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若有明朝人来【求月票】
推荐阅读:奥特曼:从远古走来的死神 末法天地长生仙 我必须立刻拔剑! 绝美人鱼穿八零,全家排队宠不停 天灾巨龙,从培养骑士家族开始 高武偏要修个仙 听懂毛茸茸说话,我成御兽第一人 长生修仙:我的天赋有点多 诸世之恶 火影里的丧尸仙人
第406章 若有明朝人来……【求月票】
混元宫内,真武大帝的神像终于到了,唐桂林一大早就开车过来,在周易的带领下进行了繁琐而又庄重的开光仪式。
忙完这事儿,午饭时间也到了,周易领着唐桂林去靳安超的山居酒楼吃了顿饭。
山里都是各种山野菜和自家养的鸡鸭鹅,唐桂林吃得很开心,不仅抢着付了钱,还打包了两只烧鸡和一只卤鹅,打算带回去给家人尝尝,顺便跟周易约定,回头不忙了就带老婆孩子来玩。
来混元宫之前,裁缝千叮咛万嘱咐,让他跟周易搞好关系,唐桂林打小就听舅舅的话,把周易当成亲舅来对待,搞得周易有种带自家外甥吃席的感觉。
临走时,唐桂林给全家老小定了平安牌,让周易又小赚了三万。
送走这位福运亨通的年轻小裁缝,周易从靳安超店里打包了一些卤肉,开车返回山上。
今天工地还在忙,再加上天气降温,武媚娘和赵嫣赵蕊不想动弹,留在了山上……周易担心三人饿肚子,刚要去三清殿瞅瞅,就看到一位身材高大、须发皆白的老人从文宣王殿中走了出来。
两人四目相对,周易瞬间想起了那个对着镜头侃侃而谈、由浅入深分析霍去病战术的……人形高达。
我去,以德服人的抡语抡老先生竟然来了……周易惊喜的看着眼前的老人:
“孔……孔夫子?”
孔子穿着东周时期经典款的宽袍大袖,脸上带着班主任特有的威严表情,他见到周易,便拱手行了一礼:
“今日我和弟子们一起祭拜天地,不想一晃神,便到了此处……殷商后裔孔丘,见过一元仙长!”
他不止一次从西施的手机中看到过周易的照片,所以刚见面,就认出这个帅气的年轻人正是搅动天地变幻的一元仙长。
孔子是宋国首任国君宋微子的后人,所以他虽然出生在鲁国,也不止一次在鲁国出仕,却从不自称鲁人,而是称自己为殷商后裔或者殷人。
但由于家族距离宋微子的年代实在太远,他已经不属于宋国宗室,享受不了宗室待遇,只能算是脱离于宗室的普通士族。
士族,起源于春秋,发扬于战国,兴盛于秦汉,到晋朝时发展到了巅峰,然后迅速变为门阀,门阀横跨隋唐两朝,在唐朝末年,被黄巢所终结。
周易笑着说道:
“不用多礼,还没吃饭吧?走走走,我先带你去吃饭,然后你拿着勾陈大帝的树叶回去一趟,跟他们说一声,免得大家担心。”
孔子再次行礼:
“叨扰之处,还请海涵。”
“不用多礼,以后你就是混元宫的一份子了,等会儿把你令牌也换一下。”
之前没来混元宫,孔子拿的是黑铁令牌,现在来了混元宫,该换成不锈钢的了。
提到令牌,孔子从怀中摸出了那块黑铁令牌,双手奉给了周易:
“此物归还给你。”
周易没收:
“拿回去给你的弟子吧,你看谁合适就给谁,要是不够分,以后还能增加。”
想到子我和子贡要去吴越两国,孔子打算先给子贡拿着,这样路上有危险,也可以召唤神雷自保。
周易领着孔子来到三清殿,先带他拜了三清,然后来到后殿,见到了正在吃泡面的武媚娘和赵嫣赵蕊三人。
周易将打包的卤味放在桌子上:
“给你们介绍一下,孔夫子来了,赵蕊,以后你再不好好学习,我就让夫子用戒尺敲你的手掌心。”
小胖丫嘴甜,当即喊了一声孔爷爷,把孔子高兴坏了。
赵嫣虽然没说话,但却很懂事的搬来椅子,武媚娘则是将周易带来的卤味重新装盘……老夫子来了,得好好招待。
很快,桌上就摆上了荤素好几道菜,周易也给老夫子做了一小盆肉丝炝锅面。
孔子吃着卤味和面条,感叹起了仙界的美味……他本以为拌面酱就足够惊艳了,结果没想到西施带去的酱只是临时凑合的,混元宫根本就不吃那玩意儿。
自打接触到西施,孔子没少恶补历史知识,听说赵嫣赵蕊姐妹俩来自西汉元帝时期,感叹道:
“刘奭此人,无谋更无断,自始至终都被朝臣牵着鼻子走,可悲可叹。”
历史上的刘奭一直都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一类人,没主心骨,也不会思考,好在现在牵着他鼻子走的是陈汤,可以往好的方面发展了。
元帝世界的后世著史,刘奭的评价应该不会太低,毕竟陈汤做的这些事,都会算在他这个皇帝头上的。
一顿饭吃完,周易将勾陈大帝的树叶拿过来,让孔子回去跟大家说一声,然后在这边好好体验一下现代生活,开拓一下眼界。
孔子拿着树叶,获得周易批准后一步迈入文宣王殿,然后便出现在了春秋世界云雾山的山顶上,祭台上的香烛还在烧着,弟子们也没离开。
发现他消失后,西施就猜到应该是去了混元宫,让大家稍安勿躁,现在看到老夫子回来,这些弟子一个个全都围了过来:
“师尊,您是不是去了混元宫?”
