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极速车神 > 第149章 刺刀见红

第149章 刺刀见红


2018年,三月二十五日,墨尔本,当地时间,下午四点,F1赛季揭幕战的正赛即将打响。

    “这是一个非常适合赛车的天气,目前温度二十三摄氏度,赛道温度三十八摄氏度,一如阿尔伯特公园的以往,对于轮胎将是严峻考验,尽管现在天气晴朗,但根据预报,降雨概率16%,这可能成为影响比赛的因素。”

    “现在,二十辆赛车已经全部准备就绪。”

    “梅赛德斯奔驰车手汉密尔顿占据杆位,法拉利车手陆之洲排名第二,一老一新两位车手占据头排。”

    “法拉利车手维特尔第三,红牛车手维斯塔潘第四,显然,维斯塔潘的起跑也将是一个看点。”

    “出人意料地,哈斯车手马格努森和格罗斯让分别占据第五名、第六名,他们创造了车队排位赛最佳战绩。”

    “第七的是雷诺车手霍肯博格,第八则是红牛车手里卡多。排位赛结束,里卡多因为自由练习赛的犯规被惩罚退三位发车,并且超级驾照扣两分,对于旨在登上领奖台的本土希望来说,这是严重打击。”

    围场,一如既往地嘈杂而喧嚣,直播间里正在为正赛直播进行最后冲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赛道上,技术团队正在对赛车和车手进行最后确认,一切蓄势待发,一辆辆赛车停靠在发车格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排位赛进入Q3但因为事故没有成绩的梅赛德斯奔驰车手博塔斯,赛车遭遇严重损坏,更换一个变速箱,根据规则,他必须后退五个位置发车,于是从第十退到第十五,和索伯的莱科宁占据同一排。

    空气闷热,置身于车舱里更是清晰感受到滚滚热浪汹涌而来。

    戴上头盔和耳机,陆之洲闭上眼睛,听觉敏锐地捕捉那些嘈杂,气流的汹涌、引擎的轰鸣、人声的交织,卷着滚滚热浪持续不断地打转盘旋,心脏的跳动速度也越来越快,似乎下一秒就要炸裂一般。

    这是F1,赛车世界追求极限的舞台。

    狂跳不止的心脏推向极致,在汹涌的嘈杂之中进入一种空灵状态,呼吸平稳下来。

    陆之洲准备就绪。

    一旁,阿里瓦贝内略显担忧,菜鸟的首场正赛,他应该说些什么吗?

    但犹豫片刻,他还是把话语吞咽下去,双手盘在胸口,静静地守候在旁边,然后转身看向斜后方的维特尔。

    重任,还是落在维特尔的肩膀上。

    “女士们,先生们,暖胎圈开始了。”

    “直播画面上可以看到,汉密尔顿没有浪费时间,他正在提速,他不准备给予其他赛车更多暖胎时间,一路飞驰,尽快结束暖胎、尽快开始发车,卫冕冠军已经迫不及待准备开启揭幕战的决战征程了。”

    第一时间,陆之洲就感受到了压力。

    一般来说,暖胎圈不需要提速,而是尽可能让轮胎进入工作温度,但现在汉密尔顿正在压缩暖胎时间。

    所以,汉密尔顿对自己轮胎抓地力特别有信心,还是昨天Q2排位赛里轮胎耗损超出预期此时需要控制轮胎,亦或者是单纯利用这样的战术打乱其他车手的节奏——

    尤其是陆之洲这个菜鸟。

    可能性,不止一个两个,梅赛德斯奔驰能够完成四连冠,不仅赛车出色,而且车队策略一直领先。

    陆之洲保持冷静,拒绝被汉密尔顿牵着鼻子走,他还是需要坚持自己的策略。

    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一号琼斯弯是一个直角右弯,换而言之,右侧内线才是行车线;但杆位却在左侧。

    也就是说,汉密尔顿拥有位置优势,但陆之洲拥有线路优势。

    起跑,就是一场博弈。

    暖胎圈结束,全部二十辆赛车进入发车格,没有喘息时间,红灯,亮起——

    一。二。三。四。五。

    氤氲热浪和刺眼阳光短暂凝滞,一切嘈杂遁入虚无,世界安静下来。

    五盏红灯全部熄灭,比赛,开始!

