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大宋悍臣 > 第443章 污染契丹大作战(爆更2万,求个月票)

第443章 污染契丹大作战(爆更2万,求个月票)


第443章  污染契丹大作战(爆更2万,求个月票)

    宋煊的吩咐很快得到了执行。

    而刘随那也是读书人,属于要脸的。

    他不好拒绝宋煊的「好意」!

    人家不问,他也没脸大倒苦水。

    毕竞二人的关系还没到那么熟悉的份上。

    如此一来,刘随真的变成了苦瓜脸。

    他在刘娥那里没讨到便宜,就妄想在宋煊这个更加年轻的官员这里讨到便宜C

    说实在的还是小觑宋煊,想要用官场老道的经验「霸凌」宋煊罢了。

    宋煊根本就不给他这个脸。

    要不是他一直秉承著不会轻易与人为敌的官场理念,连见都不会见刘随的。

    官场上起起伏伏的,谁知道今后他会不会再回来,尤其是刘随如今属于「落难」了。

    宋煊雪中送炭,专门请来优伶逗他开心,够给面子了。

    刘随张了张嘴,又觉得实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终究没拒绝。

    要不然就太刻意,显得不美了。

    宋煊倒是也不会光明正大的在上值期间找优伶来耍,落人口实的事他很少干。

    在他们吃饭的时候,王保才把人给带来。

    宋煊指了指一旁的三副碗筷:

    「坐下一起吃。」

    王保倒是早就习以为常,两个优伶有些不敢。

    「吃完饭了,好好卖卖力气。」

    宋煊让他们坐下。

    这俩人才千恩万谢的拿著碗筷一起吃饭。

    宋大官人的脾气,让他们观感可是好上许多。

    毕竞宋太岁的名声在外,他们这些优伶心里近距离接触,心里还是有些发怵的。

    如今一瞧,宋太岁那对人还是十分平易近人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经常为百姓做主了。

    优伶打定主意一会定要好好卖卖力气,尤其是这饭菜的味道真不错。

    待到吃饱喝足之后,宋煊才说县衙私塾的这些学子最近学习反馈不错。

    所以他打算请两个人来给他们表演一番,当作奖励放松一下,鼓舞他们好好向学之心。

    当然了,因为刘司谏心情不好,顺带可以在学子群里一起看一下。

    两个优伶听到宋煊如此安排,纷纷拍著胸脯保证绝对不会让宋大官人失望的O

    于是贾昌朝有些懵逼的宣布,饭后都带著凳子出来看表演。

    此时开封县衙后院的台子已经搭起来了,诸多学子虽说目前家里条件较以往好了一些。

    但是娱乐活动依旧很少,多是找小伙伴玩一玩不花钱的项目。

    瓦子很难挤进去的。

    宋煊站在台子上同诸多学子说了前因后果,希望各位再接再厉。

    此时请了瓦子里的人搞表演,又有宋煊说对他们的奖励。

    一群小学子们自是十分兴奋,纷纷嘴上说著自己今后更加努力之类的话。

    宋煊带著女儿坐在后面观看,笑的止不住的拍巴掌。

    至于一旁的刘随,虽然两个优伶十分卖力气,后院之人笑声极大。

    但是他笑的很勉强。

    演出结束后,宋煊吩咐钱甘三连带著演出费以及赏钱给二人结清楚。

    女儿笑累了,再加上宋煊要哄他女儿睡觉,刘随也不好打扰,于是告辞走了C

    待到刘随走后,宋煊瞧著女儿睡著了,这才轻手轻脚的走出来,扩展手臂。

    「十二哥,这刘随怕不是有问题?」

    「他有公心,也有私心,可都跟我没什么关系,想拿我当刀子使,他还不够格。」

    张方平忍不住啧了一声:

    「十二哥,真是装糊涂的高手。」

    「老弟,你学著点吧,等你暂代开封县知县一职,有许多时候需要你去装糊涂的。」

    「这帮官场老油子,可是会耍机的很呐。」

    宋煊以前年少无知还骂过马科长尸位素餐,现在他回过味来,才觉得人家可是真有实力的,能从死局里跳出来。

    刘随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

    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

    在京城里的许多事,那消息根本就不是随便能遮掩的。

    况且刘娥也没打算帮助刘随遮掩,而是带著敲山震虎的目的,看看还有谁敢继续出来。

    总有许多消息灵通之人,能够先人一步得到各种消息。

    「确实。」

    张方平连连颌首,表示自己学到了。

    原来这就是不主动承担别因果的好处啊!

