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814章 老部下

第814章 老部下


第814章  老部下

    年底了,

    地方的都督、刺史们也都陆续抵达洛阳朝天子。

    李存孝、苏定方、刘黑子、罗大福、丘英起丘神俨,姬思温姬思恭,还有李道玄、李德奖等一众人约好来拜访。

    这些都是当年在河东并肩战斗过的老部下。

    如今在朝中任中书舍人的刘世彻,考功员外郎的卢承庆等几位行营幕僚也来了。

    「知晓你们要来,特意斩了几只鸭子。」

    年底了,瀍河庄园送来了一些活鸭,也有庄园加工好的酱鸭、板鸭,听说老部下们要来拜访,李逸又让宰鸭子,做了烤鸭、盐水鸭。

    卢承庆笑著对大家道:「你们在外做官,可能不知道如今司徒家的鸭子可是名满洛阳啊,

    这鸭子养在洛阳城外的庄园,池塘里蓄养,约以十旬,肥美可食。举叉火烧,皮红不焦,谓之烤鸭。

    涂酱于肤,煮使味透,谓之酱鸭。

    我觉得最美味的还当属盐水鸭,淡而旨,肥而不浓,盐水鸭陈年老卤卤制而成,皮肥骨香。要是桂花飘香的金秋时节,鸭肉鲜嫩异常,肉有桂花香,此时最美味,也称为桂花鸭。

    到了冬天,鸭子盐卤腌制、风干而成,就是板鸭了。水泡火煮,肉质酥烂,清爽咸鲜,适口不腻。」

    卢承庆说起李家的鸭子来,那是头头是道啊。

    从岭南回来的李德奖笑道,「看来卢员外是真喜欢司徒家的鸭子,今天咱也算有口福了,能吃上全鸭宴。」

    苏定方老家河北,那边最出名的是驴肉。

    鸭子倒是吃的少,北方人更喜欢的是吃鹅。

    「这鸭子真有这么好吃?」

    李逸笑著招呼他们坐,「其实也没卢兄说的这么神奇,说是庄子上鸡鸭养的都多,这鸭子养的尤其多些,比较好养,长的也快。放养河塘,吃些螺丝鱼虾,百日便长肥了。

    鸭子养的多,自然就琢磨一些吃法。」

    贵族大家喜欢吃羊肉,以羊肉为上食,嫌弃猪肉。

    李家现在养猪多,但那些贵族官员们终究还是吃的少,甚至不吃。不过鸡鸭倒是没有那么嫌弃,李逸出手,教授了一些鸭子的好吃做法后,

    现在洛阳城里自己加工来卖,

    已经卖出名气来了。

    烤鸭、酱鸭、板鸭、盐水鸭,那都是连卢承庆这样五姓出身的考功员外郎都赞不绝口的。

    另外鸭血粉丝汤,也是深受好评。

    此外,鸭油烧饼,也是店前经常排长队。用鸭油和制的酥烧饼,有带馅的和不带馅的,都是又香又酥,余味久存。

    本来挺普通的鸭子,硬是让李家现在做的红红火火,明年还打算做咸鸭蛋呢。

    新鲜鸭子也可以做成黄焖鸭、酸梅鸭、姜梅鸭、陈皮鸭、干锅鸭等美味。

    当然,鸭绒还可以做成衣服和被子呢。

    刘世彻感叹道:「以前猪肉下贱,富者不屑吃,贫者不懂吃,可自从司徒家养猪开始,

    这猪肉就多了许多好吃的做法,甚至司徒家的猪肉都更好。

    什么红烧肉、糖醋排骨、粉蒸肉、锅包肉、梅菜扣肉、回锅肉、蒜泥白肉、红烧肘子···哎呀,不能说了,说的都要流口水。」

    罗大富接道:「还记得当初司徒刚回御宿乡,修房子时杀猪宴谢工匠,煮的坨坨肉,只是撒了点盐,至今让我还回味无穷呢。」

    坨坨肉,在场的大家都吃过,当初在河东打仗,条件简陋,打了胜仗庆功时,就吃过坨坨肉,做法简单,味道却很好。

    「长安现在很多贵族都开始吃猪肉了,不过只吃司徒家庄子养的猪。

