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传国玉玺流落他乡(48k)
推荐阅读:长生志怪:从狐妖拜师开始修仙 红楼晓梦 谢邀:人在古代,当共享小孩 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游戏开始了,这次绝对没BUG 诸界龙劫 柯南里的除灵侦探 柯南:从幸运三选一开始 真乃人间太岁神 诡秘:从秘偶开始生存
第188章 传国玉玺流落他乡(4.8k)
这是一种空前矛盾的心理。
林燃越出色,接触到的信息也就越有价值,对他们的意义也就越重大。
但接触到的信息越有价值,意味着越难让他光明正大回国。
自从林燃当上NASA局长之后,华国已经不指望有生之年能让林燃正大光明回国了。
就看暴露的时候,要怎么把对方给救回来。
现在一看,按照这个发展下去,救回来的可能性和正大光明回国一样,都只会越来越渺茫。
钱院长叹气道:“白马搞得都和传国玉玺一样了,这回结束之后,别说回国了,苏俄和阿美莉卡谁争夺到他,谁就天然拥有舆论宣传上的正当性。
这太夸张了。
阿美莉卡是种族主义非常明显的国家,苏俄更是如此。
白宫能有华裔,克里姆林宫可从来没有过华裔。
结果一个华裔能在这样的世界里成为这样的角色,换之前,我连想都不敢想。”
钱院长何许人也,1943年,参与起草了JPL提案,明确了未来导弹和火箭技术的研究方向。
后续参与了Private A、MGM-5 Corporal和WAC Corporal的开发,设计洲际飞船的概念,成为X-20 Dyna-Soar的基础。
作为陆军技术顾问,参与阿美莉卡国防部战略规划,评估德意志战时技术。
这么说,对此时的华国而言,他的能力固然重要,可他在技术上的眼界更加重要。
但和林比起来,他接触的信息又有点太外围了。
钱院长在能力没办法和开挂的林比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名声,钱的名声只局限在专业领域,林都要被打造成阿美莉卡梦的代名词了。
“这让我想到,这次登月顺利完成后,白马的名气只会更响。
苏俄有加加林,阿美莉卡肯定也要有能和加加林抗衡的人物。
那不就只有白马了吗。
确实难以想象。
钱院长你的比喻虽然不合适,但是很巧妙,传国玉玺流落他国,这是国家之不幸,是国家之遗憾。”
在这个全人类的大日子,51区的华国高层们显得百感交集。
如果此时的华国能有苏俄的技术实力,他们再把林燃给接回来,自己就能完成第一次登月了。
随后中年男子接着说:“钱院长,你的提案我会尽全力推动的。
白马固然好,但我们也要培养我们自己的白马。
我们华国7亿人,我们这一代的传国玉玺流落他乡,但我们下一代,下下代总能培养出属于我们的白马。”
这里的提案是指少年班。
华国科技大学就是钱院长在1958年的时候和郭永怀等科学家一起倡议下成立的,要用于培养顶尖的科技人才。
少年班原本将在70年代李政道推动下成立。
现在因为有林燃的例子在前,二十来岁就证明费马猜想,这让华国意识到,天才得提前培养,越早越好。
前两年华国科学院通过考试联合招生的消息,招来的学生里有十五岁的年轻人,在培养过程中效果不错。
这更加坚定了钱院长觉得我们得从7亿人里挑选真正的天才,尽早开始培养的想法。
少年班也就应运而生。
只是从倡议变成现实落地需要时间。
传国玉玺回不了其祖国,让中年男子深感痛惜,也下定决心要尽快培养华国本土的“传国玉玺”。
红石基地控制中心灯火通明。
数十名工程师和控制人员围坐在一排排控制台前,屏幕上闪烁着来自指令舱的轨迹数据。
大家只有一种无力感,因为没他们什么事。
当莫斯科同意转移指挥权限,原本放松的气氛一下就紧绷了起来。
大家都意识到自己要动起来了。
工程师们都开始指挥行政人员赶紧再泡点咖啡进来。
荧光灯投下冷白光的把每个人的面孔从放松到紧张的转变映照得格外清晰。
结果发现压根就没有他们的事。
教授就站在控制台最上面那排,就直接完成了所有的指挥。
什么飞行指挥官、轨迹分析师、计算机阵列压根都没派上用场。
唯一派上用场的是负责通信稳定的工程师。
他们得确保林燃和加加林的通话稳定清晰。
任务时间T+219小时,返回正以11公里每秒的速度穿越大气层。
控制中心安静得只剩电子设备的低鸣和时钟的嘀嗒声。
控制中心的工程师们不敢高声语,唯恐惊扰了教授的思绪。
约翰·史密斯低声报告:“指令舱进入大气层,角度4.5度,速度25,000英里每小时,热盾温度上升至2800摄氏度。”
林燃点了点头,很是淡定。
反而史密斯脑海里不断回想之前任务中的紧张时刻,燃料舱质量错误、点火时间调整,感觉每一步都像是在钢丝上跳舞。
扬声器中传来加加林沙哑但坚定的声音:“控制中心,这里是加加林,降落伞已部署,指令舱状态良好。”
控制中心瞬间沸腾,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约翰·史密斯内心激动,准备冲上前去和林燃拥抱庆祝。
一个身影从控制室外冲了进来,比他速度还要更快:“教授,我们做到了!”
