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我不是天才刑警 > 第112章 小说来源现实

第112章 小说来源现实


出租车司机离开了,约定近两天再来分局一次,协助警方画出嫌疑人的模拟肖像。

    专案组召开会议。

    人物特征给到了所有探组,众警员在讨论过后,都表示在自己所负责的调查方向内,没有符合条件的中年男子。

    受害者戴宾的人际关系,肖雨萱的人际关系,王梦琪的人际关系等,都已经排查过或者见过,去掉不在场证明非常充分的,剩下的都对不上号。

    人际关系上没有,那就需要考虑是否为陌生人作案。

    这里所说的陌生人并非纯粹的【陌生人】,应该是嫌疑人认识戴宾,但戴宾却不认识嫌疑人。

    会是读者吗?

    “这种类型的小说,我觉得超过四十岁就没读者了吧?”

    有中队刑警开口。

    其他人也颇为认同,昨天季伯伟让他们抽空看一看戴宾的小说,今天不少人已经大概看过了,虽然没有深入阅读,但至少明白小说大概在讲什么故事。

    季伯伟坐在那里抽着烟,说道:“年轻人更有发言权,韩凌,童峰,你俩觉得呢?”

    两人都是去年入职的新警,算刑侦大队里最年轻的警察了。

    韩凌几乎不看小说,将问题丢给了童峰,后者开口:“确实是这样,超过四十岁的男性人群核心需求是小说的故事性,更关注现实爱情,而纯爱小说里的情感模式过于理想化了。

    当然也没有那么绝对,也许就有五十岁的人喜欢看呢?”

    说完他转头看向韩凌:“韩宝宝,我说的对吗?”

    韩凌盯着他:“不准再叫我韩宝宝,尤其是开会的时候,否则我就把你从窗户丢下去。”

    众人:“……”

    季伯伟批评:“别乱开玩笑,现在已经基本锁定了嫌疑人,分清楚场合。

    先别管嫌疑人是不是读者了,这件事我们暂时得不到确切的答案,从现在开始,所有探组全部撤回来,倾全力重点调查打车跟踪戴宾的这个人。”

    会议室沉默。

    难度还是比较高的,等同于大海捞针,除非能拿到匹配度较高的画像。

    但从四名出租车司机的表述看,他们根本记不清该乘客长什么样子,就算市局的画像师完成了画像,也无法保证相似度。

    “打起精神来!”胡立辉敲了敲桌子,“一个月前的监控没了,案发当天的监控总有吧?以城中村为圆心向外辐射,地毯式排查监控,我就不信找不到。”

    监控的大面积排查需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只要有一个监控拍到了嫌疑人,顺藤摸瓜,得到嫌疑人正脸可能性就大。

    只要正脸拍到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季伯伟说道:“这两天大家辛苦了,今晚休息,明天我联系市局把画像师请过来,拿到模拟画像再说。”

    当前年代,专职模拟画像师非常稀少,一个省能有一两个就不错了,几乎都在省厅。

    青昌市公安队伍规模很大,市局有。

    会议结束,大家都挺累的,匆匆离开。

    韩凌和童峰走出分局,后者说道:“这几乎相当于陌生人作案了,没有辨识度高的特征,不好找嫌疑人啊,城中村那边监控并不多。

    我很纳闷,他为啥要杀戴宾?跟踪,毒杀,摆明蓄谋已久,作案动机肯定非常充分,经过了深思熟虑而非冲动。”

    韩凌:“我还是倾向于读者。”

    童峰:“因为其他方向没有收获?”

    目前除了读者群体,关于戴宾的人际关系已经翻了个底朝天,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的就是真相。

    韩凌:“有这方面原因吧,回去我再研究研究。”

    童峰:“回去别研究了赶紧睡觉吧,明天开始,我估摸着会是一场硬战,养精蓄锐才是王道。”

    韩凌点头:“嗯,我知道。”

    童峰开车离开,韩凌离得近选择步行。

    回到出租房洗漱,韩凌半躺在床上拿出手机继续看小说,小说有两百多万字,目前他只看了一部分而已,还是跳着看的。

    这次,他选择从头开始,一目十行。

    时间缓缓过去,墙上的指针来到凌晨两点,韩凌视线在小说某个页面定格,从床上直起身。

    情节描述的是主角第一次事业关键期,他搬家了,戴宾详细写出了小区的格局和周边配套,包括城市景观。

    韩凌看到了熟悉感,略作回忆,发现小说场景和戴宾在现实中的居住场景有着相似性,除艺术加工外,相似程度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

    绝大多数小说创作者的作品都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这一点韩凌是清楚的,小说来源现实高于现实,若缺乏现实经历,作者不可能完成优秀的都市背景创作。

