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 第374章 朱元璋:宣告延寿丹,满朝震惊!

第374章 朱元璋:宣告延寿丹,满朝震惊!


时间一晃!

    应天城!

    相比于北疆的金戈铁马,大明军队的凶猛狂涛北伐启。

    在大明帝国的腹地核心,乃至于北疆以南,根本就没有战场的硝烟。

    甚至于许多大明的府域根本就不知道战争已经打响了。

    毕竟。

    如今的大明朝廷还没有昭告天下在北疆取得的大胜果。

    奉天大殿!

    “启奏皇上。”

    “北疆又一次大捷。”

    “太孙殿下率领我大明三大主战营首战,两军于北疆边境对垒。”

    “一战击溃鞑靼元军,歼敌近十万,俘七八万,大胜。”

    “甚至鞑靼大将军阿鲁台也被太孙殿下亲手斩杀。”

    “我大明,再次取得大胜。”

    急报兵跪在大殿内,大声的启奏道。

    听到这。

    朱元璋与朱标原本就笑容满面的脸变得更为灿烂。

    显然。

    朱应在北疆领兵,他们是丝毫不担心,应该要担心的是北元的那些残部。

    “好,好,好!”

    朱元璋连叫了三声好。

    声音传入大殿,更是格外的振奋。

    大殿内的文武也是如此,无不为此所高兴。

    几乎每一个文武的脸上都是挂着喜悦的笑容。

    “臣等恭贺皇上。”

    满朝文武皆是齐声恭贺道。

    “区区蛮子,咱大明不招惹他们,他们却屡屡招惹。”

    “这是他们自找的。”

    “传咱的旨意,对于蛮子,无需留情。”

    “还有太孙行事,任何人不得干预,谁敢干预,阻挡太孙北伐,咱就砍了谁。”朱元璋扫视朝堂,带着一种告戒的语气。

    在他的目光下。

    根本无人敢对视。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龙椅上的这位是真的说得出做得到。

    “父皇。”

    “此番北疆大捷,鞑靼的主力大军都已经被雄英给击溃了,俘获无数。”

    “接下来的北伐之战便是扩张疆域,掠夺人口。”

    “户部,工部,乃至于兵部都必须通力合作,将这些夺来的人口给消化了,化为我大明的劳力。”

    “如今我大明各处大兴土木,需要的人力可太多了。”朱标笑着说道。

    “这是自然。”朱元璋点了点头。

    “郁新。”

    “秦达。”

    “唐铎。”

    朱元璋扫了一眼,直接呼出了三个尚书。

    “臣在。”

    三人当即站出来,恭敬一拜。

    “自北疆抓回来的俘虏,由户部派人造册记录,皆是录为奴籍,由工部分配各大兴土木府域,由兵部负责调遣郡兵运送。”

    “总之。”

    “只要你们完成好了,督促好了,咱就记你们一大功。”朱元璋看着三人道。

    “臣等领旨。”三人当即应道。

    “父皇。”

    “除了这俘虏安置之事,雄英还提及了一事。”

    “便是向北迁徙我汉民。”

    “儿臣以为,此举可行,正如同当初父皇初定北方时,北方已经完全被胡化,不再认同吾华夏,辛苦父皇英明之举,如今吾大明北方才真正归心大明,重新融入华夏整体。”

    “此番雄英开疆拓土,道理也是如此。”

    “向北迁徙吾汉民,更有利于掌控北疆广袤疆土。”朱标又开口说道。

    显然。

    朱应上奏而来的秘奏已经让朱标和老朱都看到了。

    今日朝堂之上,趁着这再次大捷之喜,自是要将此事彻底敲定的。

    “当年咱北迁汉民就是为了让北方重新融入华夏,这些年来,也足可见咱做的是对的。”

    “此番雄英所提。”

    “咱自是准予。”

    “此事,太子你亲自来负责。”

    “正如雄英所提,迁徙贫民,迁徙无田无产之名,我朝廷负责护送前往北疆,除此外,待得归于北疆定居之后,还赋予五年免税之权,只限北疆之地。”

    “可分配牧场。”

    “可分配田地。”

    “粮种与牲畜种,迁徙贫民可向北疆的皇家银行借贷,未来无息偿还即可。”朱元璋想了想,对着朱标说道。

    之所以不直接赐予粮种什么的。

    那就是因为朱元璋知道人性,更看透了人心。

    如果是平白无故给的,没有任何压力,那他们绝对不合珍惜。

    当然!