    他不说,那我就当作不知道。

    凭什么他非得要我明白他的暗示,然后我就得去主动帮助他做事啊?

    他以为他是谁啊!

    别说没张嘴了,就算你张嘴了,我也得考虑考虑,要不要帮忙。

    宋煊等著女儿睡醒了回家,先后接到了宋庠以及大相国寺住持子远差人送来的消息。  

    二人都在说开封府尹钟离瑾找他的事,而且话里话外都是要对付宋煊。

    对于宋庠主动告知,双方互相通气配合做出政绩来,宋煊一点都不觉得稀奇。

    互惠互利,才能走得更远。

    尤其是顶头上司还是钟离瑾那样的蠢人。

    谁会听他的啊?

    他钟离瑾又没有刘娥的那种权势,你不服从王命,直接就把你给踢出中枢了老老实实认清楚自己的位置,当个吉祥物摆在那里就成了。

    最怕蠢人想要做事了。

    能从科举场上杀出来的狠人,脑子要是不清醒,只会死读书,他也夺得不了头名的。

    一点变通都没有,如何能在官场上做事?

    宋煊给宋座写了一封信。

    说了一二钟离瑾想要把大娘娘交给他的专项任务推脱出来。

    这如何能行?

    那不是帮著他哄骗大娘娘吗?

    言尽于此,该说的都在信中了,不该说的,看见这封回信也能明白。

    这封信于情于理,都没有露出太大的破绽,让人截获也是正常书信往来,顶多算是吐槽上司不干活了。

    宋煊把事情说了一遍,让自己人亲自去送信。

    他相信以宋庠的头脑,会明白的。

    至于大相国寺的小僧。

    宋煊是没料到子远住持,也会偷偷派人来通风报信。

    他可不觉得除了开宝寺外,大相国寺的这些既得利益者会喜欢自己的操作。

    这群人可不是什么受虐狂。

    不过宋煊觉得自己能够把东京城的四座大庙给拆开,不让他们团结一致,就已经算成功了。

    至于其余的,大相国寺目前是无法被取代的。

    官府一个月要从它那里收取许多商税呢。

    所以宋煊思考了一会,才跟那小僧说他知道了,顺便请他喝杯茶水,歇歇脚。

    对于这种试探性投效之人,宋煊也没有过于苛责。

    而是确认小僧人能够完整复述自己的话,才说等我女儿醒了后,便去大相国寺走一圈。

    反正出使的使团当中,有几个和尚那也说的过去。

    宋辽双方之间的佛法互通有无嘛。

    宋煊听闻辽国那里对于佛家极为推崇,到处都在建立寺庙。

    正好过去指(打)导(击)一下,让契丹人在佛事上多花点钱,狠命的精修,期待著打脸回来。

    大宋都搞东封西祀耗费了无数的钱财,契丹人也总是同中原王朝学习。

    这种花钱让皇帝高兴的操作,怎么能不学习过去呢?

    越老越怕死,可不是谁都能避免的,尤其是当皇帝的。

    秦皇汉武唐宗这等能力极强的帝王都会走到磕仙丹的道路上,契丹人的皇帝也不能免俗的。

    小僧得到宋煊如此吩咐,连忙站起身来,匆匆忙忙的走了。

    如此重要的消息,他得早点通知住持才行。

    毕竟宋官带著去「祈福」。

    寺庙如何能不早早做准备呢?

