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167章 纳采

第167章 纳采


第167章  纳采

        就在纳采队伍前进时,定国公府上已经忙碌了起来。

        焚香燃烛,准备晚宴。

        来的人虽然不用全都招待,但正副使者、送礼官这些可都是要好好招待着的。

        伴随着乐声,纳采的队伍距离定国公府越来越近。

        正门大开,香案摆好。

        以定国公徐希臯为首,在大门口迎接天使。

        虽然勋贵之家两百余年没再送过女进宫,但这套流程却不会生疏。

        一个是有礼部和内务府中官来帮忙。

        另外一个就是,这嫁不了女,还是能尚公主的嘛。

        比如成国公朱纯臣,尚的就是万历的公主。

        徐希臯与徐允祯两人,硬憋着笑,看着一路敲锣打鼓而来的丁修与陆文昭师兄弟两人。

        感谢这位很能打的锦衣卫百户。

        如果不是他一人挑一群家丁,还没打输了,给他们足够的理由将事情弄大,搞的满城皆知。

        如果不是流言引起了那群文官的骚乱。天知道皇帝会不会有这么大的决心立徐婉儿为后?

        是的,京城中关于皇帝和徐婉儿的谣言,也有定国公府一份子。

        当然,都是往好的哪方面吹的。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老徐家又能出一个皇后,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可能会选择放过。

        常说抓住机会才能成就大事,这南海子的皇帝不就是活生生的机会么。

        至于说丁修旁边的陆文昭。

        eummm。。。。不知道为什么,脸上用胭脂涂红后一看就让人想笑。

        当丁修与陆文昭两人站定,后方的大部队到来,缓缓分开,当先走出的就是持节的张维贤,而后是捧着圣旨的韩爌。

        待队伍站定,韩爌高声道。

        “定国公徐希臯,接旨!”

        随着韩爌的喊声,包括来看热闹的人都纷纷跪了下来。

        “臣定国公徐希臯接旨!”

        缓缓将手中的圣旨展开,韩爌板着脸开始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定国公徐希臯之侄,贤良淑德,温婉贤淑,立为帝后,特遣英国公张维贤,内阁大学士韩爌为使,行纳采问名之礼。钦此!”

        待到韩爌念完,将圣旨交给徐希臯,接下来就又是三呼万岁,谢陛下圣恩之类的。

        而待到徐希臯喊完,韩爌却是没有放松,脸上的表情依旧严肃。

        将圣旨放在香案上,徐希臯从桌子上拿起一张黄表,双手恭恭敬敬的交给韩爌。

        “此是小侄的生辰八字,请天使收好!”

        对于徐婉儿和皇帝的生辰八字合不合的问题,在场众人没一个担心的。

        钦天监彪的慌嘛,敢说皇帝亲定的皇后和自己八字不合。

        如果真的不合,那一定是算书写错了,该改的是算书。

        接过徐希臯递来的黄表,韩爌将之交给身后钦天监监正李之藻,面容严肃道。

        “回去推演良辰吉日,陛下择日成亲!”

        都是官场的老油条,韩爌直接就是择选良辰吉日成婚,跳过掐算八字了。

        紧接着,韩爌对身后挥了挥手,道。

        “上礼!”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就有特意挑选出的大汉将军们,挑着、抬着礼物,在先到一步的礼部官员的指导下,将物件一件一件的摆放在徐府之中。

        皇帝大婚,就不可能小气的了。

        打头的就是一只玉雁,个头不比真的大雁小。

        紧接着,就是金银首饰、绫罗绸缎,全部都是皇家御制,普通小民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的那种。

        <div  class="contentadv">        随后的,就是各个御窑产出的官瓷,名家的字画,突出的就是一个贵重。

        不过,这波东西金银除了首饰外,实钱没有多少,多数都是宫内藏的一些东西。

        等到所有的礼物都进了定国公府,徐希臯再次谢恩。

        这时,身为正使的张维贤手中持节,上前对徐希臯到。

        “国公辛苦了,恭喜啊!今日老夫可是厚颜要讨一杯水酒啊!”

        “英国公这话就客气了。”

        看到了张维贤眼中的笑意,徐希臯当即就道。

        大明五国公,黔国公沐家在云南,魏国公徐弘基在南京,英国公是从龙之功,成国公是万历女婿,就他定国公没啥可以依持的。

        现在好了,勉强算是国丈,今后腰杆子能挺起来了。

        “快快请进。”

        “还有韩大学士,里面请,酒菜早已备下!”

        说着,徐希臯将该请的都招呼着进去。

        而那些抬礼物的壮丁,则是由都管负责,该喝酒喝酒,该吃肉吃肉。

        包括张维贤和韩爌,到场的每人都有喜钱,这都是规则内的,皇帝知道也说不了什么。

        送的人是满心欢喜,收的人是心安理得。

        不同职位,不同数量,抬礼物的二两银子起步。

        而打头的丁修和陆文昭,五十两。

        光是赏钱,徐家就送出去两千两。

        不过,这个钱对他们来说,九牛一毛罢了。

        先不说皇帝给的赏赐,就是能将自家闺女送进坤宁宫,花再多也值。

        当定国公府上庆贺时,宫里也在庆贺。

        每人多发一月的月钱,就当赏赐了。

        至于说摆宴之类的,算了吧,皇帝和先帝后宫相互看不对眼。

        而且皇帝现在也不在皇宫,在西苑拆房子呢。

        在明世宗嘉靖当年秀修道的无逸殿内换了衣服,朱由校就亲自指挥着虎贲营开始对西苑的一些不重要建筑进行拆除工作。

        对于朱由校来说,徐婉儿,他已经见过了,不是绝色,只能说中上之姿,反正不是个丑女。

        至于说贤不贤。。。

        两百多年定国公府的底蕴在哪儿放着,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横竖比历史上的张嫣要强。

        起码定国公徐希臯不会像张国纪一样,敢跑去舔东林。

        除非是发生什么小概率事件,不然大家闺秀再是秀,也比不上勋贵之家的千金。

        观念、性格、气场这些,是要从小培养的。

        古人将就个门当户对,不是没道理的。

        起码,国公之女不可能一直容忍一个皇帝奶娘骑在自己的头上。

        毕竟,从小养成的尊卑观念在哪儿摆着呢。

        娶妻娶贤,纳妾纳色。

        从民间选秀选皇后,还是省省吧。

        皇宫被渗透的跟个筛子一样,皇后必须是功勋贵女,才能达到平衡朝堂的作用。

        前朝权利纷争中,皇后要站在勋贵一侧,勋贵才敢甩开膀子去和文官争权夺利。

        不然以大明被抽了脊椎的勋贵集团,能从京营捞出银子,没向宋朝那样,让兵部和枢密院完全把握京营,都属于这些人能捞了。


  (https://www.pcczw.com/wx/71800/118045922.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