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胎穿古代之璀璨一生 > 三九 县试开考

三九 县试开考


时光如冉,转眼就过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一般十五晚上闹元宵,看花灯,猜灯谜,好不热闹,第二天怎么也得休息一天;所以,南盘学馆要到正月十七才能开学。

这段时间,李俊总是上午跑到学馆抄书,下午背书,晚上练字,一刻也不敢耽误;而来学馆和回家的路上,便是他锻炼身体的时间。

一天最多也就睡三个时辰,那天一旦有什么事,甚至只能睡两个来时辰。

所以,今年这个新年,李俊过的很粗糙。

不过,这二十来天的时间,成果也是显著的!他不仅把《说文解字》上的字全部学会了,还背会了字数相对较少的《大学》、《中庸》、《论语》和《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它们反映了周代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因其是: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故又被称为“毛诗”。

这也算是“四书”和“五经”都涉猎了!

上学的第一天,刘夫子检查过李俊功课,对他这种囫囵吞枣的学习方法以予了很大的的表扬和肯定。

然后就是尽可能在县试之前,把《大学》、《中庸》《论语》和《诗经》的大概意思,给李俊讲明白。

很快,就到了县试的日子。

县试日期一般定在二月。入试时,考生领到的试卷上印有号码,按号入坐,进行四场或五场考试。

第一场为:正试,第二场为:招覆,亦称:覆试、初覆,第三场为:再覆,第四场或第五场为:连覆。

每场考一天,黎明前点名入场,当日交卷。

前两场考诗赋,第四或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讲解,此外还要默写《圣谕广训》百余字。正场通过的人较多,之后进入初复。初复通过的人数比正场减少,依次递减。到连复时,剩下的考生就不多了。每场考试之后都要发榜,称为“发案”。

前三场或四场榜文把考生的姓名编号写成圆形,人们称之为“圆案”,俗称“圈”或“团”。

取在50名以内的为第一圈,圈分内外两层,外圈30名,内圈20名;有时不分内外,把50名排为一个大圈。圆圈中用红笔写一个“中”字,这个“中”字的一竖还要写成上长下短,好像“贵”字的上部,取“吉祥”之意。

第一名称为:“县案首”。


  (https://www.pcczw.com/wx/78136/49760692.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