    现在洛阳人,又开始追捧司徒家的鸭子了。」

    「那可得多养些,要不然哪够吃啊,仅长安、洛阳,两座城数十万口人,这一天得吃掉多少鸭子?」

    李逸道:「嗯,要多养。」

    他没说谎,之前庄子上养鸡养鸭,那还只是一般的养殖,但是自从知道明年可能有蝗灾,

    李逸向皇帝和朝廷建议积极预防政策时,就有一条是多养鸡鸭灭蝗。他也向自家下达了明年要多养鸡鸭的决定。

    还没过年,李家各处庄园就行动起来了。

    到处寻找招募有养鸡鸭的人,挑选手脚勤快头脑聪明的年轻人,把这些人组织起来,

    传授、学习养鸡鸭的技术。

    扩建鸡鸭养殖场,

    虽然要过冬后才能孵化鸡鸭,但不妨碍现在提前做好统筹安排。

    这样等时候一到,就能全面开始。

    明年,李家各处的鸡鸭养殖规模,会扩张很多倍。

    甚至制订了,等蝗灾出现时,要赶著鸭群去追逐蝗群,蝗群到哪,鸭群跟到哪。

    一只成年鸭子,一天能吃掉两百多只蝗虫。

    据说后世西域省出现蝗灾,曾运鸭子去灭蝗,鸭子一天能进食五次,一次吃掉六七十只,一天下来能灭蝗三四百只。

    浙江一万只刚满四十五天的鸭子,赶赴西域灭蝗,一点没有水土不服,表现神勇,于是陆续又追运鸭子,前后十万只浙鸭赶赴西域省,最终把一百万亩草场的蝗虫消灭了。  

    蝗虫消灭了,鸭子也长肥了。

    「二郎啊,」李逸对德奖道,「你现在岭南任官,岭南那地方虽说天气炎热,可是水乡啊,最是适合养鸭子了。

    我明年要在岭南养鸭子,也希望岭南那边也多养鸭子,待到夏秋之交,中原若起蝗灾,到时让南鸭北调,以鸭灭蝗。」

    大家以为李逸开玩笑呢。

    结果李逸神情严肃,「我是认真的,朝廷也已经出台公文,鼓励各地百姓多养鸡鸭,会有补贴,明年若是能够灭蝗有功,还有赏赐。」

    「南方水乡,最适合养鸭,一只鸭子一天能吃掉半斤蝗虫,十万只鸭,一天就能吃掉五万斤,那可是二三百万只蝗虫,一个月能吃掉一亿只蝗虫,

    那遮天蔽日的蝗虫,也怕鸭吃。

    尤其是在他们还没有成虫,没长出翅膀还不会飞的阶段,鸭子可以说是他们的克星。」

    李德奖等都是武将,

    听这些感觉有些神奇,但他们相信李逸,当年李仲文雀鼠谷中伏大败,只剩下李逸率领的后军,

    形势危急万分,李逸却带著他们这群后勤辎重部队,硬生生的稳住报河东危急,甚至在后来裴寂挂帅再次大溃后,依然是李逸带他们力挽狂澜。

    突厥犯边,也是李逸带领大家败突厥、擒颉利。

    李逸现在说什么,他们都肯信。

    「你们手里有钱有人的,可以派人来我家一起学养鸡鸭的技术,等明年大量孵化鸡鸭养殖,灭蝗救灾,

    等蝗虫灭了,鸭子也肥了。」

    诸将纷纷笑道:「多谢司徒提携咱,回头咱就安排。」

    李逸道:「你们放心,这鸭子好养,养肥了更不用担心没销路,我可以给你们包揽下来。

    我家这酱鸭板鸭烤鸭盐水鸭,可是非常受欢迎,正大量需要鸭子呢。」

    菜已齐,酒备好,

    李逸招呼老部下们上桌,「都来尝尝这些鸭子,保你们吃了赞不绝口。」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0108/76404.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