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银色闪电(7k)
推荐阅读:港岛1980:野蛮时代 凡人:修炼三千大道得永生 小超市迎接八方来客 斗罗:梦境里世界,征服比比东! 非正常美食文 别拦我,我只想下班 从幼儿园开始的完美人生 巫风 都通关火影了,你让我穿越斗罗 最强单兵:从被特招入伍开始
第546章 银色闪电(7k)
俞兴在会场签到见到许多业内熟人。
说是熟人,但大多也是今年九州发行前后才熟的,有的曾来发布会现场支持,有的则是碳矽车型销量出来之后加了联系方式。
俞兴过去几年造车都相对低调,尤其对比去年经常用车来谈生态化反的乐视就更显安静,不过,上市初步获得认可的九州就能代表他说话。
碳矽推出了销量周榜,业内有人看不顺眼,但也有人颇为赞赏。
俞兴下午过来签个到,露个面,就这还碰见有同行过来找自己私底下说话。
「俞总,加油干,别管别人说啥,那些人巴不得市场一成不变,巴不得都在他们的规矩下分蛋糕,市场就得碳矽这样的,甭管是油车还是电车又还是增程,能抢走他们的销量就是吊!」
俞兴直笑,也没什么过多的表示,反正都听听得了。
他和很多人打了个照面,与领导聊了一会,又谢绝媒体的采访,转而便在市里接待几位同样过来参会的供应商。
宁德时代的曾玉群来之前专门打了电话,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要再聊一聊,估摸著……
还是电池选择的问题。
果不其然,一群人吃完了饭,因为距离金融中心很近,俞兴就直接请了曾玉群到红隼资本的办公室去聊,毕竟申城这个时节的晚风还是有些凉的。
曾玉群接过俞总递来的烟,瞧著「红隼」的字样,忍不住笑道:「早就听说俞总和刘总是绝代双雄,现在看来是真的啊。」
俞兴微微一笑,没听说自己和小英是做空双雄就好。
「碳矽集团这次的开门红真是提振士气,俞总,宁德绝对会保障好九州电池的交付。」曾玉群夸赞了九州的销售情况,给了一个之前就有过的表态,绝不会在产能供应方面出现问题。
关于产能供应,碳矽集团去年就和宁德时代反复确认,彼时定下的区间是3-5万,而随著九州的正式上市,现在不仅仅是碳矽,连临港和申城的领导都打了招呼,希望碳矽·九州的电池供应不会有问题。
俞兴抽了一口烟:「那就太感谢曾总了,我一直在公司里说,相信曾总,相信宁德,也相信我们当初的选择不会错,九州现在的表现是大家共同的成绩。」
曾玉群笑著聊了几句两边在电池方面的合作,然后主动说道:「俞总,今年的原材料在涨,我们上个月本来商量著两边采购的折扣可以再多一点,毕竟九州一炮而红是有带动作用的,但是,南美发大水,SQM在减产,原材料本身已经涨了9%,现在就是尽量保持不变。」
南美锂三角的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维亚在3月爆发洪水,导致全球最大卤水提锂商SQM减产,Q1已经涨了9%的碳酸锂看起来在后面还会继续涨。
碳矽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的是「基准+浮动」的采购模式,后者从去年就在考虑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冲击,但洪水这种事情是意料之外的。
除此之外,碳矽与宁德还有按照惯例的销量阶梯折扣,前者在年度销量低于3万辆时,电池价格是9.4万,销量区间在3万-5万辆,电池价格是8.4万,如果销量在5万-10万辆,电池价格则是7.5万。
按照目前的趋势,九州如能延续销量热度,今年有望进入第三个区间,单是电池便能每辆抠出1.9万的成本。
当然,这个前提是原材料的涨幅幅度不能过高,不然,宁德时代也只能把上游的涨幅转嫁给下游的车企。
俞总笑道:「曾总靠谱,我们明年的产能还会继续提升,就九州现在的定位,我们对未来的信心很足,咱们一起赚钱。」
曾玉群点了点头,又夸了两句九州的质感,忽然叹了口气:「我现在忧虑的就是下半年的碳酸锂涨幅会太高,供给端方面不光是南美的洪水问题,澳洲的格林布希矿在搞扩产,他们说周期得两三年,国内的青海锂业吧,它的新增产能又没完全达产。」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现在还有个最关键的问题,国内关于明年的补贴没给个明确说法,大家普遍存在补贴退坡的担心,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纠缠在一起,原材料的价格在后面很可能蹭蹭往上涨。」
