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559章 这考成法,忒是无情

第559章 这考成法,忒是无情


天启二年,十二月初一。

穿着厚重的冕服,朱由校又一次御临文华殿,开大朝。

这一次,凡在衙门,只留一人值守,其他大小官吏,除衙役外,悉数入宫听察。

“今岁以来,考成有功,升迁有度。”

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奏章,站在丹陛之下,周应秋正在高声诵读。

“凡在京官员,自万历四十八年十月至今,稽查章奏列抚,查明事项,今呈天子亲阅。”

“监察寺御史、给事中六十七人,未勾注完毕事项两百三十四项,二十五人,因为完事项超十一件,依律革罢。”

“吏部。。。”

“户部。。。”

站在殿中,用一串冰冷的数字,周应秋给皇帝汇报着考成法的冷血无情。

自皇帝登基以来,京官京吏两千余人,一次罢免六百余人,剩下的人中,近半喜提记过、降级留用,整个六部,都将面临着一次大换血。

念完了手中汇总出来的事项后,周应秋高举手中奏章,大声道。

“臣,请陛下开封,填榜罢黜!”

听到周应秋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从腰间取下一把钥匙递给了身侧的刘时敏。

“开封吧,让这满朝文武一起看看,都有些谁平日里人浮于事,只吃官俸不做事。”

“奴婢遵旨。”

闻言,刘时敏一躬身,从皇帝手中接过要是,合上自己手中的那把,又取来了户部尚书袁世振手中的那把,站在了丹陛之下。

而在他的身边也早有太监捧着那口挂着三把锁的箱子在等候。

等到箱子打开,今日抬着一堆箱子上殿的周应秋,对着底榜开始填名。

“锦衣卫,开始抓人吧。”

看了眼周应秋,朱由校转头看向许显纯道。

“臣遵旨。”

闻言,许显纯对皇帝行了一礼后,一挥手,早有准备的缇骑进殿准备抓人。

“礼科给事中周起元,十三件事未完成,评怠政,下下等,罢黜。”

周应秋对着底榜填一个名字,许显纯那边接过后就念了出来。

而后,就缇骑上前,将被点到名的人拖出去。

双手捅在袖中,朱由校饶有兴趣的看着下方时不时的就有一个人被拖出去。

估摸着,今天之后,北镇抚司的诏狱,就得被这帮子贪官污吏们给住满。

要知道,吏部查的是怠政,汪应蛟作为代度支司卿,可还在查贪污,两份榜单,都是今日来宣布。

“立限考成,一目了然,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看着下方战战兢兢的官吏们,朱由校口中念道着也不知道谁对昔年张居正考成法的评价。

以往的京察大计,虽是审查制度,但在两百年的发展下来,已经逐渐的流程化,变的有些呆板,成为了党争工具,为察而察。

而考成法,这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一计猛药,用考成结果,来决定官员升迁,很是毒辣。

周应秋现在念出来的这份榜单,真的是铁血无情,没有暗箱操作,只是在无情的看你到底有没有给大明做事。

看着又念出了一个名字的周应秋,朱由校心中嘀咕。

周应秋也应该调去监察寺做正卿了,从后世的角度来说,内阁组成是内阁首辅、次辅,户部尚书,通政使,工部尚书,左都御史。

吏部尚书是不入阁的。

而且,这考成法如何考的事情现在有周应秋做例,今后也好定,现在更需要周应秋这个幸臣,去监察寺给他整顿一下科道了。

一场大朝,从清晨开始,时不时的就有人被锦衣卫从大殿中提溜出去,一直持续到午时该用饭了,关于这轮京察的贬斥,才算是告一段落。

“光禄寺的人已经准备好了宴席,用过饭后,宣布升迁调令。”

看着一个个已经有些头晕眼花的群臣,朱由校开口下令道。

“臣等谢陛下天恩。”

光禄寺的饭食,究竟能不能吃的问题且先不说,就是能出去透口气,就是让不少人的心中欢喜了起来。

知道今天要开大朝,宣布考成结果后,这满朝文武,大多数人都对此早有预料,那都是垫着尿布来上朝,此刻也去换上一换了。

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不少的人都是相互搀扶着出去,朱由校的眉头就跳动了几下。

这大殿之上,也就锦衣卫的缇骑们好过一些,半个时辰一班,能趁着换班去解决下生理问题。

其他的人,熬老头儿嘛。

这大朝会一定要拖的又臭又长,这些个人才不会总想着他开大朝。

一个月来上这么一次,很是给人治病。

快马跑回西苑换了一条裤子,又陪着徐婉儿姐妹吃了一顿午饭后,朱由校才又脚步轻松的进了文华殿,接着熬老头儿。

和上午气氛沉闷的贬黜不同,下午的朝会,群臣们的情绪还算不错。

毕竟,下午开的会,就是升官了。

六部九寺的所有缺官,此刻都被补了上来。

“天启二年京察结束,臣缴旨。”

手捧京察结果,站在大殿之中,周应秋表情严肃的开口道。

“拿上来吧。”

舒了口气,朱由校看了眼刘时敏,示意他将东西拿上来后,宣读新的人事调动。

“周应秋,擢监察寺卿,入阁辅政。”

“户部尚书袁世振,入阁辅政。”

“吴亮嗣,迁吏部尚书。”

“臣等谢陛下天恩!”

跪接了刘时敏端上来的一应物品后,迎来职务调整的三个人同时高呼出声。

“退朝~”

转头看了眼已经离去的皇帝,天启二年的最后一场大朝会宣布结束。

然而,这京察是结束了,但京中的官员们却是没有闲下来,或者说更忙碌了。

这些事情包括但不限于,定国公徐希臯、英国公张维贤、成国公朱纯臣三名专业大祭司,代皇帝出席各类祭祀活动。

兵部这边,在刚刚被罢黜了一个侍郎的情况下,全衙门上下,激情迸发的为“远”在蓟州的戚金、赵率教所领京营所部供应粮秣。

而作为新任的吏部尚书,吴亮嗣也在忙碌的和周应秋交接着部务,整个京城上下,都陷入了年末忙碌之中。

ps:只有两千字了,这书要大改,我要改前面(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800/118614834.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