“混元宫大吗?是否跟这里的山一模一样?”
“荷花仙子说仙长擅长烹饪,他给您做好吃的了吗?”
“……”
大家七嘴八舌,问题很多,孔子一一做答,然后拿着勾陈大帝的树叶说道:
“仙长让我交代一声便回去,他还要教我一些必要的知识,此地就交给仙子了,烦请做出最合适的规划。”
西施答应过后,孔子又交代了别的弟子,然后一闪身就再次回到了混元宫。
周易给他拿了一套超大码的道袍,又找出一套XXXXXXXL码的秋衣秋裤……这本是给关二爷准备的,结果关二没动静,反而来了孔二。
换上秋衣秋裤,穿上道袍,最后再穿上云袜和十方鞋,孔子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道士。
他对着镜子看了看,笑呵呵的说道:
“昔年我曾三次问礼于恩师老聃,不想今日正式成了他的传人。”
儒家的圣人成了道教的门徒,这要传出去,绝对能惊掉很多人的下巴,不过孔子倒是很喜欢这个身份,不仅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还练习起了道家的礼仪,打算回去将堪舆风水之类的学科也加上,把道家和阴阳家的饭碗也抢了。
以后没有百家争鸣了,只有一元学宫的百种学科……整个华夏的士族全部出自一元学宫,再辅以大一统思想,整个春秋世界会迅速掀起一场疆土扩张运动。
春秋战国是最坏的时代,但也是最好的时代,这个时期的人有想法是真的会付诸行动,而不是夸夸其谈。
周易先带孔子熟悉了一下混元宫,又开车带他下山转了一圈,顺便去县城,将装裱好的【一元学宫】字幅拿回来。
车上,孔子抚摸着卷轴,脸上满是感叹:
“纸张的发明,真乃文明的一大进步,仙长可否将造纸之术赐给我们?以后一元学宫自己造纸,提前结束刀笔时代。”
一元学宫想要保持领先地位,不光思想和学术方面要领先,就连技术也得保持对诸侯国的绝对碾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派出精英子弟前来学习。
只要这些人来了一元学宫,就会不自觉的被大一统叙事所吸引……连现代人都对这种叙事如痴如醉,在春秋时期会更有市场。
周易开车领着孔子在县城转了一圈,等再次回到山上,孔子感觉比大半辈子游历的收获还大。
现代社会的一切都让他震惊不已,越看越觉得春秋时期落后……但越是落后,就越说明有进步空间,这反而极大的激起了老夫子的办学热情。
他是个越挫越勇的性格,周游列国时没少遭受冷眼和嘲讽,但越是这样,他的心志就越坚定。
现在见识到了现代文明,他当即就想离开,回去建设春秋世界。
临走前,孔子说起了明朝:
“若是有明朝人过来,老夫能拜托他们一件事吗?”
周易点头答应道:
“这肯定没问题,等明朝人来了,我也有事情要拜托他们去做。”
整治黄河、解除海禁、灭掉东瀛、组建远洋舰队,发展远洋贸易……大航海时代号称黄金时代,明朝但凡能分一杯羹,就能带来质的飞跃。
当然,最要紧的还是经略建州,对建奴实行灭族制度。
赵州之屠、大同之屠、开封之屠、许昌之屠、南阳之屠、徐州之屠、扬州之屠、潼关之屠、昆山之屠、南昌之屠、嘉定三屠、广州之屠……
一笔笔血债、一桩桩血仇,可都等着跟他们算总账呢。
周易和孔子聊这些时,一个全新的世界,应天府城西的鸡鸣山上人声鼎沸。
一位器宇轩昂的中年帝王身穿天子冕服,正在为新建立的功勋庙上香,庙中供奉着的,全都是开国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赵德胜、耿再成……几乎每个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这位出身布衣的帝王环顾一周,每看到一个名字,就会想起曾经浴血奋战的那些经历,闭上眼睛,厮杀声犹在耳畔响起。
他举着香拜了拜,插进香炉中,冲身后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招招手:
“标儿过来,为我大明的功臣上一炷香……”
刚说完,这位立国刚满一年的皇帝,便在群臣的众目睽睽之下,消失不见了!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388/76812.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