俞兴点了点头,也赞同道:「是的,曾总,咱们看法一致,所以,碳矽集团买了些上游公司的股票,想著后面如果涨价还能对冲一些成本。」
曾玉群一愣,这个……
他缓了下忽然被打断的思路,说道:「这只能解决小问题,俞总,我认为随著后续原材料极大可能的涨价,磷酸铁锂相较于三元锂的优势会不断减小。」
曾玉群说出这句话,眼睛便盯著俞兴看。
俞兴还真没想到曾玉群会从这个角度来游说,单纯价格层面,磷酸铁锂比三元锂便宜,因为密度不如后者高,但原材料在供需两端的变化确实可能导致两者的价格被拉近。
他略略思考,捻灭手里的烟,笑道:「曾总,你说这好不好笑,南美发一场洪水,我这边就得考虑换不换电池,曾总,咱们之前就谈好了啊,不是我一定要用磷酸铁锂,是把标准放在那里,哪边表现的好就用哪边。」
曾玉群认真的说道:「俞总,碳矽的这个厂内标准是否合理,这可能还值得商榷啊。」
俞兴不语。
「特斯拉就在用三元锂,也没耽误它的发展,如果刻意定一个更偏向磷酸铁锂的标准……」曾玉群把话进一步挑明,「宁德绝对是支持碳矽集团的,不然,我们也不会下大力气的把磷酸铁锂的系统密度做到130Wh/kg,但是,后面有没有必要继续在磷酸铁锂上把密度往上推,这是一个大问题。」
电池安全不是只看电芯材料,从其它方面入手也是可以的。
宁德与碳矽合作的磷酸铁锂相较于特斯拉的三元锂存在20%的能量密度差异,这已经是相当不错,放在增程车上也算无伤大雅。
问题在于,三元锂的能量密度是仍旧在继续往上推进的,而磷酸铁锂因为本身的性质,想要跟上就需要更多的投入。
一边是投入10就能轻松推高密度,一边是投入20乃至30才能保持追赶,这种问题的权衡就得综合来看了。
对于宁德来说,这是一个需要放在战略层面来进行的选择。
俞兴默默的又点了一支烟,抽了几口后迎著曾总的视线,还是给了一样的说辞:「曾总,标准就在那里,不是我不想选。」
曾玉群也重新点了一支烟,抽了半支之后说道:「俞总,就像我说的,宁德一定会保障碳矽的电池供应,也会尽量稳定价格,咱们谈好的折扣也没问题,但是,关于磷酸铁锂下一步从130Wh/kg继续升级到150、160Wh/kg,这可能就有点难。」
宁德并不想把宝压在磷酸铁锂上面,而电池性能对于电车来说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俞兴皱眉不语。
「我们有信心在三元锂上面追上松下,有信心超越松下。」曾玉群再度说道,「更高的密度,更低的重量,配合九州的材质,这不单单是电池的问题,俞总,真没必要揪著磷酸铁锂不放。」
他尽力游说,谈论特斯拉与松下的合作,谈论原材料与技术上的进步。
俞兴静静听著曾总的声音,等到他结束之后仍旧是那句话:「曾总,我明白你的意思,理解你的难处,也相信宁德的实力,不管是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只要通过我们的标准,就一定是正常搭载使用的,碳矽集团也绝对不会就两种电池存在什么妖魔化的言论。」
办公室里已经满是烟气。
曾玉群揉了揉太阳穴,明白俞总的立场极其坚定。
他微微摇头:「俞总,我还是那句话,我绝对支持碳矽,我也很喜欢九州,但既然这样,我们这边的磷酸铁锂已经是阶段性的成果。」
言下之意很明白,如果碳矽坚持,磷酸铁锂下个阶段的技术升级并不是宁德最优先的动作,九州就需要早做打算。
俞兴张嘴又合上,自己和电池厂商谈电池表现只是班门弄斧。
他斟酌再三,看到曾总已经有了离意,说道:「曾总,标准这个事就是摆在那里的,宁德的磷酸铁锂如果暂时不是优先级,我们也不是没有共同发展的方法,碳矽和力劲就是成立了子公司来共同搞压铸机的。」
曾玉群目光微动,这会已经没有长篇大论的兴致,简单的说道:「俞总,研发是需要钱的。」
俞兴透露自己这边的计划:「碳矽希望在今年年底启动上市计划,九州目前是增程车,未来相当长一个阶段的国内市场都需要增程车,电池性能相对不那么迫切。」
他的意思也不委婉,宁德如果不愿意优先发展磷酸铁锂,碳矽可以来接手一部分这个活,或是部分收购,或是双方合资。
