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兰溪沈氏: 难道是来传旨的?
推荐阅读:火影:人在木叶,我叫漩涡面麻 末日序列车队:我能升级物资 斗罗:多子多福从波赛西开始 你不准玩游戏王! 开局被冤枉?不好意思,都得死! 展昭传奇 狼牙戮 斗罗之炎枪重黎陨落心炎开挂 凡人:从时间翻倍开始 一人:我都硬刚天师了,系统才来
麒麟阁
沈羡引姜叡入得四层,落座下来,看向那目光湛然的青年,脸上现出思索之色。
姜叡目中现出感激之色,道:“沈学士,宫中内监说,沈学士调我来麒麟阁另有任用?”
大恩不言谢,他不知说什么才好,唯有将恩情记入心底,来日再报!
“天后命我过两日,前往安州公干,我想着姜大人通晓刑名律令,断案如神,不妨随我一同前往谷河县。”沈羡开口道。
姜叡闻言,面色一肃,拱手道:“下官任凭沈学士差遣,只是断案如神,诚不敢当此评价,只是秉承一颗公心罢了。”
沈羡笑而不语,将手中的报纸清样递给韩毅,问道:“安州刺史崔旭,你可有所了解?”
姜叡沉吟了下,斟酌着言辞,道:“此人乃是博陵崔氏族人,排行第九,历任宁阳县令,青州司法参军,幽州都督府长史,如今在安州担任刺史,据闻作风懒散,安州在天下数百州府当中,由大理寺的治安评估,当属倒数之次。”
“宁阳县令?”沈羡眉头皱了皱,捕捉到一个关键信息,看向一旁的薛芷画,问道:“王神策就是在宁阳失踪的吧?”
薛芷画点了点头。
“看来这宁阳县大有名堂。”沈羡面上现出思索之色,道:“过两日,我们就出发。”
说着,目光关切地看向姜叡,问道:“如此仓促,身体还吃得消吧?”
姜叡忙道:“下官在大理寺中,除开始受一些刑讯外,后面没再遭罪,已经休养好了。”
眼前这位沈学士救他出来,显然是用他效力,如何好拖延不就?
薛芷画点了点头,道:“先往朱雀福地准备一些东西,待准备齐全再出发不迟。”
返回安州谷河县,如果沈羡再后续修炼武道,相关武道资粮也得准备齐全,以免在外遇到突发情况。
况且还要招揽武道高手,如何能够离得了丹药和功法。
沈羡想了想,道:“如此也好。”
他也想再寻一份土行功法和相关武技,融合凝练一下,以使功法体系更为完备。
前段时间,急于和崔卢二族子弟比试,时间上来不及频繁转圜功法,并没有融合土行功法,如今终于空暇下来。
嗯,在这方面上,是没有薛芷画这等女孩子,考虑周祥一些。
沈羡点了点头,道:“那天色不早了,姜大人先回去好好歇息,待出发之时,派人通知于你。”
姜叡拱手应道:“那下官告退。”
而姜叡离去不久。
薛芷画问道:“这两天,我帮你搜集一下河北道诸州县的地方官长情况,你路上便于观看,也好提前应对。”
沈羡沉吟片刻,道:“还有魔道中人的资料,也从朱雀司索要一份,我好查阅。”
这一次回返安州,如果能筹建斩妖、靖祟二司成功,打击河北方面的妖魔邪祟,那官职定然还会升迁,可能是昭文馆大学士。
那就是升迁至四品,就可以通过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入政事堂,参预国务,事实上五品以上官,也可以加授此衔,但不常见。
也不知道天后将来改不改中书门下为凤阁鸾台,那就是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如果是三品的非三省官员,进政事堂参知政事,那就是同中书门下三品。
这是大景对宰辅的扩容设置,以便皇帝提拔亲信担任要职,分宰相权柄。
沈羡道:“麒麟报方面的稿件,也可以向社会招募,回京之后,我还想再办一份报纸。”
他此次查察地方,奖惩官吏,势必涉及到政事,《大景春秋》这等定位为两报一刊的报纸,就可以顺势推出来了。
“谷河报那边儿,也当招募人手。”薛芷画道。
沈羡道:“等我回谷河县之后,从青羊观中寻一些同学,编辑文章,一县之文章,正好也可做小范围试点。”
说来,他离谷河县也有半个多月了,也不知老爹怎么样。
想起昔日在青羊观中读书的场景,倒也有几许难忘。
一个小吏进来禀告道:“学士,外间一个管事,自称是兰溪沈氏祖宅来人,说有事求见学士。”
沈羡闻言,心头微讶几许,看向一旁的薛芷画。
