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266章 朱总是我爹

第266章 朱总是我爹


这是一场世纪婚礼。

    不仅仅在于规模宏大,同时也是古今政治婚姻。

    因为这意味着古代与现代的合作全面展开,彼此都有了一个信任的基点。

    因而在这种大势影响下,朱云峰的这场婚礼办得可谓空前盛大。

    从五月十二日早晨开始,吴王府就比从前热闹了百倍。

    进进出出的宫人,把府邸各处都装潢得喜庆。

    昨天其实就装潢过了,但今天还得打扫、净屋,摆上各类瓜果、祭品之类。

    婚礼相当繁琐,结束的时候还得去太庙一趟,向朱家列祖列宗祷告。

    到早上八点钟的时候,位于南京城南靠近内秦淮河,差不多就是后世夫子庙北侧的工地上,吃过早饭的工友们就三三两两地从工地走出来。

    他们都穿着现代服饰,有休闲装也有正装,不戴安全帽,一个个整齐划一地出了工地,坐上了前往皇宫的大巴车。

    若是站在高处俯瞰的话,就会看到这一片周围全都是工地以及推平的土地与建成的高楼。

    古今在各处领域都有重大合作,除开造船厂、机械厂、钢铁厂、化工厂、制造厂等林林总总,总计达到二百余个国家级重点项目以外。

    其中最多的就是城市建设。

    南京作为目前大明的首都,也是江南繁华之所,不仅仅上游要建造三峡大坝,以缓解中下游洪涝灾害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把楼房街道早点规划好,让城市初具雏形。

    如此江南商贸汇聚,等人气与商业继续繁荣,再往秦淮河南岸扩张,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经济整合与发展。

    因而城里直接开始按照后世南京城模板,甚至改了许多后世南京城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弊端,大兴土木,完成大明第一座现代城市化改造。

    这就导致从现代过来的十多万技术人才,其中大半都是土木工程,现在加紧在城里建设道路、桥梁以及房屋。

    对于他们这些技术人才来说,主要的工作其实是规划、指挥、培训,无需亲自下场。

    而且工资高,办公室和宿舍都有空调,日子并不算苦。

    最主要的是他们都习惯了。

    毕竟普通985,211的土木本科牛马都没资格来,最少都得硕士,而且从业经验至少得十年以上。

    差不多都是三总五项过来的人,很多人本身就是国有企业级别比较高的总工或者项目经理,年龄三十到四十来岁,年薪都以数十万计。

    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跟朱云峰这短短几年内累计到了千亿身价,现在又成为古今沟通桥梁比起来,那自然差得远。

    于是怨气丛生。

    里头云峰集团内部蛐蛐他们董事长的就占了主力军。

    朱云峰对员工不错,但架不住他神龙见首不见尾,一年到头都没出现在集团几次。以至于总部除了有他的照片和介绍以外,集团90%以上的人甚至都没见过他本人。

    再加上他的经历实在是太气人了,因此内网论坛里他自家员工蛐蛐他的数不胜数,甚至还编排了许多小段子。

    不过蛐蛐归蛐蛐,倒也不至于骂娘的地步,最多说几句刁毛之类的话。

    毕竟工资太高了,好意思骂吗?

    此刻各大工地在昨天就停工了,大家伙总算是休息了一天,今天就坐上大巴车出门。

    “哎呀,吊毛要结婚了。”

    “你脑子坏了,在工地私底下开个玩笑就行,谁家公司都在背后骂老板,线下别乱说。”

    “车上都是自己人,你们在网上没骂过?”

    “小心让人举报咯。”

    “.”

    车上一时沉默下来。

    对于朱云峰大家肯定都嫉妒,但在网上重拳出击,现实里见到他,还得点头哈腰叫一声董事长。

    这年头工作可不好找,特别是这么好的工作。

    项目经理老于翘上二郎腿,对身边的兄弟们说道:“要我说,董事长对咱们真不戳,工资高,福利好,待遇优,结个婚还能让我们放两天假,你们呀,少在网上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但他娶八个老婆呢,八个。”

    有兄弟夸张说道。

    “额八个就八个嘛,那些有钱的大老板谁不是小蜜多的是。”

    “这倒也是。”

    “而且我们那工资待遇,你们也好意思骂老板吗?”

