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改写影视工业内容生产的游戏规则
推荐阅读:艺术系学霸 我刚满级,你们让我当傀儡皇帝? 重生1977大时代 足球:才16岁,让我退役复出?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某美漫的超凡人生 文娱2000:捧女明星百倍返利 我真没想下围棋啊! 我的忍术不对劲 斗罗:鲨之猎刃,潜行于黑暗!
不只是这个影视制片公司在开会讨论打造虚拟演员IP的可能性,很多同行也都想到了这一点,也不难想到这一点。
甚至有人觉得,这是灵镜科技精心策划下的一盘大棋。
发布这个超级强大的AI视频生成工具,结合流光星语仿真机器人,能颠覆现有的影视行业运行的传统商业逻辑。
其实吧,这是他们自己脑补的戏码,萧宇压根就没有所谓的这一盘大旗布局,他也没有想过流光星语仿真机器人与AI小镜的融合去取代影视演员这一行职业。
只不过是技术发展到这个节点,自然会被人们挖掘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自然而然成为了一种必然。
灵镜科技发布这一强大的视频生产力工具,当天就在全球影视工业引起了行业巨震,媒体报道将之描述为“改写影视工业内容生产的游戏规则”的强力AI工具。
当此时刻,在国外的好莱坞、奈飞、华纳兄弟等行业巨头连夜召开会议,在国内的各大影视公司也在紧急开会,都出奇一致的研究讨论部署接入AI小镜,组建AI研发团队等事宜。
行业数据显示,在灵镜科技发布该视频生产力工具的24小时内,全球AI视频生成工具的搜索量暴增+1870%,相关企业的股票也迎来大涨。
业内人士都不得不承认,灵镜科技这一手操作已经在影视工业领域掀起一轮AI革命浪潮,正在迅速重塑影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剧本创造方面,小镜内置的叙事引擎已经分析了150万部影片的结构,并且这个数量还在持续激增。
影视诞生至今已经有105年的历史,各类电影、电视剧、动画、短片等等,剧集量超过了千万部级别,AI小镜正在持续分析这些剧集,由此自动生成包含三幕式结构、人物弧光、情感转折点的剧本等。
虚拟制片方面,通过实时渲染技术,AI小镜能够在虚拟制片大棚中生成动态场景。迪士尼动画部门连夜测试后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使用AI小镜的这一辅助工具可以减少60%的场景搭建成本,拍摄周期可缩短45%左右。
特效制作方面,灵镜科技发布的科幻短片完全不输于好莱坞顶级特效大片。
这种级别的特效如果是传统制作模式,成本需要达到2000万美元才能实现,但小镜生成的这段科幻短片的综合成本,灵镜科技也公布了,只用了25万元人民币,不计汇率变动折合美元大约3.5万美元左右。
总成本25万元人民币主要支出是在算力成本上。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半小时短片市场的成本25万元,并不是说制作一部标准时长2小时左右的电影就是乘以4倍等于100万元。
如果真的要制作一部时长2小时的电影大片,成本肯定不止100万元。
因为一部2小时的电影正片,制作团队可能要生成200个小时的样片内容,可能用不上200个小时也可能超过200个小时。
制作团队会根据需要生产不同的视频片段,再通过后期剪辑处理,最终制作成2小时左右的正片电影。
灵镜科技发布的这段半小时的科幻短片生成了42个多小时的样片,经过后期剪辑处理,半小时的成片发布了出来,但每一帧确实都是实打实的AI生成的内容。
不管怎么说,一部2小时电影大片,对标好莱坞A级大制作水准的特效大片,其成本再贵只是在千万级,并且天花板上限不会超过2000万的成本,货币单位还是人民币。
有目标对比参考更为明显,AI小镜生成的视效水准可以对标《阿凡达2:水之道》,让AI小镜辅助制作一部与《阿凡达2:水之道》同等规格的视效大片,总成本大约在2000万元人民币之间,折合美元就是280万美元。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阿凡达2:水之道》的全球总票房为23.16亿美元,制作成本4亿美元,广告宣发成本1.75亿美元,参股成本3亿美元,总成本10.87亿美元。