    离合、油门,呼吸和动作同步,0.20秒,二十二号法拉利赛车已经笔直笔直地冲出去,试图抢占内线。

    率先进攻,年轻人展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

    高速运转的引擎声响全面炸裂,陆之洲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的车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追上汉密尔顿的车尾。

    此时,汉密尔顿从容不迫地一个内切,似乎早就已经预料到陆之洲的胆魄,四十四号赛车的右侧一般横亘在陆之洲的前面,占据一半行车线,迫使陆之洲不得不随机应变做出回应。

    当然,第一选择就是往右内切,完全吃住内线,和汉密尔顿展开刺刀见红的弯心争夺。

    然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瞬息万变的方程式赛车里,不能只看前方,否则就会丢掉自己的位置。

    陆之洲没有忘记自己身后四号位发车的维斯塔潘,“塔炮”的名号并非空穴来风,如果维斯塔潘也强吃内线,那么陆之洲继续占据内线的动作就可能让自己陷入汉密尔顿和维斯塔潘包围的危险,轻则上草地、重则直接撞车出局。

    瞥了一眼后视镜,果然,维斯塔潘正在激进凶猛地展开强攻,似乎可以看见车轮高速卷起的尘土气浪。

    这一看不要紧,陆之洲马上发现自己的后视镜格外拥挤,因为维特尔也在抢内线,浩浩荡荡而来。

    汉密尔顿、维特尔、维斯塔潘形成犄角之势,全部朝着陆之洲“开炮”。

    陆之洲:???

    梅赛德斯奔驰就算了,维特尔又是怎么回事?

    但是,没有时间犹豫,甚至就连震惊和意外的时间也没有,电光火石之间的第一反应展现出杀伐果决。

    陆之洲当机立断地方向盘往左一打,从汉密尔顿的尾翼后面切过去,在后面维斯塔潘和维特尔完成包围圈之前轻盈地钻出去,从内线越过中线切入外线。

    然而!

    一号琼斯弯已经近在咫尺,陆之洲冷静地摆正车身,延迟刹车,贴着外线的脏侧,绕过更大的弧线,先是方向往右打到极致,又在千钧一发之际柔和流畅地贴着二号布拉汉姆弯弧线,丝滑地把方向徐徐打回来,紧紧贴着这个高速弯的弯心飞驰。

    速度,演变为流光。

    可以捕捉到右侧的红色和哑光蓝正在争抢弯心,在一号琼斯弯几乎和陆之洲齐头并进,却在二号布拉汉姆弯如同潮水一般褪去,二十二号赛车已经重新占据行车线的优势,亦步亦趋地追着前面那一道银色光芒离开二号弯。

    方向,油门,配合默契,引擎轰鸣之中速度释放,世界演变为光影持续后退,陆之洲的目光已经紧紧盯上近在咫尺的汉密尔顿。

    ……

    “灯光熄灭,比赛开始!”

    “汉密尔顿起跑反应灵敏,漂亮的切线;陆之洲陷入包围圈,维特尔内切,维斯塔潘内切,陆之洲外切突围;维特尔阻挡在了维斯塔潘面前,一前一后进入琼斯弯,一号弯的争夺完全白热化。”

    “汉密尔顿!”

    “陆之洲!”

    “维特尔!”

    “上帝,维斯塔潘遭遇维特尔拦截,马格努森从外线完成超车!”

    “哈斯迎来一个梦幻般的开局!”

    瞬息万变,应接不暇,各个电视台直播间里的解说员们全部开启机关枪模式,唯恐错过任何一个亮点。

    克罗夫特再次展开激情澎湃口沫横飞的绝技,布伦德尔正准备接棒延续,详细展开起跑阶段的精彩细节。

    才刚刚开口,“看看汉密尔顿的起跑,”直播画面就让布伦德尔改口,“看看陆之洲,他在三号怀特福德弯发动进攻!”

