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推荐阅读:我有一座随身海岛[天灾] 老公除了钱什么都不能给我 宇宙第一杂货铺[全息] 人鱼O拿到苏爽剧本后 我深情男配的人设不能崩[穿书] 渡劫失败后成了剑灵 不熟[娱乐圈] 从末世穿到古代 从日向走出来的格斗家 萨伦领主:我有一张熟练度面板
第五十五章
“爹……”
周芳芳想上去撵,可腿僵的压根走不动道。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爹她兄弟走了,这下他们是真的不管她了,周芳芳慌的不行,都急哭了。
“蛋儿,甭可怜她。”
王翠芬把用褥子做的车帘子放了下来,见大闺女站在雪茫茫里,她一点都不可怜她。
刘小娥用毛巾擦着板子上大姑姐留下的水,也觉得她这个大姑姐活该。
“这种人,就是对她再好,你把心掏给她,她该咋没良心,还是咋没良心。”
王翠芬的这个大闺女没良心是看人的。
只对自个的爹娘没良心,对自个的男人还有自己的娃那可是有良心的很,宁愿自己饿着,也要把粮食省给她们吃。
后面那辆板车上坐着人,试了试,毛驴能拉动,就这样在大雨中赶着路。
“咱再往前面走走,就歇歇吧。”
周老抠也不心疼粮食了,端过来一盆子的窝窝头让这头能干的毛驴吃。
和坐在板车上风雨都隔绝在外面的周老二他们,简直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周老二怕把驴给累坏了。
驴骡有的时候像驴子一些,有的时候更像骡子一些。
一车的粮食和被褥,还有一车的大人和娃,寻常的驴子拉起来够呛。
“这头驴长的确实比寻常驴要大点,之前还没看出来。”
走到前面的时候,他们挂起了油布,人都躲在了油布下。
“好毛驴,多吃点。”
刘蛮山年轻的时候,也赶过驴,中间去前面把周老抠给换了下来。
蹲在地上,一直观察毛驴的刘蛮山,忍不住出了声,
“这该不会是母驴和骡子生的吧?”
“我看八成是,要不然咋能拉动这么多东西。”
他们在大雨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挑着扁担,还要忍受着寒风和大雨……
路上逃难的人,看到这一幕,都快酸死了。
周老二经常往县城跑,见过的驴啊,牛啊,不在少数,驴的身形一般要比这个小。
“老哥,这驴真是一头好驴啊,你看这驴腿多粗,一看就有劲,这蹄子比俺们队那头驴的大一圈。”
猫蛋她们也凑了过来。
周老抠以前听人说过,说这毛驴和骡子也能生,生出来的叫驴骡。
雨水越下越大,找到没人的地方,周老抠直接把两辆板车上的东西都合到一辆板车上,然后两辆板车用绳子绑紧,前面板车拉着粮食和被褥。
“真让咱捡到一个好宝儿!!!
老婆子,把煮鸡蛋拿出来一个,给它吃,让它吃的饱饱的,咱好赶路。”
周老抠现在伺候它,比伺候自己还上心哪。
这头驴骡胃口也大的很,吃了一盆子的窝窝头,还喝了半盆子的热水,吃了俩鸡蛋。
“爷,把油布也给毛驴裹裹吧,外面雨下那么大,毛驴别病了。”
周老抠想想,觉得孙女说的有道理,畜生和人一样,也怕雨淋,怕冻,要是在半路上有个啥好歹,这可咋整。
王翠芬和小蛾娘还有孙香兰把板车上的被褥破了一床,围着驴骡,把它的身子给包了起来,并且用针线给缝住了,又在上面缝了一层的油布。
猫蛋和刘小娥站在旁边看,帮忙递个东西干啥的。
毛驴低着头,用头蹭猫蛋……
路上,一只额前扎着小辫,像人一样穿着衣裳,披着油布,头上还带着油布帽子的驴,拉着两个连在一块的板车,在雨中奔跑。
“你说你,人家是一头公驴,还给人家扎小辫。”
板车上的王翠芬用手点了一下怀里孙女的头,语气里遮不住的溺爱。
这下他们都不用再走路了,挤在板车上,虽然挤点,但暖和,也有心思说笑了,之前走路走的腿都是肿的。
还有脚,脚疼的不是法……
现在终于能好好歇歇了。
外面的狂风吹的车顶上的油布哗哗的响,还有那雨声……车里的人无比的安心,想睡觉就睡觉,想说话就说话,板车里放的有吃的,有喝的。
突然松懈下来,浑身的疲惫劲才猛地袭来,这些天,雨中,雪中走了好多天,晚上睡不好,还歇不好的……
等终于走出下雨的地儿,已经是三天后了,他们在一片雪地里停了下来,这儿没有雨没有风,雪也停了。
周老二把车上的木柴抱了下来,用脚踢了踢地面上的雪,才发现他们正站在一片已经结成厚冰的湖面上。
使劲用脚踹了踹冰面,见冰面还是老样子,周老二才松了一口气,在冰面上直接烧起了火堆,做起了饭。
啥肉包子,芝麻大饼,白面馍馍,糟鸭蛋,霉豆腐,坛肉……全整上。
<div class="contentadv"> 王翠芬还用车上的玉米糁子打了一锅糊糊,她们喝一半,毛驴喝一半。
大伙敞开了吃,这是逃难来,吃的最滋润的一次……
毛驴一个劲的往周老抠和猫蛋身边凑,想啃她们手里的包子,周老抠把自己的包子掰下来一半塞到了它嘴里。
猫蛋见它吃的欢,把鸭蛋青放到手心里,毛驴立马凑过驴嘴,用舌头卷走了。
“咱这次能恁快走出来,多亏了这头好毛驴啊!!!”
