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胎穿古代之璀璨一生 > 三 霉雨季节

三 霉雨季节


“宝儿~快回来!你咋又往外跑了?”

时光流逝,转眼两年多。

李俊趁着午休的时间,便想溜出去,结果人还没跑到大门口,就被扶着房门的奶奶喊住。

“奶,你就让我出去玩儿会吧!”李俊哀求道。

“这大热天的,村里人都在家里睡觉,你一个娃娃跑出去,被花子拍走了可咋办?”李老太牛氏一边蹒跚地走过来,一边苦口婆心地劝道:“乖~跟奶奶回去!等凉快些了,奶奶再领你去村里大槐树下玩儿,好吗?”

“哦~”

李俊心不甘情不愿地被奶奶拉回屋里。

古时候,父母在,不分家。

更何况,一分家,便是独立的一户,赋税上便又要多交一份。

古代的赋税主要有四种,分别是: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的苛捐杂税。

因此,一旦分家立户,独立的户就必须交纳财产税和服每年一次、甚至两次的徭役或兵役。

所以,虽然李老头已经去世,但因为母亲牛氏尚在,不分家也勉强说的过去,一大家子依旧是挤在前后加盖了三个院子的大宅子里。

原本是老大李大牛家和老李头两口,住中间的院子里;老二老三李二牛、李三牛家住后面的院子;老四和老五家住前面的院子;可自李二牛生了李俊,在给李老头办完丧事后,李大牛家就和李二牛家换了位置。

成了如今,李二牛和李老太牛氏居住在中间的院子。

虽然几家为了出行方便,都在各自的院子开了便门;但一日三餐却都是在中院,由牛氏执掌中馈。

这两年多,不死心的李三牛、李四牛、李五牛家又各添了一朵金花。

而就在前两个月,李俊的八姐也出嫁了。除了十二姐和十三姐因为年龄尚小,其余的都去镇上大姑家的绣庄或学徒或做了绣娘。

好女不愁嫁,因为当年牛氏的眼光高瞻远瞩,李家这么多女儿,始终是百家求!

也因此,李家在方圆百里都是首屈一指的富户。

“轰隆隆~”

李俊刚被奶奶强迫地按在床上,就听到门外响起了“轰隆隆”的雷鸣声,且一声盖过一声,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瞬间黑了下来,紧接着,“哗啦啦”,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嗨~”

牛氏看着外面的大雨,也没了午睡的心情:“今年的霉雨又开始了!”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

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

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

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  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

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


  (https://www.pcczw.com/wx/78136/4978202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