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黛玉归处
推荐阅读:柯南里的除灵侦探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游戏开始了,这次绝对没BUG 红楼晓梦 科技入侵现代 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诸界龙劫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真乃人间太岁神
林黛玉乘坐轿子来到贾府。
其实林黛玉也不喜欢坐轿子,小时候跟着王信回来京城,一路上下船游玩的时候,王信都会雇一辆马车,他亲自牵着马,走到哪里是哪里。
什么地方有热闹,或者好看的景致。
哪怕遇到一个流鼻涕的孩童说话天真烂漫,也会停下来多说几句。
王信不喜欢坐轿子。
从来不坐轿子。
不过跟着父亲来到贾府不同,以前是在大观园里面,走不了多远的地方,而贾府实在是大,从大门走到内院需要的时间不短。
规矩也大。
两顶轿子从西边角门进入,轿夫们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
“玉儿。”
林如海下了轿子,来到女儿乘坐的轿子前,嘱咐道:“你去见老太太,老太太年纪大了,不要惹老太太不开心,这些日子派了人来接你,你今日才来,见了老太太好生说话,不枉老太太疼你一场。”
“省的了。”
轿子里传出黛玉的声音。
林如海不再多言,在贾府管家的带领下前往贾政书房。
等林如海走后,其余婆子们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
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不需如此。”
林黛玉笑道,“我也不是小时候刚来。”
“话虽如此,我们眼看着姑娘长大,如今姑娘离了贾府,见面的日子少了些,终于见到面,我们也想多与姑娘亲近亲近。”执事媳妇笑容满面。
林黛玉没有当真,也没有较真。
以前对这些事很在意,如今并不放在心里,随他去罢了。
便在婆子们的带领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三间内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自己曾经在那五间上房里住了一年多。
林黛玉忍不住回忆。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鬟,一见她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才刚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栊,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我的玉儿啊。”
“快过来。”
贾母让林黛玉坐到自己身边,好生打量。
看着贾母精力大不如前,林黛玉不觉眼圈红了。
贾母轻轻拍了黛玉的手,故意说道:“你这没良心的玉儿,如何接你不来,迟迟今日才来。”
“老太太,我不是来了么,我也想着老太太的紧。”
“那你为何不多来。”
林黛玉低着头。
“唉。”
贾母叹了口气,不禁怨恨起二儿媳妇。
自己早就撮合宝玉和黛玉,偏偏二儿媳妇不冷不热,无非是想着便宜王家人,撮合她的亲外甥女,如今倒好,人家黛玉看不上宝玉了。
话虽如此,想到宝玉的品性,黛玉的家世,只有如此对宝玉才最好。
王夫人安静不语。
老太太不满自己多年,不差这一桩事。
林如海现在的确起来了,但是薛家也不差,不过终归林如海要高一层,王夫人便不再反对,唯一在乎的是儿子娶了黛玉,以儿子对黛玉的痴情,恐怕这儿子以后就不是自己的了。
王夫人内心郁郁,不耐烦看见黛玉。
等了一会,见火候到了,王夫人才起身离开。
“林妹妹。”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读书的宝玉得知黛玉来了,立刻丢下了书本,连对他老子的畏惧都抛之脑后,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进了屋后。
一屋子的人,却一下子看到想要看到的人。
常言女大十八变。
更有一等说法,最为优秀的人,连上天都宠爱。
比如同样的人读书,一般人谁不遇到些倒霉事,比如弄泼了墨水,走路摔跤,课本不小心撕了一角等等,偏偏那最美的女学生,连她的课本都比旁的人干净整洁。
原文中黛玉宝玉逐渐长大。
黛玉从小就极美,长大后不增反减,本以为小时候就是最美的姿态,长大了能维持七八分已是人间不可得的仙女,谁知是人们从未见过而已。
如那贾府小厮,见了一等美人尤二姐尤三姐,心里服气嘴里夸赞,可提及黛玉,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不可言的仙女人物,不敢丝毫亵渎。
更有那薛蟠。
虽不是勋贵子弟中最厉害的一批,可从小什么世面没有见过,更何况他又是从南方最繁华的地方来到京城,大江南北只有他见过,别人没有见过的,一等子弟可能都不如他见得多。
待见到黛玉的刹那,竟然被震惊的瘫倒在地。
什么样的仙女才能令人震撼到这般地步?
