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西游我唯唯诺诺,诸天我重拳出击 > 第541章 布下第二局!

第541章 布下第二局!


可脑海中那诡异描述挥之不去,手一抖,灵力失控,丹炉“轰”

    的一声,险些炸开!姜妄急忙捏诀稳住,汗如雨下:“这隐藏任务……奖励虽好,可这因果,怕是沾上就甩不掉啊!”

    他望着炉中丹火,喃喃自语:“西游之路,越发有趣了……”

    在灵山深处,云雾缭绕的雷音寺内,一座金碧辉煌的佛殿矗立,殿中香烟袅袅,佛光普照。

    准提道人端坐于莲台之上,面容肃穆,周身金芒如潮水般涌动。

    普贤菩萨与菩提祖师分坐两侧,三人目光交汇,空气中仿佛凝固了无形的压力。

    殿外,风卷残云,隐隐有西游之路的尘埃飘来。

    “长老,唐三藏之事,果真如你所料?”

    普贤菩萨率先开口,声音如山泉般清彻,却带着一丝凝重。

    他白衣胜雪,手持青莲,眉宇间忧色难掩。

    准提微微颔首,目光如炬,直视虚空:“非也。

    那被鼍龙吞食的,不过是假唐僧耳。

    真身已被藏匿,绝无生死之虞。

    此事,定与那未死的姜妄脱不了干系。

    他心机深沉,早有布局,欲借龙族之手搅乱西游大局。”

    菩提祖师捻须而笑,眼中闪过一丝精芒:“姜妄?那老狐狸,藏身隐界多年,竟还敢伸爪子到佛门头上。

    长老所言极是,我等须得细查,方能护得金蝉子转世周全。”

    三人商议良久,准提起身,袍袖一挥,一道金光化作传音符,直奔黑水河而去:“普贤,你速去告知悟空三徒,命他们搜寻河底上下游,莫要轻信表面。

    菩提,你我联手,探一探那姜妄的踪影。”

    普贤领命而去,化作一道白虹,瞬息间抵达黑水河畔。

    河水依旧汹涌,浪花拍岸如泣如诉。

    孙悟空、猪八戒与沙悟净三人立于岸边,猴王金睛火眼四下张望,八戒懒洋洋靠着树干,沙僧则默默守着白龙马的缰绳。

    三人自唐僧“遇难”

    后,已是心神不宁,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等待。

    “菩萨!”

    悟空第一个察觉,火眼金睛一亮,翻身跃起,落地时已变回人形,猴毛乱颤。

    “唐长老如何了?那该死的鼍龙,俺老孙定要碎尸万段!”

    普贤落地,叹息一声:“悟空莫急。

    长老有言,那被吞者乃假唐僧,真身尚在人间,被人藏起。

    此事疑与姜妄有关,你们三人速去黑水河底及上下游,仔细搜寻,莫漏一丝痕迹。”

    猪八戒闻言,耳朵一竖,猪鼻抽动:“菩萨,俺老猪可不信!那唐僧明明被龙孙一口吞了,哪还有假的?哎呀,这西游路走得,八戒我心都碎了!”

    沙悟净拉住八戒,低声道:“二哥,菩萨之言,自有道理。

    师父吉人天相,咱们走着瞧。”

    他卷起僧袍,率先跃入河中,水花四溅。

    悟空不语,拔出金箍棒,一棒搅动河水,顿时浪涌如山:“走!寻师父去!”

    三人齐入河底,黑水河下,幽暗如渊,鱼虾惊散,河床泥沙翻腾。

    悟空火眼扫视每一寸礁石,八戒用钉耙刨开河底淤泥,沙僧则以禅杖探查暗流。

    他们从河底直搜至上游源头,又潜入下游支流,足足耗费三日,河中珍珠贝壳被搅得天翻地覆,却连唐僧的僧袍碎片也未寻得。

    浮出水面时,三人皆是灰头土脸。

    悟空一拳砸在岸边巨石上,碎石飞溅:“该死!连根毛都没!师父到底去了何方?”

    猪八戒甩干水珠,瘫坐在地:“猴哥,这河搜了三遭,八戒我快成落汤猪了。

    莫不是师父真被那龙孙消化了?咱们散伙吧,回高老庄吃酒去!”

    沙悟净摇头,目光深沉:“二哥不可胡言。

    师父乃金蝉子转世,焉能轻易陨落?我思来,那姜妄诡计多端,或是将师父变为异兽,藏于河中某处。

    寻常搜寻,难觅踪迹。

    须得借金蝉子金身指引方位,方能一探究竟。”

    悟空闻言,眼睛一亮:“沙僧说得对!俺老孙这就去灵山,借那金身来!”

