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555章 你想死,那朕就成全你

第555章 你想死,那朕就成全你


察觉到林丹汗这厮的动作不对,朱由校迅速进行了一轮军事调动。

龙骧卫中郎将赵率教率军进驻山海关,随时出关走辽西走廊驰援广宁。

无当卫冉家兄弟率山地军队进驻蓟州一线,防备边蛮入寇。

然而,朱由校的军事调动还未完成,蓟州总督王在晋的奏报就送到了他的案头。

脸色铁青的看着王在晋的奏报,朱由校冲到草原上砍死林丹汗的心思都有了。

差点儿就中了调虎离山。

十月初六,喀喇沁三十六部联军分两路入寇北关。

一路攻密云,为潮河关守备满桂所却。

一路攻界岭口,守口将领楚新战死,喀喇沁自此入寇,大掠抚宁周遭村镇。

“老子一时没收拾你,你反倒招惹到老子的头上来了。”

抽出长剑在身前的桌子上砍动了几下,朱由校心中已经判了喀喇沁蒙古人的死刑。

娘的,他不就前半年调兵到蓟州,但最后因为山东叛乱,又将军队调走了,那不是没动手么。

现在喀喇沁三十六部联军居然活的这么不耐烦了,居然敢主动来劫掠!

御书房中,在京的高官此刻都列坐在此,看着动怒的皇帝,一个个都低头研究着自己的靴子纹路。

“陛下息怒。”

转头看了眼不出声的其他人,兵部尚书黄克瓒硬着头皮出列道。

“如今龙骧、无当两卫已经奉调北上,抵御贼寇。”

“料敌于先,都让人打进边墙之内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当啷一声音,将手中的永乐剑扔在地上,朱由校不爽的看着堂上众人道。

“骆思恭呢?让他负责对敌侦报,锦衣卫、夜不收的探子都哪儿去了,蒙古人能破关而入,这么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他们就没收到消息?”

“请陛下治罪。”

听出了皇帝的怒意,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相当干脆的出列跪地道。

“治罪,治你的罪,被蒙古人掳去的人就能回来吗?被焚毁的村庄就能恢复吗?”

看着骆思恭,朱由校相当的不爽,但却没失了理智。

这些天,骆思恭干什么去了?处理晋商那群卖国贼了。

如今,整个锦衣卫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晋商集团的追剿之中,对于边关之事根本就没上心。

估摸着,即便有夜不收和锦衣卫暗探将消息报上来,他们也没做处理。

“锦衣卫权责过多,要拆分。”

看着跪在地上的骆思恭,朱由校开口到。

“新设谍报司,骆思恭你将锦衣卫的在外探子,夜不收等都集合起来,归入谍报司,你为正爱,正三品,再设若干少卿分管。”

“给朕送个条陈上来。”

“山西的那群卖国贼的事情,交给许显纯处理,你今后主管谍报司。”

“臣领旨谢恩。”

听到皇帝的话,锦衣卫指挥使,不对,是谍报司卿骆思恭连忙拱手应下。

“许显纯。”

“臣在。”

听到皇帝叫自己,同样在堂中的许显纯连忙出列,拱手道。

“今后你是锦衣卫指挥使,那些山西人的事情,你尽快给朕都处理了,还有朕要的水文图书,也要尽快呈上来。”

“臣领旨谢恩。”

听到皇帝的话,许显纯脸上就是一喜。

两年多了,终于从指挥同知转正成指挥使了。

瞥了眼许显纯脸上的表情,朱由校这才转头看向黄克瓒。

“无当、龙骧两卫现在到哪儿了?入关劫掠的蒙古人都赶出去没有?”

“回陛下,赵将军上奏,其率军赶往山海关途中,遇劫掠蒙古人,斩获三百余级,俘一百有余,已经在送入京中路上。”

“传诏给蓟镇总督王在晋,既然喀喇沁人做这个出头鸟,那就给朕打出去!”

双手背在身后,在龙书案后踱步,朱由校挥手道。

“派人进入燕山之中清剿,步步缓进,恢复大宁卫!”

“臣遵旨!”

听到皇帝的话,堂上众人连忙躬身应下,一个反对的都没有。

随着毕自严搁南直隶杀的血流成河,现在京中的皇帝威望也在一步一步攀升。

当皇帝做下一个决定后,朝堂上已经没有人敢在明面上反对了。

“喀喇沁,喀喇沁!”