    “陆之洲准备从外线超车!”

    前脚,陆之洲才刚刚从二号布拉汉姆弯钻出来,摆脱维特尔和维斯塔潘的追击。

    后脚,陆之洲已经寻觅到机会,马不停蹄地在三号怀特福德弯展开攻击。

    陆之洲无从得知汉密尔顿的轮胎状况和赛车调校,但他知道自己的情况,第一计时段和第二计时段是机会,他必须抓住机会展开进攻,否则进入第三计时段的中低速弯区域,梅赛德斯奔驰占据优势。

    没有喘息时间,汉密尔顿和陆之洲前后脚离开二号弯,紧接着陆之洲就切入外线发动进攻。

    汉密尔顿一惊,后面的混乱全部收入眼底,他意识到陆之洲也是死里逃生,但毫不犹豫地转守为攻。

    所以,这是维斯塔潘式的鲁莽,还是维特尔式的算计?

    但不管是什么情况,汉密尔顿展现四届世界冠军的风采,身体甚至比大脑抢先一步做出下意识地回应。

    外撇——

    三号怀特福德弯依旧是直角右弯,按道理应该防守内线才对,但汉密尔顿没有,而是稍稍把行车线外扩些许。

    不多,没有必要阻挡陆之洲的行车线,只是迫使陆之洲的行车线再往外扩张些许,影响陆之洲的弯中节奏,最后连累出弯速度。

    果然,汉密尔顿是正确的。

    在三号弯里,陆之洲继续走外线,完全追上汉密尔顿,他的车头能够抵达汉密尔顿驾驶舱的位置,两辆赛车寸步不让地并驾齐驱,眼看着就要上演轮对轮,却在紧随而来的四号弯里,汉密尔顿的出弯速度明显压制住陆之洲,不费吹灰之力地重新拉开距离,一马当先地冲向五号弯。

    看似简单,实则高明,不动声色之间化解一波进攻。

    “汉密尔顿沉稳冷静,展现无与伦比的驾驶技巧,阻挡住了新秀车手陆之洲的第一波攻势。”

    “但显然,陆之洲没有动摇,更不准备放弃,二十二号赛车死死咬住四十四号赛车,通过五号弯进入直线。”

    “陆之洲在直线上吃住尾流,死死咬住汉密尔顿拒绝掉队,两辆赛车在接下来的组合弯里持续展开攻防对决。”

    此时,还是第一圈,暂时不能开启DRS,如果没有绝对速度优势,超车非常困难,贸贸然地尝试进攻可能白白浪费机会,陆之洲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因为近在咫尺的汉密尔顿而不管不顾地莽撞进攻。

    尽管如此,心脏的撞击依旧在持续轰鸣,越来越快、越来越猛,F1级别的速度和G力瞬间引爆肾上腺素。

    一切,似乎和GP3一样,却又截然不同。

    通过九号克拉克弯,在接下来的高速组合弯里,陆之洲将法拉利的引擎优势展现出来,死死咬住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可以清晰感受到压力,身后的陆之洲完全甩不开,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就是区区两米三米而已,整个后视镜完全塞满;但陆之洲又不像典型新秀那样热血上头莽撞粗糙,如同老练的猎人般在等待机会。