制片方的票房分账比例方面,全球票房分账收入12.687亿美元,全球家庭影音收入1.5亿美元,全球电视网和流媒体收入2亿美元,总收入16.187亿美元。
《阿凡达2:水之道》最终为制片方赚取了5.317亿美元的利润,成为2022年最赚钱的好莱坞电影。
假设这部电影是在AI小镜的支持下制作出来的,其制片成本是280万美元,若票房成绩还是23.16亿美元,那就意味着制片方赚取的利润直接暴涨到了10亿美元以上,而不是9亿美元,因为其它综合成本也会跟着降,降掉的成本就是利润。
真拿下23.16亿美元的票房,制片方的最终利润是绝对能够超过10亿美元的。
未来的电影工业生态,一部电影最大的支出项将不再是制片成本,很可能是广告宣发成本。
而且很有可能连带着广告宣发成本也会大幅下降,原因也很简单,对于制片方来说,280万美元制作出了一部电影拿1.75亿美元的天文数字去做广告宣传,这是极不明智甚至是很愚蠢的操作,因为风险太大了。
制片方很可能会选择大规模量产更多部的电影,比如产出20部电影,1.75亿美元的广告宣发费用分摊在20部电影身上,等于每部电影的广告宣发就是875万美元。
显然,这样的风险是最低的,总不可能20部电影全都血亏吧?
一部电影最多亏个几百万美元,要是1.75亿美元砸在一部电影上,万一这部电影票房惨案,那就是血亏得麻麻都不认识了。
制片方只要不傻,肯定不会这么干。
当下的电影广告宣发支出巨大,比如《阿凡达2:水之道》宣发成本1.75亿美元,那是因为这部电影投入太大,是绝对不能因为广告宣发这个环节省钱而掉链子,否则很可能就是因为宣发没到位导致整个项目亏损甚至血亏。
但随着AI技术的入局,改写了影视工业内容生产的游戏规则,整个行业的模式和格局都要被颠覆和重塑。
现在的一部顶级大制作,电影制片方都会拉很多投资方出资来分摊风险,就算是好莱坞迪士尼也不会轻易独自承担一部超级大片的全部制片成本,因为那样的风险太大了。
但以后随着制片成本指数级的骤降,这种多个制片方联合出品投资一部电影的模式大概率是要退出历史舞台,变成一部电影就是一家制片方全部出资,亏也亏得起,赚了自己一家通吃麻麻香。
即便是堪比《阿凡达2:水之道》这种电影的顶级视效水准,制片成本也不过2000万元人民币,正常的片子一般就700万到1000万左右的成本就够了。
显然,有实力的制片公司完全不虚,绝对敢独家承担制片成本。
联合制片出品必然在未来不会成为主流,独立制片会逐步取代之,并成为这个行业未来的主流。
除了这一可预见的变化之外,影视行业另一个可预见的变化,那就是以后恐怕很难再出现10亿票房级别的电影。
像今年贺岁档《哪吒2》这种150亿级别的现象级票房怪兽,以后再想出现类似的案例更是难如登天。
原因也很简单,AI小镜的这一生产力工具的支持下,生产成本骤降,生产效率骤增,必然将使得影视作品的产出量迎来恐怖的指数级暴增。
这就意味着观众的选择面多了,可观众总数还是那么多,观影市场的规模还是那么大,总票房也依然是那么多,那么票房必然会更加分散到更多部的电影身上。
而且由于电影数量多了,也意味着电影院选择多了,电影院也要吃饭,可选择的多了的时候,院线的议价权也会水涨船高。
只要一部电影的上座率不行,立马就减少排片换别的电影上。
这也意味着未来每一部电影作品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的激烈,整个行业都会得到充分竞争,未来的电影行业很可能会出现首映决生死的格局。
像今年《哪吒2》这样的现象级票房怪兽,以后不说绝对没有,就算有也必定是要集天时地利与人和才能做到。
即便是今年的《哪吒2》票房大爆,那也是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结果,其本身就已经是难以被复制的孤本案例。
……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0912/76841.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