曾玉群沉吟片刻,点了下头又摇了摇头,起身说道:「那就等碳矽上市再说吧。」
这不是合作的细节问题,而是双方在市场角度与各自立场的问题。
俞兴赞同目前这种探讨的搁置,相信随著碳矽的发展会有更优的解决办法。
他同曾玉群握了握手,送对方到电梯后又回到了办公室。
红隼办公室里只剩下俞兴一个人。
他又点了一支烟,晃著老板椅,瞧著申城的夜景,心情略微凝重。
就目前这个阶段而言,碳矽确实更愿意选择磷酸铁锂,但是,想要坚持选择也就必须要能承受它所带来的压力。
俞兴抽完烟,忽然想起之前做百晓生时的事情便莞尔一笑。
承压这个事是一直都有锻炼的。
俞兴与曾玉群的会谈内容秘而不宣。
次日在参加会议的时候,两人在会场有说有笑,一点都不看出昨晚的分歧。
作为近期很火的碳矽集团董事长,俞兴在今天就有接受简短的采访,除了事关九州的一些常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记者与不少同行都关心的。
九州在三月最后一周的销量如何,以及,是否受到了测评舆情的影响。
「我们的销量还不错,我们碳矽集团的第一款车型能有这样的表现,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俞兴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笑著回答了问题。
确实,九州的亮相已经是突破了。
只是,相较于碳矽一开始发布周榜的架势,中道崩殂就显得「得志便猖狂」。
会议上午是先由领导致辞,然后由行业代表人物发言,下午则是业内沙龙。
俞兴上午就作为新能源的代表上台,但发言依旧中规中矩,谈的内容是产业发展的看法。
他在台上的时候瞧著台下,瞧见了之前造成测评舆情的那位「老翔」,不过,整个上午也没和这位有过什么互动。
中午时分,同样出席活动的临港主任朱泽辉询问了碳矽的报案情况。
俞兴一五一十的说了来龙去脉,碳矽集团已经锁定「老翔」在九州麋鹿测试时的刻意扭转方向盘而造成行驶问题的数据。
「那你想怎么处理?」朱泽辉问道。
「主任,你这话……我想怎么处理,就是按流程就行。」俞兴说道,「他制造的内容和不实情况是存在广泛传播的,我们的法务认为这就是触犯法律了,当然,到底有没有,那就看调查的结果。」
朱泽辉点了点头:「流程肯定是有流程,你们那个数据是锤死的吧?」
俞兴保证道:「绝对没问题,我们的数据是通过区块链技术保存的,不会造假的。」
「流程肯定是有流程,怎么执行也得看情况。」朱泽辉又这么说了句,笑道,「我肯定得问你啊,你这个九州卖成这样,你以后就是临港的主任了。」
他摸烟递烟,又要像上次发布会之前给俞总点烟。
俞兴立即伸手给主任点上,上回属于不知道市场情况的鼓励,这回再这么受著就显得自大了。
他点完之后笑道:「我要是咱临港的主任,第一时间就把帐上的钱发给碳矽。」
朱泽辉瞥了一眼:「那不行,主任也做不了主,中午先走流程确认你们提交的东西全不全面。」
俞兴没有意见,反正能最近几天以正视听就行。
下午两点半,华夏汽车百人论坛的业内沙龙开始。
上汽、宝钢、宁德、碳矽这四家企业作为第一场沙龙对谈的嘉宾登台。
上汽自不用说,宝钢与宁德都是碳矽的重要供应商,没有高强度钢与足够能量密度的电池,九州的内在品质必然逊色不少,而这两家供应商在华夏汽车的未来发展中也必然发挥重要作用。
宝钢的高强度钢是打破垄断,不管电车还是油车,都能因此提高安全指数,宁德是第一家打入国际知名车企供应链的电池厂商,又在碳矽·九州上验证了技术,新能源的发展需要它的助力。
至于碳矽,如果能够站稳市场,那就是国内第一家30万左右定位的自主品牌。
会议这么安排活动,四家企业的四位BOSS、高管上台亮相,台下就有人肚里泛酸水。
广汽丰田的营销部长郭百川扭头对李晖说道:「申城还真捧俞兴。」
李晖很淡定:「俞兴不只有碳矽集团,他的移动网际网路公司也不错,公司好,钻营的也好。」
郭百川撇撇嘴,听著台上的相互奉承。
汽车行业的活动一般来说都是比较乏味的,大家台上聊聊,记者台下问问,镜头随便拍拍,各自的任务就完成了。
宁德的曾玉群聊了几句电池的发展,把话题抛给俞总:「俞总,我们都知道碳矽的首款汽车就获得消费者的喜爱,你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心得?」