    压力,一点一点堆叠。

    二十二号赛车亦步亦趋紧咬不放,在高速弯里,脏空气的影响较小,于是二十二号赛车完全贴住四十四号赛车,并且从十二号弯出来进入大直道,完全吃住四十四号赛车的尾流。

    战况,一触即发。

    不要说观众了,即使是直播间里也全部屏住呼吸,根本没有时间注意后面的情况。

    汉密尔顿的大脑第一时间拉响警报,果然——

    十三号弯,赛道最后一个直角和直道结合的中低速弯组合区域,在没有DRS的情况下,陆之洲就在等待这个机会。

    后视镜里,汉密尔顿可以看到那婴儿车手老辣而沉稳的一系列操作,抽头、内线、提速,浩浩荡荡地冲向十三号弯,全然看不见刹车的迹象。

    其实,汉密尔顿刚刚暖胎圈故意提升节奏,就是瞄准了年轻气盛的陆之洲,尽可能避免陆之洲在第一圈就找到抓地力。

    然而,陆之洲的动态平衡能力和临场调整能力还是超出预期,居然充分利用前两个计时段短时间内提升轮胎温度,并且在第三计时段发动进攻。

    汉密尔顿甚至开始怀疑,前面三号弯的进攻是不是烟雾弹。

    电光火石之间,二十二号赛车切入内线之后战绩行车线,几乎和四十四号赛车并驾齐驱,并且正在弯道里快速抹平差距。

    然而,汉密尔顿回应了。

    却见,汉密尔顿一个内切,尾翼轻轻滑动,快速摆正车身,本来他应该沿着九十度直角完成拐弯,但现在干脆利落的操作却完成一个六十度锐角的快切。

    一方面,在内线里抢先陆之洲一步吃住弯心。

    另一方面,车尾快速收回,摆正车身之后,油门配合,赢得更高的出弯速度。

    “草!”

    陆之洲必须刹车,如果再不刹车,他就要和汉密尔顿发生碰撞事故了——

    刹车比预期稍稍早了一些,但陆之洲的方向控制非常及时,贴着内线抱着弯心,并没有丧失出弯速度。

    尽管没有如愿以偿地占据位置,但出弯还是死死咬住汉密尔顿,你追我赶的颤抖在紧随而至的十四号弯继续。

    可惜,中低速弯方面,梅赛德斯奔驰确实比法拉利出色,这也是F1有别于GP3的根本,这里不是统规车,赛车和赛车之间是存在差距的,车手必须克服差距扭转战局,刚刚十三号弯就是陆之洲的机会,汉密尔顿顶住进攻之后,接下来的组合弯里,梅赛德斯奔驰的弯中速度如鱼得水,渐渐拉开差距。

    离开十六号弯的时候,汉密尔顿已经领先陆之洲0.4秒,比赛似乎纳入卫冕冠军的掌控。

    ……

    噢!

    法拉利维修区里一片惊呼。

    陆骋不敢置信地抱着脑袋,心脏停止跳动,差一点,就差那么一点点,陆之洲就要反超汉密尔顿了。

    洛伦佐更是一个极限后仰差点摔倒。

    陆骋手忙脚乱地扶住洛伦佐,深呼吸一口气,反过来安慰洛伦佐,“还有机会。”

    洛伦佐直接开怀大笑起来,“那是,那是!”

    然而,此时陆之洲就没有那么心情愉悦了。

    “见鬼。”陆之洲打开无线电,“他刚刚可以那样做吗?那不是违规行为吗?”

    格林伍德的声音传来,“我们正在调查。专注,之洲,专注!”

    难得一见地,陆之洲有些火气,即使再成熟再冷静,这终究是职业生涯首场F1比赛,持续狂飙的肾上腺素宛若雷鸣般重重地撞击耳膜,血液开始沸腾几乎就要燃烧起来,陌生的感觉让情绪摆脱了缰绳。

    十三号弯里,汉密尔顿的防守涉嫌违规!以粗暴的方式掐灭陆之洲超越的可能。

    格林伍德也意识到了,犹豫一下,安慰的话语还是说不出口,“保持专注,咬住汉密尔顿。”

    无线电里只有一片沉默,陆之洲的注意力已经再次回到赛道上。

    经过昨天排位赛,法拉利对于自己的情况有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而后开始为正赛的策略展开讨论。

    对法拉利有利的地方在于,陆之洲和维特尔分别占据第二第三,他们能够展开战术配合,而缺少博塔斯帮忙的汉密尔顿陷入单打独斗的困境——

    然而,陆之洲没有想到,起跑阶段维特尔居然也发动进攻,以至于陆之洲差点陷入围剿局面。

    此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维特尔表示自己对于和汉密尔顿角逐第五座世界冠军奖杯的较量不感兴趣,他只是专注眼前而已;但现在看来,全部都是官方回应而已,站在F1赛道上,谁不想角逐第一呢?

