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大宋悍臣 > 第163章 落榜生各有各的惨(二更)

第163章 落榜生各有各的惨(二更)


“十二郎,方才我讲大圣的故事,您可还满意?”

    “满意,曹大家不愧是靠嘴吃饭的,俺觉得比看文字,更加有画面感。”

    曹大家这就相当于说评书了。

    他不仅说故事,还给你配点嘿哈之类的善口技的动静,更加引人入胜。

    吃这碗饭的,没点本事在身上是吃不开的,更不能被庆楼给请来。

    宋煊这话一出口,就惹得曹大家脸上带笑,他连忙拱手:

    “还是多谢十二郎容许我吃这碗饭,就是不知道西游记后面的章节,十二郎打算什么时候出?”

    “石头记那本新书,大家都不是很喜欢,还是适合闺中看。”

    宋煊也清楚红楼梦这种书,在市井文化上是有点吃不开的:

    “好叫曹大家知晓,近期在备考发解试,这西游记的后续章节,还得等俺经过考试后才能用心写。”

    “明白,明白。”

    曹大家再次拱手致谢:

    “是我孟浪了,十二郎自是要以科举为重。”

    王珪有些麻了。

    他着实是没想到方才这个说书先生讲的孙大圣的故事,是他旁边这位宋十二所写。

    能文能武,着实是有才!

    王珪还发现这些人无论是官府还是普通人对宋十二都极为客气,更是有些差异。

    难不成他宋十二是本地豪族?

    倒是没听人说过啊。

    亦或者他家里人在应天府为官?

    在这待了一会,孙复才扶着他娘跟着曲泽一同来了这庆楼。

    “儿啊?”

    老母亲突然抓住孙复的胳膊:“咱们怎么能在这里吃饭?”

    孙复乌眼青微微眯着,瞧了一眼这对标樊楼的庆楼,他看向一旁的曲泽:

    “这位好汉,咱们真来这吃?”

    “你觉得把你们母子俩卖了,能卖几个钱?”

    曲泽太懂这些人的心思了,自己屁钱没有,遇到十二哥这种喜欢打抱不平的人,安排他们一顿,还以为自己能卖上一两金子,有人要害他们似的。

    就这俩拖油瓶,在曲泽看来,讨饭去都不合格。

    这个孙复好歹读过书的,他能舍得下面皮去乞讨?

    而且嘴里连吉祥话都不会说,人家能给你饭吃吗?

    孙复一听脸上闪过尴尬之色,扶着他娘走了进去,被小二给引着上了二楼。

    此楼装饰奢华,绝不是他能消费的起的场地。

    待到门推开,宋煊三人已经坐在里面,桌子上也摆了七八盘的热菜。

    桌上三人都没有动筷子。

    “十二郎,孙复母子已经请来了。”

    宋煊立即起身:“快请坐。”

    孙复不争气的咽了下口水。

    饭菜的香气已经扑进他鼻子里。

    但他还是忍住了:

    “在下孙复,晋州平阳人,孙武第四十九代孙,主治春秋。”

    说完后孙复的肚子不争气的开始叫唤。

    名门之后落魄至此,谁都尴尬!

    当然了,真名门还是假的都有待考证。

    可钱是男人胆!

    孙复需要钱让他娘不饿肚子,也需要钱让自己稳定下来专心备考。

    但他真的没有钱!

    此时一桌席面摆在这里,孙复的肚子是有着不争气的。

    什么名门之后的说辞在生存面前也得往后排!

    听着孙复自报家门,宋煊连忙再次介绍了一下自己,随即请他坐下。

    “孙武的后代未免也忒多了,不知道孙复与孙权是不是远亲呢!”

    当然了,宋煊没有把自己想要吐槽的话说出来。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反正谁祖上,不是名人呢?

    “正巧饿了,快动筷子吧。”

    宋煊连忙指了指孙复他娘就近的几个菜。

    软和且清淡,适合老年人吃。

    这桌子上除了孙复母子外,年岁都不大。

    庆楼掌柜的精心安排的一桌子饭菜都入了众人的嘴。

    王珪虽在东京生活,可荷包也不鼓,更没去过樊楼吃饭。

    今天这顿可以说他这么大岁数最好吃的一顿饭了。

    饭饱后,宋煊瞧着一旁的王珪:

    “弟弟,一会且去俺家里歇息,待到消化食后,咱们两个比试比试如何?”

