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孔子驾临混元宫!【求月票】
推荐阅读:奥特曼:从远古走来的死神 末法天地长生仙 我必须立刻拔剑! 绝美人鱼穿八零,全家排队宠不停 天灾巨龙,从培养骑士家族开始 高武偏要修个仙 听懂毛茸茸说话,我成御兽第一人 长生修仙:我的天赋有点多 诸世之恶 火影里的丧尸仙人
有了第一次亲吻,公孙大娘反而不害羞了,捧着周易的脸连着亲了好几口,像是要把错过的全补回来。
等心满意足了,这丫头才准备离开:
“我走了,你要想我哟!”
说完,她没等周易回应就匆匆跨过小蓬莱殿中的门槛,连同地上的物资一起消失在了空气中。
回到一元观,公孙大娘昂着头,像个得胜的女将军似的,太平公主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得手了,笑着问道:
“甜蜜吗?”
公孙大娘将带来的点心小吃递给她:
“你小爹亲我了,你们一家得负责。”
太平公主喜笑颜开:
“好,没问题,明日我便让三郎选一个州给你当食邑。”
公孙大娘将背包放下来:
“我才不要呢……对了,你妈在网上给你买了几套新内衣,去试试吧。”
太平公主道了声谢,接过背包去无为苑试内衣去了。
公孙大娘接着又打开几个大纸箱,里面是批发来的卫生巾等妇人用品,颜真卿的母亲殷氏小心收进房间,回头分给李成器李成义两家的亲眷和薛崇简的家人。
第二天一早,公孙大娘骑着电瓶车,率领一队万骑成员,来到延平门外,打听王海宾的家。
延平门是长安西南方位的城门,相对偏僻一些,一般去昆明池才会走这道门。
不过也正因为偏僻,成了长安外城一个很热闹的聚居点,刚出城门,就能看到街边有杂耍卖膏药的,有摆摊算命的,还有路边等着干短工的,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公孙大娘一路打听,总算在一条胡同中找到了王海宾家,这是一处两进的院落,王海宾的两个妻妾和母亲孩子都生活在这里,家中还有个老管家,负责日常采买事务。
万骑的人到门口时,老管家慌里慌张迎了出来,得知是一元观的神仙登门拜访,又忙不迭的扛着扫帚扫地,扫完又用木盆端来半盆水洒街。
主人不在家,但该有的礼节不能少。
等这些忙活完毕,王海宾的母亲携带家眷出门迎接,公孙大娘跟众人寒暄一番,来到院中,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娃娃正举着一把木剑,骑在一件做工精良的木马上戏耍。
所谓三岁看老,大唐著名军事家王忠嗣小时候就开始锻炼骑术了,怪不得长大后能把周围的异族,从契丹到突厥再到吐蕃全踢了个遍。
公孙大娘看着小盆友说道:
“小娃娃,想你父亲吗?”
王训放下手中的木剑,昂头说道:
“想,父亲去杀吐蕃,我以后也要杀吐蕃。”
公孙大娘揉了揉他的脑袋:
“等你成年那时候,若世上还有吐蕃,那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都该回家卖红薯了……来来来,看看你父亲现在的样子。”
公孙大娘掏出手机,从相册中找到李白昨天传的视频,播放给了王海宾的家眷。
老母亲看到孩子在手机中出现,还以为将他关了进去,连忙求饶,公孙大娘说道:
“这是录像,跟画像一样,我们在道政坊腾出了一个小院子,希望你们一家能搬过去,这样小训儿就能在一元观学习了……我家仙长推演出他未来是大将军,打算从小培养一下,让他能更进一步。”
王家几人面面相觑,从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落在头上。
他们一家前几年卖掉长安的房子补官,结果刚卖掉,武皇殡天,朝廷从洛阳搬回到了长安。
长安内城房价暴涨,王海宾一家只能在外城买了个便宜的小院落,希望有朝一日能搬回内城。谁知现在房价越来越变态,一家人后悔当时没买个三进的院落,以至于现在住得不方便,也无力更换大宅子。
现在要是能搬到内城,那绝对是大好事,更何况是房价窜到天上的道政坊,跟太上皇和司马国师做邻居,做梦都能笑醒。
王海宾的妻子搂着儿子王训问道:
“神仙提到的真是我儿子,会不会搞错了?”