    还好,陆之洲当机立断,避免了一场灾难。

    不管如何,法拉利还是围绕陆之洲和维特尔制定了四套策略,另外还为种种潜在意外准备了三种策略。

    从排位赛来看,法拉利试图牺牲部分直道速度挽回中低速弯的劣势,策略不能说是失败的,毕竟他们拿下了第二和第三;但梅赛德斯奔驰在直道和高速弯的优势太明显,法拉利也不得不引以为戒,如果前两个计时段被拉开太大距离,第三个计时段又没有办法缩短足够时间差,那正赛将是一场灾难。

    所以,赛车调校需要稍稍改变。

    在二十二号赛车上,稍稍放松悬挂硬度,改善弯道对轮胎的冲击,牺牲稀少的入弯精准,换取更加平顺的轮胎磨损;减少尾翼角度微调,保证直道和高速弯的竞争力,但依旧保持中低速弯的抓地性能。

    简单来说,重新释放一些直道速度,而弯道则更依赖车手的操作,尽可能让轮胎的磨损保持均匀下降的曲线。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刚刚正赛第一圈,陆之洲直道和高速弯紧紧咬住汉密尔顿,然后试图依靠弯道里的个人技巧完成超车;但事实证明,在汉密尔顿巅峰时期,他的技巧和能力绝对是围场顶尖。

    第一圈的第三计时段,汉密尔顿更是拿出压箱底,行云流水的衔接和驾驶,把梅赛德斯奔驰在中低速弯的稳定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时间差距来看,领先优势从0.2秒扩大到0.4秒而已,但整个弯中节奏更加出色,出弯速度优势马上凸显出来,在起跑线的大直道上,持续扩大优势,抢先一步进入第二圈的较量。

    没有人忘记,昨天排位赛里梅赛德斯奔驰前两个计时段的彪悍,直道和高速弯速度毫不逊色法拉利。

    然后,0.4秒的差距又扩大到0.6秒。

    从数字来看,似乎相差无几,但从视觉来看,此前二十二号赛车和四十四号赛车几乎是头尾相连的状态;而现在两辆车之间的差距已经有十米左右,这也为汉密尔顿赢得宝贵的喘息空间。

    所以,陆之洲没有时间继续抱怨,马上拉回注意力,亦步亦趋地跟上汉密尔顿,否则一旦差距被拉开,后面想要再追上就困难了。

    在GP3,全部都是统规车,并且不需要进站,轮胎耗损基本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但F1则不同,不同赛车不同调校,轮胎耗损差距可能非常明显,再加上他们必须进站,所以如何合理运用轮胎是比赛的关键,陆之洲不能像GP3一样,开启进攻模式之后就不管不顾地一路追击下去。

    刚刚第一圈,轮胎没有完全进入工作温度,陆之洲短时间内为轮胎快速加热,在十三号弯发起致命攻击。

    进攻失败之后,轮胎温度过高,如果不想轮胎早早进入衰退期,陆之洲就不能任性妄为地强力推进。

    事实也证明,陆之洲的果决是正确的,因为第一圈十三号弯的事情,赛会经过调查,判定汉密尔顿没有违规。

    所以,对决依旧留在赛道上完成。

    在接下来的几圈里,陆之洲的驾驶明显收敛起来,在努力跟上汉密尔顿的同时,不要过度消耗轮胎——

    事无两全。

    汉密尔顿注意到了身后的情况,他也再次展现世界冠军的风采,在极限控制之中稍稍压制住陆之洲的节奏,抓住这个窗口拉开差距,两辆赛车的时间差从0.6秒渐渐扩大到了2.5秒左右,尽管汉密尔顿依旧在陆之洲的视野范围,但短时间内想要创造进攻机会却是不可能的,接下来就是策略的博弈了。