想了想,心头有了一些猜测,道:“把人带过来。”
他在离京之前,也应向大伯沈虔当面道一声别。
至于沈氏族人,虽有小节之亏,但无大德之损。
他也不怎么和沈斋一般见识。
不大一会儿,一个小厮上了麒麟阁,见到沈羡,深揖一礼,道:“公子,太老爷在屋中准备了酒菜,说是让公子过去呢。”
沈羡道:“你先回去通禀,我稍后就过去。”
那小厮领命而走。
薛芷画道:“让你回去吃饭呢。”
“人在世俗,这些人情世故总归是少不了。”沈羡道。
说话间,与薛芷画起得身来,在张戎等一众千牛卫的扈从下,骑上马离了麒麟阁。
沈宅,厅堂之中已然灯火通明,人影憧憧。
除了沈临和沈政、沈斋、沈虔等人,沈政的长子沈峻,今日也从国子监返回,和沈政的次子沈岱,以及沈虔的儿子,现在左武卫任职的沈峥,三人都规规矩矩恭候着。
可以说,沈氏族人尽数到位,堪称家族聚会。
沈临一袭便服,坐在一张紫檀木制的太师椅上,其人端起茶盅,品起香茗,苍老面容上现出焦虑,道:“伯言,天色都不早了,让人再去问问。”
沈政道:“父亲大人,已经派人过去了。”
“老爷,老爷,外面来了不少千牛卫。”就在这时,一个青年小厮快步跑进厅堂中。
此言一出,厅堂中的众人心头一惊,目光惊异,面面相觑。
千牛卫来做什么?
难道是来传旨的?
沈虔开口道:“应是羡侄子,他白日里不是有千牛卫扈从左右?那是宫中娘娘拍出来保护他的。”
“是公子回来了。”
果然,一个管家进入庭院,面容兴冲冲向沈临禀告道。
沈临闻听此言,面色一喜,招呼着沈氏族人:“随老朽去迎迎。”
说话之间,带着一众沈氏族人,出得厅堂,出去迎接。
沈羡此刻已经和薛芷画来到门前。
相比头一次来到沈氏祖宅,被那个下人拦阻,此刻已没有人在外拦阻沈羡。
相反,随着沈羡登门,一个个下人兴高采烈,向屋里禀告:“公子回来了。”
顿时,伴随着“吱呀”声,中门大开,两侧的下人提着灯笼通禀,一阵鸡飞狗跳。
沈羡看到这一幕,目光闪烁了下。
暗道,前倨而后恭,哪怕是自己族人都不能免俗。
是故,苏秦才有言: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未等登上台阶,沈临已经带着沈政、沈斋兄弟相迎至大门外,而沈虔也在不远处,目光激动地看向沈羡。
廊檐之下,两只灯笼散发出的亮光,将沈氏一族映照得人头攒动,浩浩荡荡。
沈家众人看向那千牛卫骑马相护的少年,那千牛卫身上的千牛服华丽庄美,只觉气势逼人,不敢而视。
“慕之。”
沈临毕竟经历的事情多,面色不见太多异常,凝眸看向那一袭青衫的青年,苍老眼眸中满是激动,快行几步,唤道:“慕之。”
而沈政则是面带笑意地看向那青年,目中涌动着欣然和热情。
沈虔已经行至近前,笑道:“大侄子,你可算是回来了。”
沈羡笑道:“大伯,有段日子没见了。”
然后,目光落在沈临以及沈政,嗯,还有沈斋脸上,对上后者那一双强颜欢笑的面容。
“叔爷。”沈羡行至近前,客气看向沈临。
对沈临倒说一点意见没有,那也不至于,老爹在谷河县担任县尉多年,也不曾向上面动上一动,而大伯沈虔也在卫府中担任低级军官。
不过,嫡庶两脉,各凭本事,靠人不如靠己罢了。
兰溪沈氏资源有限,只能供沈斋一人担任殿院侍御史。
但沈斋明显不是很好的兰溪沈氏话事人。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他出现,随着沈临一退,兰溪沈氏将沦落到末流郡望,乃至七品以下县豪的地步。
再无四五品的郡望高官。
如今他们这一脉起势,亲疏有别,肯定也是优先帮自家一脉。
大伯的武道修为,想来也是因为武道资粮不足,才困在先天境,他一二境的丹药还没有用完,帮助其向先天巅峰,乃至宗师境迈进。
至于沈氏族人,要看彼等的造化和能为,沈政中人之姿,沈斋器量狭小,剩下就是看第三代是否有机缘和能力了。
他也不是什么烂好人。
沈临心下暗松一口气,面容慈祥,连连点头道:“回来就好,你祖母在后院给你准备了好酒菜,先一起吃饭。”
只要是认兰溪沈氏一族就好,族中的些许龃龉,可以慢慢化解。
沈羡道:“今日在府中待一晚,明日还要前往麒麟阁办公。”
沈临闻言,讶异道:“怎么一说?”
