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 第362章 372武道即真我,太山即天命

第362章 372武道即真我,太山即天命


“如你一般?别想太多了。”

    李存孝远看着葛从周在雷海的洗礼下,一寸寸化为齑粉,并未就此放松。

    元神之力全开,仔细感应着方圆百里内的生命,确认没有葛从周的气息,这才真的放下心来。

    别看他这一战很轻松,实际上宗师高手的生命力,完全是迥异于凡俗,超脱了常人的想象。

    虽然不至于到大宗师滴血重生的境界,但因为精气神三宝合一,所以身体的每一块碎片,理论上都可能藏着相当的生命本源。

    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对方偷偷溜走,然后潜伏修养,东山再起。

    正因宗师如此难杀,加上其寿元绵长,看待世间万物的观点也已经和常人不同,所以历史上两军对峙时,投降跳反的宗师反而不在少数。

    毕竟他们都能活接近两百岁了,这么长的时间,发生什么变故都有可能。

    所以宗师之中,往往也有几种极端,葛从周显然就是十分怕死的那一类。

    他的法相和武学,又是分身又是偷吃,无不体现出这一点。

    李存孝也是因为有灵宝在身,首先断绝了对方逃跑的可能。

    其次,则是多亏了大成境界的《昊天上帝古文书》,赋予了他远超同级的强大元神。

    宗师也好,大宗师也好,比拼的本来就是对天地之力的应用,看谁撬动地更多、控制更精细。

    一百零八天罡地煞也好,重天修为也好,都是天平另一边的砝码。

    而李存孝虽然还是宗师,但对于天地之力的控制,却已经直逼大宗师,何况还有道场手段在身,这才能对葛从周形成碾压。

    “大秦太宗流传下来的秘法,的确玄妙”

    “此战我才动用了一尊法相,若是十方救苦天尊加上龙尊王佛,只怕更加惊人。”

    李存孝复盘着此战得失,感受着金刚杵当中煞气的增长,面露笑意。

    踏上战场,就要有被杀死的觉悟,何况梁军的军纪一向差劲,可以说是一帮豺狼,别说四千,就是四万,他杀起来也不会有心理负担。

    不过为了拷问情报,他还是控制着雷池退却,等应龙直的亲卫自天而降,地上已经只剩百来个吓破胆的梁军士兵。

    而马车牲畜,包括车上的物资,却是完好无损,可见李存孝元神之强大,操控之精妙。

    无需吩咐,自然有亲卫将那些俘虏分开,一一审问。

    李存孝则是捏着葛从周的神兵“吉祥果”,以自身真元和天地之力洗刷其中的污秽,顺便净化煞气残魂。

    他有七宝莲花,就算舍一朵白莲给太乙真人重塑身躯,自己也还能化出三具分身,这件伤天害理的神兵自然是用不到。

    话又说回来,自从他突破宗师,佛、道本尊皆成就法相之后,莲花化身的效果比起之前已然不可同日而语。

    宗师的真元里,包含精气神,只要达到一定比例,实际上就是一个“小我”,能够离开本体独自行动。

    当初还在宋州时,太乙和契此都用这种方式暗中保护过他。

    只不过对于一般宗师,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往往分出一具分身,自身的战力就会有明显下降。

    所以,靠着邪法分出数具分身的葛从周才能闯出分身将的门头,因为这本身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李存孝本就有两尊法相,分出一尊来,他也还是宗师。

    所谓的实力下降,只是相对于他本身而已。

    而有了七宝莲作为载体,他的分身就能跨越更远的距离,并且在外活动的时间大大延长。

    分身和本体之间,还可以共享所见所闻,不过这种消息传递并不实时,而且也会对真元造成额外的消耗。

    “这件神兵的用料还不错,洗练之后,留着给光义打一件蕴养元神的神兵刚好。”

    洗净煞气之后,手中的吉祥果重新变得佛光洋溢,隐隐有禅唱之声,每一粒果实当中,都有一个憨态可掬的童子。

    收好神兵,李存孝正好走到马车旁,查看其中物资。

    最宝贵最值钱的天材地宝前几批就已经运走,这里剩下的一批,虽然货量不小,但品质都不是很高,给二境三境武者使用倒是正好。

    除了药材兵刃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金银财宝,粗略估计不下几十万两。

    不管是拿来赏赐下属,还是重铸之后作为货币,都是不小的收获。

    李存孝如今也可以说一句餐霞饮露,凡俗的东西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意义。

    然而当他揭开毡布,随意打量了一眼,却不由愣住了一瞬。

    这一车中装的是些散碎的金银首饰,有发簪、耳环、戒指,甚至还有婴儿的长命锁。

    做工粗劣,能看到明显的加工痕迹,材质不管是金是银,成色都较差,有的表面磕破后,露出了其中的铜色。

    很显然,它们的原主应该都是些小有资财的平民百姓,一根簪子、一只耳环,说不定就是一家之中唯一的一件值钱物件。

    李存孝沉默地拿起一块长命锁,只有成人两根手指粗细长短,上面模糊的字迹被血晕染。

    他的元神是如此强大,握着这长命锁,脑海中似乎就看到了一群虎狼似的士兵冲进屋中。

    男人怒吼着拿起棍棒,女人抱着孩子夺门而逃,然而一支箭矢从背后飞来,直接将母子二人贯穿。

    下一刻,尸体被粗暴地翻了个面,染血握刀的手将长命锁扯断,一家人在狞笑中葬身火场

    李存孝深深地吸气,又缓缓吐出,将翻腾的心情强压下去。

    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

    真正的乱世中,尸骨无存的又何止公卿?烧为灰烬的又何止锦绣?

