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 第373章 朱应:为大明开疆,为华夏拓土!

第373章 朱应:为大明开疆,为华夏拓土!


听到这!

    朱允熥面带感激的道:“大哥,谢谢你。”

    “对我,你就无需如此客气了。”

    “你在军中好好磨练,他日,我希望你真的可以独当一面。”朱应充满期许的说道。

    朱允熥连连点头:“臣弟绝对不会让大哥失望。”

    “好了。”

    “去休息吧。”

    “还有这些拿下去,不要耽误了修炼。”

    朱应说着。

    从桌子上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炼骨散,还有炼体丹,一个小包裹直接就对着朱允熥丢了过去。

    “谢大哥。”

    朱允熥立刻接过来,立刻道谢。

    如今他在战场上之所以拥有蛮子难以抵挡的勇力,可不是靠着他的一腔热血,而是自大哥这里得到的修炼之法。

    不然。

    以他一个贵公子的身份,自然是在军中吃不消的。

    “刘磊。”

    朱应又开口道。

    “殿下。”刘磊立刻道。

    “陈松,虽不是王卫,但对孤的忠诚可鉴,以后仍按王卫额外的丹药供给。”朱应沉声道。

    “臣领命。”刘磊立刻道。

    而陈松则是感激无比。

    “臣多谢殿下隆恩。”陈松立刻跪地一拜。

    “免了。”

    “好好活着,好好修炼。”

    “你这一条手臂,未来未必不能再铸。”朱应对着陈松说道。

    “臣誓死报答。”陈松郑重回道。

    “好了。”

    “下去吧。”

    “明日还有诸多军务,今晚好好休息。”朱应也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拉着朱允熥叙旧交待,在这战场之上,有时候说多了也无用。

    朱允熥与陈松恭敬见礼后,便缓缓退了下去。

    “殿下。”

    “如今允熥公子相比于曾经在应天的文弱,的确是多了几分男儿守土之气。”

    “不过允熥公子手臂上有伤,殿下为何不过细问问?”刘磊恭敬问道。

    “如今的他就是我大明一个普通的军人,这一战下来,不知有多少如他一样受了伤,甚至是送了命的。”

    “如若孤关心他,何人来关心那些将士?”

    “记住。”

    “在这战场之上,对待吾大明将士,孤一视同仁。”朱应沉声说道。

    刘磊所看到的是自己与朱允熥的兄弟之谊,但朱应看到的则是全军。

    眼界自然是不同的。

    出了王卫营帐。

    “允熥公子,你竟然是太孙殿下的亲弟弟。”

    “你……”

    陈松与朱允熥离开,路上,陈松难以掩饰震惊之色。

    “陈大哥。”

    “朱允熥在应天是,在大哥面前事,但在军中只有朱通。”

    “我身份的事情还请陈大哥不要外泄。”

    “我不想因为我的身份带来一些影响。”朱允熥则是正色回道。

    “放心吧。”

    “此事我不会乱说的。”陈松也是立刻点头承诺。

    ……

    翌日!

    天初亮。

    后勤军准备的饭食送到了各军。

    不过也有昼夜不停抓俘的将士,直至现在才得以轮换下来。

    朱应所在主营内。

    “殿下。”

    “如今战况明朗。”

    “鞑靼南下之军已被我军彻底击溃,就算有一些元军逃了,那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不仅仅是军力大损,更因为鞑靼大汗还有其大将军都死在了殿下手中。”

    “鞑靼,短时间内不可能凝聚一体。”

    “这正是我大明乘势全力北伐的大好时机。”徐辉祖沉声说道,带着一种坚定。

    “徐将军。”

    “鞑靼之危局虽然已经解了,但在我大明辽东,数十万鞑子还在全力进攻。”

    “虽然鞑子不比鞑靼战力,但人力摆在了那里。”

    “不得不重视。”蓝玉此刻开口说道。

    此话落。

    营帐内不少将领也是纷纷点头。

    显然。

    鞑子南下,虽然战力不如鞑靼,但架不住他们人力不少,而且还分为许多部,从辽东各处袭击,辽东虽然如今已经有大军驻守,但也免不了吃一些亏。

    “鞑子。”

    “暂且不急。”

    朱应则是缓缓开口,带着一种深思熟虑。

    “要灭,就先灭最强的。”

    “先灭鞑靼,再定鞑子。”

    “收拾了这两个后,就再看战局如何。”朱应沉声说道。

    此番有此深思熟虑。

    实则是朱应考虑之后的结果。

    鞑子!

