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288章 新开年世界新闻头版头条第一弹

第288章 新开年世界新闻头版头条第一弹


第288章  新开年世界新闻头版头条第一弹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宏伟太空计划,有不小的挑战,但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将凌霄星城」从计划蓝图变为现实。」陆安环视在场团队成员,自信而从容的说道。

    过了片刻,他果断拍板。

    「各部门依据该计划第一阶段目标,细化方案,启动前期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

    在场的人纷纷点头,能够参与到这样足以载入人类史册的伟大计划中来,就足以让他们兴奋异常。

    陆安执掌下的星界动力航天,效率非常之高。

    仅两天过后,星界动力航天以一份措辞宏大但细节克制的新闻稿,正式向全世界公布了「凌霄星城」计划,成为了2018年新开年世界头版头条第一弹。

    消息一出,全球轰动,全球航天界、科技界更是炸开了锅似的,不可置信。

    外界看著星界动力航天公布的计划,仿佛是在看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太空巨构。

    总质量值:5000吨级,包含各舱段、桁架、推进剂、初始载荷。

    常驻人员:50人,可短期扩容至200人。

    设计寿命:30年,通过模块化更换和升级,可无限延长。

    轨道高度:~400公里,近地轨道,可根据任务调整。

    轨道倾角:~42度,兼顾全球覆盖与发射便利性。

    其建造策略依靠「星箭一号」高频率发射,把在地面预制好的大型舱段、

    架结构、设备分批运送至预订轨道,由航天员和人形机器人团队在轨组装。

    人形机器人必然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一些危险的太空作业活动会交给机器人去执行。

    一来是成本低,人形机器人再昂贵也比一套航天服要便宜得多。

    二来是更安全,能更好的避免人类航天员在太空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

    当然,人类航天员也会参与其中,不能因为有了机器人,人类自身就什么都不用做,万一出现机器人用不了的意外场景,到时候还是的需要人亲自上,所以必要的技能,人还是要掌握的。

    只不过有了人形机器人的辅助,可以减少人类航天员的出勤频率,频率降低了,出事故的概率当然也会跟著降低,安全系数当然也就提高了。

    根据星界动力航天公布的「凌霄星城」第一阶段目标实现后,其总投资规模预估在6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国际空间站作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产物,其总的投资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000亿美元,而「凌霄星城」超级空间站的预算比国际空间站还要低。

    要是算上通货膨胀,国际空间站的投入远超1000亿美元这个数。

    总质量超5000吨级,其规模是国际空间站的近12倍之多,实际投入还更小。

    这得益于「星流」软体工具的大幅优化设计和「星箭一号」的低成本发射,每公斤发射成本2500元人民币,理论上「运费」不会超过200亿。

    其次是得益于国内全产业链工业制造,规模化带来的低成本优势。

    最大的成本占用模块是「五号金属」材料,这玩意的制造成本很高,而且还是超级空间站的核心,用量还很大。

    在整个6000亿预算当中,其中有3500亿的预算是被「五号金属」材料。

    消息公布后,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再次被星界动力航天与「凌霄星城」

    占据。

    【星界动力航天发布「凌霄星城」超级空间站计划,打造近地轨道永久性人类活动平台!】——《今日头条》

    【商业航天的终极梦想?「凌霄星城」开启我国太空基建新纪元,或构建未来太空家园!】——《科技日报》

    【星界动力航天宣布启动「凌霄星城」太空计划,拟投建五千吨级近地轨道超级空间站!】——《人民曰报》

    【桦国商业航天公司星界动力宣布建造超级空间站,规模与野心令世界瞠目!】——《纽约时报》

    【从火箭到太空之城,星界动力航天的一系列动作是否预示著新的太空竞赛?】——《泰晤士报》

    网络世界更是沸腾。

    [卧槽,太空城市要来了?]

    [五千吨级规模,这下星界动力航天要忙疯了。]

    [这是要上天?呃不,已经准备上天了,在外太空建房子啊!]

    [把房地产业务开到外太空——————(柴犬.jpg)]

    [这玩意要是建成了,以后是不可以上去外太空旅游打卡?有这样的服务嘛?

    ]

    [有的兄弟,有的,我看了星界动力航天的新闻通稿,未来建成后也会有商业项目,大部分还是为科研机构提供的,但其中也有向民间个人开放的项目,其中就包括太空旅游。]

    [我也看到了,但是没有公布费用啊。]

    [不用想,肯定很贵的,只能是有钱人能够体验了,至少很长一段时间,普通人是没机会的。]

    [陆神牛笔,金色传说就是猛啊!]

    [人类出一个这样的牛人,就能大幅推进文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  

    广大的民众第一次感觉到科幻电影都有点追不上现实科技发展的速度了,这一点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