    说罢,一个筋斗云,直奔西天而去。

    灵山脚下,悟空落地,猴躯一晃,已是猴王本相。

    他直奔雷音寺,却见殿门紧闭,唯有菩提祖师迎出,面带苦笑:“悟空,你来得巧。

    金身已被观音菩萨带走,不在灵山。”

    “什么?菩萨带走了?”

    悟空毛发倒竖,金箍棒险些脱手,“那俺师父的方位,如何指引?”

    菩提轻叹:“观音带走金身,乃是为转移灵根,免遭姜妄暗算。

    她早已出发,行踪不定。

    普贤菩萨有言,让你返回黑水河等待,他会联系观音,届时自有分晓。”

    悟空咬牙,恨声道:“等着?俺老孙何时这般窝囊!”

    但念及佛门大局,只得翻身回转黑水河畔。

    河岸上,三兄弟重聚。

    日复一日,风吹日晒,悟空来回踱步,火眼不时扫向河面,猴心渐生烦躁:“这等待,何时是个头?菩萨们推三阻四,俺老孙要自己去寻那姜妄,问个明白!”

    猪八戒啃着野果,哼哼唧唧:“猴哥,八戒我早说了,散伙吧!这唐僧,保不齐真没了影。

    咱们三人各奔前程,省得在这河边喂蚊子。”

    沙悟净焚香静坐,劝道:“大师兄,二哥,安心等待。

    佛祖有云,机缘自来。

    师父若有难,菩萨必至。

    咱们且守着这河畔,护得白龙马周全。”

    三人各怀心事,殊不知天机暗转。

    那观音菩萨,本欲携金身赶赴黑水河,途中却撞破姜妄一缕阴谋。

    她现身阻拦,谁料姜妄早有准备,一道紫光闪现,将她收入紫金红葫芦中。

    葫芦内,空间扭曲如迷宫,观音跌落其中,只见一白须老者盘坐角落,正是太白金星。

    他被擒已久,面容憔悴,却仍持拂尘,勉强一笑:“菩萨,你也来了?这姜妄的葫芦,端的歹毒,吞天噬地,无人可出。”

    观音稳住身形,白衣不染尘埃,她柳眉微蹙:“金星,你怎在此?姜妄此举,意在乱西游,藏唐僧真身,扰佛门大计。

    贫僧已知其端倪,却不料中计。”

    太白金星叹息:“老朽奉玉帝之命,探查隐界,谁知落入此阱。

    菩萨,此葫芦乃吞天之宝,内藏乾坤,唯有以心神相合,方能暂缓其力。

    唐僧之事,老朽略知一二,他已被变作螃蟹,藏于鼍龙腹中。

    你有何难解?”

    观音闻言,心神一震:“变螃蟹?那金蝉子灵根,怎堪此辱?金星,贫僧需借你一缕星辰之力,凝成解咒之符,方能遥感唐僧方位,助悟空寻回真身。

    你可愿?”

    太白金星捻须,眼中精光一闪:“菩萨所请,老朽自当效劳。

    只是,此举需耗我半数元神,恐难脱此葫芦。

    罢了,西游大局为重!”

    两人盘膝相对,星光与佛芒交织,葫芦内隐隐震颤,却不知何时能破此局。

    与此同时,西海水晶宫中,珠光宝气,珊瑚林立,却笼罩着一层阴霾。

    小鼍龙的葬礼正在举行,宫殿中央,一具龙躯横陈,鳞片黯淡,腹部撕裂,血迹斑斑。

    鼍龙之母——一龙后,泪眼婆娑,爪子紧抓摩昂太子,声如裂帛:“太子!你眼见我儿被那猴子撕腹,竟见死不救?西海龙族,何等威风,如今却成笑柄!”

    摩昂太子低头,龙须颤抖:“龙后息怒。

    那猴子神通广大,我……我无力回天。

    况且,此事本非我意。”

    泾河龙王立于一旁,龙目圆睁,怒火中烧:“摩昂,你休得推脱!是我那不肖孙儿,贪食唐僧肉,才惹此祸。

    但我泾河龙王,何曾撺掇他下此毒手?分明是有人陷害,借刀杀人!那姜妄,早有预谋,欲借此乱龙族!”

    西海龙王熬顺端坐王座,龙袍华贵,面无表情。

    他知晓幕后真相——姜妄操控一切,意在挑拨龙佛两族——却不愿深陷。

    他大手一挥,宫中水波荡漾:“够了!葬礼乃哀悼之际,莫要争执。

    小鼍龙已亡,龙族颜面扫地,再纠缠,只会招惹更大祸端。

    今日事,止于此!龙后、泾河王,你们携灵柩回宫,哀思自安。”

    鼍龙之母闻言,悲从中来,龙躯一颤:“大王,此仇不报,我泾河龙族何颜立足四海?”

    熬顺冷哼:“仇?姜妄非我龙族可敌。

    忍一时,图后计。

    散了吧!”