    王珪知道宋煊是个读书人,但他也瞧见宋煊踢飞镇关南那两脚了。

    自是不会小觑他。

    而且王珪这么长时间都是街头耍一耍,并没有与人对战。

    他当即点头:“便听哥哥的。”

    王珪晓得在街上,宋煊是收着力气了。

    要不然闹上人命官司,对谁都不好。

    况且为一个泼皮的性命搭上自己的前途,着实没必要。

    “好好好。”

    宋煊也好久没有与人对战了。

    他发现王珪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

    安顿完了王珪,至于一旁的孙复,宋煊想了想:

    “方才孙兄说对春秋颇有研究,正巧俺也是!”

    “《春秋》有云:元年春,王正月。”

    “此句何以置于全书之首?”

    “兄以为,有何深意?”

    孙复这是明白宋煊在探自己的底。

    但是他自幼苦读诗书,其中对于春秋更是有独到的见解。

    将来他与石阶组队开泰山书院,为大批量学子讲学。

    可以说孙复一辈子都没有考上科举,但是成为他的学生,考上科举的人有很多。

    面对宋煊的询问,他更是不惧,又恢复了一丝自信的神态:

    “《春秋》以元年春,王正月开篇,此句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意。”

    “元年者,新君即位之始年也,夫子书元年,意在强调君位之正统,以正君臣之分。”

    “春为四时之首,象征万物之始,王正月者,周王之正月也,夫子书王正月,意在尊周室、明正统,以周王为天下共主,彰显一统之义。”

    “杜预注《左传》云:元年者,君之始年;春者,岁之始;王者,天下所归往也;正月者,周王之正月也。此注正合夫子之意。”

    “夫子作《春秋》,旨在拨乱反正,以正名分为先。”

    “元年春,王正月一句,既明君位之正统,又显周王之尊,实为全书之纲领。”

    “此句开篇,正见夫子正名尊王之深意。”

    “不知弟以为此解,是否合乎夫子本意?”

    啪。

    宋煊鼓掌道:

    “孙先生所解,极秒啊!”

    王珪听不太懂,心思也没在这上面,依旧是专注干饭。

    他觉得纵然宋煊出手阔绰,可也不会天天来庆楼下馆子。

    说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不如多吃两口。

    张方平也是高看了一眼孙复,这个人肚子里是有点东西的!

    至少宋氏私塾里的夫子,是不会解释的如此全面。

    宋煊瞧见孙复又恢复了一丝自信:

    “不知道孙先生,在应天府停留一个月所为何事?”

    “我想要去见范仲淹范院长。”

    方才吃饭的间隙,宋煊等人得知孙复半数白发。

    他才三十三岁,着实是吓了他们几个一跳。

    下意识的觉得孙复是在故意装年轻。

    但是宋煊说了一个伍子胥一夜头发变白的事给予作证,他们也都认了。

    再加上孙复说自己落榜三次。

    众人就更加理解了。

    孙复这个模样,太正常了!

    宋煊与张方平上次看落榜了四次的柳三变,那神态也是异常疲惫。

    整个人也是极为不自信。

    屡次落榜让孙复感觉到极大的挫败感,尤其是当他看到同龄人或者比他年纪还小的人考中时,会更加自卑。

    甚至是焦虑与抑郁!

    现在孙复还没到柳三变那般疲态,但整个人也是从里到外的透露出自卑的情绪。

    屡次落榜的学子虽然嘴上说着再来一次,可他内心却是早已经道心不稳了!

    每次考试的成绩也会越来越下降,最终只能带着一辈子的伤痛含恨离世。

    至于社会地位,那就更没有了,你都是“失败者”,自是会遭到嘲笑和轻视。

    范进中举之前众人对他的态度,就是很普遍轻视和嘲笑。

    谁拿你当回事啊?

    至于娶妻生子,落魄学子这种事都不要想,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更不用说那些希望通过婚姻提升阶级的家庭。

    范进他老婆比范进岁数还大,长相更是一言难尽。

    至于孙复根本就没脸去找以前的同窗帮助,人家都当了快十年的官,你啥都没有,这种社会关系怎么可能会持久?

