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风起北美1625 > 第551章 狩猎(一)

第551章 狩猎(一)


自16世纪起,西班牙帝国从其广袤的美洲殖民地攫取了数量惊人的金银、宝石、香料与其他贵重物产。

    为了确保这些象征着帝国血脉的财富能够跨越重洋安全抵达本土,西班牙人建立了一套复杂而严密的护航船队制度,这不仅是海运史上的创举,更是维系帝国经济命脉的生命线。

    在这套体系中,加亚阿内斯舰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并非普通的运输船队,而是一支强大的武装护航力量,其核心使命便是护送从西属美洲各重要港口满载而归的船只。

    这些船只的货舱里堆积着令人眩目的财富:来自秘鲁波托西银矿的白银铸就的银锭与银币、来自玛格丽塔岛光泽圆润的珍稀珍珠,此外还有大量价值不菲的殖民地特产--优质的棉花、芳醇的烟叶、制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甜蜜的蔗糖、坚韧的皮革以及用于染色的珍贵木材如巴西苏木等。

    将这些货物安全运回西班牙,是维系王室财政收入和欧洲金融市场信心的关键。

    加亚阿内斯舰队的航行路线遵循着极为严谨的节奏和既定的航线。

    舰队通常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或加的斯港启航,借助信风与洋流,跨越大西洋,驶入危机四伏却也充满机遇的加勒比海。

    其首要目的地是西属美洲的几座核心港口:委内瑞拉的卡塔赫纳(今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和贝略港港(今巴拿马波托韦洛)。

    在这两个港口,舰队会等待并装载从安第斯山脉深处和周边地区汇聚而来的巨额财富。

    完成在贝略港的装载后,舰队并不会立即返航。

    它会继续向北航行,前往古巴的哈瓦那。

    在那里,它将与另一支重要的舰队——从墨西哥韦拉克鲁斯港而来、装载着新西班牙总督区财富--墨西哥的白银、染料、羊毛--新西班牙舰队汇合。

    两支庞大的舰队将合并成一支更为壮观的船队,在精锐战舰的护卫下,共同穿越北大西洋,最终返回西班牙。

    这套系统的顺利运转依赖于精确的时间配合。

    通常,在九月至十月间,加亚阿内斯舰队应已结束在卡塔赫纳的补给与装载作业,顺利移师贝略港,抛锚驻泊,静静地等待来自太平洋沿岸的最后一批、也是往往最丰厚的一批财宝。

    那是由秘鲁总督区组织的运输船队从利马附近的卡亚俄港启运,沿着太平洋海岸一路北上至巴拿马港,然后再通过驮马车队穿越地峡,辗转运往贝略港。

    然而,今年的情况却出现了一点意外。

    整个计划被打乱了,精心编排的日程表成了一纸空文。

    原因无他,卡亚俄港,被人给堵住了!