    楼下的梧桐树。

    街角的红色邮筒。

    连小区名字都有一个字重合。

    红色邮筒现在已经很少见了,那是早期遗留的,现在大部分都是标准的墨绿色,这应该不是巧合。

    戴宾可能是为了图省事或者其他原因,将现实套用在了小说中,反正都差不多,省得费脑子重新构思。

    假设嫌疑人真的是小说读者,那么只要得知了作者所在的城市,再根据小说描述尝试寻找居住地,时间长了应该能有所发现。

    “难道这就是嫌疑人最初锁定戴宾住所的途径?有点东西啊。”

    韩凌自语,将手机扔到床头关灯睡觉,他想做到这一点也得费不少功夫。

    至少,此人的耐心和执念强的离谱。

    小说作者都成高危行业了?仅凭只字片语的描述,读者直接找到了作者的家,这要是传开,其他作者不知还敢不敢把现实搬到小说里。

    翌日上午,市局的画像师到了,是个男的,看起来三十多岁,很年轻。

    季伯伟介绍此人叫林羽生,科班出身毕业于警校刑事侦查学,父亲是画家,所以他从小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功底,尤其是素描,天赋和造诣很高。

    前几年省厅准备培养合格的画像师,林羽生毛遂自荐开始长达一年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不限于刑侦技术、犯罪心理、人体解剖学等,学成后调到青昌市局,成为青昌公安队伍中唯一的画像专家。

    三十多岁被称为专家,很高的头衔荣誉了,主要因为稀少,堪称大熊猫。

    警校科班出身,从小深耕绘画,这种成长经历放眼全国都难找,而且需要在绘画和刑侦领域都有一定天赋,稀少是合理的。

    不能说你会画画就能成为刑侦画像专家,能力弱的画像师会给侦查员带来很大麻烦,白白浪费警力资源。

    林羽生顺便把毒物化验结果也带来了,交给了季队。

    四名出租车司机也到了,画像工作很快开始。

    “辛苦了。”关门之前,季伯伟说了一句。

    林羽生比较儒雅,气质不像警察,冲季伯伟露出笑容:“季队客气了,这是我的工作,我会尽全力的。

    不过画像的准确性和目击者记忆的准确性呈正相关,季队刚才说目击者印象不深,所以不要抱太大希望。”

    季伯伟:“没关系,总比没有强,你先忙。”

    关上房门,他拿着毒物化验结果来到会议室。

    专案组成员都在。

    “砒霜没有明确的保质期,从化验结果看,戴宾服下的砒霜因长时间存储不当,发生了微量变质和纯度降低,但是,剧毒毒性并没有消失。”季伯伟开口,“这代表,砒霜可能是嫌疑人常年拥有、或者非法从农村商贩手中购买的,这是新的调查方向。”

    众人点头。

    农村商贩不太可能贩卖高纯度砒霜,只能在符合国家规定的科研、医疗、工业等领域买到,并且审批流程严格。

    只有乡下的个人卖家,才可能留存贩卖杂质较多的砒霜。

    方舟说道:“用砒霜杀人,受教育程度可能不太高?从这一点看符合特征,也许是农村人?”

    胡立辉否定:“不能这么说,嫌疑人的受教育程度和杀人手法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低学历可能使用砒霜,高学历也可能使用砒霜,这玩意全民都知道能毒死人。

    而且,砒霜的获取渠道相对氰化物等物品,更容易。”

    方舟点点头,接受了胡立辉的意见,集思广益总会有不同和不合理的答案,这就是开会讨论的意义所在。

    “不过在调查上可以有所偏向。”胡立辉又话音一转,“如果砒霜是嫌疑人自行购买的,那他是大面积寻找,还是本就知道哪里有卖?”

    方舟:“本就知道的话……他对农村集市很了解。”

    几人看向季伯伟,如何查还是要听队长的。

    季伯伟思索良久,最终决定还是集合力量攻克监控,暂时不分派警力走访周边乡镇。

    如果监控的排查数天没有结果,再走访不迟。

    “还有什么要说的?”季伯伟问。

    韩凌举手,将昨晚看小说的收获摆了出来,供大家讨论分析。

    内容已经截图,投射到了大屏幕上。

    所有人快速扫了一眼,稍作回忆,便认同了韩凌的判断,确实很像。

    “这都能找到戴宾的家?”童峰觉得现实还是太扯淡了,“到底什么仇什么怨啊,费这么大劲,我都已经体会到嫌疑人掩饰不住的杀意了,就因为看个小说?”

    韩凌沉默片刻,说道:“真是读者干的话,原因肯定不仅仅因为小说,更像……导火索。”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80046/77105.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