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红楼兵圣 > 第216章 被人利用

第216章 被人利用


七月烈日炎炎。

    一支车队停靠在冯府大门口,从门里赶出来的伙计们帮忙卸货,把货物搬入府里,府里的两名少爷带着几名管家亲自监督。

    最贵重的物品已经跟随冯庸回到了家中,但其他的货物里,光金银就高达百万两,更不提价值不可估量的奇珍异宝。

    一直到下午,货物才全部入库,清点完毕。

    冯庸在府里的阁楼避暑,四面都是窗子,时不时有风吹入,冯庸因为体胖十分怕热,大厅中间的冰鉴装满了新换的冰块,身边还有两名年轻的美婢为他摇扇,心里依然烦闷不已。

    “父亲。”

    进来一名年轻人,手里拿着牛皮封的册子,跪坐到凉席上,笑道:“儿子已经清点过了,数目没错。”

    不同于父亲,年轻人对于回到京城并没有太过不满。京城的繁华,不是大同可比,京城里应有尽有,可供玩闹的事物太多,远比在大同要更有趣。

    冯庸看到儿子高兴的面孔,抬起手招了招。以为父亲有话要说,年轻人爬起来,笑着走过去。

    等儿子的脸靠过来,“啪”的一声。

    两名美婢吓得浑身一颤,却动也不敢乱动,还在摇着扇子,她们是老爷从大同带回来的,如果惹老爷生气,说不定会被打死。

    年轻人捂住脸,恐慌的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看父亲,生怕再次挨打。

    儿子不成器的样子,让冯庸越发愤怒,骂道:“你也就这点出息了,吃老子的,喝老子的,怎么就不想想你儿子?你儿子以后还能指望你么。”

    年轻人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冯庸喘了两口气,又苦口婆心的说道:“常言富不过三代,没有权怎么能行,你吃喝享受不要紧,才能花几个钱,可你不能安于现状。”

    年轻人这才说道:“儿子也是没奈何,在大同的时候,父亲有事情安排儿子去做,儿子哪件事没做好呢,如今回到了京城,父亲也没事情做,儿子又能做什么。”

    “我看你巴不得留在京城,还能记得大同?”

    “儿子记得大同,又没有机会回去,岂不是更痛苦?”

    “谁说没有机会?”

    听到父亲的话,那年轻人抬起头,好奇道:“难道父亲可以回大同了?”

    留在京城也可以,回去大同也行,父亲肯定是希望回去大同的,年轻人知道如今的局势,感觉到不可思议,如果父亲有机会回到大同,看到自己留恋京城的模样必然生气,年轻人有些明白自己为何挨打了。

    好好说嘛,老是喜欢动手。年轻人心里埋怨,却不敢表现出来。

    冯庸拿起案几上的那碗冰冻酸梅汤,也不用汤勺,一口气饮尽,凉意直透心扉,整个人酸爽清透,精神振奋,笑骂道:“王信那个狗东西,以为当文官的狗腿子就能捞到好,岂不知文官最是不要脸,如今被过河拆桥了吧。”

    “哈哈。”虽然自己也吃了亏,可看到王信吃亏,冯庸就觉得自己不吃亏了,忍不住大笑。

    年轻人知道父亲说的是哪件事,河套地区的虏乱。

    “会不会影响到父亲?”

    “我还有什么可以影响的?”冯庸无所谓道。

    五军都督府名头再大,装饰门面用的而已,重要的是实权,自己回不了大同,就算让自己进了五军都督府,也不过是个泥菩萨罢了。

    反倒是王信,他可是朝廷眼中的后起之秀,自己也听说过此人入了太上皇的眼。

    好像谁当年没入过太上皇的眼似的,只不过此人实在是年轻,年轻的让人嫉妒,他才二十来岁,往后的机会太多了。

    不像自己,自己没有机会可以浪费。

    “儿子听别人说,朝廷已经同意了王信回大同。”年轻人小声道。

    河套地区的虏乱,年轻人认为不至于动摇大同,父亲留下的永兴军不提,大同还有天成军,配合各地的守军,阻挡胡虏绰绰有余。往年谁也不愿意消耗自己的实力,所以很多时候出工不出力而已。