她不觉得自家这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是大将军,倒像个混世魔王。
公孙大娘说道:
“是他,没有错的……退一万步来讲,就算错了,我们也能将他培养成真正的大将军。”
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有混元宫带来的一摞摞军事著作,公孙大娘非常有自信。
王海宾的妻子没再犹豫,先将枣树下埋着的黄金刨出来,接着开始收拾家当,老管家也忙着套牛车,准备搬家。
至于院子,回头会交给牙行卖掉,但现在还不行,没真正搬到道政坊,得先留着,万一有了变故还能回来住,否则一家人只能睡大街了。
搬到道政坊之后,大唐未来的大将军和未来的宰相,就这么华丽丽的成了同班同学。
随后几天,大唐开元世界的战争节节胜利,吐蕃人原本战斗力就不行,再加上李白拿着儒圣刻刀,可以给将士们增加BUFF,战事几乎是一面倒的局面。
而这个时候,坐镇蜀州的李祎也收到了朝廷的诏令,开始在蜀州招揽不惧高原反应之人,从川西向吐蕃发起袭击。
年底之前筑一座万人京观,这个难度不算小,不过李祎好不容易掌一次兵,他觉得一座京观不太够,最少也得三座。
距离年底还有好几个月,杀三万吐蕃人这不是手拿把掐的吗?
这边杀敌时,薛崇简也赶到扬州,踏上了前往东瀛的大船,出发前,他摆下供品,将一副太极图摆在正中央进行祭拜祈福,希望神仙保佑此行一帆风顺。
扬州水军大营很配合,一共给他调拨了十艘大船,船上的水手也都是可靠之人……开疆拓土这种事儿,任何一个军人都很眼热,既然薛崇简要去给大唐开疆,那水军怎么着也得帮帮场子。
贞观世界,辽东的战局逐渐明朗,李靖的人马已经跨过了鸭渌江,开始进攻高句丽核心地区,而程名振也将浿水江中的水寨拔出,还依照李靖的吩咐,一把火烧了黄州城,让坐镇平壤国都的渊盖苏文怒不可遏,但又无可奈何。
开战以来,他们好像一直被大唐人马牵着鼻子走,不管布置什么战术,都会被大唐得知,而高句丽内部的反对派趁机发难,指责他不该跟大唐强硬,要是早早服软,就不会有这场战争了。
吃了亏、挨了打才算反应过来,这些高句丽贵族也算有见识。
但有一点他们搞错了,就算服软,大唐照样会打过来……辽河两岸的汉人冤魂还没消散,这种仇可不是服个软就能抹平的。
不管他们对大唐什么态度,高句丽都将不复存在。
高句丽朝廷给程名振送来求饶的书信,他们愿意奉大唐为宗主国,岁岁纳贡,决不食言。
程名振跟李靖隔着对讲机商量一番,让刘仁轨给高句丽人回了一句话:
“好好珍惜你们最后的时光吧,哭,也是算时间的!”
这个时候,高句丽平壤周围还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座城池,想要全部啃下来并不轻松,不过只要保持高压的态势,没有退路的高句丽人,早晚会崩溃。
春秋世界,孔子率领弟子们继续披荆斩棘开山路,终于在第三天开辟出了一条山上的道路,来到了山顶。
虽然山顶同样是荒草茂盛,需要大力整理,但好歹能把帐篷和一应物资搬到山顶,不用呆在没任何屏障的山脚下了。
大家用马匹驮运,来来回回折腾几趟,总算全都转运到了山上。
不过搬到山上,也预示着没法从旁边的河中打水了,但这难不倒孔子,他从怀中将蕴养的儒生笔拿出来,来到山后的缓坡前,在虚空中写了一个【泉】字,很快,缓坡上就有一泓泉水流淌出来。
这神奇的一幕把大家看呆了,子路反应最快,赶紧领着几个师弟挖了个小湖储水,又开了条小水渠,让泉水从山顶的平地上流过,将泉水分为上下游,上游的饮用,下游的洗涮,互不影响。
孔子尝了尝泉水,觉得甘甜凌冽,命名为甘泉,然后便开始分派任务,让子弟们修建厕所、粪池,探索后山的缓坡,再将山下的荒地进行统计。
光靠山上这点耕地,是养不活几百号人马的,需要增加耕地面积。
好在云雾山脚下全是荒地,还有河流经过,稍微一开荒就是良田,侧面是一条狭长的山谷,里面荒草遍地,可以用来放养马匹。
以后人多了,养马喂马耕田种地等等,都要系统学习,可以说,内政后勤农耕军事等方面,一元学宫全都教。
只要你肯学,就能真正感受到学无止境不是一句空谈。
接下来,大家开荒、伐树、平整地面,修建房屋,忙得不亦乐乎,搭好窝棚那天,孔子推算出今天是个吉日,便率领弟子们一起祭拜天地和太极图。
国家大事,在戎在祀,老夫子很重视这次祭拜,不仅亲自准备供品,还担任主祭官,一丝不苟的按照大周礼仪进行祭祀。
行礼完毕,天上飘过一朵朵白云,弟子们正抬起头观看,突然发现,原本在祭台前站着的夫子,竟然原地消失,不见了踪影……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388/76813.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