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徐光启:开边是好事,但也要警惕
推荐阅读:踹掉渣爹,豪门千金拿稳逆袭剧本 都星际时代了谁还谈恋爱啊 我在综武开酒馆的日子 起猛了,相亲看见前女友坐对面了 遮天之太上仙体 你这知识太禁忌了 仙侣情缘之蝶晓月 大胖狸子很担心你,出手帮你变强 长生修仙:从三代同堂开始 我在千叶的修仙除灵日常
“他们是书生,我是农夫。”
看了眼十几个跟随他一起来的官员,徐光启嫌弃的摆了摆手,开口纠正了一下王在晋的说法。
“前段时间我回去松江,看了看我在那边种的粮食,去岁的收成很是喜人,我让人正在往京城运,打算让陛下看看我这个南直隶,不对,是江苏人种地的本事。”
“是是是,徐尚书是农夫。”
听到徐光启的话,王在晋莞尔一笑。
这老徐头,在大明朝堂上是个鹤立鸡群的人。
“我听说,徐尚书献给陛下的那什么,土豆子。”
抬头望了一眼跟着徐光启来的士卒,王在晋忍不住问道。
“不但耐寒耐旱,贫瘠之地也能种,而且产量很高,不知能不能给我弄些粮种。”
“有。”
闻言,徐光启肯定的点了点头,又道。
“不止是土豆子,还有玉米、番薯,各都给你备下了五百斤的粮种。”
“而且担心你不会种,还派了善于此道的老农来。”
“。。。那可真的要谢谢徐尚书了。”
听到徐光启的话,王在晋的脸色有些古怪。
这人嘴里的老农,想来不是说的他自己吧。
“诸位,请。”
对徐光启拱了拱手,王在晋转身将一行人迎进了大宁城中。
让人安排新派来的官员去任事,王在晋带着徐光启登上了望楼。
“我已经规划好了,就按照当年太祖爷的安排,重新在这里营建城池,初步定下了围二十里。”
看着远处的老哈河,王在晋给徐光启介绍道。
“左为七老图山,右为努鲁虎儿山,北有老哈河穿境而过。”
“有老哈河为水源,城建在良田之侧,惟有南面薄弱,但是南面又是富裕卫,敌人只能从北而来。”
河套,指的是河流弯出大半个圈,被圈起来的地方。
可苛河套虽然没有黄河河套那般的庞大,但在这茫茫燕山之中,却也已经是块上好的地方了。
两百年前,整个鞑靼人都让大明给拔了科技树,而朵颜卫虽然给大明当狗,但大明明显是看不上这条狗。
永乐年间,虽然朱棣放弃了大宁卫,但却不许朵颜三卫搬进来住,哪怕是到了景泰年间,朵颜人想要搬进来,也让景泰给训斥了一顿。
天顺之后,瓦剌衰落,鞑靼重新崛起,朵颜三卫也占据了大宁境内,但大明对鞑靼一直都是防备,虽然给这些人互市,但砌墙这种技术类工种那是从来都没输出的。
一两百年下来,朵颜卫虽然在学习,但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还有待商榷。
别的不说,可苛河套上,这在徐光启眼中,一看都是良田的平坦地方,这些鞑靼人居然都没种多少地。
不知道徐光启种地瘾犯了,王在晋看着北方继续介绍道。
“从大宁一路往北,已定围七里棱堡九座,就分布在这条老哈河的两侧,以大宁城为根基,成掎角之势。”
“各棱堡之内,置水源,存粮草,又留有校场。”
“既可抵御贼寇,又可保护牧民,护卫驿道。”
“棱堡修建到哪里,哪里就是我大明的边界。”
“好啊,好啊。”
手在望楼栏杆上拍着,徐光启的目光看着远处,口中喃喃自语。
看完了大宁城的初步规划后,徐光启一行人丢下了那些个跟着来的官员,同戚金等人出了城,向着北方而行。
一路来到那林,大宁卫如今的最北端,看着正在修建的关隘,戚金给徐光启介绍了起来。
那林堡,修在红崖子山口,老哈河之西,由东西两个营垒组成。
修筑在这里,鞑靼人若是想下,就必须要攻破那林堡,否则随时都可能让大明给来个关门打狗。
出了那林堡,地势开始变的平坦,就到了草原之上,那里在大明曾经的行政区划上,属于全宁卫,现在是察哈尔部的敖汉、翁牛特旗。
现在,徐光启脚下的这道关口一旦建好,对于鞑靼人来说,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谴。