    葬礼草草收场,泾河龙王夫妇携小鼍龙灵柩返程。

    途中,海流湍急,忽有一神秘人现身,雾气缭绕,身披黑袍,面容模糊:“泾河王,节哀。

    此丹乃大罗天丹,可助龙魂重聚。

    令孙虽亡,却可重新投胎,归于泾河家园。”

    龙王夫妇大惊,龙后颤声道:“阁下何人?此恩,何以报?”

    神秘人一笑,声音如风:“无须多言。

    姜妄之谋,已破。

    投胎之事,自有天机。”

    言罢,化烟而去。

    夫妇二人吞下天丹,只觉一股暖流涌入灵柩,小鼍龙龙躯隐隐发光,似有复苏之兆。

    而那被沉入祖龙渊的鼍龙尸体,正缓缓下沉渊底。

    渊水幽黑,鬼哭狼嚎,尸身腹中,一只拳头大的螃蟹悄然蠕动。

    它钳子锋利,壳上隐现金芒,正是变作螃蟹的唐三藏!他本是金蝉子转世,灵识不灭,姜妄虽施咒变身,却未灭其神魂。

    腹中残留假唐僧的血肉,化作养分,唐三藏钳口一张一合,吞噬残躯,体内神力竟缓缓回升。

    螃蟹眼如黑珠,闪着坚毅之光:“阿弥陀佛,此劫不灭,贫僧必破此壳,重返人身。

    悟空……速来救我!”

    隐界之中,雾气如纱,姜妄端坐石台,面容苍老却眼神如刀。

    李白立于一旁,青衫飘逸,手持酒壶,醉眼朦胧:“主公,始皇陵计划已败。

    那猴子搅局,陵中机关尽毁,咱们的棋子,全折了。”

    姜妄冷笑,捻须道:“败便败了。

    秦皇一脉,本是诱饵。

    取消此计,你继续以吞天葫芦吞天。

    西游之路,乱中取胜。

    唐僧变蟹,龙族内斗,佛门自乱,待我一网打尽!”

    李白闻言,酒意顿醒,拱手道:“遵命。

    只是,此葫芦吞天,动静太大,恐惊动紫霄宫那位。”

    话音刚落,隐界虚空一颤,一道宏大威压降临。

    紫霄宫中,鸿钧老祖睁开双目,须发皆张:“姜妄小儿,又起波澜?吞天葫芦,扰乱天道!”

    他大手一探,拿出先天至宝——一根金钉,钉身闪烁雷光,隐含混沌之力。

    “此次,贫道亲自动手,钉其气运,看你如何翻天!”

    隐界中,姜妄眉头一皱,起身道:“鸿钧察觉了。

    李白,速退!计划暂缓,待我布下第二局。”

    天庭太清殿,巍峨如玉,氤氲着道家清气。

    老子端坐蒲团之上,须发皆白,双眼微阖,宛若一尊尘封的古瓷,沉浸在清静无为的玄妙境界。

    殿外云海翻腾,隐有仙乐飘渺,可殿内却是一片死寂,只闻他胸腹间那悠长而缓的呼吸,仿佛与天地脉动合为一体。

    时光在此仿佛凝滞,唯有他指尖轻捻的拂尘,偶尔拂过一丝虚空,荡起细微涟漪。

    忽地,一道无形波动自虚空深处渗出,撕裂了殿堂的宁静。

    空气中弥漫起一股磅礴而古老的威压,仿佛鸿蒙初开的混沌之息,压得整个太清殿的砖石微微颤动。

    老子双目倏然睁开,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睛中闪过一丝警觉。

    他起身,袍袖轻挥,殿门自开,只见一道虚影缓缓凝现——那虚影模糊不清,却散发着凌驾众生之上的道韵,正是他的师尊,鸿钧道祖。

    “师尊?”

    老子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恭谨,连忙跪拜于地,额头触及冰凉的玉砖,“弟子不知师尊驾临,有失远迎。”

    鸿钧虚影悬浮半空,面容隐在雾气中,只露出一双冷冽如霜的眼睛,直刺老子心底。

    “太清,你可知罪?”

    声音如雷霆低鸣,却不带一丝温度,直入魂魄。

    老子心头一凛,脊背微凉。

    他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弟子清静无为,何罪之有?师尊何出此言?”

    “何罪之有?”

    鸿钧虚影周身道光大盛,殿内烛火尽灭,唯有那虚影如一轮皓月,照得老子身影拉长扭曲。

    “李白那孽障,人族准圣,竟敢在虚无越衡天吞天噬地,搅乱天道!你身为天庭圣人,鸿钧一脉弟子,竟坐视不理,任他吞噬大陆,毁我道基!若非我亲见,你还要推脱到何时?此等大逆,合该治你死罪!”(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80598/76677.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