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机会还是危机
推荐阅读: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红楼晓梦 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游戏开始了,这次绝对没BUG 诸界龙劫 真乃人间太岁神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科技入侵现代 柯南里的除灵侦探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大同古城的城墙厚重,与江南的白墙黑瓦不同,大同的房屋多是灰色,更能突显军城应有的肃杀之气,马儿在石砖街道上发出清脆的马蹄声。
史平等人紧紧的跟着自家将军,王信留意路边的军士。
大同的军兵主要来自山西各地,甚至有保定地区,最远的还有山东,老话所言山东的兵,榆林的将,民兵多穿号衣,当初自己在扬州组建的扬州营也属于民兵。
“哗啦啦。”
突然,遇到一处面摊的时候,一伙士兵掀了摊子,并揪着摊贩老板打,周围很快聚满了人。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有人事不关己,有人好奇询问。
“嘚嘚嘚。”
王信骑着马过来,大喝一声,“住手。”
刚才还在动手打人的士兵们果然住了手,他们看清楚来人,不光骑着马,身边还有亲卫,穿着武将官服,好像是个游击将军。
王信喝问道:“怎么回事?”
“他骂我们。”一名领头的士兵抢先说道。再看那被打的摊贩老板,大概三四十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脸上青肿,嘴角带血,听到士兵的指责,他却低着头一言不发。
王信心里有数了,“那也不能打人。”
下了马,王信走过去,史平等人刹那间也是如此,身手矫健,一看就有功夫,关键这些个亲卫各个如此,光一个动作就镇住了所有人。
“此人是谁?”
“大同有这人吗?”
周围纷纷交头接耳,推测王信的身份,有聪明人猜道:“会不会是雁门关的王将军?听说此人回到了大同。”
几名闹事的士兵脸上有点慌了,那领头的士兵虽然还在强撑着,可眼睛恍惚不敢看,明显也没有底气,等王信开口问询老板,几名士兵心里头开始了惧怕。
那老板摇了摇手,把责任主动揽在自己身上,边说话,竟然还向刚才打他的士兵们拱了拱手,讨好道:“是小的不会说话,得罪了几位军爷。”
王信摇了摇头。
既然老板选择息事宁人,自己也没必要强出头,自己又不是神仙,什么事都能摆平。
王信向身后招了招手。
史平机灵的从怀里掏出钱袋子,王信接过来,袋子里不光有碎银子,还有铜钱,一根红绳穿的就是一百文,两百文是两小吊钱,拿出来递给老板。
老板脸色迷茫,不知道眼前将军是何意,周围的人也都安静了下来。
王信没有在乎周围人的看法,和颜悦色看向老板,轻声说道:“士兵们打人不对,虽然不属于我管,可身为将军,不能袖手旁观,所以这两百文钱算作你的赔偿,不知够不够?”
老板吓了一跳,下意识的连连摆手,不停道:“不用,不用。”
见到老板的样子,王信也不再多言,而是把两小吊钱塞给老板,然后又走到那几名士兵面前,几名士兵纷纷忍不住退后。
这将军的做法,明显是要动真格,各个心里头叫苦,自己运气怎么这么差。
倒是那领头的士兵,脸上满是不服气,竟然直愣愣的盯着王信,仿佛一肚子话要说似的,王信突然伸手,那士兵怔了怔,却又忍住了逃开的动作,不过还是闭上眼睛,等待着即将落下的巴掌。
“啪。”
王信拍了拍那士兵的肩膀。
那士兵睁开眼,看到面带微笑的将军,并不是想象中的要惩罚自己的样子,已经失去了分寸,不知道这将军要做什么,像个木头人似的呆在那里。
周围的人群越来越多,后面的人踮着脚看。
“打老百姓是不对的,下次别这样了。”王信笑道,然后又掏出一百文钱,递给那满身补丁破洞的士兵,吩咐道:“带着兄弟们去吃一顿吧。”
那领头的士兵呆呆的接过,身边的同伴们越发不可思议,仿佛做梦似的。
“记得了,不能打老百姓,下次再让我碰到,我就不饶你了。”
王信不再多言,转身骑上马,在马背上态度突然变得严厉,无形的威严散发出来,仿佛一个杀神,别说那几名士兵,周围看热闹的人们都鸦雀无声。
史平等人等将军上马,下一刻,众人仿佛动作一致似的,整齐的飞身上马。
这时机,这默契,这动作等等,无一不在向人们透露着什么。
也不等众人回复,王信骑着马离开,人群早就让开了道路,史平等亲卫如常的跟在将军身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没有发现需要警惕的人。
“请问将军贵姓?”