    真要是认真起来,以大同军镇的实力,还是能震慑住关外的,否则这些年里,单于部不至于如此听父亲的话。

    胡人又不讲理,他们只尊实力。谁的拳头大,打的他怕,他就听话,把胡人当狗就是最好的法子。听话做事奖励一块骨头,不听话就踢两脚,养不熟杀了吃肉。

    在大同从小养大,年轻人对大同和关外的局势很清楚。

    冯庸对儿子还是满意的,只可惜自己忙于军务,对儿子疏忽管教,儿子成长于妇人之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性子软弱,贪婪享受,吃不了军中的苦。

    冯庸冷笑道:“张文锦此人是个败类,我才一直打压他此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今大同落于此人之手,就算王信回到大同又如何。”

    年轻人眼睛一亮,看向父亲的眼神升起了崇拜,父亲说得对啊。

    年轻人拍手,忍不住笑道:“有张文锦压着,那王信想要做事可不容易,只能听张文锦的,那张文锦比儿子都怯弱,只会嘴硬的人。”

    “不止于此。”冯庸鄙视道:“张文锦还是有一手的,这个把月来,恐怕他早就把手伸向雁门关了。”

    永兴军的事情,一直有人向自己传信。

    别的不说,对人性上的事情,张文锦出手稳准狠,的确三两下就瓦解了自己打造十余年的永兴军,如果不是胡人闹事,自己还真没有了机会。

    虽然气愤手下们的不忠心,冯庸却也更有了把握。

    这把握还是来自于张文锦。

    王信又如何?

    就不信了,他和自己一样离开了自己的军队,他带兵才几年?难道他就与众不同?他的手下就个个忠心不二,不为外物所动?

    王信就算回到了大同,他的属下也被张文锦给拉拢住了。

    以张文锦的德性,冯庸不相信张文锦能解决胡人的事,如果张文锦能解决,那自己就没有机会,如果他解决不了,自己就有机会。

    冯庸感叹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父亲,此话何意?”年轻人无法理解,于是请教。

    冯庸得意的笑道:“王信能回大同,看起来是他占了便宜,其实才吃了亏,我目前不能回,看起来吃亏,其实才占了便宜,老天都在帮我啊。”

    “哈哈哈。”

    冯庸忍不住大笑。

    看到父亲如此自信,年轻人也高兴了起来。

——

    与张吉甫达成一致后,王信并没有拖延,带上自己的亲卫,还有在京城逗留了许久的郑浩,一行人匆匆赶回大同,因为路途炎热,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远离了城镇,进入了山区,道路旁的一棵大树下,好大的阴凉,史平等人牵着马去喝水,顺便让马儿在路边吃点绿草。

    郑浩靠着树根扭过头,向旁边石头上坐着的将军说道,“将军,我们现在不用急。”

    王信正举着牛皮袋喝水。

    王信从来不喝生水,外出的路上向来带足够水袋,装好了煮熟的凉开水,每到下一个城镇或者驿站,第一件事就是更换水袋里的水。

    一边喝水,王信擦了额头上的汗,听到郑浩的话,知道他什么意思,摇了摇头笑道:“虽然八九月才是胡人入关的高峰期,可万事不预则废,不打无准备之仗,接下来的事情忙不完,哪里还有时间耽误。”

    单于和自己交过手,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欧彦虎通过单于,也会了解自己的作战方式。

    关外现在的情况,对大同而言发生了变化,和以往了解的不一样,所以大同等于是瞎子,而胡人因为以往对大同的了解,却对大同知根知底,这是很危险的。

    欧彦虎既然敢作乱,必然有他的底气。

    王信从来不会小瞧对手,这是兵家大忌,哪怕对待倭寇,自己都全力以赴,何况是北边的敌人,历来中原被北边打败,极少有被南边打败。

    郑浩欲言又止,想起祖父对自己的嘱咐,要做大家都喜欢的人,不要做得罪人的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内心挣扎。

    王信见状,笑道:“有话就说。”

    郑浩不再犹豫,担心道:“张抚台手段老辣,恐怕对雁门关早就下手,如今轻易让将军回去,很可能打算让将军背锅,万一战场有变,责任就推给将军。”

    陆仲恒和贾政都不同意王信现在回大同,郑浩在扬州会馆看见过,心里放不下这件事。

    原来如此,王信莞尔一笑,看来郑浩心里偏向河西营,才会为河西营的事着急,至少走在这个方向上,河西营每个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只有团结一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胜利者的一方,必定比失败的一方要团结。

    看到自家将军不以为然的笑容,第一次谏言的郑浩内心升起一股挫败感,不服气道:“难道属下说的不对?”