    “将军.大王,拷问出来了。”

    应龙直的亲卫感受到上司身上的低气压,小心地上前。

    “说。”

    “按照这些俘虏的说法,徐州各地搜刮来的物资,最后都是运往青州去了。”

    青州

    李存孝早就把天下河山烙印在脑海,闻言立刻反应过来。

    河南道地势广阔,在天下十六道中面积也排在前列。

    严格意义上,以徐州为界,西南边是中原腹心,东北边以群山为天然屏障隔出了沂州、海州、兖州、青州、密州、莱州、登州等东海七州。

    因为近海且多山,此地盐业发达,重商而轻农,民俗与中原又有区别。

    而青州的位置在徐州北方,就隔了一个沂州。

    沂州西边的兖州本来被辽国拿下,不过李存孝出兵之前,听说银枪太师杨师厚率军反攻。

    眼下大辽国师萨迦往北败退回齐州,转而攻击东边淄州,兖州又变成了秦王李思远和杨师厚的战场。

    此时又得到了俘虏口中的情报,李存孝基本可以肯定,朱全忠的确是在往沿海一带收缩。

    只不过对方到底是准备转战海外,还是有别的手段,那就说不清了。

    “把情报传回陛下行在,另外让徐州兵马东进,汇合一处后,先取兖州,再下海州、密州,占据沿海。”

    “大王,我们不去青州吗?”

    手下的应龙直士兵忍不住抬头,李存孝能看到对方眼中对功勋的渴望。

    既然梁军的大部队都在向青州进发,那按理来说,自然是去青州更容易立功,油水也更多。

    但身为主帅,不能只看到战功,还要衡量每次作战的风险。

    青州有大功劳不假,但说不定朱全忠这尊大宗师也在那里守株待兔,他现在不惧大宗师,但也不想和一位执掌灵宝的全盛大宗师交手。

    尤其是,李存孝虽然名义上是大秦宋王,但心底深处,他对于河东阵营并没有多少归属感。

    李翼圣并没有他表现得那么豪爽性情,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利益权衡总是在个人好恶之上。

    就像他能容忍耶律亿称帝,以兄弟之国平起平坐;倒退回几年前,对方同样故意放纵朱全忠偷袭太乙真人,以此逼迫楼观道退出京畿。

    李存孝不相信李翼圣作为大宗师,对于老对手的动作会没有防备。

    太乙真人对他恩重如山,正因如此,他对于元凶和帮凶,都绝不会有一丝容忍。

    更不要说他投入河东之后,无论是李翼圣还是太保们,都只有利益往来,尔虞我诈,根本谈不上情分。

    “伪梁逆贼凶顽,北方已经有秦王,我们去争功,难道他会无动于衷?”

    “与其讨个没趣,不如继续东进,早日将各地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

    “做这种实事,不比争几个头颅换功勋有意义得多?”

    心中的想法自然不能直接宣之于口,李存孝换了个说法,而一旁的御龙直听了,脸上纷纷流露出钦佩敬仰之色。

    将军就是将军!在华阴县的时候是这样,去了偏远的西南群山是这样,如今回到前线还是这样。

    功名利禄不争不抢,心中时刻装着大局和万民,这才叫胸怀,这才叫气度!

    “什么晋王秦王,比起咱们家大王差远了!”

    “谁说不是呢?唉,上位就是太过仁厚了,要是咱们大王能当皇帝.”

    “嘘!小声点,李司马上次就强调了,不许在人前说这话。”

    “哎呀,李司马是大王的弟弟,有些话他怎么好明说呢?上头的意思,你得反过来理解。”

    “你是说”

    御龙直们窸窸窣窣,小心地交头接耳。

    李存孝此时却无心关注这些,他借口查看舆图独自进入马车,心神一动,一朵赤红的莲花便从其体内飘出。

    莲花中央,则是盘坐在法幢之下宝相庄严的龙尊王佛法相。

    他微微点头,莲花中容貌与他一般无二的龙尊王佛也点头致意,随即一闪之下,消失在原地,赫然是运起了空轮绝技,大龙神足。

    五大中,空大之性,不障无碍,乃虚空之法性,恰如大龙,三界无碍,飞天遁地,无所不至。

    虚空中连连闪烁,在御龙直未曾注意之中,分身转眼已经遁出数里,朝着青州而去。

    李存孝的确不打算领军前往青州,但眼看李翼圣和朱全忠将有一战,辽国耶律亿也早就虎视眈眈。

    大宗师之战,不夸张地说会决定接下来的天下大势,不能不关注。

    反正龙尊王佛分身出去后,他也还有救苦天尊法相和灵宝,根本不怕同级高手。

    探听消息和攻城拔寨,两不耽误。

    处理好这些,李存孝才从马车中出来。

    周围御龙直的目光,顿时齐刷刷望过去,其中似乎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他倒也不以为怪,毕竟《玄天黄龙道兵》和龙珠丹药双管齐下,潜移默化中,龙子们对他这个祖龙只会越来越忠诚。