这种外墙是不规则形状的的棱堡,想要攻下一个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伤亡。
听完了戚金的叙述,徐光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翻译过几何原本的徐光启,一眼就能分析出,鞑靼人在攻关之时,所要面对的城墙面是要比常规城关时要面对的城墙要长的多。
“大宁卫失,则开平卫三面对敌,为了缩短防线,节省用兵,就只能退出茫茫深山,戍守独石八城,堵塞关隘,防止北蛮从山中冲出来。”
“开平卫一失,则草原与契丹就连成了一线,北境再无安宁之日。”
伸手指了指西北方向,应昌的方向,徐光启感叹道。
“李唐之时,北境的突厥、契丹、回鹘三部你方唱罢我登台,同中原一直厮杀至李唐末年。”
“唐昭宗天佑三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据当年唐太宗赐给契丹可汗的旗鼓为己有。”
“次年正月,以燔柴之礼告天,称契丹部可汗。”
“就是因为占据开平、大宁、营州三卫之地,契丹人方才笑至了最后,宛若一柄钢刀,在中原的头上悬了数百年啊。”
“可是陛下同意了我收复应昌之奏?”
听到徐光启的话语中有继续开边之意,戚金双眼一亮,连忙问道。
“大宁巩固之前,不能再动兵了。”
闻言,徐光启摇了摇头。
“朝堂上,总有些人唠唠叨叨的聒噪不休。”
“打仗的事情,要谨慎,不要落了人的算计。”
“陛下让送到大宁来做官的这些人,你别看是聒噪着说你们杀良冒功,惹怒了陛下,但这其实是最好处理的。”
“我现在啊,担心那些个大肆吹捧陛下,吹捧你们克服失地的人,让你王在晋,还有戚金,失了冷静。”
“这。。。”
对于文人的手段,戚金明显不如他叔戚继光,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戚金没听懂,不代表王在晋没听懂。
看着徐光启,王在晋表情严肃的道。
闻言,徐光启点了点头,开口道。
“宫里宫外,庙堂朝野,无数人的目光都在你们的身上,所以你们必须要谨慎。”
“兵丁,是陛下手中的一把利刃,这把利刃可以让朝廷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变的简单,但也可能会折断。”
“尤其是你,戚金。”
说着,徐光启将目光移了过去。
出身商人世家,徐光启清楚和各类人打交道的办法。
他清楚的知道,和军将说话不像是文官,还能玩弯弯绕,打机锋。
和将领说话,必须要讲明白,否则将领理解错了,是要出大事的。
“日后动兵,必须要有朝廷的命令,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些时候,突然就发生一些事情。”
“京营不是我戚金的京营,更没有戚家军的称呼。”
闻言,猛的想到了当年戚继光给他的绝笔数,戚金连忙拱手道。
“陛下剑锋所指,就是京营军兵所向之处。”
到了临终之时,戚继光才明白,随着张居正的病逝,他为什么会被万历给远远的打发掉。
事情就坏在了“戚家军”这三个字上。
文人杀人,不需要刀。
不管是岳飞还是戚继光,都倒在了文人的吹捧上。
一生征战,威名赫赫。
岳家军和戚家军的名号天下皆知,让人渐渐的忘记了他们曾经的名号。
岳飞的岳家军,在册名号是“神武后军”。
而戚继光在蓟镇练兵之时,领着曾经让鞑靼人当狗打的边兵马按着鞑靼的头打,让戚家军的名号更加的为人所熟知。
然而,这某家军的名头越大,这某就死的越快。
无他,在当权者的眼中,我的兵怎么成你家的了?
“你明白这点就好。”
ps:一章了(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800/118614799.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