群臣已经退去,但朱由校依旧烦躁的在堂上踱步。

“夫君。”

从后屋出来,看到朱由校,徐婉儿轻轻唤了一声。

“你怎么出来了。”

看到徐婉儿,朱由校的心头就是一跳。

三个月了,徐婉儿虽然还没显怀,但孕吐却已开始。

自己媳妇儿自己疼,这一个月,朱由校的日子过的是心惊肉跳。

现在南直隶那边汇报上来不少的扩大化流放案,都是朱由校在释放心中因为徐婉儿怀孕所造成麻烦的压力。

“饿了,但又不想吃。”

将自己塞入朱由校的怀中,徐婉儿心情郁郁的说到。

“。。。”

闻言,朱由校的脑门上就忍不住流下冷汗。

女人,本来就是种情绪不稳定的生物。

而怀孕的女人,情绪更不稳定。

这皇宫大内,也免不了两口子吵架之类的事情。

就比如嘉靖,俩妃子给他和孝洁陈皇后进茗时,嘉靖个老色痞看人手,惹的怀孕的陈皇后吃醋,陈皇后摔杯子,嘉靖吹胡子瞪眼,导致陈皇后流产致死。

温馨提示:女子怀孕前三月,最是脆弱,稍有不注意就可能导致流产,诸位书友要照顾好自己媳妇儿哦。

啥?没媳妇儿?那没事了。

即便是朱由校宠着徐婉儿,徐婉儿也是知书达理,但耍起性子来,朱由校也是有些吃不消。

“那你说,想吃些什么。”

牵着徐婉儿的手在椅子上坐下,朱由校颇为头疼。

“想吃酸的。”

听到徐婉儿的话,朱由校的眼皮子就是一塌。

酸的。。。

这年头,有什么是酸的。

腌酸菜之类的是一种,但哪玩意儿,朱由校并不希望徐婉儿多吃,硝酸盐吃多了,对人身体不好。

橘子柠檬之类的玩意儿是一种,但不好找,这都已经十月了,马上要入冬了,而且那些也是南方植物,北京没有橘子树。

“朕让人给你寻些干果,你多吃些,那些有酸的。”

思索了好一会儿后,朱由校只能捏着鼻子道。

酸菜是不能多吃的,绝对不行。

而且,京城周边很多人的日子,全靠着宫里维持,就比如宛平那边的很多瓜果农户擅长晒干果,专供京中大户,想来也是有山楂片之类的存储的。

化学工业点开前,在食品加工上,还是要靠着大自然。

就当京中,朱由校为自己媳妇儿额吃喝发愁之时,已经得到了出关干丫的一家伙命令的王在晋,也已经点好兵马,做好了出战的准备。

出关去,劫掠一番,验证一下送来的地图是不是准确,给来年进军大宁卫做准备。

喀喇沁是两路入寇,大明自然是两路回击。

第一路,以潮河关守备满桂,无当卫的冉跃龙为主将,出古北口向西北方进军百里,目标是占据哈喇河套(现滦平)。

第二路,以冉天龙所甩一千无当卫为先驱,赵率教的龙骧卫押后,出喜峰口向北两百里,目标是占据插汉河套(现平泉)。

八百里茫茫燕山,山头上肯定是不能放牧生存的,为此喀喇沁三十六部都分散在燕山山脉中的一个个盆地之中,如承德滦平、赤峰宁城等地。

打大宁卫容易,真正难的是,如何将打下来的大宁卫守住。

自永乐迁宁王于江西,大宁卫开始废弃,北平行都司名存实亡。

永乐之后,虽然历朝历代都有人想要恢复大宁卫但最终都是难以成形。

这个主要是形势对大明很不友好。

永乐时期还好,对于北元两股势力,朱棣都是谁强打谁,大宁区域虽然名存实亡,但都没落到蒙古人手上,即便晚年朱棣有恢复大宁卫的想法,也难以成行。

等到朱棣死后,宣德朱瞻基上位,安南都给扔了,更别说是恢复大宁卫了。

土木堡之前,本来是鞑靼人势力强悍,但在朱祁镇的放纵下,瓦剌也先的实力逐渐增强,压制鞑靼。

然后,嗯,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就再难以进取。

景泰至成化年间,瓦剌人开始内哄,经历了脱脱不花败于也先之手,也先自立为汗,阿剌知院杀也先三件事后,瓦剌逐渐衰弱。

而在此时,鞑靼部夫人满都海扶持达延汗上位,并亲自率军攻伐蒙古卫拉特部、出征癿加思兰,消灭亦思马因,击退瓦剌,逐之于西北一带,统一北元。

而大明这边,成化也很忙,三犁辽东,广西苗乱,军事改革,一股脑全堆在一起。

止住了大明冲入深渊的成化帝,面对逐渐强盛的鞑靼,即便是组织了数次搜套、剿套,也只能起到一个压制的效果,无法做到剿灭蒙古。

而且,最重要的因素是,此时的成化,已经进入了自己生命的倒计时,只能相信后年的教训。

明军成化二十三年,明宪宗朱见深驾崩。

弘治元年五月,鞑靼部首领达延汗,在亲政的第二年,亲自率军兵临大同,双方的战事一触即发。

然而,笑宗就是笑宗,双方的首次交锋中,弘治就选择了妥协,同意贡市。

从弘治元年到弘治四年,达延汗每年都派遣大量使臣入京朝贡,换取回赠,然而,草原人的尿性,懂的都懂,不给打疼了,根本不会好好和你坐下来做生意,开始连年入寇。

弘治八年,时隔二十年,鞑靼人再次攻入河套,开始蚕食整个河套地区,无奈之下,弘治只能找出了年已七十的老帅王越挂帅出征。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年来的老帅王越就被牵扯进太监李广案中,被活活气死,最终弘治放弃整个河套地区。