    十余艘来自新华的战船在港湾外往来游曳,如同狼群围堵羊圈,徘徊不走。

    它们侧舷的炮窗全部打开,露出一门门冷幽的炮口,迫得港内船只不敢越雷池一步。

    港内,那些满载金银的货船只能焦虑地随着浪涛轻轻摇摆,却唯有无奈地困守原地。

    哦,也不是没有尝试过。

    二十多天前,秘鲁分舰队曾试图出港逐退这些不速之客,但遭遇了一场堪称耻辱的惨败。

    五艘战舰被猛烈而精准的炮火击伤,帆缆破损,船身漏水,只能拖着残躯狼狈逃回港内,依靠岸防炮台的庇护才免于全军覆没。

    新华战舰虽然吨位并不大,大多仅六七百吨,但其船型修长,线条流畅,异常灵活,犹如一群海中黑鲨,在海面上划出致命的航迹。

    它们极其擅长抢占“T”字有利阵位,用他们凶猛的侧舷齐射炮轰击西班牙战舰脆弱的艏艉两端。

    那场短暂而激烈的交锋不过持续了一个小时,西班牙战船便已中弹无数。

    其中一艘倒霉的盖伦船的主桅杆甚至被链弹打断,侧帆轰然落下,使其速度骤降,立刻引来数艘新华战舰的集中围攻。

    若非交战海域就在家门口,出战的五艘西班牙战舰恐怕无一能幸免。

    经此一败,秘鲁分舰队彻底胆寒,高挂免战牌,所有战舰都退缩到港口最深处,紧靠着岸防炮台,打死也不再出战。

    他们从未想过,发生在墨西哥沿岸的战事会竟会如此迅速地波及到被视为后方的秘鲁总督区。

    更没想到,新华人竟有如此魄力和能力,万里迢迢地杀到南太平洋的卡亚俄港,把即将启运的、承载着西班牙王国一年希望的宝船队,死死地堵在了家里。

    一切的开始,是在二十多天前(9月24日)。

    那天午后,位于卡亚俄港外海咽喉处的圣洛伦索岛上突然升起示警的浓烟和烽火--这是预示有大规模未知舰队接近的信号。

    卡亚俄港当即钟声大作,进入全城戒备状态。

    秘鲁分舰队的水手们纷纷跑上战位,推开炮窗,岸防炮台的士兵们为火炮装填弹药,城里的民兵和居民也被组织起来,拿着各式武器登上面对海湾的城墙。

    所有人都以为,是那些贪婪的欧洲海盗又来了。

    他们准备趁着宝船队集结完毕,但又尚未出发之际,试图过来抢掠一番。

    就是不知道,这些海盗是英格兰的私掠船,还是尼德兰的西印度公司舰队,亦或是法国的冒险家。

    然而,当十余艘战船出现在卡亚俄湾内时,所有严阵以待的西班牙人都愣住了。

    因为,他们发现对方的船只高高的桅杆上,竟然是飘扬着一面面赤澜五星旗。

    新华人!

    他们不是在北方与新西班牙总督区交战吗?

    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这些可耻的异教徒是要将战火烧到我们秘鲁!”有人高呼道。

    或是出于被挑衅的激愤,或是出于对自身实力的错误自信,亦或是出于维护西班牙王国尊严的骄傲,在全城官员和市民的目送下,秘鲁分舰队司令做出了一个鲁莽的决定。

    他们派出了港内最具实力的五艘战舰——尽管港内停泊着十余艘舰船,但大部分皆是没有任何武备的商船,而且大半都已经装满了金银和货物,即将启程前往巴拿马--出港迎战,击退这支胆大妄为的新华舰队。

    然后……就败了回来。

    很明显,新华舰队来者不善,而且实力不俗。

    据返回港口的秘鲁舰队军官报告,来袭的新华舰队中至少有五艘是专业战舰,绝非临时改装的武装商船。

    没错,是专为海上猎杀对手的海军战舰。

    他们的船体更修长,帆装效率更高,逆风航行能力出色,其机动性完全碾压了笨重的西班牙盖伦船。

    更可怕的是它们的火力:新华人的火炮似乎经过特殊设计,射速极快,在激烈的交战中,平均每两至三分钟就能打出一轮侧舷齐射。

    而西班牙战舰的火炮,即便在最熟练的炮组操作下,也需要将近十分钟才能完成一次有效的还击。

    这种射速上的绝对劣势,使得西班牙战舰从头至尾都被密集的弹雨所压制,疲于应付,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打不过,根本打不过。

    更不要说,新华人还有六七艘武装商船,虽然战斗力不如专业战舰,但架不住对方“人多势众”,勉强硬撑下去,只能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

    西班牙人躲在港内不出来,新华舰队也不敢贸然闯入,双方就这么僵持着。

    哦,新华人也不是在港外无所事事,他们在封锁卡亚俄港三天后,便抽身将距离港口不远的圣洛伦索岛给夺下了。

    圣洛伦索岛只是一个荒凉、干燥、多石的岛屿。

    山顶上有一个简单的石头瞭望哨所,上面常年驻着十几名隶属于秘鲁总督区的西班牙士兵。

    他们的日常工作是日夜不停地用望远镜巡视海平面。

    一旦发现可疑船帆(非西班牙式样的船帆或不明身份的船队),立即点燃烽火或挥舞信号旗,向卡亚俄港发出警报。

    岛上虽然有几门火炮,但其火力也只能勉强应付一两艘打野的海盗船,根本不足以威胁一支舰队。

    于是,新华人很是轻松地将该岛占领,在上面建立了临时的营地和水源补给点,然后以此为依托,摆出了一副长期围困卡亚俄港的架势。

    意图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这支新华舰队就是冲着即将启航的秘鲁宝船队来的!

    他们很可能先去了巴拿马,未发现秘鲁方向来的宝船后,就一路南下,直接找上门来了。

——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3248/76664.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