身后那领头的士兵再也忍不住,朝着离去的背影大声喊道。
王信没有回答,朝巡抚御史衙门走去。
因为心里并不是很高兴,今日看见的一件事,只是一件小事,寻常的不能再寻常,周围看热闹的人习以为常,已经说明了一切。
对于这种现象,王信并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换个清官?
清官大老爷的戏码传唱了一千多年,还在崇拜清官大老爷,指望清官大老爷就能治理好一切,更说明软弱到了无药可救,还不如那摊贩老板。
大同很穷,比江南穷多了,士兵们是底层,那摊贩老板也是底层,互相伤害,自己是惩罚士兵呢,还是帮助摊贩老板呢?
这就是林如海当初说培养自己去做官,而自己不愿意去当官的原因。
还是当兵好。
保家卫国,起码自己有一条清晰的方向,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
而当官?
王信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王信年轻的时候,并不能理解这句话,凭什么治天下要比打天下难,后来王信有了自己的理解。
治天下实在是难,难到了全世界的聪明人,也没有找到出路。换一批官,让老百姓来当,说不定贪的更狠,这也是事实。
所以还是脚踏实地。
不谈理想,更不谈大道理,只做正确的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抗倭,比如开发扬州岛,比如奉命镇守雁门关等等。
自己从来不用口号去告诉手下们要怎么做,而是带着手下们去做事。
王信知道,大同更多的地方,像今日碰到的事情数不胜数,因为人要吃饱,吃不饱就不能讲道理,自己管不了,那就只能管自己看到的事。
可越是这样,王信知道自己做的是错误的。
因为自己的做法,会让更多的人指望青天大老爷,明知道是错误的,却又不忍心犯错,自己果然不够狠,当不了枭雄啊。
不久后。
巡抚御史衙门。
一名吏员来通报,“御史大人,王信将军来求见。”
“请他进来。”
张文锦早就在等待,并没有摆架子,第一时间见了王信,王信再次见到张文锦,笑着拱手:“御史大人得以升官,末将还未恭贺大人呢。”
张文锦没有在意
自己掌领大同后,哪怕是胡立勇也送了一份大贺礼,最后唯独此人没有送。
他是不知道规矩,还是故意的呢?
张文锦消息灵通,知道此人的为人,甚至知道此人在扬州的做派,此人在扬州就很灵活嘛,上下对他满意,后来去了京营,反而越来越不懂规矩。
张文锦不在乎此人变化的原因,只知道此人是个刺头,倒也是没奇怪。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有自己的脾气,既然如此,那就高高挂起,武夫嘛,没必要和他讲道理,要是懂规矩,就给他安排事,不懂规矩就一边去。
奈何情况有变,为了自己的前程,张文锦见到王信后,笑的和蔼,提醒道:“你此次回京,我让翟文上书朝廷,为你说了好些话。”
“多谢御史大人。”王信拱了拱手。
翟文向朝廷的奏疏,是自己和他约定好了的,而且只是让翟文实话实说罢了,自己又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不过到了如今,懒得和张文锦废话。
张文锦见王信态度不错,心里松了口气,开口道:“关外的事情,你应该已经知道了,你觉得该如何做才好?”
王信点了点头,没有隐瞒,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河套地区的事不能急,只能慢慢来。”
张文锦皱起眉头,这不是他想要的,反驳道:“胡人作乱,不能尽快平息,恐怕越闹越大,成为后患,怎么能慢慢来呢。”
王信摇了摇头。
大同与普通的州府是不一样的,普通的州府多是民户,而大同军镇多是当兵的,这些兵不是大同本地,而是来自周边或者更远的地区。
兵册上,大同理应有十二万士兵。
这十二万士兵当然是大同承担不起的,而是由朝廷和山西共同担负,山西出人出力,朝廷出钱出粮,朝廷的钱粮又来自于全大周。
今非昔比,朝廷无钱无粮,地方积弊难返。
大同如今士兵能有三五万就不错了,反观河套地区,整个河套的人口至少有十二万,很可能有十五万。
大同强大的时候,他们当然是熟部,可大同如今的局面,甚至有冯庸的调离,打破了一直以来的平衡,还有自己的原因等等,这些可就不再是熟部了。
想要速战速决,这是不负责任的想法。
而且有时候,危机也是机会。
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这个时候也能看清楚。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3164/76999.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