    不止汉密尔顿和陆之洲而已,经历第一圈的短兵相接,后面的赛车也全部进入控制轮胎消耗的阶段。

    维特尔位居第三,马格努森位居第四,但整个节奏已经被拉开。

    维特尔试图追击陆之洲,节奏没有完全放慢下来,他依旧保持距离陆之洲不到两秒的时间,紧紧跟上。

    然而哈斯的马格努森担心轮胎耗损严重,所以他把节奏拉拽下来,但漂亮的行车线又不给后面排名第五的维斯塔潘任何机会,再加上排名第六的哈斯队友格罗斯让一直向维斯塔潘施压,腹背受敌的维斯塔潘被困住,始终没有能够超越马格努森。

    结果就是,维特尔和马格努森的差距渐渐被拉开,短短六圈已经扩大到五秒以上。

    然而,没有意外状况就不是F1——

    威廉姆斯的新秀车手斯洛金缓缓将赛车停靠在赛道旁边的安全区,不知道出现什么情况,他选择了退赛,尽管不会影响比赛进行,但因为停靠的位置赛道视野存在盲点,赛会处于安全考虑出动双黄旗。

    一个黄旗是减速,两个黄旗则是必须减速,并且做好停车或者掉头的准备。

    因为斯洛金的出局,双黄旗让比赛节奏放慢下来,车阵之间的差距开始缩短,一场刺刀见红的较量可能在双黄旗结束之后再次上演。

    机会!

    陆之洲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双黄旗,及时限制速度,不疾不徐地接近上前,注意力已经锁定汉密尔顿,随时准备发动进攻,如同悄无声息接近猎物的猎豹。

    在F1里,进攻需要循序渐进,两辆赛车差距两秒的话,不是一圈缩短距离,而是每圈追进部分差距,平均分配到三圈五圈的时间里,将差距拉进到DRS范围内,再展开进攻,保证轮胎的消耗曲线是均匀下降,而不是断崖式下跌,

    否则即使短时间内完成超越,轮胎受损严重,后继乏力,结果还是不得不把领先的位置又交还回去。

    眼前,双黄旗出现,全部限速,这为落后者创造了机会,陆之洲第一时间进入状态——

    先拉进距离,再等待黄旗撤销。

    然而……双黄旗仅仅持续了半圈,根本不等车手完全拉近距离,比赛已经恢复正常。

    “耐心,保持耐心。”无线电里传来格林伍德略显紧绷的声音,新秀往往容易在这样的时候操之过急,“注意保护轮胎,我们再寻找机会。”

    但很快,格林伍德就意识到自己的担忧完全没有必要。

    机会刚刚出现却转眼掐灭,面对如此情况,陆之洲格外沉稳,节奏不乱,稳稳当当地坚持自己的节奏。

    这份心态,令人侧目,难怪在GP3的冲刺赛里能够屡屡创造奇迹上演夺冠壮举,这份猎人的冷静和耐心才是关键。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和陆之洲相比,今年迎来自己第四个赛季的维斯塔潘依旧显得急躁,攻击性极强,拿捏不住分寸。

    在起跑阶段丢掉位置之后,维斯塔潘一直被马格努森和格罗斯让夹击,但如果维斯塔潘想要争取领奖台,他就必须率先超越马格努森,然后对维特尔展开追击,所以维斯塔潘一直在苦苦寻觅机会。

    第十圈,维斯塔潘终于再也按耐不住,在三号怀特福德弯向马格努森发动攻击,却因为刹车点太晚出现推头直接离开赛道进入草坪,轮胎打滑,三百六十度转圈,瞬间丢掉位置。

    但维斯塔潘还是展现顶级控制力,匪夷所思地在高速旋转里找到方向控制平衡,重新回到比赛行列。

    可惜,丢掉三个位置,滑落到第八名。

    果然,人比人,气死人。

    其实,不能完全责备维斯塔潘急躁,因为此时轮胎耗损已经开始暴露出来,抓地力的变化格外明显。

    今天,二十辆赛车全部使用超软胎起步,区别在于,前十五名使用的是排位赛Q2使用过的那一套轮胎,第十六名到第二十名则使用的是全新超软胎。

    经过Q2消耗的超软胎,在正赛没有全力飞驰推进的节奏里,倍耐力给出的官方数据是十圈到十五圈的寿命,具体情况可能因为赛车和车手产生区别。

    换而言之,第十圈,超软胎的衰竭期已经开始,此时,分水岭将出现,赛车调校、车手能力将体现差距。

    维斯塔潘在第十圈发动进攻的选择有待商榷,因为他的队友已经上升到第七位,正在全力追击格罗斯让,红牛队内可以展开战术配合;但从轮胎的耗损程度考量,维斯塔潘的直觉判断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一圈过后,汉密尔顿也开始提速推进了,这意味着梅赛德斯奔驰开始为进站更换轮胎制造窗口。