    还有人拿出了大导演史匹柏的最新科幻电影《头号玩家》来讨论,这部电影原定于今年3月30日在国内和北镁同步上映的。

    但因为去年10月份脑机终端横空出世,这让《头号玩家》的电影制作组懵圈了。

    因为这部电影里是用VR头显设备来呈现虚拟世界,但脑机终端的问世,直接让VR赛道提前淘汰。

    最终,史匹柏决定撤档,把VR元素的片段全部删掉,并且重新补拍剪辑。

    现在全世界的玩家,都在讨论脑机终端和元宇宙数字世界,《头号玩家》电影弄个VR头显设备,大家会觉得这想像力还没现实产物来的卓越呢。

    当星界动力航天宣布了「凌霄星城」超级空间站这一宏大的太空工程计划后。

    外界各路人士先是惊撼,随后是对于超级空间站那超过5000吨级的庞大规模感到怀疑,怎么看都像是在大放厥词。

    ——

    但这种情况很快就被更务实、更紧迫的情绪所取代。

    因为考虑到宣布并开展这个空前宏伟的太空计划,是那个不断创造奇迹的陆安,那情况又得另说了。

    当奇迹接二连三的发生,那就不再是奇迹,而是一种需要认真对待、可能改写规则的新常态。

    全球各大航天机构、顶尖大学的实验室、制药巨头的研发中心、高能物理研究所————

    那些目光敏锐的科学家和研究管理者们都坐不住了。

    他们的焦点迅速从质疑,转向了星界动力航天发布的新闻稿中,那一段令他们最为心驰神往的描述—科学与实验区模块。

    超净微重力实验室,用于高纯度材料晶体生长、特殊药物制备;暴露实验平台,直接暴露于太空环境;生物培养舱,进行动植物太空培养、生态系统闭合实验;大型物理实验舱,用于未来可能的大型粒子物理、宇宙学实验设备——.

    这些对于终日在地面实验室与重力、杂质、复杂环境搏斗的科学家而言,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微重力环境,意味著可以制备出地球上几乎无法合成的极致纯净的材料、蛋白质晶体;

    长期暴露平台,为新材料和新器件的太空耐久性提供了最真实的测试场;

    大型生物培养舱,使得构建更复杂的封闭生态系统、研究生命在太空的长期演化成为可能;

    而那预留的大型物理实验舱,更是让高能物理学家们看到了在近乎理想条件下探索宇宙终极奥秘的曙光。

    星界动力航天公司总部前台和公开的商务合作邮箱,几乎在「凌霄星城」计划公布后的48小时之内,就接到了大量来自全球各地的咨询邮件和电话。

    「您好,我是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创新研发部主任,我们对贵公司的凌霄星城」空间站的超净微重力实验室极感兴趣,希望能了解贵公司的合作模式与费用————」

    「这里是德蝈马普学会天体物理研究所,我们有一个关于宇宙暗物质的探测实验构想,希望能在贵公司的超级空间站的大型物理实验舱进行————」

    「我们是来自剑桥大学联合生命科学团队,希望能就凌霄星城」超级空间站生物培养舱的合作可能性展开探讨————」

    「您好,这里是加州理工学院————」

    不仅仅是邮件和电话,嗅觉最灵敏、或者最不惜成本的一些海外顶尖研究机构和跨国企业,已经派出了高级别代表团,直接飞东方。

    希望能够与星界动力进行面对面沟通,如果可以申请使用,要争取在未来的使用序列中「占得先机」,排在一个靠前的位置。

    他们深知,这样的平台一旦建成。

    其科研价值将是无可估量的,早一天投入使用,就可能早一天诞生重大成果O

    星界动力航天公司总部用于接待重要客户的会议室,一时间竟有些应接不暇。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带著不同口音的科学家和商务代表们,怀揣著同样的渴望,坐在了星界动力商务拓展团队的面前。

    1月17日,周三。

    ——

    星界动力航天总部,公司CEO总经理骆光华此刻正在陆安的办公室。

    「陆总,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骆光华向陆安汇报著这几天的情况,「国内外的咨询量都非常大,而且级别都很高,几乎涵盖了所有我们能够想到的前沿领域。」

    骆光华紧接著补充说:「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个问题,一是能否申请使用?二是费用是多少?」

    眼下空间站的影子都还没有,只是把计划宣布出来,但全球各路「英雄豪杰」已经纷至沓来,星界动力航天公司总部可谓门庭若市。

    这就是陆安如今的强大影响力最好的体现。

    虽然空间站还没有,但有过往的光辉履历搁那摆著的,大家都相信你能在未来做到。

    此刻,陆安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著楼下偶尔出现的一些被工作人员引领进入的陌生面孔。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了然于胸的笑意,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今年这个时间节点,不出意外阿镁立卡就要单方面挑起新的斗法,关税、技术封锁、拉黑清单等等操作,开始拼命的筑起所谓的技术高墙,试图阻断科技与人才的正常流动。  

    阿镁立卡开始逆全球化,大搞贸易、科技保护注义。

    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元界智控还是星界动力航天,陆安的操作就是要与之反著来。

    恰逢其时高举「开放合作」这杆大旗,树立一个「广阔天地,开放平台」的形象,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向全世界所有有梦想、有能力的科学家开大门,使得人才大规模向东方流动。

    无论他们来自哪里,只要他们的研究有价值,符合基本的伦理和安全规范,通过了间谍活动的审查,都欢迎他们来使用自己的平台设施。

    赢得全球科技界,尤其是那些在欧镁ZC下感到受限的科学家和机构。

    这又是一招阳谋,用绝对的技术优势和开放的姿态,对阿镁立卡接下来的封闭策略进行精准打击。

    「当然可以申请使用。」

    站在落地窗边的陆安转过身,回到办公桌内坐下靠著椅背,微笑著说道:「我们建造凌霄星城」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目标,也不仅仅是为了彰显实力,更是要让它成为一个开放的、服务于全球前沿科学领域的平台。」

    陆安补充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至于这个众」到底是谁,当然是我星界动力说了算。」

    具体的合作方式,陆安早就已经想好了。

    过了片刻,他有条不紊地阐述道:「首先,所有申请在凌霄星城」空间站这个平台上展开的研究,不管他是哪路机构或哪个领域,其研究成果需要与我星界动力共享,这是最根本的前置条件。」

    某些领域科研项目课题,也许星界动力航天完全用不上,那也必须要共享。

    我可以不用,但我不能没有调用权。

    陆安补充说道:「基于此,展开四种合作模式吧,分别是租赁模式、联合研究模式、定向委托模式以及种子计划。」

    >


  (https://www.pcczw.com/wx/65628/76926.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