弘治十年之后,鞑靼寇边逾加频繁。

弘治十三年,烟火聚落百万余家,旬日之间生产荡然,人畜殆尽。

弘治十四年,虏酋小王子等七八万骑从宁夏花马池深入固原迄南,分路抢掠,火光营盘数十余里。

面对这情况,估摸着宪宗只能直呼,我这后人的智慧真棒。

整个弘治十八年,就是被蒙古压着打的十八年。

万幸,弘治他只有十八年。

1505年,十五岁的明武宗,正德登基,大明开始边境反击。

正德十二年,应州之战爆发,四十三岁的达延汗于同年死去,四年之后正德驾崩,嘉靖进京,开始了自己励精图治的二十年。

而随着达延汗的死去,鞑靼内部也开始了内乱,一乱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间,鞑靼左翼、右翼、大明三方之间,

正德十二年,应州之战爆发,四十三岁的达延汗于同年死去,四年之后正德驾崩,嘉靖进京,开始了自己励精图治的二十年。

而随着达延汗的死去,鞑靼内部也开始了内乱,一乱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间,鞑靼左翼、右翼、大明三方之间,直接开始了大乱斗,相互之间攻伐不断。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道嘉靖三十六年,鞑靼左右两翼,正式决裂。

左翼库登汗(东边)不是俺答汗(西边)的对手,率部向东迁入天寿山脉(大兴安岭)。

而占据大部蒙古的俺答汗,就是万历二十九年,把庚戌之变糊在嘉靖脸上那个。

隆万封贡之后,俺答汗接受大明顺义王封号,自此鞑靼右翼渐渐分裂、衰落。

但鞑靼左翼,却开始了崛起。

库登汗败于俺答汗之手,率部东迁之后,顺手就把泰宁、福余诸部给并了,等他死后,他的儿子图们汗继位,继续东进,征服海西女真、建州女真诸部,入寇辽东、蓟镇,然后就和他儿子布延汗一起让李成梁给锤了。

等到此时的林丹汗时期,实际上的鞑靼左翼,已经成了个破落户。

如今,熊廷弼正在为进剿建奴做准备,广宁的孙传庭也和林丹汗互相牵制,而这喀喇沁三十六部联军既然敢入寇,那就送你上路。

一营三千龙骧卫加上两营六千无当卫,再加上两万余蓟州兵马,趁着大雪,沿着喀喇沁撤退的痕迹,一路追了上去。

十月份的燕山山脉之中,已经非常的冷。

“呼。”

哈了一口气,暖了暖自己的手,满桂忍不住嘀咕了一声。

“我真的不想穿这新式棉装啊。”

“这么好的棉装,为甚不穿?”

闻言,冉跃龙奇怪的看了一眼满桂,颇为的不解。

大皇帝养兵,真的是在拿银子养。

蓟镇兵马也好,无当、龙骧两卫也好,那都是拿银子在养。

这次出关的三万余士卒,全身上下,都被棉花包裹了起来。

从脑袋上的棉帽,到身上穿的棉袄、棉裤,还有脚上的棉靴,背上背着的棉被,全都是京中的制衣坊产出,市面上就没有卖的。

“暖是真的暖,但丑也是真的丑啊。”

听到冉跃龙的话,满桂忍不住给对方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样子。

此刻,满桂身上的棉衣,和传统的汉人衣冠不同,和蒙古人的打扮更是不一样,倒是和后世有些相像。

皇帝以方便整装为由,直接搬了一套后世的棉装。

帽子,是带两个大护耳的毛子棉帽。

靴子,是饱含后世风格的棉鞋,靴面上穿有小孔,用皮绳穿入其中,能将靴子牢牢绑在脚上,同时还要扎绑腿。

当然,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衣服,只分为了上衣和长裤两部分,统一的对襟正开门,没有外面臃肿的衬裙,袖口和脚踝处都留有棉绳可以拉紧。

这套棉衣,着甲还好,不着甲,真的是丑爆了。

约等于,后世人穿着一身土褐色的棉衣棉裤,自发下那日,就引起了士卒们无数的议论。(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800/11861483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