宝玉像傻子似的,眼里只有林妹妹。
众人见怪不怪,并没有觉得宝玉出丑,只笑道:“别让林妹妹笑你。”
“妹妹爱笑,我巴不得让她多笑。”宝玉喃喃道。
林黛玉微微低下头。
她知道表哥的心思,从小一起长大,表哥对自己那么好,可偏偏要嫁给他的话,林黛玉下不了这个决心,她不想嫁人。
至于自己以后怎么办。
林黛玉也不知道。
内心悄然迷茫,白皙的脸蛋浮现一丝愁色。
“林妹妹不要伤心。”宝玉视若无人,眼里只有黛玉,心疼道:“你要是伤心,我会心疼死。”
“混账话。”
贾母看不下去骂道。
有时候她也能理解二儿媳妇,如果是自己的儿子,自己也看不下去。
王夫人没有去别的发行,而是去了大观园。
大观园变得空旷。
林黛玉,薛宝钗走了,凸碧山庄更是早就少了个故人。
一步一步抵达秋爽斋。
“太太。”
丫鬟和嬷嬷们纷纷起身。
“你们都出去吧。”
王夫人冷然道,众人不敢停留,只剩下探春一人,探春平静的起身,安静的叫了声:“太太。”
论姿色。
贾府的姑娘没有一个比得上黛玉,如果没有黛玉的话,府里的姑娘敢争第一,如眼前的探春,不过倒是忘了宝钗,宝钗不下于探春。
但是别人不清楚,王夫人很清楚这个庶女的厉害。
终归是内院长大的姑娘,虽然聪慧,毕竟知道的不多,藏拙就要藏到底,而不是看到一点希望的时候就露出了才华。
看到探春治理大观园的手段,王夫人就不再怀疑。
“南安王妃回京,挑选中了一家姑娘和亲去了海外。”王夫人开口。
“回太太,听说过这件事。”
探春声音柔弱道,与以前判若两人。
已经认定探春不得了,那么探春的改变,王夫人只相信眼前的姑娘越发成熟,而不是变得怯弱,不过这些都无所谓王夫人不在意道:“我打算让你去的。”
探春低着头,可是明亮的眼珠子此刻却在微颤。
“后来老爷发话了,你和王信的婚事依然算数。”王夫人冷然道:“你现在知道女人最重要的是什么了吗?”
“不知。”
探春小声回答。
“王信越来越了不起,你嫁过去后会是主母,等你到了我的位置,你就知道为何我要这么做,你也会变成我的,而且”王夫人迟疑了片刻,然后坚定道:“你会比我更狠。”
王信已经有了儿子。
已经过了三岁,夭折的风险大大降低。
更重要的是王信的品性。
虽然大户人家可以纳妾,但是妻子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所以自己动姨娘,哪怕贾政再多的不满,他也不会不讲规矩。
唯独王信不同。
他绝不会容许这些事。
那么正妻与妾室有什么差别?无非是叫法不同而已。
探春大概理解王夫人的意思,不过她思来想去,自己绝不会像王夫人这样冷酷无情。
“哼。”
王夫人冷笑,仿佛猜到了探春的心思,“等你有了儿子再说吧。”
利益比什么都重要。
王信的地位越高,利益也就越大。
探春将会是正妻。
冷酷的现实会教会她的,到时候她身为正妻,天然会维护正妻的地位。以她的品性手段,王夫人内心相信,探春会明白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娘家。
清源县。
“杀!”