“奉天后之命,出外公干,明日应该会有圣旨降下了。”沈羡轻声道。
沈临也没有多问,笑了笑道:“也当先回府中好好歇歇。”
说话之间,众人来到后宅题着“棠棣同馨”匾额的厅堂中,开始落座叙话,仆人奉奉上香茗,徐徐而退。
沈老太太在儿媳周氏、郭氏的陪同下,从后宅前来,看向那少年,老妪那苍老而慈祥的脸上笑意繁盛,道:“羡儿都长这么大了。”
说话间,对着一旁的周氏和郭氏叙话道:“羡儿小时候,我还抱过他呢。”
周氏和郭氏几人都陪着笑,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这会儿,沈老太太注意到沈羡身旁的丽人,问道:“这位是?倒是看着眼熟。”
薛芷画清声道:“沈老太夫人,薛国公之女薛芷画。”
沈老太太闻言,心头一惊,讶异道:“原来是薛小姐,当真是贵客了。”
沈宅虽称兰溪沈氏,郡望之家,但什么时候来过一位国公之女?
她们沈家也是好起来了。
而沈临同样面色微变,苍老眼眸中满是惊异,暗道,不意竟是国公之女。
也是,蒙天后赐宴,身旁国公之女相随,也是平常中事了。
不知不觉间,沈羡交游的都是国公勋贵,宰辅尚书。
其实,方才沈羡得千牛卫扈从左右,可谓风采绝伦,引人瞩目,一个人抢走了所有的注意力,沈氏一族的族人哪里还能看到其他人。
故而,只顾着和沈羡叙话,倒是没有问及薛芷画。
“老朽失敬,不知薛国公近来如何?”沈临问道。
薛芷画轻声道:“沈老大人,家父在前线领兵,一切都好,再过一段时日应该就班师回京了。”
沈临点了点头,手捻颌下胡须,赞道:“薛老国公将帅之英,老当益壮,薛小国公将门虎子,更是能征善战,此次能够平定庆逆叛军,悉赖两位之功。”
“沈老大人过誉了。”薛芷画谦虚道:“也离不得天后圣德庇佑,前线将士用命效死。”
沈临笑了笑,道:“薛姑娘说的是。”
暗道,当真不愧是名门之后,说话滴水不漏。
这会儿,再看向一旁的沈羡,暗道,可惜,如果不是虞家有婚约,如果慕之娶了薛国公之女,定然于仕途大有裨益。
可惜,慕之非要履行与虞家的婚约,至于薛国公之女是否不为正妻,嗯,这想都别想了。
沈临相邀薛芷画落座下来,而后,状似无意问道:“薛姑娘如何会和慕之在一块儿?”
此言一出,厅堂中的众人都竖起耳朵倾听。
薛芷画道:“我如今效力于朱雀司,沈学士为朱雀司镇抚使,受天后所命,护送沈学士前往安州公干。”
“都别在这儿坐着了,到后宅厅堂吃饭。”沈老太太笑了笑,道:“周氏,你去后厨盯着。”
杜氏这会儿接过话头,道:“婆婆,让大嫂陪着说话,我去吧。”
她等会儿还要和夫君问问,究竟怎么回事儿。
沈老夫人点了点头,示意杜氏过去。
众人说话间,沿着抄手游廊,穿过月亮门洞,来到后院厅堂。
沈临与沈羡相伴而行,道:“慕之,安州刺史崔旭,乃是崔氏族人,彼在安州根植多年,不少人为其张目,前往安州公干,还是要小心才是。”
显然,这位历经宦海沉浮的老者,对如今的朝堂局势洞若观火,已经猜出沈羡此行的目的。
沈羡点了点头,并未深谈,而是问道:“叔爷莫忧,我已有计较。”
沈临笑了笑,道:“一会儿,等吃罢饭,到书房里,我们再唠唠,我在安州还有两个熟人。”
沈临为官多年,自然也积攒了不少人脉,只是与其多是同品阶,中枢无人,也无法拧成一股绳。
沈羡点了点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等会儿有一些朝堂的局势还要向沈临相询。
这次安州之行,要以安州为起点,进而席卷整个河北道。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80486/77099.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