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丁修:抓到条大鱼
推荐阅读:踹掉渣爹,豪门千金拿稳逆袭剧本 都星际时代了谁还谈恋爱啊 我在综武开酒馆的日子 起猛了,相亲看见前女友坐对面了 遮天之太上仙体 你这知识太禁忌了 仙侣情缘之蝶晓月 大胖狸子很担心你,出手帮你变强 长生修仙:从三代同堂开始 我在千叶的修仙除灵日常
“诸位兄台不必担忧,我们乃功名在身的士子,未曾定罪,朝廷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双眼中俱是恐惧,但张溥还是看着身后的几个狐朋狗友开口说道。
也不知道他是在安慰侯峒曾等人,还是在安慰自己,强撑着开口。。
“对对对。”
点了点头,勉强鼓起了一丝勇气,侯峒曾开口道。
“张兄说的对,没有定罪,我们纵使有错,也不能轻易下狱。”
听到侯峒曾的话,张溥就皱了皱眉头。
这厮怂了。
抬头看了眼张溥,张辅之心中摇头。
还没有定罪,没犯错。
别的不说,驱逐朝廷所任苏州知府,就已经差不多是明目张胆的造反了。
也就朝廷顾忌到南直隶是大明南都,这要是有人驱逐朝廷官员造反的消息传开后,影响太大,所以一直都没给这件事情定性。
这些个年轻人,胆量是有的,但当朝廷下重手惩处后,就一个个的自乱阵脚,六神无主,成不了什么大事。
在张辅之看来,毕自严下如此重手,无非是要立典型,震慑天下,不会真拿南直隶的士子如何。
这个时候主动服个软,不说能混到对方内部去,也能保下自己的有用之身。
但这些愣头青居然想着硬顶。
看着还在小声议论的几人,沉吟了一会儿后,张辅之开口道。
“行了,你们回去写几篇文章,我带你们过江去凤阳,和毕阁老认个错。”
说着,张辅之拿起茶杯喝了一口道。
“文章该怎么写,不用我教你们吧?”
“多谢叔父。”
听到张辅之的话,张溥心中依旧觉得不甘心。
“但应社乃我江南士子救国救民希望之所在,我等断然不会放弃!”
听到张溥的话,站在他身侧的张采也开口到。
“不错,如今大明上下腐败不堪,君王昏聩,官官相护,正是我等奋身效命之时,决不退让!”
虽然心中害怕,但侯峒曾也梗着脖子道。
“不错!我们现在就去凤阳钦差衙门,要他放了郑相公,给胡巡抚一个说法,仅凭他毕自严一人之语,岂能服天下!”
听到三人的话,张辅之眉头拧紧,神色已经彻底的冰冷了下来。
这些没踏入官场的年轻人没明白如今的大明在发生什么,但他这个还和京中有联络的老官吏,清楚的知道现在京城的变化。
自皇帝登基搬到南苑后,一直在做两件事。
第一件是整练新兵,加强朝廷权威。
第二件是权力调整,加强上官权威。
随着诸道御史的外放,六科也开始与吏部考功司合并,已经科道清流官们,已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以七品小官硬顶三品大员,能靠直谏博个强直之名。
“你那兄弟侯歧曾,被人一脚踢死,至今朝廷还没个定论。”
“因为他的事情,你爹侯震旸被以教子无方停职,别人想不明白,你姓侯的还不明白吗?”
张辅之绝不会允许张溥的所作所为连累到张家,呵斥出声道。
“那都是皇帝昏聩!朝廷不明!”
听到自己弟弟的死,侯峒曾的双眼一红,刚反驳了两句,就见到又有一个家丁从从的跑了进来。
看到大堂上的气氛不对,那家丁想说什么,但嘴却是张不开。
“有什么话就说!”
此时,张辅之的额心情正是烦躁,看到家丁的模样,不由的呵斥道。
“老爷。”
听到张辅之的话,那家丁抖了一下,而后连忙开口说道。
“锦衣卫,锦衣卫缇骑带南京京营南下松江,说,说是要对松江徐姓抄家。”
抄家这词一出,堂上方才还在交头接耳的几个年轻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此时,张辅之也不淡定了。
和松江那个出过一个内阁首辅徐阶的徐家相比,他们松江张家还是要弱些的。
能抄了那徐家,也能抄了他这个张家。
听完家丁的话,张溥的脸色不停变幻。
他能在江南成为第一波搞事儿的人,全靠着张家名望的支持。
若是张家被抄了,他张溥什么都不是。
眼神闪烁,看着堂上的张辅之,张溥嘴唇嚅动,想向张辅之求救,但却张不开嘴。
面对一架暴力机器,所谓的士绅豪右,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没多大的区别。
目光中带着恳求,张溥看向了张辅之。
希望张辅之能救他,能救他的应社。
转头看了眼身侧的张采等人,张溥最终还是一咬牙,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叔父,求您救救侄儿!”