城外响起了整齐划一的呼喊声。
大同军的士兵在城外操练。
即是操练也是示威。
虽然只四千人马,可谁都看得出起精锐。
更不提那一杆节度使大旗,王信亲临,说明大同府志在必得。
城头上的曹珍心里沉闷。
“将军,王信一点活路也不给我们留啊。”
身边的校官绝望道。
千里做官只为财,当官的想办法捞钱,乡绅们想办法兼并土地,他们当然也忍不住。
放纵士兵劫掠荒村还算是轻的。
大劫过路商队不是一次两次,大家都捞了一笔银子,没想到会有今日。
人命关天。
但凡触及人命的,大同出身的稽查队绝不放过。
哪怕是普通百姓死了,稽查队也追查到底,无论什么身份一视同仁。
这谁受得了。
“节度使有令,只追究元凶,其余士兵不要为虎作伥,以免受到牵连。”城下有几名骑手骑马围着县城转,在墙下不停的高呼。
他们这一支中军的小营,三百余人在游击将军的带领下冲出太原城。
本想逃亡汾州,然后再去想办法。
没想到大同军追击的这么快,节度使竟然亲自带着骑兵追来。
现在只能躲在城里,但也是等死而已。
众人一片绝望。
“狗日的,拼死也要把王信拉下来。”有个大汉骂道:“横竖是死,既然如此,兄弟们不如拼了,取了王信的狗头,死了也不亏。”
终归是太原镇军士,当兵了一辈子。
被逼到这个份上,谁都知道没有活路,拖得越久,下面的士兵说不定就哗变了。
“拼了。”
“王信要我们死,我们不能白死,死之前给他看看,咱们太原军的厉害。”另外一名校官凶狠至极,一副不要命的架势。
曹珍不再犹豫。
既然兄弟们都愿意拼命,他当然不在反对。
“吱呀。”
县城大门悄然的打开。
一伙骑兵从城门出来,随后向大同军发起了冲击。
说实话,大同军明显愣了愣。
“结阵!”
齐山念大喊,亲自动手催促军官们。
现在依然来不及了,必须把这伙骑兵挡在外面,竟然敢拼命,大家有些没料到。
无论料到没料到。
几百家丁拼命起来,就算再有防备又能如何。
齐山念内心一沉。
“保护节帅!”
亲卫营有将领发现了对方的目标,方向是对着节帅那边,连忙阻止人马。
“也好。”
吴亮冷笑道:“太原军不是经常抱怨,说咱们胜之不武,屡次都玩阴的么,今日让他们服气,看看什么才是精兵。”
不是说打不过这伙家丁,只是不想出现太大的伤亡而已。
很快。
大同军镇稳固如初,就等着敌人撞上来。
没有士兵让步,静静的看着越来越近的太原军家丁骑兵们。
三百余骑声势惊人。
突然。
几名骑兵离开了队伍,娴熟的转了个圈,往后放逃去。
“妈了个八字。”
曹珍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有人比自己还不要脸,不敢在耽误,急忙扯了扯缰绳,靠着熟练的骑术,在马儿急蹄中也做到了快速掉头。
等离大同军镇二十余步的时候,只有不到三十骑依然冲过来。
“可惜了。”
王信摇了摇头。
这些人明知道被同袍出卖了,他们却依然没有回头,打算给同袍们争取逃跑的时间。
不应该死在这里啊。
没有多久,二十余骑战死,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因为大同军的军镇配合更加成熟。
“不能让曹珍跑了。”王信派出了骑兵,哪怕追到汾州也而不能放过。
除了杀鸡儆猴,震慑太原军之外,更有曹珍此人罪恶滔天。
把这些一个个狠毒的人杀死。
那么社会会清净很多。
有些人就是天生的坏,没有办法的。
太原军经过革新,越来越多的清白士兵挑选了出来,哪怕其中的家丁极少,反而是家丁,许多家丁都沾染了不少陋习,甚至为非作歹。
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
太原军大概会保留不到三万人,加上大同军就是八万五千人。
八万五千人啊。
王信心里并不是很高兴。
地盘虽然扩大了,人口也增加了多倍,但这些反而都需要他来养活。
他当然可以学官府置之不理,把人当奴隶对待,死了就死了。
所以怎么解决呢。
王信愁眉。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啊。
不解决这个问题,别说朝廷会不会对付自己,自己能不能维持下去都是问题,除非放弃大同模式,对民间只索取而不付出,等个三五年,自己有了余力再来承担。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也就是大部分人继续维持困苦,苦一苦百姓。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也只能如此。
可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解决呢。
王信进入清源县。
清苑县遭受天灾,如今又遭受兵灾,可谓是元气大伤,光恢复就要三五年。
“先赈灾。”
只要人活着就还有希望。
王信觉得自己还能熬一熬,说不定熬出了转机呢。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3164/76786.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