    「平,回头你也跟我起去一趟,后得上他们这群和尚的。」

    「好。」

    张方平应了一声。

    大相国寺住持子远瞧著自己派去的小僧急急忙忙的回来,他的心猛的揪起来了。

    上次宋大官人对于他投机的态度十分不爽,而且还在宣扬上做了重点区分。

    等子远听到宋煊会带著女儿来一趟的时候,他显然不敢相信。

    「他真是这么说的?」

    「佛祖当前,我不敢欺瞒。」

    「好好好。」

    子远连连点头:

    「你立即去让他们把斋饭做的好一些,而且烧猪肉也必须要做最好的,不要让小孩子吃的觉得腻的慌。」

    整个东京城最好吃的烧猪肉,便是大相国寺的烧朱院当属第一。

    以前叫烧猪院,简单明了。

    受到百姓以及士大夫群体喜欢。

    还是已故神童杨亿觉得不雅,给改了名字。

    子远可是知道宋煊在家乡带著同窗去蹭斋饭吃,一下子就出了许多进士。

    如今他家乡灵台寺的香火越发旺盛了!

    谁不羡慕?

    至于东京城的客栈,若是能有人中状元之前居住。

    那今后他的房间必然会冠以状元房的价格往外租赁,而且还极为抢手,高价难求。

    求的就是一个心里舒畅,夺得更好的寓意。

    至于你住了状元房间没中榜,那说明你没本事,平白污染了这间房的环境,下次可不租给你了。

    可惜宋煊等应天书院学子来了东京城后,就没住客栈。

    著实是让许多客栈掌柜的暗暗叹息,错过了一桩天大的机缘。

    子远觉得若是宋煊能够为大相国寺留点墨宝,双方关系缓和,那对于寺庙也是一件极好的事。  

    「住持,请慧明大师亲自出手吗?」

    「对对对,请他出手招待二。」

    子远又开口道:

    「所有人都去打扫寺庙,勿要过于有尘土,还要洒水净街,快快快,都干起来。」

    「我这就去通知诸位师兄。」

    子远住持当即就去请教自己年事已高的师傅,询问一些有关宋煊来此的目的。

    整个大相国寺因为宋煊的到来,又开始忙碌起来。

    反正打扫卫生,那也是他们这些僧人修行的一种历练手段,只是不曾想打扫过一次,今日还要打扫第二次。

    许多人心里难免有所怨言。

    这可是正常,大相国寺商业气息浓厚,这些僧人怎么可能会静下心来修行礼佛呢?

    真有这份坚持的,早就被寺庙包装出来成了得道高僧了。

    大宋的商业化水平,可是不低的。

    倒是没让子远等太久。

    宋煊带著女儿以及护卫到了大相国寺。

    子远住持带著人亲自来迎接。

    无论怎么讲,大相国寺的治安也是由开封县管辖。

    哪有什么出家人之地是方外之地,不会受官府管控,连你这个和尚都要严格受到官府的管理。

    任凭你有什么宗教理念,在强权面前都得低头。

    否则把你度牒收回,还想当和尚念经,你都当不了。

    除非你跑到大山上当野和尚,时不时的狼群盘踞,老虎过路,你能活下来算你牛逼。

    在大宋别说打虎被官府会奉为英雄了,就算是干掉狼群、鳄鱼这等危害人命的动物,官府都会给予奖赏。

    尤其是如今大宋对于度牒的发放越来越严谨,县衙都是第一责任人。

    官府可不希望许多壮劳力都去当和尚不交税。

    母老虎孙二娘两口子谋划了半辈子,才有一套可以脱身的后手度牒,送给了武松。

    「宋大官人百忙之中来我寺,当真让我等觉得蓬荜生辉啊!」

    和尚那也是会说好话的。

    而不是装模作样对于来上香的施主说些禅语。

    宋煊哈哈笑了几声:

    「子远住持,莫要谦虚,大相国寺在大宋可谓是全天下第二大寺,我在任职之前,还经常来此逛荡,那时候人山人海。」

    「是是是。」

    子远连忙应声,他能不知道吗?