此时,侯峒曾、张采等人也反应了过来。
现在朝廷要收拾他们,能救他们的,只有在官场上说的上话的张辅之。
噗通一声,三人整整齐齐跪了下来,大声道。
“老尚书,还望救救我等!”
看着跪着的几人,张辅之的脸色阴沉的可怕。
已经致仕几年了,对京城号脉号的也不知道准不准,他如今做事,全靠着以往的猜测。
这次南直隶的动乱,他站在朝廷的一边,一直在让家中的粮铺平价售粮,积累名望。
而同时,他又让家族中的人在暗地里对张溥提供资源,让张溥闹出的应社越闹越大。
现在松江徐家被抄,让他感觉到了一丝恐惧。
不过如今,张溥不能出事,他组织的应社对他也有用。
横眼扫了一眼在在场众人,张辅之冷声道。
“都跟我走,给毕阁老认个错,谁要是再敢耍滑头,就休怪老夫无情!”
听到张辅之愿意出面,张溥心中一喜,连忙道。
“只要叔父肯救我等,一切都听叔父的!”
对张辅之磕了个头,张溥心中已定,暗自盘算着度过眼前这一劫,将来一定有办法东山再起,应社要变的更大!
“认错?要认什么错啊?”
然而,还没等几人有所动作,一阵冷笑声就传入了张家的客厅。
飞鱼服,绣春刀!
看到进来之人的服色,张辅之的面色就是一变。
在京城时,每逢大典,他都能见到这些个鹰犬之辈。
从主位上站起,刚往外走了两步,张辅之就看到了肩上看着把大御林军刀进来的丁修。
对于来人,张溥倒是不认识,但锦衣卫在南京的名声,从查处东林书院开始,就重新在南直隶传播,双眼紧张的闪烁了起来。
“你们是何人?为何擅闯我张府?”
看着眼前的丁修,张辅之沉声问道。
“从龙卫百户丁修,见过张老先生。”
当啷一声音,将手中的梅莺砸在地上,丁修看着眼前的张辅之,脸上带着嘲讽的笑容。
“接人举报,说胆敢驱逐苏州知府的那应社领头之人,就在张府之中。”
说着,丁修转头打量了一眼在场的张溥、张采、侯峒曾等人,眉头一挑道。
“就是这几位吧,麻烦跟我们走一遭。”
听到丁修的话,一向镇定的张辅之脸色突然苍白,仿佛是老了十多岁,混身颤抖,剧烈的咳嗽了起来,仿佛随时都能倒下。
见到张辅之这个样子,丁修冷笑一声。
“你们两个,去扶着张老大人,让外面等候的太医进来,给张老先生瞧上一瞧。”
向后退了一步,丁修开口吩咐到。
“其他人,全都带走,张家就地封府,胆敢抗命不尊者,就地处决!”
“你!”
“敢”字还没开口,丁修手中的梅莺就已抽出了一小节,张溥心底的那一丝勇气顿时烟消云散,想要呵斥的话就被吓回了肚子中。
“动手!放快些!”