约翰·史密斯慢慢又退了回去。
麦克纳马拉他可惹不起。
NASA是个人就知道,麦克纳马拉在一切事务上那可都是无条件支持林燃。
如果说林登·约翰逊对林燃的支持是大家听说的,那么麦克纳马拉对林燃的支持那就是NASA工程师们亲眼见到过。
红石基地前身是阿美莉卡军队的基地,后来才移交给NASA。
也就是现在没有舔狗这个形容词,要是有,大家肯定会觉得麦克纳马拉在教授面前就是不折不扣的舔狗一条,态度谄媚的好像他是NASA的雇员。
从发射任务开始,麦克纳马拉就全程在红石基地等待发射任务完成。
多勃雷宁第一天参观完就回华盛顿了。
麦克纳马拉属于是白宫喊他去白宫看直播他不去,非要待在红石基地,在电话里和林登·约翰逊说要第一时间给教授送上来自白宫的祝贺。
本来林登·约翰逊想让同为华裔的詹姆斯作为代表去祝贺的,麦克纳马拉既然想去,麦克纳马拉也不错。
麦克纳马拉握住林燃的手,眼中闪过激动:“教授,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如果没有我们,加加林肯定回不了地球。”
林燃低声道:“还差最后一步。”
他看了眼莫斯科控制中心传来的报告,说道:“目前指令舱速度减至200英里每小时,高度10,000英尺,预计溅落时间还有2分钟。”
两分钟后,通信官高喊:“救援船报告,指令舱溅落!位置北纬20度,西经160度,误差仅1海里!”
控制中心爆发雷鸣般的掌声。
林燃拍了拍麦克纳马拉的肩膀:“麦克,我们成功了!”
麦克纳马拉擦了擦激动的泪水,内心自豪:“果然,在计算精度上没人能和教授比!”
救援船画面出现在控制室的电视画面上。
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跳起来欢呼,有人拥抱,有人击掌。
年轻工程师冲到前台,兴奋喊道:“教授,大家,我们准备去食堂庆祝吧!香槟、美食都已经准备好了!”
食堂里,林燃接过香槟,笑着举起:“为了人类第一次登月顺利完成,干杯!”
“干杯!”工程师们齐声回应。
林燃喝完之后说:“好了,我给大家一周的假期,大家可以尽情享受这一周假期。
我知道,和在红石基地的食堂庆祝,和一群工程师庆祝,大家肯定更希望在亨茨维尔的酒吧和金发女郎们共同庆祝。”
林燃说完后,麦克纳马拉接过话筒:
“各位,我代表白宫感谢各位的付出,特别感谢教授为人类太空探索做出的卓越贡献。
今天我们见证了人类太空探索的巅峰。加加林征服了月球,NASA同样征服了月球!
感谢NASA每一位雇员的付出,这是各位的胜利!”
掌声经久不息。
不过也有人意识到不对劲。
因为在麦克纳马拉的讲话中,全程都没有提到美苏合作。
虽然这段时间工作很辛苦,但从加加林登月开始,大部分人的工作其实是不多的。
因为林燃一人把几乎所有的计算都给打包了。
而且他们还是能够通过报纸、电视收看外界信息。
外界宣传都会强调这是人类合作的伟大胜利,这是冷战中难得的温情一幕,这是人类共同探索宇宙,是人类和平的新象征。
结果麦克纳马拉代表白宫的总结发言里,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这一点,没有提到和平、合作。
在座工程师们中敏感的人已经意识到,这也许不是和平的开始,而是和平的最终章。
其中最敏锐的肯定要属冯·布莱恩。
他和身旁的德意志科学家低声说道:“看来白宫的目的只是要减缓苏俄登月所带来的影响。
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还是太遥远了。
我们的土星五号还是要派上用场。”
“是啊,人类的和平看来短时间内仍然不会到来。”
白宫内,林登·约翰逊和白宫核心团队们密切讨论,因为马上记者发布会就要在东厅举办了。
林登·约翰逊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双手交叉,眉头紧锁,目光扫过面前的三位官员:副总统汉弗莱、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国家安全顾问麦乔治·邦迪。
桌上散落着来自NASA的任务简报和各大主流报纸头条。
约翰逊猛地拍桌,钢笔跳了一下,他带点德州口音问道:“我们现在要怎么应对记者?