    王信见史平等人都回来了,晌午已经过去,可以再赶一段路,于是站起身,拍了拍郑浩的肩膀,“要相信兄弟们。”

    说完,走去吩咐众人,留下郑浩呆在原地,郑浩看着将军的背影,将军的确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能成为将军信任的人,将会得到将军毫不保留的信任。

    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将军这样做很得人心,恐怕也容易被小人利用。

    自己得为将军防着点。

    郑浩跟了上去,史平和小石头一人拉着两匹马,史平拉过来将军的马,小石头为书吏郑浩牵过马。

    少年亲卫们从小吃得苦已经够多了,如今赶路而已,算什么苦,反倒是郑浩成为队伍里的包袱,需要人们关照他,令郑浩很不好意思。

——

    赵雍回到雁门关,得知汤平最近的举动,心里头恼火,最后忍了下来,看到刘通从京城回来,赵雍心情才好了不少。

    “关外的事到底怎么回事?”刘通第一时间问道。

    众说纷纭,各种说法都有,甚至有胡人入关了,刘通无法分辨,赵雍从大同返回,他应该最清楚。

    赵雍解释了一遍,听完后,刘通内心感慨。“当初我们随将军抵达大板升地区,见那莫必胜多威风,是实力最大的部落,没想到说没了就没了。”

    赵雍脸色凝重,点头道:“能解决莫必胜的,必然比他更强大,又或者更狡猾,总之,那欧彦虎不可小觑。”

    刘通笑道:“无论他是谁,在将军面前也只是手下败将。”

    自己当过节度使张经的亲卫队长,又投靠过罗明,这两人身份都比将军高,权力更不可相提并论,两人的能力也不差,可他们都比不上将军。

    看到刘通如此自信,赵雍严肃道,“我和你的看法不同,我反而不希望将军回来。”

    刘通的笑容逐渐凝固,眼神里升出一股迟疑。

    赵雍不是这样的人。

    想到当初在罗明手下一起做事,刘通还是相信赵雍的,开口问道:“为何?”

    “欧彦虎与单于部合并,威胁不小,而张文锦又扣着粮草不放,我们手里的粮草不多了,而且上回在关外作战,损耗了不少物资,火药铅弹许多还没有补充。”

    一件件的问题被赵雍提出,哪怕是刘通也忧心起来。

    将军打造的车营,虽然火力强悍,可耗费也惊人,如果那张文锦是个好官,值得他们信任,将军回来的确不错,可要是此人故意捣乱,那事情就麻烦了。

    “唉。”刘通也不禁叹了口气。

    “朝廷如今是怎么回事,斗得如此厉害,想要做点实事就这么难呢。”

    赵雍冷笑两声,没有说话。

    突然。

    外面有人小跑着进来,气喘吁吁的,“报!将军回来了,收到消息的时候在石门峡,估摸还有四五日即能回到雁门关。”

    赵雍和刘通二人面面相觑,刚才还说不希望将军回来,结果将军这就要回来了。

    可听到将军回来的消息,两人脸上却情不自禁露出笑容。

    “我去接!”

    “让汤平去。”

    赵雍冷笑,“将军回来了,倒要看看汤平还有什么话说。”

    刘通头疼起来。

    汤平和赵雍以前关系虽然不算好,但也不至于今日这般僵硬,刘通看来两人之间只是误会罢了,互相缺乏信任,不过等将军回来,两人的误会很容易消除。

    “我和汤平一起去。”刘通笑道。

    赵雍不再拒绝。

    很多局势自己没有办法应对,可换成是将军,将军好像什么困难都能解决,算了,这些事情交给将军去头疼吧,自己只负责听将军的安排去打仗。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3164/77002.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