    建州,东海,海西三部。

    加起来的兵力的确是不少。

    可是在这个时代,除了建州的兵器装备稍微好上一些,其他的两部鞑子根本就不算什么,成不了什么气候。

    而建州鞑子与鞑靼一比,那战力就更加弱了。

    在历史上。

    有一个著名的战役。

    成化犁庭!

    那一战,大明几乎将辽东之外的建奴给铲平了,让他们损失惨重,可惜并没有彻底,也造成了最后大明内乱,让他们有机可乘。

    当然。

    在那个时代,还是因为内乱加剧,奸人太多了。

    不过。

    既然朱应来了,自当改变。

    等解决了鞑靼。

    这建州三部,朱应一定会解决透彻,不会留下任何后患来。

    屈辱历史,不会再发生。

    在这个世界内,华夏将永远屹立。

    “殿下。”

    “关于辽东战局,臣到倒是有一个提议。”

    正在这时。

    自内帐,传来了一个声音。

    闻声!

    许多将领都是有些茫然的看向了内帐,似乎是不清楚里面出声的是谁。

    “出来吧。”

    朱应则是直接开口道。

    应声。

    一个身着黑色僧袍的中年和尚从内帐走出,手中还捏着一串佛珠。

    “这位是孤麾下幕僚军师,姚广孝。”朱应则是对着众将介绍道。

    闻言!

    看着这和尚打扮,还是一身黑色僧袍。

    众将都是面带奇怪之色,不过。

    能够被朱应委以重任,还是军师。

    他们自然是相信朱应的眼界。

    众将也是纷纷抱拳见礼道:“见过军师。”

    “见过诸位将军。”

    姚广孝也是双手合十,行了一个佛门礼仪。

    “你有何提议?说来听听。”朱应直接道。

    “高句丽,不,如今应该是叫朝鲜国。”

    “如今已经是我大明的藩属国了,纳贡称臣,尊大明为天朝上国,殿下可上奏皇上,让皇上下旨让高句丽派兵袭扰建州三部,守护辽东。”

    “倘若他们遵旨为我大明效力,那也能够解一些辽东之危,给辽东将士减轻一些防守压力,倘若朝鲜不尊,他日我大明要收拾他们就有理由了。”

    “殿下的侧妃不正是朝鲜公主吗?还给殿下生了一个儿子,如果以后真的收拾了这朝鲜国,殿下这个子嗣正好可以用来为王,相当于为我大明开辟了一个真正掌控的属国了。”姚广孝面色平静的提议道。

    此话一落。

    朱应也是眼前一亮。

    这一点。

    朱应的确是没有想到。

    而营帐内的众将也是眼前一亮,显然也是被这个计策所惊到了,藩属国,还能这么用?

    “殿下。”

    “军师言之有理啊。”

    “既臣服我大明,这李成桂继位也是借了我大明的势,如果没有我大明的旨意,李成桂想要压服原本高句丽那些老贵族可没有那么简单。”

    “如今一道旨意下去,正好可以试试这李成桂。”

    “倘若这李成桂不尊,等收拾了鞑靼和鞑子以后,再收拾他。”

    “臣也附议。”

    “军师此策可行。”

    众将一听,纷纷认同此策。

    毕竟。

    对付这等小国,如若没有用处,那大明何必让他们朝贡称臣?

    “此策的确不错。”

    “但无需去应天请旨了。”

    朱应一笑。

    直接从桌子上拿出了一封空白的圣旨。

    在圣旨上,已然盖着大明的传国玉玺。

    显然。

    在北上北平之前。

    朱元璋为了让朱应能够完全顺利进行,如果需要旨意的话,也省得两边跑了,虽然已经明旨说了,太孙诏谕与圣旨等同。

    但很多事情还是认圣旨的,特别是对外。

    所以。

    在来之前。

    朱元璋就准备了很多封空白圣旨交给了朱应。

    看到这空白圣旨。

    众将都不约而同的呆住了。

    显然是没有想到。

    不过在心底,也只能暗暗感慨朱应地位的根深蒂固,甚至连空白盖了大印的圣旨都交给朱应了。

    “在孤北上时,老头子担心孤很多需要圣旨却又耽误时间,所以直接给了孤空白圣旨。”

