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劳务派遣
推荐阅读:秦时记事 斗罗:雷神降世,武魂雷伊 斗破:岩王帝君尘世闲游 九十年代拆迁户 最佳导演的诞生 斗罗绝世:武魂脑电波,念力通神 诛仙:天道崩塌,我,唯有一剑! 恶雌腰软,撩得星际大佬夜不能寐 八零大院漂亮美人 斗罗:雨浩重生,这个唐三不一样
打造西域大唐时的盛世商道,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一个月时间,招工差不多到了尾声。
畏兀尔、回回、藏人,再加上布哈拉来的壮劳力仅有十二万人。
甘明兰摇头:
“不够,远远不够!南北两道的绿洲城池,荒漠里的驿站和地下水源,还有驰道的铺设。纯手工作业,哪怕就是百万劳动力投进去,三两年都完不成。”
田玖愁得紧:
“安西确实不比关西的人多,除了咱们的驻军,顶多还能从关西抽调二十万民工来。离百万还差得远呢。”
古将军满不在意的表示:
“大不了,咱继续去关内各布政司鼓吹安西移民政策呗,胡人王庭所在地,听起来就很富贵!”
“不行,这几年老移民带新移民算是犯了众怒,各布政使弹劾本将军的折子,说是都能装半间屋!他们现在对百姓迁户籍一事会严格把关的。”
甘明兰有自知之明,此事干不长。
但,也不是完全没法子。
她可是后世来的。
于是乎,商都朝廷很快就收到了镇国大将军的求援信。
信里详细描述了,安西各绿洲的分布、物产,以及本地人口结构,以及接管后需要驻军修筑的关卡、驿站以及驰道等一些列基础设施。
照她的意思,如果从安西通往关西的沥青路全衔接上,横跨整个西域的行程最少能节约一半时间。
一半时间,是啥概念?
对那些洋商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再加之各卫所驻军沿路把守,安全感拉满,不比那茫茫大海海贸强得多?
镇国大将军各种规划,各种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安西的建设刻不容缓。
不但要建,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
可整个西域算上驻军和所有移民,人口还不到三百万,靠他们完成这个大工程不知要猴年马月去了。
她提议,安西都护府与各布政司合作。
怎么个合作法呢?
就是各布政司每派出一位,年龄在十六到三十岁的劳力(男女不限),安西都护府除了给这些劳动力正常的工钱外,每年还给该布政司八两银的派遣费。
白给的。
只要这些劳动力留在安西,年年都有得拿!
这是雍泰朝的古人们,知晓古今都从未听过的一种合作模式。
朝廷上,还为此争论了好几天。
他们争论的内容,很快就传遍了商都的大街小巷。
商都的百姓,震惊。
大大的震惊!
“朝廷吵了这么多天,到底能不能同意?”
“咱也不懂这个劳务派遣是啥意思,快来个懂行的兄弟给咱解释解释。”
“这个我听我那姨母家的堂外孙,在宫里当差的表兄说,派遣的意思就是把人派去安西的干活,但去的人户籍还在家里,不迁户,不移民!”
“这么说咱就明白了,但咱们这些大老爷们去搬砖也就罢了,妇人去了能做甚?男女不限,是我知道的那个意思吧?”
“织布,人家安西计划要在三年内建三十个,棉布、羊毛线、丝绸织坊。
我们现在穿的这些棉布衣,十匹棉布里就有八匹是关西织坊里织的。
据我所知,那些织坊里的女工挣的一点不比男人少。”
“那感情好啊!夫唱妇随,男的去工地搬砖,媳妇子的进织坊织布,孩子们留在祖父们跟前尽孝,你们算算这个收入可观不可观?”
“还别说,这么一算是真不少!在关西搬砖一天能挣两百文!织布要也能挣这么多,夫妻一天就是四百文,一个月十二两,干满一年就是.就是一百四十四两!”
“想啥美事呢,不是你这么算的,西域那地界儿一年有四五个月的冰天雪地,室外能做工的时间也就大半年吧。不知道织坊里是个啥情况!”
“那也不少了,夫妻两人大半年挣上一百两!就咱这些人,没点祖传下来的手艺,在哪里能挣来这些?趁着年轻,出去干个三五年,啥啥都够了!”
“唉哟,还别说,只要朝廷同意,我第一个报名去安西!我还年轻,我什么脏活累活儿能都干,我要去安西挣大钱回来娶媳妇儿”
“小兄弟,那你可得上点心咯!一旦朝廷开了这个口子,关内十五个布政司,要报名去安西的怕是得上百万!轮到你,不拼运气就得拼你家里的能耐了。”
“要我说,你们也别那么着急着报名!安西刚新归,这么多人蜂拥而去,能发得出这么多的工钱吗?这还不算每年白给各布政司的八两银派遣费呢!”
“人家镇国大将军既然敢开这个口子,必是有谋算的!就那些洋商把我天朝收复西域,并在沿路建城池、驿站和驰道的消息传回去,又会引来多少洋人?”
“你没听说吗,去年户部的八千万两税收,关西就贡献了七成!纳税越多,证明赚的就越多!”
“.”
财帛动人心。
天子脚下,多少百姓家庭一年的收入都不超过三十两。
夫妻出去干活儿大半年就能挣到百两银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那些习惯反对的言官,差点没被百姓扔的臭鸡蛋给熏死。
“该死的,朝廷议事到底是怎么会传遍大街小巷的?”
“大人,多半是一些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促成这事,谁得益谁就最有嫌疑。”
得益的,那不就是陛下么?
这位陛下这些天心情很好,没有在朝会上给大伙儿摆脸色,但他明显对支持派更和颜悦色。
乾武帝:“.”
各地的那些个废物官员,但凡他们治理能力出众,让百姓吃得饱饭赚得了银,谁乐意跑到数千里外的安西去挣钱?
八两银一年一人的派遣费,对那些短视的废物官员来说,旱涝保收,稳赚不赔。
他们不乐意才怪!
他们还没想明白,只要人去了安西,移民不移民的有甚关系?
他们只要能坚持干上半年,多半今后的十几二十年都会留下安西的。
比关内疆域大的西域,人口却不足关内的十分之一。
想要建设好这块宝地,不去个百万人如何能行?(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2904/76691.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