    “我们没骂,就是和老板开开玩笑,内网上别的单位的人骂的可难听了。”

    “那些人太过分了,要是遇到了他们,肯定得说他们几句。”

    “诶,你们说说,新娘子长得怎么样?”

    “那肯定很美呀,南京上万人里选秀选出来的呢。”

    “这老色鬼。”

    “我得给咱们董事长澄清一下,他不老,才32岁。”

    “哈哈哈哈。”

    车上的气氛顿时活络起来。

    虽然刚开始有愣头青没从工地那种怨气丛生的环境里走出来。

    可在工地大家都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一起合伙骂骂老板,没人挑你理。但出了工地,见到朱云峰,那该叫什么?

    所以原本大家在工地里揶揄蛐蛐朱云峰的风气,自然也就迅速改了过来。

    当然。

    这种改变肯定是短暂的,等回了工地还是得旧态复萌。

    不过出工地后线下蛐蛐老板这种事肯定不敢了,但八卦一下老板私生活的胆子不仅有,而且很大。

    仅一会儿的功夫,他们就从朱云峰的老婆好不好看,变成了揶揄他是老色鬼,到最后快到地方的时候,已经成为了谈起他的腰子这件事。

    此刻大明门外广场,正是五月份,天朗气清,阳光万里无云,暖阳洒落下来,将大明门上的城楼琉璃瓦映照得恢弘发亮。

    一辆辆大巴车停在广场上,十分有秩序地进入了会场当中。

    会场是露天性质,各个施工单位都有对应的地方,中午开始宴会,并且还会有短暂的交流时间。

    大明这边会拿出许多珍稀古董进行展览,就在大明门内修建了博物馆,在宴会开始之前,所有人都可以进去参观展会。

    到时候也会有大量的大明官员在其中为他们进行讲解,如此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也能让双方有所交流。

    周围士兵严密把守,都是洪武精锐士卒,听从徐达以及王首长的调遣,甚至还有指挥车以及上空盘旋大量无人机,以保证会场秩序。

    在人员不断入场的时候。

    朱云峰那边的吴王府也总算是开始行动。

    大清早朱云峰就坐上了巨大的车驾,前面朱棣和季赫也亲自开着豪华越野车开路。

    本来他们打算搞清一色高档跑车来着,但城里现在路面还没修好,城西北那边更没有马路,依旧是夯土路面。

    因此马车还是能勉强占据主导地位。

    等过段时间,估计城里最赚钱的买卖就是开驾校了。会有不知道多少新能源企业和传统车企入驻,简直是一片蓝海。

    朱云峰撩开车帘,从吴王府出去后,到处能看到施工工地,周围都竖起了工地围栏。

    现在工地停工了,那些被雇佣的大明百姓也都放假回家。

    此刻工地安安静静。

    四周也有一些建筑物被保留了下来,比如一些颇具代表性的豪宅庄园,一些漂亮的寺庙文化遗产等等。

    可以预见的是,南京以后将是一座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大量古典建筑被保留,周围都是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的高楼大厦,树林草坪遮掩,绿化将做到极致,充满人文与科技气息。