    进站窗口,简单来说就是车手进入维修区更换轮胎之后,比赛工程师必须准确判断自己车手的位置。

    一切,都是可以计算的,进入维修区所有赛车必须限速,根据维修区通道长度以及车队更换轮胎的时间,轻而易举就可以计算出进站所需要的时间。

    在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维修区通道较短,正常进站时间为20秒到23秒。

    换而言之,比赛工程师需要密切观察全局,为车手选择进站时机,准确预估车手出战时候的位置,尽可能避免车手出战的时候陷入一个车阵里,不仅需要不断超车,而且脏空气乱流对轮胎非常不友好。

    比如,眼前的汉密尔顿。

    现在,汉密尔顿领先陆之洲两秒左右、陆之洲领先维特尔两秒左右,而维特尔领先马格努森则大约六秒。

    如果汉密尔顿此时进站,20秒到23秒过后,他会落在维斯塔潘的身后,约莫第九名的位置,前面一溜烟都是竞争对手——

    不仅有哈斯和雷诺这样速度慢于梅赛德斯奔驰、法拉利的赛车,而且还有红牛两位难缠的年轻车手。

    即使汉密尔顿能力通天,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全部超越,这就可能露出破绽,给法拉利战略反超的机会。

    但如果此时汉密尔顿开始提速推进,尽可能把进站窗口跑出来,把他和马格努森的差距扩大到二十秒以上,他进站更换轮胎以后再出来能够位于维特尔之后、马格努森之前,那么整个比赛局势就截然不同了。

    于是,就出现眼前这一幕——

    当轮胎处于工作温度的尾端,在完全进入衰退期之前,汉密尔顿开启推进模式,把速度完全释放出来。

    不止是为了抛开陆之洲而已,真正的目的是制造有力的进站窗口。

    陆之洲第一时间注意到了情况,“请求推进。”

    格林伍德的反馈非常及时,“允许。A计划,重复一遍,A计划。我们按照计划行事,继续保持压力。”

    陆之洲没有出声,而是用实际行动做出回答。

    直播间里,克罗夫特和布伦德尔双双注意到赛道的气氛汹涌。

    “汉密尔顿刚刚刷新最快圈速,但马上,陆之洲亦步亦趋地跟上。”

    “第一计时段,陆之洲刷紫!”

    “汉密尔顿正在试图制造进站窗口,但显然,他无法甩开身后的牛皮糖,陆之洲展现出色的节奏控制力。”

    “精准而流畅,正如他在排位赛Q1展现的能力一样,行云流水的行车线着实是一种视觉享受,以难以置信的操控提升速度。”

    “第二计时段,陆之洲再刷紫!”

    “新秀菜鸟正在给予卫冕冠军持续施加压力!”

    比赛,精彩起来了。

    对于吃瓜群众王麟来说,最显眼最直观的证据就是轮番刷紫,心脏在持续不断更新的最快计时段速度之间来回蹦跶。

    三个计时段里,汉密尔顿、陆之洲正在轮番提升节奏,持续刷新最快圈速,那些数字以最直观的姿态形成冲击力,令人感受到领先集团刺刀见红的较量。

    尽管汉密尔顿开始提速,但他和陆之洲的差距缩短到两秒,并且一直保持在两秒左右,没有继续拉开。

    不需要直播间解说,此时也能够清晰感受到堆叠起来的压力,看不见的硝烟正在持续弥漫。

    然后,惊呼声传来——

    “维特尔!第一计时段刷紫!”

    叮,另外一位四届世界冠军维特尔已上线,加入战局!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81142/77069.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