    当年他考中状元之前,有个算命的说有五位宰相在他面前经过,可以确信是宋煊以及其好友。

    只不过当时在宋煊身边的好友都是谁,大家都存疑。

    为此争论不休。

    宋煊这位正主也没有向外解释的必要。

    子远住持嘴里止不住的介绍著有关大相国寺的各种建筑,以及佛殿。

    以前宋煊来那是普通百姓。

    如今可算是领导来视察了。

    他自然是作为东道主要接待好。

    别看子远在大相国寺说一不二,可真遇到官员,那也的弯著腰。

    所以大相国寺许多僧人都瞧见了一向沉稳生性不爱笑的住持,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止过。

    他们也知道因为宋煊的缘故,寺里往外出了许多钱。

    有和尚不忿,有和尚觉得也挺好的,还有和尚浑不在意。

    反正这些钱就算不给灾民用,也用不到他们这些普通僧人的头上。

    宋煊等人被引到偏殿内闲聊。

    此时倒是还没有到吃晚饭的时间,子远让人上来香茶。

    宋煊喝了口茶,开口道:

    「子远住持差人告诉我今日之事,我心中自是有些感激的。」

    「哎呀,宋官人言重了。」

    子远觉得自己当真是赌对了。

    他脸上笑容不减:

    「我对宋官人十分钦佩,所以觉得有些事不能那么干。」

    张方平端起茶杯饮了一口,他在观察。

    宋煊让女儿在室内溜达一下:

    「远住持,我宋十向来是恩怨分明,既然你投桃,那我自是要报李。」

    子远住持听到这话,连忙喜上心头,但是见宋煊又不言语。

    他随即又示意一些陪坐的僧人出去,顺便把门给关上。

    等到清空之后,子远施礼道:

    「还望宋大官人明示。」

    「我有个可以让相国寺扬名天下的法子,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当然有!」

    子远毫不犹豫的就回答了。

    他作为住持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让大相国寺成为全天下第一大寺,海内外闻名。

    如此,才算得上成功。

    否则就对不起国寺的名头。

    毕竟第一大寺那是当今大娘娘支撑的,她或者说子远不敢争,可是等她死了。

    那大相国寺就该大展拳脚,重新夺回天下第一寺的名头来。  

    「不知道宋大官人,想要我们如何做?」

    「简单。」

    宋煊打了个响指:

    「当然是找出最善于辩论佛经的个僧,随我同出使契丹。」

    「我听那耶律庶成说他契丹人的佛法研究乃是天下第,我呸。」

    「自从玄奘西行取回真经,我中原之地的佛法更上一个台阶,岂能让那些蛮夷狂妄自大?」

    「子远住持,你出几个人,我再去开宝寺找几个,一同组成使团,让那些契丹人都好好听听,什么叫做真正的大乘佛法!「

    (小乘注重个人解脱,大乘强调普度众生)

    子远住持听到宋煊的主意,自然是万分欣喜。

    他觉得宋煊写过西游记,对于佛家肯定是有研究的。

    要不然不会写的那么让人喜欢。

    子远和尚听过不光是孩子们喜欢齐天大圣孙悟空,许多成人也愿意在瓦子里听孙悟空大战二郎神之类的故事。

    而且去辽国宣扬佛法,他是求之不得的事。

    毕竟玄奘出关要通关文牒,他们这群人想要进入契丹境内,那也是需要通关文牒的。

    否则不就成了背叛之人了吗?