    与其说这是一种洗脑,不如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李存孝的境界,只要把这功法和丹药稍作更改,把对象从士兵换成女人,那就能得到一群绝对忠贞的后宫。

    只不过他对此并无兴趣,有叶淑仪这么一个贤内助,无论情感还是功利的角度,都已经足够了。

    某种意义上,他也算是一种“魅魔”了。

    “就近寻找城镇,安营扎寨。待后军到达,再出兵沂州。”

    “是!大王,这些俘虏呢?”

    李存孝看去,只见那些梁军牙兵个个瑟瑟发抖,闻言都流露出一种哀求的神色。

    但他一想到那些染血的首饰,对这些人便生不出一点怜悯。

    “就这么杀了,太便宜他们。老规矩,废去修为,不给饮食。”

    “如今到处田地抛荒,留着他们,正好给百姓当牲口。”

    “得令!”

    兖州,龚丘,秦王大营。

    隔着泗水,能够看到河对岸同样是旌旗连绵。

    “杨”字大旗下,银枪长戟如林,映射一片银光,正是杨师厚赖以成名的银枪效节都。

    李思远注视良久,忽然开口:

    “银枪太师的确是治军之才,思昭,你说此人能否为我所用?”

    二太保李思昭闻言摇了摇头,“大哥莫要为难我了。”

    “杨师厚乃是宗师高手,他心中如何想,我怎么猜得到?”

    “不必猜,我那日与他交手便知道,杨师厚心中已经有退意。”

    李思远语气笃定,嘴角带着微不可察的笑意。

    到了元胎宗师的层次,三宝合一,已经无所谓炼体练气还是炼神。

    宗师的修行说得简单些,就是不断强化“我”,以此来撬动大天地。

    也正因此,宗师与人打交道还能说谎,但与人交手时流露出的“我”却不会说谎。

    因为只有纯粹的“真我”,才能最大限度交通天地。

    这不是说宗师交手的时候,记忆就像一块屏幕一样任人浏览,而是彼此交锋时,精神意志所有一切,相互碰撞,本心便无从掩藏。

    所以宗师们的绝学,往往也是人生的浓缩,代表着他们心底最深层次的渴望。

    李思远几日前和杨师厚交手,便察觉到了自己的机会。

    “苌从简和会善寺两位法师,只忠于父王。”

    “如今我只要得一宗师为臂助,便可以超过老三”

    李思昭没有纠正对方于李翼圣的称谓,但听到后半句,却不得不提醒道:

    “大哥不要忘了,如今除了李存旭,还有一个宋王李存孝。”

    李思远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良久,叹了一口气。

    “不及而立之年的宗师.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李思昭只好反过来安慰道:

    “大哥无需自责,李存孝天资可比大秦之太宗皇帝,此人岂会甘居人下?”

    “就算当初没有和康君立的那些龃龉,李存孝也不是那么好拉拢的。”

    “我只是看不懂,陛下封出三个王位来,到底想干什么?”

    “人只要坐上那张椅子,就会患上疑心病,异论相搅罢了。”

    李思远把目光投向北方,隐约可见一片高耸群峰。

    那里是太山所在,历代帝王封禅之所。

    太即是大,太山乃大秦最高之峰,号称上接九重天,唯有帝王天子,才有资格祭祀封禅,以示奉承天命正统。

    不过如今,一山之隔的齐州为辽国占据,国师萨迦此时说不定就在攻打东边的淄州。

    只有拥有共同敌人的时候,盟友的关系才会牢不可破。

    伴随梁国穷途末路,大秦和大辽这对兄弟之间摩擦便逐渐多了起来。

    不用猜都知道,等朱全忠一死,接下来南北之间必然有一战。

    以李翼圣的性格,是绝不会容许河北四镇这样的天然屏障落入辽国之手。

    而耶律亿若是能趁机夺走朱全忠手中的后天袋,那他才真正能在北方站稳脚跟。

    是以如今双方反而保持克制,不会轻易交兵,以免破坏了这脆弱的平衡。

    李翼圣登基四年多,都因为这个原因,不曾去太山封禅;

    耶律亿怕是也不愿意刺激这位表面兄弟,所以除了称帝,也没有其他举动。

    不过话说回来,自从安史乱国之后,两河节度使割据,地方混乱,继任的十几位皇帝,都不曾来太山封禅了。

    李思远想到此处,心中便有一股火焰熊熊燃烧,总有一天,他也要.

    “嗯?!!”

    李思昭看见老大面色突变,下意识就去抓腰间佩刀,然而随即,他也注意到远处的异象,脸色同样大变。

    视线越过太山,哪怕隔着数百里,也能清楚看到。

    在齐州的方向,有一道血红光柱,冲天而起!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3378/76836.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