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红楼兵圣 > 第2章 为官之道

第2章 为官之道


王信不许士兵冒犯百姓,王家军的名号,已经在东南小有名气,劫后余生的百姓们,抹着眼泪帮助士兵们打扫战场,对士兵们千恩万谢。

    贺宽负责在城中清扫战场,汤平负责在城里搜索有没有藏起来的倭寇。

    本部兵休整,等候与贺宽部、汤平部论调。

    虽然取得了胜利,可也不敢松懈,等到明日白天,全军才可以更多的放松一下。

    打仗靠士兵们卖命,士兵们卖命需要回报。

    不是每个士兵都能升官,也不是每个士兵都想要一直打仗,无论士兵们需要的是什么,王信要做的就是满足他们,这是他们应得的回报。

    半夜。

    贺宽与汤平疲惫的来到王信帐中。

    虽然在城里,有许多空民房,可王信与士兵们住在一起,并没有去住民房,王信也刚刚写完捷报。

    “将军。”

    “将军。”

    “坐。”

    王信等两位属下坐稳,才开口说道:“还是老规矩,从倭寇手里缴获的物资还给城里的百姓们,缴获的金银充公。”

    汤平有些懊恼。

    得知南通县的倭情,他们从扬州急行军,三百里路,只用了两个日夜,到了南通时,倭寇已经杀入城中,将军二话不说,下令士兵进攻。

    士兵们有多辛苦,没有人知道。

    反而因为救的太快,导致缴获少了许多。

    “你感到不满?”

    王信不开心的问道。

    “将军何出此言,属下万万不敢对将军不满。”汤平急了。

    “我建军之初就已与全军士兵共誓,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包括缴获的分配,全是我一人所定,你对缴获分配不满,不就是对我不满?”

    汤平认为自己对将军忠心耿耿,委屈道:“将军对百姓们如此好,可百姓们能为将军做什么,属下只是心疼将军。”

    一旁的贺宽欲言又止。

    王信叹了一口气。

    “你与贺宽是我的亲信,对我忠心耿耿,我岂能不懂你们二人,你们认为我对老百姓们太好,其实我也没有多好,倭寇手里的物资,本是倭寇从百姓手中所劫。”

    “百姓们自身遭受倭寇之毒手,劫后余生还要损失财物,这县城多少房子被烧毁,又有多少百姓倾家荡产。”

    “我们既然当兵,自然保家卫国,本是义务在身,只可惜.”

    王信后面的话不再说了。

    汤平与贺宽越发佩服将军。

    “叮。”

    信息框浮现。

    属下汤平状态加满,获得统治+1

    属下贺宽状态加满,获得统治+1

    姓名:王信

    职位:佐击将军。

    统治:+4

    特殊军种:义务矿工兵

    军种特性:纪律+1、士气+1

    军队士气:+82

    军队状态:忠实

    属下:贺宽、汤平、未绑定()、未绑定()

    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自己倒是没想到,还有意外的收获,统治除了自己的升官之外,如果属下的状态升满,也可以获得统治+1,现在自己的统治变成+4,多了两个名额。

    不过王信没打算现在就用,留着以后看情况。

    一部分留给县城本地,一部分送去扬州,然后才是留下来的。“牺牲的几名兄弟,往他们家各送三百两,伤残者两百两,其余按照军官四十贯,士兵二十贯的标准,一样等回去后再发。”

    打仗是本事。

    分配好物资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为什么都是将领,别人打胜仗要坐牢,自己打胜仗能升官,虽然自己姓王,来自金陵四大家,可却是旁系,名头唬人,实际没有分量。

    最大的靠山其实是林如海,以及林如海教自己的为官之道。

    所谓的为官之道,就是自己得懂事。

    什么叫懂事?

    倭寇里那些留着头发的明显不是倭寇的人,自己一概不问,全部不留活口。

    从倭寇手中缴获的战利品,一部分用来安抚本地遭灾大户,让他们说自己好话,认可自己,一部分孝敬上官们,让南直隶官场的官员们不眼红自己,接受自己的顺利过关。

    南直隶官员很多,但是能助自己成事的没几个。

    可能坏自己事的却不计其数。

    各个都能暗中使绊子。

    这就是官场的人性。

    剩下的才是自己兄弟们的。

    至于百姓。

    王信能做的只有把物资还给百姓们了。

    而少了如此多的战利品,为了让兄弟们满意,那么只能扣除自己的那一份。

    自己不拿。

    把自己的大头那一份,分给士兵们。

    这一点不是林如海教的。

    王信认为,既然士兵们效忠自己,自己必然不让跟随自己的士兵吃亏,宁愿自己吃亏,也要让跟随自己的人满意,这是自己的道。

    就像林如海看到自己练兵后,突然问自己,自己是只想升官发财,还是真要剿灭倭寇。

    作为成年人,王信的回答当然是都想要。

    原本以为林如海会生气,没想到林如海笑了,笑着告诉自己,既然都想要,那就要懂事。

    只灭倭寇,不掺和其他。

    方能存身。

    存住身,才能一步步往上爬。

    所以王信懂了。

    林如海是有真本事的人。

    难怪林如海能在巡盐御史如此名贵的位置上一呆多年。

    盐税占大周税赋的一半。

    巡盐御史关乎大周根基,所以是临差,任期只有一年,唯独林如海把巡盐御史一职干成了常态,要说林如海不懂为官之道,王信是不信的。

    穿到红楼的世界,虽然姓王,因为关系与王家主支太远,否则也不会留在金陵,出身与普通百姓无异。

    要么往上爬,要么当草芥。

    王信选择往上爬。

    能抓住的机会不多,金陵与扬州近,王信想到林如海病逝的机会,而红楼中有一名神医,于是冒充林如海的名义写信去京城,请来了神医张友士。

    果然如书里所言是真神医,经过好一番折腾,竟然让林如海缓了过来。

    林如海才四十几岁,平日又没有旧疾,只要吊住一口气,的确有不小的机会治愈,神医的作用就是吊住那一口气,激发林如海身体的元气。

    要是这个法子不成功,那就只能凭借王家的名头去投军,或者投靠薛家做生意。

    再不行就去京城试试找王熙凤。

    王熙凤这小妇人最爱面子,自己是王家爷们,虽然身份低,可世道不同啊,自己去求她,以她爱面子的性格,必然高兴,不难的要求,多半会伸手帮一把。

    有系统在手,终归多了不少机会。

    无论如何,现在获得林如海的帮助,无疑省了自己十年功夫。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3164/77216.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