「也谈不上什么心得,碳矽集团成立之初就立下了『老实造车』的原则,大家知道我是从网际网路过来的,网际网路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做出来往往需要把握住用户的需求。」俞兴侃侃而谈,「造车在我看来也是相通的,车主的需求很重要,新能源是一条不同的道路,但在车之外,碳矽集团也在最大化的尊重车主。」
曾玉群好奇道:「俞总,这怎么说?」
「碳矽的车价透明,我们不加价啊,我们不搞装潢强奸包啊。」俞兴笑道,「不像有的车企,一边落地加价,一边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曾玉群听到这话便是表情一僵,等等,俞总,你要开炮也先吱一声啊……
原本乏味的会场随著俞兴的一句话仿佛猛然都振奋起来。
只是,台下第一排的李晖瞧著曾玉群与俞兴的一唱一和,表情便沉了下来。
他昨天接受采访的时候随口提了一句,结果俞兴从旁边路过就怼了自己,现在还这样当众阴阳怪气!
「我们希望的是提供给车主真正的价值,希望碳矽集团依赖于这样健康的模式而大力发展,也希望那些依靠盘剥消费者价值的车企受到市场的冲击。」俞兴意有所指。
李晖忍了忍,不想对号入座。
曾玉群看著隐约兴奋起来的场下,又见还想往下说的俞总,连忙拦了拦:「市场肯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健康。」
「是啊,市场的健康是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和促进的,我们是可以看到消费者经常碰见的问题的,也有3·15之类的报导,但对于今天这个场合,我们当然是要从厂家的自律做起。」俞兴顺著曾总的话往下说,「市场需要良性的竞争,而不是注意到竞品的出现就出声诋毁,像……」
「俞总一口一个市场,一口一个竞品。」台下的李晖还是接了腔,不用话筒,声音就很洪亮,「但我对俞总有个疑惑,为什么碳矽集团在发布会上的时候就要频频提及竞品呢?」
俞兴的视线落在第一排的李晖身上:「因为我提到的都是客观事实,车有配置就是有配置,没有就是没有,至于李总提过的新技术的不稳定,今天既然当面见到李总,我也想问问,李总是怎么得出这个不稳定的结论?」
「是李总那边也有一体化压铸的技术?还是李总已经拆解了我们的车去做了测试,能够提供数据?」
碳矽的俞兴和广汽丰田的李晖正面不遮掩的杠上了。
空气里都弥漫著兴奋的气息。
领导上午出席完之后就走了,下午是车上、媒体和业内人士,巴不得能碰见些值得传播的热闹。
这两位,一位是碳矽创始人,新近推出30万价位的自主品牌SUV,一位是广汽丰田执行副总裁,多年经验和资历从不吃亏。
李晖压根不回答俞兴的问题,而是开辟之前问题的战场:「市场是有它自己的运作规律的,俞总一边口口声声的尊重用户,一边声嘶力竭的攻击同行,碳矽集团更是推出所谓的周榜,这就是网际网路所带来的精神吗?」
「我不明白李总这个市场运作规律是什么?是不是认为汉兰达的加价是应该的?李总肯定不明白什么叫做『诤友』,有问题不指出来,难道还要遮掩过去吗?」俞兴语速颇快,「李总,请问周榜的数据造假了吗?中汽数据的上险量有问题吗?」
李晖冷笑道:「是诤友还是打著诤友的名字搞恶意竞争,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碳矽集团的车型无非就是想和汉兰达打正面竞争,俞总如果坦坦荡荡,还能得到我的些许尊重,现在这样阴阳怪气又何必呢?」
「我发现李总从不正面回答问题,我说A,你说B,哦,大概是没法正面回答吧。」俞兴说道,「毕竟,李总昨天接受采访的时候还洋洋得意的说汉兰达落地要加价卖给消费者。」
「俞总是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了吗?」李晖跟上节奏,严肃道,「我们厂家从未对汉兰达有过加价的行为,我谈到的汉兰达加价只是对市场部分情况的描述,俞总断章取义倒是挺厉害。」
两人的语速都不慢,从阴阳怪气到点名对碰,从装潢、加价到攻击同行,短短一会的交锋就让众人觉得不虚此行。
台上的曾玉群更是傻眼,这就……直接吵起来了?