刘蛮山夸着驴,吃完饭后,又给毛驴吃了一个生鸡蛋。
在他们队里的时候,养驴的刘老头,就是隔一天在驴吃的草料里磕上一个生鸡蛋,人都吃不上鸡蛋,但驴必须要吃,啥都要先紧着驴。
驴吃不好,那可是会生病的,一旦病倒了,就容易死。
“咱明天早上估摸着就能到地方了。”
周老抠拴着板车上的绳子,语气里说不出的激动,等到了地方,就能安顿下来了。
“是啊,可算是到了!!!”
王翠芬她们收拾着东西,把板凳,锅,碗都往板车上放,准备继续赶路。
火堆下的冰块,只听咔嚓一声,惊动了周老二,周老二脸色一变,连忙大声喊着,快跑。
周老抠他们也顾不上板车了,牵着毛驴就朝前面跑,猫蛋被周老二抄腰抱起,等跑到十米开外,才停了下来,只见冰面上安静的很。
大瓜二瓜捡着地上的土坷垃朝那个火堆旁砸了过去,也没啥动静。
周老二和刘旺壮着胆子下去拉板车,等走到火堆旁边的时候,扒拉开上面的木柴灰,只见下面的冰块已经融化的有一掌那么厚了,趴在下面,竟然还能看到冰层下面在游动的鱼。
俩人连忙跑到车上找棍子,用菜刀削尖头,一个劲的捣着这个冰窝窝,没捣几下,剩下的冰块就破了。
下面的鱼都涌了过来……俩人都高兴傻了。
岸边上的王翠芬她们也赶快跑了过来,只见这俩人趴在冰面上,用手去抓着下面的鱼,没一会儿就抓了两三条。
刘小娥去板车上把蚊帐子拿了出来,刘蛮山和周老抠就地做了一个网兜子,等他们离开这的时候,板车上装了三袋子的大青鱼,有的还在袋子里蹦跶着。
晚上的时候,因为不太黑,又有煤油灯,晚上也赶着路,终于是在第二天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到了榕城,此时这个点还没有人起来哪。
城里静悄悄的,屋顶,地面都是白晃晃的,等架着车来到一处胡同里停下,往里走了走,第五家,周老二从身上掏出一把钥匙,打开了门。
周老抠牵着驴,这胡同狭小的很,两辆板车在里面不好进租的院子里,就把板车拆开了。
等板车还有人都进了院子后,周老二连忙把大门从里面给搭上了。
猫蛋打量着这个小院子,停下两辆板车后,院子里就没多大的地方了,有三间房,周家一间,刘家一间,剩下那间是灶房,这是他们两家共同租的地方。
屋里存放着他们之前运来的酱菜坛子,还有粮食啥的。
再把板车上的东西卸下来,这个屋对于王翠芬她们来说,东西都占一大半了,也只有一张床,连个隔间都没有,往后咋睡?
来不及收拾,就先这样对付一晚上,这个地方压根塞不下两家人,周老二准备天一亮就出去找房子。
刘旺也是这样想的,第二天推辞一番,周老抠说啥要把这个地方让给他们,他们再出去租。
因为难民还没涌进来,城里的房子价格还算不上贵。
周老二出去找房子,刘旺也帮着一块找,上午就在北城找到了一个和这个小院子差不多的房子,一个月租金两块五,价格也算公道。
半夜的时候,周老二一家人就搬了家。
为啥半夜搬,他们的东西太多,太打眼,那成袋成袋的粮食,还有散发着腥味的鱼,以及锅碗瓢盆啥的,白天太招摇了。
毛驴也跟着周老抠来了,他家的院子比刘蛮山家的大点,给驴盖个草棚不成问题。
搬到了新地方,等他们从里到外的收拾好,天都大亮了。
吃完王翠芬蒸的几块红薯,他们把大门从里面锁上,就躺进软和的棉被里,倒头睡去,睡了一天一夜,才稍微解了乏,浑身就像车碾的一样,酸痛的格外不是味。
但心里说不出来的高兴,小院子虽然是租的,但往后这就是他们的家了,不用再东奔西跑,终于能踏实下来了。
城里没有炕,是木床,租房子的时候,屋里正好有三张木床,除此之外,啥也没有,这个院子比刘蛮山的那个还好一点,好在堂屋有东西两间。
王翠芬和周老抠住在东间,猫蛋住在西间,周老二和刘小蛾住在偏房,对面是灶房。
他们租的这个院子,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灶房是没有铁锅,王翠芬她们一路带来的铁锅正好用上了。
这是搬到新家的第一顿,之前那顿不算,王翠芬手脚麻利的蒸了一锅葱花花卷。
把三斤多重的青鱼用剪刀去鳞,去内脏烧了一条,烧的麻辣鲜香,香味飘的整个巷子都是嘞。
猫蛋一口气吃了俩花卷,一碗鱼肉,两碗鱼汤。
这鱼是野生的,鱼肉鲜嫩的很,鱼汤炖的奶白奶白的,喝一口滋味醇厚的很。
吃完饭后,猫蛋帮着王翠芬和刘小娥在家关着门处理袋子里的鱼,这鱼一时半会吃不完,必须要用盐腌起来。
周老二和周老抠去外面打听煤场,推着板车买煤去了,这个地方周老二来好几趟了,黑市也打听出来在哪了,当时绸缪未雨的提前用钱买了几张煤球票,这不就用上了。
城里一般都是烧蜂窝煤,几乎不怎么烧柴。
猫蛋不知道,此时的双水村已经被洪水淹没在了里面,逃难的路上,人多的很,那里的雨还在一个劲的下,就像瓢泼的一样。
越来越多的人朝榕城赶。
(https://www.pcczw.com/wx/72096/118375407.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