转身看了眼身后的众人,丁修开口道。
“抓人的事情交给南京锦衣卫去做,南下的人赶快将这些人押送过江。”
随着原来划水磨洋工的胡应台被砍,南直隶官员的行政热情,得到了“鼓励”。
而张辅之的被抓,则是让南直隶的市面开始平静。
至于说张溥、张采等人,更是让随着朝廷毁禁诗社、文社而气势滔滔的结社风潮陷入谷底。
朝廷,没有在和南直隶的士林开玩笑。
说不能结社是真的不能结社。
作为代帝南巡的毕自严,此刻表现出了自己能够成为一个酷吏的潜力。
一手按在大明律上,一手扶着皇帝所给的鎏金龙头铡刀,毕自严在南直隶杀了个血流成河,人头滚滚,江南官商上下,哀鸿遍野。
皇帝圣旨中的八个字,宛若一柄铡刀,悬在整个南直隶的头上。
【重罪株连,轻罪移边】
皇帝根本不在乎,是不是会闹出冤假错案,皇帝只在乎从南直隶能抽出多少人丁到辽东去砍大树。
这种处理原则下,整个南直隶的士绅豪右都处于一个将要被逼疯,但还没疯的边缘,导致整个南直隶的社会风气都变的压抑起来。
当周应秋带着皇帝关于官考的圣旨南下后,一场狂欢又一次席卷江南。
寒门士子的狂欢。
对于南直隶,不管是皇帝,还是毕自严,都知道不能一棍子打死一批人。
对于南直隶的士绅豪右,寒门商贾,杀一批,流一批,自然也要拉拢一批。
作为大明的文华荟萃之地,南直隶的科举舞弊风气,早在弘治年间,就已开始蔓延,士绅豪右子弟,占据了大量的南京国子监名额,而乡试贡院,更是几乎被垄断。
当周应秋带着皇帝不论功名的官考圣旨到达南直隶,用新式考法招收官吏后,整个南直隶都被震动。
无论你是街边小贩,还是屡考被黜,都能参加的官考,成为了南直隶很多人的希望。
永远不要小瞧国人对当官儿的热情,更何况这里是大明识字率最多的南直隶。
然而,当南直隶将要稳定之时,大明的北方,却是又闹了起来。
“擦枪走火,打起来了。”
眼前放着孙传庭的奏本,朱由校的脸上满是不爽。
他是没有想到,这才二十天的时间,孙传庭就和林丹汗搁科尔沁境内掐起来了。
而事情的起因,说起来也很无厘头。
不管是明军,还是林丹汗,双方都是个麻杆打狼,两头怕的状态。
明军是没有翻脸后一次收拾了林丹汗的实力,林丹汗也怕大明断了互市,让他过不下去。
所以,双方即便是就差在科尔沁境内打起来,但也保持着理智,一边对峙一边谈。
林丹汗想要大明扩大每年的市马银,同时降低外售物资的价格。
大明要林丹汗带着人赶快滚蛋。
然后,在孙传庭和林丹汗的使者谈判之时,因为一处水源的争夺,也不知道是那边先动了手,双方干了起来。
即便林丹汗和孙传庭及时赶到阻止,但也闹出了人命。
大明这边死了两个,伤了七个。
林丹汗那边死了九个,伤了十五个。
林丹汗那边草原部落的军纪,不说也懂。
而大明这边,豹韬、虎贲两卫的士卒他能压制的住,但对广宁本地兵马的情绪他也要考虑。
然后,双方之间的小规模冲突频频发生,每天都有伤亡。
“情况不受控制了啊。”
看着身前孙传庭的奏章,朱由校只感觉到一阵的烦躁。
孙传庭手中兵马有限,如果和林丹汗发生大规模的冲突,也只能守住一时。
等到林丹汗想到打孙传庭后勤之后,恐怕孙传庭可能会折在草原上,这就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了。
“末将参见陛下。”
身着一身甲胄,在小太监的带领下,进了西苑御书房后,赵率教对朱由校行礼道。
“平身吧。”
“你随赵老将军坐镇山海关多年,朕问你。”
一手撑着腮帮子,将孙传庭的军报递给赵率教,朱由校开口问道。
“如今若是让你率三千龙骧卫北上支援孙传庭,你多久能到?”
“广宁往北两百里。。。”
看完了战报,对于孙传庭画出自己如今的位置,赵率教心中估算。
“不计战马损失,仅携一月之粮,十日可至。”
“但臣担心途中会被贼寇伏击。”
思索了好一会儿后,赵率教开口解释道。
“若是先至广宁,与运送军粮一同北上,则需要二十日。”
“二十天,十一月了。”
伸手从桌上拿起一枚瓜子放进口中嗑开,朱由校心中琢磨。
“估摸着到时候草原上都开始下雪了,林丹汗还留在科尔沁作甚。”
心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对,朱由校喃喃自语起来。
“这个时间,广宁那边可能已经开始飘雪了吧?”
抬头看向赵率教,朱由校突然问道。
“是。”
闻言,赵率教点了点头,解释到。
“广宁、辽东之地,一般十月底开始落雪,这些年十月初可能就会落雪。”
“调虎离山,林丹汗这厮学精了。”(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800/118614839.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