    这也只是小部分一些人,真正能够改善穷苦贫困,他们也一定会珍惜的。

    “父皇圣明。”

    “此事,儿臣一定会全力督促。”朱标也当即应道。

    “启奏皇上。”

    “礼部收到了来自北疆的奏报。”

    “太孙殿下以皇上之名传旨于朝鲜国,命朝鲜出兵进攻建州三部。”

    “如今这旨意应该已经到了朝鲜了。”

    刘璟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咱当初就给了雄英临变处置之权,为了避免许多事情耽误,咱还给了他一些盖了印的空白圣旨。”

    “如今看来,咱又做对了。”朱元璋大笑着说道。

    而此话落下。

    朝堂上的大臣无不在心底发震。

    直接给予空白圣旨给朱应,国之储君。

    这是何等魄力才能做到?

    这是何等的信任才能做到?

    甚至都可以想到,要是朱应忽然想要当皇帝了,完全就可以拟定一道旨意,再加上麾下掌控的数十万大军,北疆归附,他完全都可以直接杀到应天做皇帝。

    不过!

    这就是满朝文武不知道祖孙三人究竟达成了怎样的共识,更不知道朱应如今根本就对这个皇位没有任何兴趣。

    倘若他们知道朱应的追求,那就断然不会如此觉得了。

    “给咱密切关注李成桂的动静,倘若他不出兵进攻建奴三部。”

    “哼哼。”朱元璋冷笑了一声:“那就收拾了鞑靼后,再收拾他们。”

    “一个臣属国如果不尊上国之令,那咱要他们何用?”

    显然。

    朱元璋在知道了自己孙子的野心后,更为了一统世界,为了复活自己妻子的愿望,所谓不征之国根本不会再有,未来大明周边的所有番邦小国都将会是大明出征的目标。

    任何国都不例外。

    “皇上圣明。”

    满朝文武齐声高呼道。

    在如今的朝堂之上。

    自然就只有朱元璋的声音。

    “诸卿。”

    “如今之天下,如今之大明,已然在咱孙子的改变下正在迅速增长国力。”

    “这些,你们也都可以亲身感受到大明的蜕变。”

    “但,今日咱还要告诉你们一件事。”

    “不要再以寻常的眼界看待大明,看待太孙。”

    朱元璋话音一转,忽然看着满朝文武说道。

    而前面几句话,大明国力蜕变,这些自然都可以见证到的。

    但后面一句。

    则是让群臣都面带不解之色。

    “你们看咱是不是变年轻了?”朱元璋笑了笑,忽然看着满朝文武道。

    群臣带着更为不解的目光看向了朱元璋。

    而当他们真切看清楚后。

    这才发现。

    龙椅上的朱元璋似乎真的变得年轻了不少,原本花白的头发竟然都变黑了,甚至于脸上的皱纹都淡了许多,好似恢复成了中年样貌似的。

    “咱可以告诉诸卿。”

    “这世间,真的有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这世间,也并非真的如你们所想所见,所谓仙神是虚无缥缈。”

    “咱也可以告诉诸卿。”

    “咱之所以变得年轻了,皆是因为咱大孙献给了咱一颗延寿丹,并非是你们所了解那种方士所炼制的毒丹,而是真正的延寿丹。”

    “咱吃了,太子也吃了。”

    “以咱现在这状态,还能活个几十年没问题。”朱元璋此刻又开口说道。

    到了他这个位置,延寿丹的存在也根本无需隐藏什么,反而,还对着满朝文武有着一种激励之用。

    而听到了朱元璋的话后。

    满朝文武全部都露出了震惊的神情,目瞪口呆的看着。

    显然。

    如果这种话是从满朝文武,乃至于除了朱元璋父子之外任何一个人说出来,那他们都会觉得是胡言乱语!