两个人都是一点就炸?
他缓了缓气,又觉得这两人的争端背后是九州与汉兰达的市场利益之争。
现在这个时间段正是汉兰达新老款交替,九州横空出世的对标家庭客户群体,也难怪李总从上个月就在微博上开火,现在又有俞总和他的线下对狙。
「哦,厂家从未有过对汉兰达的加价行为,李总这个文字游戏真不错。」俞兴评价道,「李总这个厂家就是广汽丰田对吧,加价都是4S自己的行为对吧,4S的股东没有广汽丰田,但是却有广汽,对吧?」
李晖没想到俞兴这么直接,一下子没接上话。
「李总,汉兰达愿意加价就加价,我指出这一点反而被你认为是恶意竞争,说实在的,我巴不得汉兰达这么加下去,消费者会做出正确选择。」俞兴说道,「另外,我们不预设这种所谓的竞争,碳矽的九州只专注于满足用户的需求,未来还会推出大五座的车型。」
李晖冷笑道:「希望俞总说的话是你自己能信的。」
正当两人还要激辩的时候,会场后方有几位叔叔顺著走道往前,很快就到了前排。
这个动作直接让会场的视线都集中了过去。
来人到了第三排的位置,确认需要协助调查的目标没搞错,先表明身份,后简要说出情况,礼貌的请「老翔」去走个调查的流程。
「老翔」懵了,没想到会在这个场合面对这种情况,他视线从台上的俞兴跳到面前的叔叔脸上,又跳到前面的郭百川脸上,站起来又坐下,不知如何是好。
叔叔的语气不变,但要求调查的内容更简单了。
「老翔」感觉到情况的不妙,忍不住小声喊了喊:「郭总,郭总……」
前排的郭百川冷不丁听到车评人喊自己,脸色瞬间黑了下去。
这时,台上的俞兴介绍了个情况:「碳矽集团在1月和申城交通局达成合作,车辆运行时的数据都会在监管平台存放,并用区块链技术保真,新能源主机厂相较于燃油厂商,需要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这也是去年国内要做的车辆企业平台和监管平台之间数据通信的标准实践。」
「老翔」这会的脑子直转,忽然听明白了台上俞兴的意思。
他的视线左右转动,最后还是央求的落在金主脸上。
郭百川扭脸,不产生目光的对视。
「老翔」还是起身去接受流程了,伴随著他离开,会场里响起窃窃私语,而「车辆企业平台和监管平台之间数据通信」成为让人茫然又惊讶的讨论点。
第一排的李晖忽然没了吵下去的兴致,他拿起话筒,最后说道:「市场会见证一切,汉兰达从不畏惧挑战。」
「说到市场,碳矽集团做了一个周榜,为了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反复验证,最终确定了我们在3月最后一周的销量是1690辆,整个三月的销量是5699辆。」俞兴直接拿了当下的市场来说话。
第四周1690辆!三月销量5699辆!
会场里响起一阵惊呼,碳矽集团过于猛了啊!
李晖听到这个数字,表情突然一肃,这个销量……
「我们很感谢消费者对我们的信任,截止到昨天为止,碳矽集团手里还有2.1万的小定订单。」俞兴提到另一个让会场惊叹出声的数据,「我们会尽快让这些相信我们的用户拿到车。」
「碳矽集团的工厂已经开始扩张产能,我们也会积极探讨二期工厂的建设时间。」
「碳矽集团尊重市场,尊重用户,希望整个市场都会有著更良性的竞争。」
「李总说得很好,市场会见证一切。」
俞兴最后还cue了一下李晖才放下话筒,结束自己的发言,但他透露出的不论扩张产能还是二期工厂的信息无不标志著碳矽集团对未来发展的巨大信心。
然而,台上结束了,台下的声音已经因为最新的数据而此起彼伏,记者的照相机也在不断闪烁,不管是俞、李的争辩,还是车评人的协查,又或者碳矽最新销量的公布,这都是一场值得记录的会议。
更有记者已经在微博上更新动态,谈及自己听到碳矽数据的震惊。
——3月销量5699辆,这简直像是一道银色闪电击中了华夏汽车产业!
碳矽九州的Logo里正有一道银色的闪电标志。
——狂风卷积著乌云,一道银色闪电标志著来自临港的新能源风暴已经降临!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7838/7666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