    就算是柳三变他也是靠着仁宗开了专门的恩科才考上的。

    放在正常的科举考试去竞争,他一辈子也别想考上了。

    再加上多次考不上,就意味着家里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

    若是家里本就不富裕,就是会陷入经济困境,无法维持生计,多重压力下,气色自是极差。

    “哦?”

    宋煊瞥了孙复一眼:

    “孙兄找范院长所谓何事?”

    其实孙复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找范仲淹的学子。

    许多人游学都会来应天书院。

    范仲淹除了要给他们答疑解惑外,还会拿出自己的俸禄请这帮穷学生吃饭。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其实我是来游学的,只不过有些丢人罢了。”

    孙复语气有些哽咽:

    “我游学是为了多长点见识,卖字以及乞讨则是为了奉养老母。”

    “每天若是有二十文的固定收入,我与母亲两个人都能活下去,也不必浪迹江湖,游学乞讨了。”

    “只不过我靠着给人写信过活,一天能有一个人写信,那就能让我分外高兴,今日能有两个炊饼吃了。”

    “可明天有饭吃,还是饿着肚子,我不知道。”

    孙复越说越委屈。

    他痛恨自己为什么努力这么久,四书五经也都熟悉,可就是考不上!

    全家的希望都在自己身上,可父亲因为自己落第这事直接气死了。

    母亲为了支持他继续读书,把家里的田地和房子也都卖了。

    破釜沉舟之下,还是没有成功!

    如今连家乡都没脸回去。

    孙复他娘用手呼撸自己儿子的脑袋,安慰只要肯坚持,就一定能考上。

    娘去求签了,菩萨说你是能中的,只是大器晚成。

    孙复他娘求的签倒也附和孙复后半生!

    王珪着实没想到这个读书人的猫尿这么多。

    你现在的处境完全是你自己的选择嘛!

    考又考不上,放弃又不肯放弃,只能被现实和自己双重折磨。

    况且一个大男人让全心全意为自己着想的母亲过上这种生活,当真是废物!

    王珪在东京生活,早就看够了许多不如意的学子。

    个个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屁咧。

    明明是你们自己个没本事,考不上进士,只会在嘴上巴巴。

    人家那些真考上进士的人才不会只在嘴上巴巴,直接当面去怼那些宰相去了。

    废物。

    影响我吃饭的心情!

    张方平瞥了一眼宋煊,原来考不上进士,会变成这番模样啊!

    “十二哥,你我还是需要努力!”

    “嗯。”

    宋煊应了一声,对于孙复并不同情。

    他还没有看透现实。

    如今他应该是谋生,而不是再去参加科举考试。

    “俺与范院长相熟,待到明日上学,你与俺同去书院。”

    “多谢。”孙复擦了擦自己的眼泪:

    “失态了,让几位见效!”

    “大哥不笑二哥,兴许俺连解试也无法通过呢。”

    宋煊摆摆手,安慰了一句孙复。

    孙复稍微平衡了一下心态。

    宋十二他擅长拳脚,兴许在读书上并不是很擅长。

    若是他能雇佣我为他讲解春秋,兴许能让自己也有银钱支撑参加考试的机会。

    不过这件事孙复没有说出口,自己已经在泥地里里,什么机会都想要抓住,且迫不及待的想要抓一切。

    宋煊吃的差不多了,掌柜的来送个果盘,都是当季的水果。

    宋煊出去想要结账,结果被掌柜的说这顿饭他请。

    以前盼了许久日子希望宋十二能来这吃饭,他好答谢。

    可是宋煊太忙了,今日总算来了,他绝不能收钱,否则平白被人戳脊梁骨。

    自从被“宰相”夸过饭菜好吃后,庆楼的生意当真更上一层楼。

    掌柜的最终又不好意思的笑笑:

    “十二郎执意要给钱,不如留下些许墨宝,把爱上层楼那首词写下来,我好让人在楼里雕刻上。

    兴许将来能吸引他人也留下墨宝,就当十二郎抛砖引玉了,如何?”

    宋煊哈哈一笑,反正又没有让自己这一首新词,他自是答应,也让人瞧瞧俺的瘦金体有多好看。

    孙复瞧着宋煊写那首词后,当即潸然泪下!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3636/77055.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