    “此番正好能用。”朱应笑了笑。

    直接将提起笔来。

    在这空白圣旨上写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有建州,海西,东海三部兴兵犯吾大明辽东边境,朕,命你朝鲜国兴兵北上,袭三部部落,钦此。”

    没有过多的废话,朱应在这圣旨上直接就写明了要求。

    总而言之。

    朱应也不管李成桂到时候会不会出兵,如果出兵,那就让他朝鲜国再安然一段时间,可如若他不出兵,那以后大明收拾他就有足够的理由了。

    “此旨意以朝廷名义发往朝鲜。”

    “无需多说什么,让李成桂按旨动兵。”朱应直接将旨意对着身边的刘磊一递。

    “臣领命。”刘磊立刻应道。

    “恩。”朱应点了点头,又看向了众将:“此番元军大损,战马辎重得到不少。”

    “粗略估算多少?”

    朱应看向了李景隆。

    “回殿下。”

    “俘获战马超两万匹,俘获元军粗略估算下有七八万人。”

    “面对我军围剿,陷入重围内的元军除了投降别无选择。”

    “只是也有很多元军假意投降,最终让我军将士吃了不少亏。”李景隆立刻回道。

    “假意投降?”

    朱应眉头一皱。

    只是思虑一刻,当即道:“传孤令,以后接受敌军投降时,必须慎重对待,如果在其中有人假意投降,直接将那一批投降之人全部杀了。”

    “此令,全军施行。”

    话语间。

    朱应扫过众将,充满了告诫。

    在朱应的心底,那些元军降卒虽然是劳力,未来能够带来不小的价值。

    但他麾下大明将士的命才是最金贵的。

    如果因为抓俘虏而让将士受损,那朱应就要让那些假意归降的人陪葬。

    “臣等领命。”

    对于朱应这个决定,所有将领都齐声附和。

    他们可不是开口仁义道德的腐儒,都是武将。

    在朱应麾下,可没有那么多顾忌。

    “好。”

    “传孤令。”

    “骑战营,随孤北上追击。”

    “步战营压上。”

    “至于神机营,稳步推进跟上。”

    “接下来的战争,不会有大规模的两军列阵了。”朱应沉声喝道。

    “臣等领命。”

    众将齐声领命。

    “另。”

    “姚军师将代替孤镇守于这北疆边境,有关于据点修筑,乃至于位置修铸,边军押送降卒,调兵驻防。”

    “一切由姚军师负责。”

    “他的话,便是孤的命令。”

    “任何人违抗,便是违逆孤的诏谕。”

    “此剑,便是孤亲临。”

    在这交代将令的最后,朱应又授于了姚广孝运筹帷幄之权,稳固北疆之权。

    话语间。

    直接将放在一旁的倚天剑对着姚广孝一递。

    而姚广孝显然也没有想到朱应会这般看重他。

    昔日。

    他可是燕王府的幕僚,或许能够出谋划策,但不会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权柄,可朱应却根本不在乎这一点,此番所赐权柄毫无疑问,很大。

    北疆十几万边军,郡兵都归于他调度。

    绝对的大权。

    “殿下。”

    “真的如此信任贫僧?”

    姚广孝有些呆愕的看着朱应,声音都有些发颤。

    “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再而。”

    “如今是大明,是华夏对外开疆拓土,取万世之名。”

    “如若乱来,那可是背负万世骂名,孤不相信你这个追求万世留名的和尚想要背负这骂名。”朱应当即笑着说道。

    闻言!

    姚广孝也没有再多言,而是面向朱应,缓缓跪下,行了一个大礼。

    然后双手捧起了朱应手中的倚天剑。

    “臣姚广孝。”

    “领命。”姚广孝大声道。

    “好。”

    看着姚广孝接受此任,朱应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间也真的可以放心了。

    以姚广孝的能力,绝对能够将据点驻扎,边军调动之事处置好。

    朱应清楚他有这样的能力,此刻他能够接受这重任,也足可见姚广孝是想要博取那万世之名。

    开疆拓土,华夏大明一统世界。

    这,便是姚广孝新的追求。

    而非曾经的屠龙术。

    “诸位将军。”

    “事不宜迟。”

    “动兵吧。”

    “北伐,从今日起开始。”

    “为大明开疆,为华夏拓土。”朱应大声喝道。

    “臣等义不容辞。”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69662/76839.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