    过了原西十八卫,又过了国子监、英灵坊,就是目前大明百姓的居所,洪武街以西的鼓楼地区。

    这里临时搭建了大量方舱板房。

    因为目前南京还属于地多人少的情况,这些方舱板房的屋内面积还挺大,一家五口居住百来平的比比皆是,街道也干净整齐,来往人群十分密集。

    关于以后房屋分配问题朱标也与户部做了规划,对原来本就是南京户口有房产的进行房屋补贴。

    没有房子的外来租户虽然没有房屋补贴,但会给予少量钱币补贴以及买房优待。

    特别是参与过城市建设的农民工优惠力度还是很大。

    之所以优惠力度这么大,最主要的还是生产力提升得太夸张了。

    预计往后几年南京光各个小区交付就能多达数百个,每个小区几千套房子,很快就能有几百万套房。

    而眼下南京总人口才三百多万,按照一户五口来算,六七十万套房子就已经能够满足需求。

    但后世我国建筑业过于变态,导致供应远远大于需求,房价炒不起来,自然就只能按照之前南京的市价来算,甚至比之前还低。

    可以说在南京打工几年买套房并不是在做梦,甚至干个两三年就能买得起。

    这也算是现代丰富生产力对于古代落后生产力狂暴冲击下的产物,跟先进工业国对落后农业国进行商品低价倾销一个道理。

    不过对于老朱家来说这并不是坏事,后世我国房地产低迷,是涉及方方面面太多,房地产又趋于饱和。

    而大明却还是一片蓝海,房地产可以说刚刚起步,房价低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好事。

    因此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

    此时街道上早就已经是人山人海,来看热闹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军队不得已隔开道路,这才让车队勉强通过。

    为了防止拥挤踩踏事故,原来是打算撒铜钱,现在则直接变成发钱,应天府家家户户发铜钱百枚,共同庆祝这普天同庆的时刻。

    车驾过来的时候,百姓们顿时欢呼起来,纷纷高喊道:“殿下千岁,殿下千岁!”

    这也是得益于朱云峰当了八九年该溜子的好人缘。

    他也被称为平民亲王。

    朱云峰撩开车帘,微笑着向百姓们挥手致意。

    后方车队不断向周围撒花。

    他的随从车驾光人员就两千多人,可以说是相当气派。

    诸多街道连绵,街道上都挂满了红布。

    很快车驾就来到了王妃家。

    朱云峰选的王妃就是那个一米七八大长腿的绝色妹子,出身于一个从四品官宦家庭,父亲是南直隶左参议王徽。

    毕竟十多年前洪武的物资还不丰富,很多人家女子都营养不良,想养出那么高个的女子不容易,也只有这样的官宦家庭才能养得起。

    不过在分房这件事上倒是一视同仁,主要是王徽去年才调任京城,作为流官不可能到哪就在哪买房,很多官员都是租房子住,即便买了房家被拆了一样得住这边。

    因此现在官员们上下班就难了,离衙门得七八公里路,每天都得骑自行车上班。

    王家门外早就锣鼓喧天十分热闹。

    各路亲朋好友前来庆祝,周围无数邻居也是十分艳羡王家出了贵女。

    朱云峰的老岳父王徽脸笑得跟个菊花似的。

    他只是个洪武二年的秀才出身,虽然洪武初期读书人太少,秀才举人都可以做官,甚至没功名被举荐同样可以。

    然而到洪武二十年读书人越来越多,且官员考试与考核制度愈发完善,他们这些第一学历比较低的官员日子就不好过了,想升迁太难。

    现在有了朱云峰这棵大树,以后仕途估计不会太差。

    走了接亲流程后,朱云峰把新娘子接上车,又要开始去下一家。

    就这样一直到了中午时分,流程总算是走完,光接八个老婆就走了四五个小时。

    此刻大明门外的广场上,乌压压坐满了人。

    方圆数平方公里的大广场到处摆满了桌椅,人山人海,真的是一眼看不到头。

    各种嘈杂声音不断。

    随着车驾进入,现场的主持人立即高喊道:“让我们热烈欢迎云峰集团董事长,大明吴王殿下,朱云峰进入会场!”

    顿时掌声如雷。

    但掌声归掌声,蛐蛐归蛐蛐。

    下面无数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道:“吊毛来了。”

    “妈蛋,一想到他有八个老婆,我就气死了。”

    “听说禁青楼就是他的主意。”

    “我草,更气了。”

    人潮汹涌,怨气更甚。

    主持人喊道:“朱董事长作为朱家嫡系后裔,发现了空间裂缝的存在,让我们可以通过空间节点来到古代,居功至伟。并且他还特意给在场的每一位人都准备了大红包,每人一万!”

    “我草,朱总是我爹!”

    霎时间。

    比刚才热烈一百倍的掌声汹涌而起,现场原本还有些怨气的氛围,顷刻间一扫而光。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096/76952.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