    但是跟著使团一起出去,那可是正经差事。

    听著宋煊的意思,还是要为大宋争光。

    若是能击败辽国的僧人,待到回国后大肆宣扬。

    虽然比不过玄奘法师,可也能引来更多的香客。

    「宋大官人,这件事能否为大相国寺一个包圆了,我寺内僧人众多,要辩论佛经,那简直是数都数不过来。」

    子远住持眼里都散发出极大的光芒。

    「不行。」

    宋煊摆手断然拒绝道:

    「若是没有开宝寺的僧人,我如何能知道你们是辩论赢了,还是辩论输了。」

    「况且开宝寺的僧在赈灾之际,你们更有赤诚之。」

    「若不是你今日使人通报我,我便只带著开宝寺的以及我家乡灵台寺的僧人。」

    子远住持一听这话,也就熄了独揽功劳的心思。

    他一定要精挑细选,避免被开宝寺的人给夺去了风头,反倒让大相国寺成为陪衬。

    「宋大官人安心,我必然会好好挑选,绝对不会让开宝寺独美与前。」

    子远做完保证之后,又询问:

    「不知道宋大官人何时出发,我等也好提前做准备。」

    「短则半个月,长则个月。」

    宋煊端起茶又喝了一口:「足以让子远住持挑选出优秀的僧人了。」

    「好好好,宋大官人安心,完全来得及。」

    子远完全没有怀疑宋煊说的是假话。

    他能把一件琉璃器卖出一百万贯的高价来,就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宋煊轻微颌首指了指一旁的人:

    「这是我的同窗好友张方平,在我出使辽国期间,暂代开封县知县一职,到时候有什么事通知你,他会代我转达。」

    「啊,原来是张探花郎,久仰大名。」

    子远连忙行礼,对于张方平他也是听说的,过目不忘之类的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

    再说他同杨家的女儿成了亲。

    眼前这二位,属实是天然的就断绝了跟其余文官「结党」的嫌疑。

    毕竟许多进士都是朝中有高官老丈人为他们铺路,才能更加的平步青云,尤其是像取得宋煊、张方平这种成绩之人。

    全都会被当朝宰相预定。

    也就是他们这届进士开始,有进士与武将家族结亲,关键还不止他们俩。

    就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

    生怕自己的前途不够顺畅,想要提高点难度!

    张方平脸上带著笑,与子远交流一二,也算是正式认识一下。

    子远大和尚连忙让人把大相国寺最好的斋饭以及烧猪肉都拿进来,让他们尝一尝特色。

    宋煊先是给闺女弄了点,开口道:

    「早就听闻大相国寺的烧猪肉乃是一绝,当年来此游玩排队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就没吃到,今日便要好好尝一尝。」

    子远觉得宋煊以前没吃过可惜了。

    要不然怎么能品鉴出慧明大师的手艺呢?

    肉皮被烤成了琥珀金色,泛著油光,宋煊甚至都有些怀疑他挂了糖色了。

    他插起一块来,子远介绍道:

    「此乃玛瑙镶金,琥珀初凝,是出自慧明大师之手。」

    宋煊放进嘴里,有些酒香气,还有一丝的清甜。

    要么就是放糖了,要么就是刷蜂蜜了。

    「瘦肉部分香韧不柴,这大相国寺的烧猪肉,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听著宋煊的评价,子远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宋大官人吃的开心就好。

    这个味道确实不错。

    可惜他只能在背地里偷偷品尝,不能在外面有如此形象。  

    毕竞北宋的市场许多食物都不难吃。

    他们纵然是想要忌口,那也时常忍不住。

    以前是没饭吃进了寺庙,现在是有钱了背地里偷偷享受,绝不能让旁人知道他吃的满嘴流油。

    宋煊瞥了一眼子远偷偷咽口水,他都有孩子了。

    这个色、财、权都破了,口腹之欲难道还会继续克制吗?

    「爹爹,这个猪肉好吃。」

    「好吃,那你也少吃些,晚上回去还要吃点别点,光吃肉不吃菜容易拉不出来。」

    子远听到这话,有些奇怪,他是怎么知道的?

