你语言精炼些,每人十字。”

        “阿翁,寄钱。给孙起名。勿念。”

        小吏刷刷几笔:“下一个。”

        “妻,吾无法归,携子改嫁。”这是一个悲观的秦卒,坚定地认为自己会埋骨巴蜀,只盼着妻子能好好对待自己的孩儿。

        他的这番话,让身后排队的人红了眼眶,情绪不免低落。

        小个子秦卒挤进来,询问小吏:“我加钱可多写些字吗?可否携带物件?”

        小吏:“可。巴蜀离咸阳甚远,家书不易寄。故而我们前来帮助各位寄信。”

        “十字之内免费,超过一字十文。物件仅限一个小陶罐大小,百文。”

        这价格不便宜,但兵卒们找不到归家的同乡,何况十字免费哩。

        小个子秦卒掰手指头算了一笔账,然后眼冒精光道:“我要寄陶罐!信上写:井盐赠爹娘,安好勿念。”

        说罢,小个子秦卒数了数百文,拍到桌子上。

        周围的秦卒不敢置信:“你疯了?大老远寄盐回家?”

        “哪怕盐再精贵,也不至于此!”

        “这百文运费能买不少好物!”

        跟他一同去市集的同袍解释道:“他才不傻!巴蜀的井盐确实相当便宜!不限量,随便买!”

        小吏点点头:“确实如此。这次我们集团寄家书,郡尉是个秦相报备过的。若是你们单独运送,有贩卖私盐之嫌!”

        “等等我!我去去就回!”

        “还有我,我先去买罐盐……”

        府城内的盐商面面相觑,这是发生何事了?为何城内的盐业出现销售高峰?

        许多鱼深藏功与名,3万军士带来的岂止是兵力的增加?也会带动当地消费和铜钱流通啊!


  (https://www.pcczw.com/wx/72022/118132806.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