    但。

    这话是从朱元璋的口中说出来的。

    众所周知。

    朱元璋是最不相信所谓方士,更不相信所谓灵丹妙药的。

    在他的大明帝国内,所谓炼丹方士根本就抬不起头,更没有生存之地。

    而现在说出此话,可见这话的可信度。

    “当初咱大孙北上时,便已经给咱留下了一些东西。”

    “灵石。”

    “灵丹。”

    “还有一颗可延寿十载的延寿丹。”

    “而这些,便是太孙特意交代,恩赏有功之臣的。”

    朱元璋缓缓开口。

    而此话落下,更是让满朝文武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显然。

    这正是朱元璋所说那延寿十载的话。

    别人说的不可信,但朱元璋此刻用自身,还有他作为皇帝开口说的,却是无人不信。

    “都给咱拿上来。”

    朱元璋一摆手。

    只见。

    郭镇带领着十几个禁卫军一人捧着一个盒子,从殿外走到了殿内。

    满朝文武的目光立刻汇聚而来。

    “打开,给诸卿看看。”

    朱元璋一笑,带着几分神秘。

    应声。

    众禁卫军直接将手中的盒子打开。

    朝堂文武目光汇聚。

    第一派的几个盒子,入眼便是数十颗闪烁着淡淡白色光芒的灵石。

    只是一眼看去,便知此物的不凡。

    比夜明珠都要亮。

    而且在展现出来的一刻,整个大殿内的气息似乎都变得更为轻松,格外心旷神怡。

    “此物,乃是咱大孙得天赐之灵石。”

    “随身佩戴,延年益寿,百病不侵,能够增强自身的体质。”朱元璋则是指着那灵石说道。

    但这还没有结束。

    只见第一排的禁卫军重新闭上了盒子退下。

    第二排的几个禁卫军也打开了盒子,入眼则是一个个瓷瓶。

    “这些乃是咱大孙得天授技,亲手所炼灵丹。”

    “拥有提神之效,拥有健体之效。”

    朱元璋又缓缓开口。

    随之。

    禁卫军直接打开了瓷瓶。

    顿时!

    大殿内一股极为浓郁的丹香飘散,靠近一点的闻了一口都感觉浑身舒畅。

    但朱元璋一挥手。

    又纷纷退了下去。

    郭镇双手捧着一个盒子,神情也是格外郑重,将盒子打开后。

    一个瓷瓶出现。

    “此乃咱大孙留给咱恩赏功臣的【延寿丹】,如今咱也只有一颗,服用下去能够延寿十载。”

    “咱可以保证,这延寿丹绝对有用,还有这些灵丹妙药也全部有用,因为咱都亲自尝试了。”朱元璋十分郑重的对着满朝文武道。

    这一刻!

    整个朝堂上的大臣都尽是急促的呼吸声。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都汇聚到了这寿元丹上,难以移开。

    虽然这并不是长生不死药。

    但。

    这可是真正的延寿丹药。

    十载啊!

    十年光景啊!

    要是能够多活上十年,那该是多么美妙?

    特别是这些站在朝堂上的大臣,拥有着权力,那就更想要活得更久。

    听着满朝呼吸的急促声,朱元璋眼中带着笑意,这,正是他要的效果,更是朱应想要的效果。

    “敢问皇上。”

    “要立下何等功劳才能够得到这……这延寿丹赐予?”

    此刻。

    作为尚书的秦达也忍不住了,恭敬问道。

    满朝文武目光汇聚。

    “这丹药价值有多大,世人皆知。”

    “所以,需要多大的功劳。诸卿可以自行衡量。”

    “但咱可以告诉诸卿的是,如今咱手上虽然只有一颗延寿丹,但咱大孙手中可是还有,而且未来得天所授说不定更多。”

    “只要诸卿为大明全力尽心尽力,未必不可得到。”

    “当然。”

    “除了这延寿丹外,还有灵石也有诸多妙用。”

    “此番咱大孙北伐,需要各部配合,需要天下官吏配合。”

    “只要咱大明的官吏,人人都有机会得到恩赐。”

    “灵石,丹药。”

    “咱与太子会亲自评比,以三月为一期限,论功行赏。”朱元璋幽幽开口道。

    “臣等誓死效忠大明。”

    “臣等誓死为大明尽忠。”

    满朝文武全部都齐声道,此刻更为坚定,更为亢奋。

    朱元璋一笑,一摆手:“好了,今日之议就到此结束吧,退朝。”

    今日朝议该说的都已经说了。

    该取得的效果都已经取到了。

    此刻退朝,正合时宜。

    待得群臣退下。

    “标儿。”

    “现在咱明白雄英当初为何要留下这些丹药还有一颗延寿丹了。”

    “这些作为恩赏,绝对可以激励满朝啊。”

    “有些人或许不在乎金银,但对于延寿,可是非常在乎的。”

    “哪怕自己不在乎,他们总是有在乎的长辈亲人的。”朱元璋笑着说道。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69662/7683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