    毕竟他有些时候疯狂奖励自己,多吃肉,最后吃点豆腐,别的都不吃,上茅房那是真难受。

    「好,那我不吃了。」

    宋思思果断放下手里的木叉子。

    她可不想拉屎的时候不痛快。

    「此事还望子远住持能够暗中进,注意保密。」

    宋煊轻笑一声:

    「到时候我会让他们隐藏在使团当中,打契丹人一个措手不及,想必那时该再揭秘必然会十分的精彩吧?」

    「明白,宋大官人放心。」

    子远连忙拍胸脯都要指著佛祖发誓,一定不会让宋大官人在那些契丹人面前丢脸的。

    让那帮契丹人好好瞧一瞧,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乘佛法。

    宋煊从大相国寺出来,又奔著开宝寺而去。

    子远等人目送,他眼里止不住的欣喜,连忙跑去告诉他师傅。

    师傅的眉毛胡子都白了,尤其是寿眉越来越长。

    他听著弟子如此兴奋的诉说著此事,却是觉得宋煊的本意并不是如此。

    旁人看不懂西游记的内幕,他是能参悟出来一些异于常人的看法。

    宋煊绝不是在书中推崇佛家的,明褒暗贬了属于是。

    「师父,您觉得如何?」

    「若是单纯的佛法交流,对我佛教大兴自然是极好的。」

    「只不过我听闻在契丹那,佛教与契丹皇室联系的分紧密。」

    「这种情况并不是很好。「

    子远不明白这里面有什么不好的,若是在大宋也是如此,那必然会让佛教越发的昌盛。

    他听闻在大理便是皇室子弟,也会进入寺庙里修行。

    如今不也是稳稳当当的享受到了红利,大理的佛法还不如中原呢。

    「盛极必衰的道理,你还是没有参悟透彻。」

    「弟子愚钝,还望师父能够解惑。」

    「罢了,如今大相国寺势头正盛,大娘娘喜欢佛法。」

    「而官家又是一个生性宽容之人,你这辈子应该不会遇到了,倒是你的好运气。」

    老和尚念了声佛号后:

    「你只需按照宋煊的话去做就成,至于他打什么主意,老衲一时间也没有参悟透彻。」

    「总之他作为一名官吏,年纪轻轻就能在东京城站稳脚跟,左右逢源,必然是有本事且心思深沉的很。」

    「你老老实实的听安排配合就成,你若是想要与他为敌,那他必然不会是个好相与的。」

    子远也觉得师父说的话在理。

    小宋太岁的谋划,你别猜,一般人很难猜中。

    但方才在偏殿内说的事。

    他怎么想都觉得对大相国寺有力。

    风头绝不能被开宝寺的同行给抢过去。

    宋煊要在使团当中安插僧人、赌狗(自己二哥)、禁军。

    至于其余的人选,他还没有想到。

    如今契丹人的皇帝晚年越发昏聩,所以宋煊决定让他复刻宋真宗东封西祀的重大国家花钱项目。

    那必然要带著实力强横的僧人去压住契丹人的僧人。

    契丹人大量引进先进佛法,花费金钱研修佛法,建造各种佛家建筑物。

    顺便他制造的大量舍利子也有了更多的新买家。

    至于赌狗嘛。

    宋煊当然希望自己二哥能够在契丹那里大展身手,发挥出他这么多年的长处。

    把契丹贵族以及平民百姓卷入好赌的风气当中去。

    到时候纵然想要禁止,那也是十分困难的。

    宋煊看见的一些有关使者对于契丹的描述,他们现在政治风气不好,已然是各种享乐主义了。

    精修佛法这方面,到最后还是要比较财力实力来展现的。

    至于赌博,那还得是大宋这边的花样多。

    他们虽然自诩为大国,吃喝玩乐,哪能抵得上大宋这边更为先进?

