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展昭传奇 > 第94章 天下第一神偷的预告信

第94章 天下第一神偷的预告信


“我更帅了。”

    展昭看着铜镜里的面容。

    十六岁的年纪,眉目已褪去稚嫩,轮廓如刀削般分明,映着晨光的侧脸仿佛镀了一层霜色,肤色是常年习武晒不黑的白,透着一股韧劲,像是打磨过的玉石。

    眉骨高而挺拔,两道剑眉斜飞入鬓,不显粗犷,反倒衬得整张脸愈发英气逼人。

    若以一字形容,便是“锐“。

    不是少年意气的锋芒毕露,而是锤炼后的沉敛锐气。

    然转瞬间,展昭气质又变。

    眉目间的锋芒尽敛,那双乌眸依旧清亮如墨,寒星般的冷冽褪去,眸光流转间,竟似三月暖阳融冰化雪,透出几分令人心折的温雅。

    再以一字论之,便是“和”。

    非是刻意为之的平易近人,而是历经世事后自然流露的温润平和。

    “六心澄照诀修为,又进了一层!”

    “咚咚——咚咚!”

    正感悟心法对于气质的改变,伴随着敲门声,顾临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师兄!师兄!”

    展昭将镜子放好,起身开门,看着这位已经换上僧袍,眉目也颇为平和的前“钟馗”,有些无奈:“说了毋须唤我师兄……”

    “师兄先入寺,自然要这般称呼。”

    顾临从小到大,都是被师弟师妹唤作大师兄,还是首度这样喊别人。

    哪怕对方的年龄比自己小十岁,他倒也不以为意,走了进来。

    之前展昭住在八人沙弥的僧舍,和陈修瀚是舍友。

    但钟馗图一案中,他在六扇门暂代了一段时期的神捕,大相国寺内人人瞩目。

    这个时候再和其他七个小沙弥挤在一起,实在太过醒目,寺内再是寸土寸金,也得安排独立的僧舍。

    而新入寺的顾临由于战绩可查,也一入寺就有单间待遇,恰好就在隔壁。

    顾临起初独来独往,颇为孤僻,还沉浸在裴寒灯逝去的悲痛中。

    直到近几日,才终于走了出来。

    如信中所言,不再囿于过往,彻底拥抱新的人生。

    出家修行,亦是一种新生。

    “寺内准备给我剃度赐牒,授予法号……”

    他此时就来诚恳地请教:“我不通佛法,只觉得难以承担僧人职责,又不愿拒绝寺中好意,不知师兄当时如何,可有教我?”

    展昭别的都知道,恰恰这个是答不上来的:“我没有剃度,我没有法号。”

    顾临看了看他僧帽下的头发,倒是能理解带发修行,但对于没有法号却有些奇怪:“师兄入寺也有数月了吧,何以没有法号?”

    展昭笑了笑:“我暂代神捕的时候,也没有名号啊,没有法号不也正常么?”

    顾临眨了眨眼睛。

    两者好像不是一回事吧?

    而且没有法号,在寺内其实不太方便称呼。

    但发现对方不愿多说,顾临也换了话题:“师兄可要去听早课么?我在《清净如来藏》上有些疑问,想要请教讲法僧。”

    “这……”

    早课和讲法僧原本正常,但现在结合到一起,莫名让人肚子痛。

    展昭近来确实没怎么去早课了,但也解释了原因:“讲法僧所言对沙弥尚有益处,于我不过听些公案典故罢了。不过你若想参习佛法,熟悉基础,还是该当每日去听。

    “只是基础么?”

    顾临面色郑重起来,取出《清净如来藏》:“这部经卷博大精深,我担心练岔了。”

    “你也发现了?”

    展昭道:“《清净如来藏》里面的心法看似简陋,实则不拘文字,直指人心,妙用无穷,寺内高僧的精修根本,多从此经中领悟,绝非入门典籍。”

    “那就没有练岔的害处么?”

    顾临道:“我曾经在河西遇过一位禅师讲法,此人的话语令我至今印象深刻——万物皆有佛性,但只要稍微错失了一点,佛道与自身之道就犹如天地之遥,接着迷惘不断滋生,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心性。”

    “这有些危言耸听吧?”

    展昭皱眉:“在我看来,佛法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人人皆可自悟,只管随心修炼,若修行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反倒着了‘我相’,如何见得本来面目?”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师弟是有佛性之人啊!”

    顾临尚在思索,戒闻的笑声从外面传来。

    眼见胖大和尚出现,两人齐齐行礼:“戒闻师兄晨安。”

    “两位师弟晨安。”

    戒闻笑吟吟地还礼:“顾师弟将受戒入籍,展师弟可要旁观?”