如果围绕美苏合作,记者们可能会抓住这点大做文章,要知道在欧洲的影响下,记者们迫切希望听到所谓和和平有关的消息。”
汉弗莱叹气:“唉,这次合作登月,成功固然是好事,可太成功,好事也能变坏事。
这次的合作过于成功,会让民众对于人类合作携手登月开启太空探索,推动人类迈向宇宙时代抱有更大的期望。
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停止冷战的声音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升温。
这对我们即将要开始的战争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迪安·腊斯克语气冷静:“总统先生,我们得让全球民众认识到,这是NASA的胜利,是我们的技术让加加林安全返回。
我们得遏制住现在的这种叙事逻辑,我们不能再强调和苏俄合作。”
乔治·邦迪皱眉,语气温和但坚定:“美苏合作登月可以向世界展示和平的可能,尤其在古巴导弹危机后。
如果我们完全忽略合作,可能会让赫鲁晓夫觉得我们在挑衅。”
迪安·腊斯克笑道:“难道我们马上要对百越动手,这不是最直接的挑衅吗?
难道克里姆林宫会觉得我们的百越攻略不是为了亚太,而是为了帮百越人主持正义吗?”
好在现在没有手机,要是在群里讨论再把记者拉进来,肯定又是轩然大波,舆论哗然。
约翰逊冷笑,站起身,踱步到窗前:“和平?你们觉得尼基塔会因为一次登月就放下他的核弹?
那家伙过去可没少在联合国嚷着要埋葬我们!”
汉弗莱帮乔治·邦迪解释道:“总统先生,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合作确实能缓解紧张。
不过我们不能显得软弱。国内的鹰派已经在盯着我们,尤其是戈德华特那帮人。”
约翰逊转过身,指着腊斯克:“迪安,你说我们该怎么跟记者解释?他们肯定会问为什么加加林是主角,我们的燃料舱却像个配角!”
迪安·腊斯克翻开简报,语气条理分明:
“我们可以强调阿美莉卡的技术主导。燃料舱的设计、教授的计算、我们的深空网络,没有这些,加加林不可能活着回来。
我们可以说,这是一次科学合作,阿美莉卡提供了关键支持。
我提议,我们应该让教授和科罗廖夫一起参加一档电视访谈类节目,好好聊聊合作过程中阿美莉卡的技术贡献。
以及为什么最后莫斯科会选择把指挥权限移交给NASA。
天哪,在教授面前,谁敢说我们是配角?
苏俄人敢这么说吗?
科罗廖夫敢这么说吗?”
约翰逊点头道:“好主意,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合作。
毕竟一个月前,我们才和多勃雷宁在东厅一起开了联合记者发布会。
我们可以说,这次任务证明了科学无国界,但阿美莉卡始终是太空探索的领导者。
让教授和科罗廖夫共同接受电视采访的主意很好。
伦敦怎么样?苏俄不是喜欢伦敦吗?科罗廖夫不是喜欢来伦敦吗?”
三人听后异口同声说道:“伦敦可以。”
约翰逊揉着太阳穴,坐下,语气带点不耐烦:“不过这听起来还是有些问题。
记者会问我们接下来怎么办,是不是要跟苏俄再搞一次?有更多太空合作。
事实上这次的合作是被苏俄人坑了,我们不得不选择合作。
未来我们不会再有类似合作,这次我们得有个硬气的回答。”
邦迪提议:“您可以说,这次合作是特殊情况,未来任何计划都将以阿美莉卡利益为先。我们会继续开发土星五号,确保在太空竞赛中领先。”
约翰逊眼睛一亮:“土星五号,嗯,这个好。让大家知道我们没停下脚步。”
他顿了顿,语气低沉:“但加加林的事怎么说?他可是月球上的第一人,记者们会拿这个做文章。”
汉弗莱冷静回应:“我们称赞他的勇气,但强调任务的成功离不开我们的技术。比如,伦道夫的计算精确到秒。
没人能在数学的精准计算上战胜伦道夫,我们得强调,哪怕高斯再世也不行。”
腊斯克补充:“可以加一句,‘加加林是英雄,但阿美莉卡的技术更是幕后英雄’。
这样既给苏俄面子,也突出我们的贡献。”
约翰逊点头:“好,就这样吧。”
新闻秘书莫耶斯敲门探头进来:
“总统先生,记者们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东厅都挤满了,CBS和NBC的摄像机已经架好。”
约翰逊站起身,整理西装,语气坚定:“好吧,伙计们,咱们得把这出戏演好。告诉全球民众,我们登上了月球,我们是赢家!”
邦迪低声说:“总统先生,记者可能会问苏俄的下一步。您想怎么回答?”
约翰逊眯起眼睛:“就说我们欢迎竞争,但阿美莉卡永远会领先一步。”
幕僚们起身跟随约翰逊走向东厅。
约翰逊边走边摇头,心想:“和平?也许有一天,但现在肯尼迪总统才死不到一年时间,哪怕我是总统,也难以奢谈和平。”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3156/7702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