    契丹人也就是在男女关系方面,比宋朝更为开放一些罢了。

    宋煊坐在书房内,开始仔细分析自己出使辽国,怎么给他们踩油门玩一手***

    *。

    他拿起毛笔写下自己的初始想法。

    第一享乐主义契丹人是有的,但还是不够明显,应该进一步贬低其尚武精神。  

    在宴会上大谈大宋的风雅颂,将骑射定义为野蛮落后。

    反正他们都以用宋币以及宋货自豪,让他们切割,那必然是不可能的。

    由此引出第二条,那便是输出「奢侈消费」。

    有了这百万贯的琉璃海东青,在大辽贵族内一战成名。

    契丹皇帝定然会忍不住炫耀一番。

    如此宋朝的更多奢侈品有了出路,樊楼的拍卖会将会迎来更多的契丹贵族豪客。

    最好让他们相互攀比起来。

    花钱如流水。

    可是他们赚钱却不如花钱容易。

    辽国的经济水平可大不如宋朝,就算偏安一隅的南宋,光靠著商税就维持了许久的统治。

    经济发达当真不是吹出来的。

    此后这些人为了想要维持他们的高消费,契丹贵族除了借高利贷之外,必然会加剧对下面百姓和牧民的剥削。

    如此的话,辽国内部的百姓更会处于水深火热当中。

    怨气的积累池子是有底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爆炸了。

    宋煊打算在辽国的中京搞一个大宋的使馆,时不时的展出一下顶级宋瓷、蜀锦、书画、香水。

    向他们传授一些点茶、插画、品香等雅趣,引导新潮流。

    如此一来彰显真正的贵族,在于品味,如此风雅,方显身份。

    反正契丹人与契丹人之间的待遇天差地别,总是会有人喜欢的附庸风雅的。

    虚荣心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无法避免。

    这种从理念上定义的事,契丹人还没有这种意识。

    当然了,宋煊也不怀疑契丹内部的有识之士,会看出来这里面的谋划。

    所以宋煊又在纸条上写下针对大宋制度的模仿不够彻底。

    特别是科举制度,他们必须得好好学习啊。

    尤其是要扩大科举取士,进一步瓦解贵族统治。

    这是阳谋,会挖了契人立国的根基。

    除了会引发契丹贵族与底层百姓的矛盾,也会让官宦内部契丹贵族与汉官出现许多矛盾。

    宋煊不确定科举这方面会不会被耶律隆绪所推崇。

    反正他从耶律庶成那里得知契丹人才不会参加科举。

    那是一件丢脸的事。

    宋煊又给画了下重点,到时候还需要利用自己连中三元之事,极力游说,或者刺激他们。

    如此操作,就相当于「军事竞备」,反正胡搅蛮缠,也不在大宋内改革。

    宋煊觉得要想让以上事情顺利操作。

    他还需要找一些契丹人来获取友谊,构建更深的利益网络。

    到时候可以通过海运同他们进行走私,如此来驱动他们做事。

    宋煊又写下了一条,接下来有关民间了。

    那就是激化农牧之间的矛盾。

    为了增加税收,供应贵族们消费。

    要么就多养羊,要么就多种地。

    最好互相侵犯对方的地盘,互相仇杀那也是太正常了。

    村子里争夺水源都会进行械斗,更不用说这种大事。

    就算养羊啃了几口庄稼,也会引发矛盾。

    他们这里沤肥又不流行,产量自然高不起来,还要烧牛羊粪取暖呢。

    至于契丹人内部的派系以及党争。

    宋煊都不用自己出手,只需要隔岸观火。

    那就能看见许多热闹了。

    宋煊放下毛笔,目前他能想到的办法,也就这几方面。

    催生奢靡之风,需要更多的钱消费,经济泡沫导致吏治崩坏,民怨沸腾,搞起叛乱,朝廷维稳强力镇压,到进一步激化各方矛盾。

    宋煊瞧著这一条线,喝了口茶水。

    至于能不能操作起来,或者挑拨契丹人内部加速反叛,让他看看契丹军队的实际情况。

    宋煊目前心里也没有把握。

    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能不能因势利导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要不掀起一点波澜来,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去契丹走一趟。