    “不必了。”

    展昭知道,这位一直想自己入僧籍。

    不剃度,无法号,总觉得与佛门隔了一层。

    其实不然。

    师妃暄剃度了么?有法号么?人家不也是慈航静斋的头面人物?

    嗯。

    怎么感觉怪怪的……

    戒闻提了一句,也不勉强,说了另一件事:“方才六扇门传贴,苏无情要来寺内拜访,展师弟是否见他?”

    听到这个名字,顾临的神情依旧有些复杂,只是没了最初的怨愤。

    “苏无情?”

    展昭有些讶异。

    六扇门近来在拨乱反正,整肃开封府周边的乱象。

    李无刑亲自带领的镇岳堂,单单这个月,就剿灭了三伙流窜匪贼,两个为非作歹的地方小势力,将地牢塞得满满的。

    也不知是撒气,还是要重塑之前被韩照夜败坏的声威。

    在这种情况下,苏无情还有空来访?

    “什么时辰?”

    到了约定的时辰,展昭来到资圣阁前。

    就见檀香缭绕间,苏无情独坐轮椅,指尖轻捻一朵野花,眸中似有万千思绪。

    展昭走到侧面,开口道:“刚刚看到你,我倒是想到了一个人。”

    苏无情回过神来:“谁?”

    展昭描述道:“一个眼睛看不见的朋友,心灵明澄,从不利用旁人,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满足的光辉,他不觉得瞎子一定要活得垂头丧气,而是饱含着对生命的无尽热爱……”

    苏无情起初微微苦笑。

    什么我有一个朋友。

    这是在点他呢!

    但听着听着,倒不觉得如此了,反倒露出憧憬之色:“这个人一定很幸福。”

    “一个乐天知命的人,过得当然幸福。”

    展昭道:“你其实也可以如此,不必独自撑着六扇门。”

    苏无情轻轻摇头:“病客并未独自撑住六扇门。”

    在钟馗图一案里,四大名捕发挥不能说名不副实,毕竟情况特殊。

    赵无咎开局就是假的,李无刑开局就中毒被禁,周无心相当于被假的赵无咎和真的苏无情合力忽悠,怎么打?

    没法打。

    真实的四大名捕,显然不会是这种水平。

    所以苏无情确实不是独撑。

    “也许六扇门内确实有不少人才,但与你一比,差距又太大,以致于真正的要事,你需要独自抗下。”

    但展昭还是认为,苏无情的地位过于特殊:“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六扇门恐怕不止是衰退,甚至要一蹶不振。”

    莫非真是这样的发展,于是后来包拯登场。

    包拯:我出手了!

    以致于如今没什么存在感的开封府衙,接替六扇门,成为了朝廷执法机构的门面?

    苏无情不知这位思绪什么,却也目光一亮,看了过来:“其实有个法子……”

    “想都别想。”

    展昭直接给出四个字,然后严厉警告:“莫要算计着让我答应!”

    “不会的。”

    苏无情苍白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多谢展兄关心,我本以为你会讨厌我,没想到你把我当成朋友……”

    “朋友么?”

    展昭摆摆手:“你此来不会只想说这些吧?”

    苏无情瞬间收敛情绪,正色道:“展兄可知,负业僧即将回大相国寺?”

    “负业僧?”

    展昭还是从早课毒杀案里面,定觉控诉负业僧鲁十四杀害他全家,才知晓了这个特殊的群体。

    但到底是什么情况,他还真不太清楚:“背负罪业,想要偿还,于是以负业僧的身份行走江湖,劝人行善,积累功德么?”

    苏无情微微摇头:“佛门并不认可功过相抵,但认可在积德行善的过程中,人能至心忏悔,罪业便可以悉皆灭尽。”

    顿了顿,苏无情举例道:“顾临被戒闻大师收入寺中,或许就是想让他成为第七位负业僧,负昔日‘钟馗’之业。”

    “原来如此。”

    展昭点了点头:“无论如何,负业僧都有惩恶扬善的作用,倒是不错。”

    苏无情道:“众生皆受业,罪业即菩提……”

    “负业僧若能将未尽的恶业转嫁己身,以阻恶业循环,确是大智慧,大修行!”

    “然并非人人都可如此,有些负业僧的行径早就偏向于私刑,而且性情多有古怪,更有失控的例子。”

    “所幸大相国寺为佛门之首,不只是一个名号,还有一件至关重要之物。”

    展昭道:“何物?”

    “佛兵——‘杀生戒’!”

    “负业僧每年回寺,正是要在‘杀生戒’下受戒,拷问忏悔之心,一旦有迷失的迹象,寺内就会令其闭关修行,参悟佛法,等到通过‘杀生戒’的考验后,再踏足江湖。”

    苏无情铺垫完毕,取出一封信件,递了过来:“而就在昨日,‘天下第一神偷’白晓风传来预告,要取贵寺的‘杀生戒’!”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80500/77123.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