    再遇到昏庸的晚年皇帝,那可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啊。

    至于宋朝内部的党争。

    宋煊也是选择远远躲开,根本就不想参与进来。

    顾夫人拿著茶壶敲门走了进来。

    「郎君,我来给你添茶了。」

    顾夫人倒茶之后,就顺势倒在了宋煊的身上,被他揽进怀里。

    「思思可是睡了。」

    「睡著了。」

    宋煊点点头:「这在家中如何?」

    「妹妹很是照顾我,我倒是觉得有些过意不去,毕竟她有了身孕。」

    顾夫人觉得宋煊不该这么著急的把她们母女两个给领回家来。

    「无妨,我怕时间太长了,思思就认不得我这个当爹的了,也害怕你要找人嫁了。」

    听到宋煊如此在意自己,顾夫人内心是十分欢喜的。  

    她扭了扭腰肢:

    「郎君嘴上总是跟抹了蜜一样,让我听著顺耳。」

    「这也是一种本事。」

    宋煊的手越发的不老实起来:

    「我是打算要出使契丹的,有一段时间不在家,你还是要照拂一下思思以及曹清摇,她有孕了,心思也会变得敏感起来。」

    「嗯,妾身省得了。」

    顾夫人的语气越发迷离起来。

    休沐日,宋煊带著妻妾女儿去岳父家赴宴,正式介绍了她们母女。

    曹利用等人都没有意见,反正这是宋家的家事。

    只要宋煊不做出宠妾灭妻之事就成。

    尤其是宋煊没瞒著,如此大大方方的告知他们,面子也给足了。

    待到酒足饭饱过后,曹利用带著大儿子女婿去了书房。

    宋煊便与曹渊说了自己的计划。

    「出使契丹?」

    曹渊眼里露出疑色:「这件事定了吗?」

    「定了。」

    宋煊十分肯定的道:

    「待到契丹人的使者到达东京城后,也不知道先与我交易,还是先给大娘娘祝寿。」

    「待到这些事做完,便同前往契丹,毕竟对的皇帝也过寿的。」

    曹渊倒是没什么意见,原来妹夫要说的就是这件事。

    「爹,你怎么看?」

    「有你在使团当中照顾你妹夫,我也能放点。」

    「有我在,绝不会让妹夫出事的。」

    曹渊嘿嘿笑了几声,对于出使契丹这件差事充满了期待。

    「大哥,此事暂且埋在心里,不要与谁都透露。」

    宋煊咳嗽了一声:

    「我也想要选一些旧相识加入,要不然如此机会都便宜了旁人。」

    「明白。」

    曹渊满口答应。

    他知道宋煊有普通士卒的好友。

    诸如狄青、王珪等人,他都有所耳闻,毕竟也算是同事嘛。

    「岳父,你可是给您弟弟和侄儿写过信了?」

    「嗯,已经提醒过了。」

    曹利用又摇摇头:

    「但是我也开始不放心了,万一他们嘴上说的好好的,可是实际上干的是另外回事呢?」

    宋煊询问了一下,都在哪里任职。

    既然全都是在河北等地,他出使的时候顺路就过去看一看,打探一二。

    毕竟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宋煊又说了有关刘随的事,听到曹利用止不住的哼声。

    他们这些文官就是如此的不要脸面。

    有什么话都不说明白了,全都让你去猜。

    老子是小孩子怎么著,还猜个不停!

    「我记得他与吕夷简关系不错,如今大娘娘直接选择把他给赶走,是不满意有人弹劾她新提拔的人了。「

    「呵呵,看样子吕相爷还没有吸取教训?」

    宋煊嘿嘿笑了几声:「莫不是吕相爷又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思,想要进一步染指正宰相的位置了。」

    「王曾还活著,他吕夷简就休想登上文臣的最后一步。」

    曹利用还是可以确定这种事的。

    王曾威望以及能力都不弱,除非王曾强硬被大娘娘贬黜京师,吕夷简才有可能被扶正。

    「有往平静的池塘扔头,争之事谁都别想停下了。」

    「我乃武将,他们争斗,跟我没关系。」曹利用浑不在意。

    「哎,不该有这种想法。」宋煊连忙摆手:

    「岳父,此言差矣,你可听闻一句话?」

    曹利用哈哈大笑:「说来听听,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听过没听过。」

    >


  (https://www.pcczw.com/wx/73636/76772.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